查看原文
其他

萨基特·乔杜里 2018-05-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起跑线

2017年

 हिंदी

Hindi Medium





导演: 萨基特·乔杜里
编剧: 萨基特·乔杜里 / 琪娜特·拉克哈尼 / 阿米托什·纳格庖
主演: 伊尔凡·可汗 / 萨巴·卡玛尔 / 内哈·迪胡皮阿 / 迪帕克·迪布里亚尔 / 蒂希塔·塞加尔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印地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4-04(中国大陆) / 2017-05-19(印度)
片长: 132分钟 / 131分钟(中国大陆)







剧情简介

 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与太太米塔(萨巴·卡玛尔 Saba Qamar 饰)为了让女儿皮娅(蒂希塔·塞加尔 Dishita Sehgal 饰)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

请入学顾问培训,入学失败;试图转向政权推荐和金钱贿赂,不战而败;然后造假文档,去贫困区装穷人,接受训练成为穷人,最终得以通过RTE名额入选,却并没有的得到入选成功的喜悦······


著名影人


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你可能记不得他的名字。

那你还记不记得2012年11月22日有一部3D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电影名字叫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没错,少年派漂流归来,成了有钱大亨,娶了漂亮媳妇儿,有个乖巧女儿。

今天讲的是帮他女儿入学的故事。



影评来了

从肚子里开始的赛跑

文/井水甜不甜


这是一部很有力量的电影,印度电影近几年的反讽水平很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这部《起跑线》这次对印度社会的教育现实发起了嘲讽式进攻。


这是一场从肚子里开始的竞赛。



先来了解一下印度,这个无论在人口还是经济都喜欢与中国一较高下的国家,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大的状况比中国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影片的社会背景就很有亲切感了。


影片的主人公拉吉是一家时装店的老板,我们称之为中产阶级,但是他这位中产阶级,是属于财产意义上的划分,而并非文化意义上的划分,在文化意义上他大概依然属于普通老百姓,被所谓的上流社会嘲笑的对象,原因很简单——他不讲英语(拉吉的英文水平很烂,且平时生活中只讲印地语),妻子米图说:“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还是[阶级]”。




这句话真的是直击心脏——英语国家对印度的殖民历史遗留问题在这一刻展露无遗,这个以“西方发达国家”身份凌驾于印度整个社会的文化霸主,再一次实力证明了自己在文化场域的胜利。在这里,语言,充当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因为他知道统一文字,想打败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就先打败他们的语言。我想,英语国家的祖先们深谙此理的大有人在。


用拉吉的话来说,“英语就是印度,印度就是英语”,不讲英语的后果就是“我们有豪车和豪宅,可我们的英文真的不怎么样,人们嘲笑我们。”


“如果法国人或德国人英文说错了,我们不会有问题,可如果印度人英文说错了,那他就会被认为是废物,不可救药的,毫无价值的”。


那么,会讲英语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地位的提高与此息息相关,没人不想争上游,这部片子里,人人都有一个成为上流社会的梦,而实现这个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进入德里最好的几所英语学校学习。


这个入学就成了关键所在——入学等于跨越阶级。


想要进入排名前五的几所私立学校,上流社会的后代可以凭借阶级轻易入学,继续学习英语,继续占据上层阶级地位,他们不仅入学容易,还占据了绝大部分人数,换句话说,上层将永远是上层,那么,其他人呢?


印度社会占据支配地位的教育共识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找到回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普通平民老百姓想要跨入上一个阶级,“成为这个[阶级]的一部分最好办法就是在好的学校读书”,要是进入公立,则什么也学不到。妻子米图说:“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我们必须把一切都换了,否则皮雅会因为你没人和她交朋友的”。


于是他们搬去了学区房新家。


在这里,拉吉发现搬家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们基于你的车决定和不和你交朋友,这就是上流社会”,皮雅和爸爸伴着属于他们的歌高兴地起舞,但米图告诉他“没人玩儿得开心,他们只是在取笑你”。




“你离开了月光集市,拉吉,但是月光集市没有离开你”。阶级身份不会随财富多少或者是否住在上流社会社区而变化,会讲英语才是王道。上流社会告诉米图,“你们是在月光集市开店的,将来你们的孩子也会那样,可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做那些。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



“你们太晚了,怀孕时就要开始了。你们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追赶。”竞争从怀孕时开始。


教育决定未来,阶级决定教育,语言决定阶级,教育决定语言。这里似乎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上层以下的阶级在这场竞争中做着单方面的美好期许,但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圈,将上层阶级和他们圈隔起来,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里面的可以永远舒适的生活在里面,外面的挤破头想要进去,但粥多僧少,激烈的竞争实际上还是发生在圈外人之间。贫穷是根源。权利也总是不发生在穷人身上。


讲印安语的人想成为讲英语的人,需要进教英语的私立学校,但教英语的学校只收讲英语的学生。


英语国家通过殖民,将语言文化的种子播在这块土地上,并且再也难以连根拔起。跨越大陆漂洋过海,千万里的距离也摆脱不了思想的控制。


然后是贫穷的问题。拉吉请了入学顾问指导,经过一系列指导依然没能入选,然后偶然在自家职工乔图那里得到入学的另一个途径——RTE,每所学校有25%的名额提供给贫寒子弟,在妻子米图的压力下,他们选择了伪装贫民以获取入学资格。



在贫民区,我们看到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幽默情节,这里涉及政府、社会保障、人民治安等一系列问题,越是搞笑,反而越是讽刺。


热心的贫民兄弟邻居希亚姆告诉拉吉,“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为了24000的课外费用,希亚姆冒着生命危险碰瓷,两臂流着血,为两家人换来入学门槛的费用,但最终落选,他哭着告诉拉吉,“贫穷就会这样子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贫穷可以教授吗?贫穷能不能被习得?希亚姆教拉吉如何习惯贫穷,如何应对贫穷,然后无意间发现了拉吉的富豪身份······


“政客偷窃穷人的食物,建筑商偷窃他们的土地,我们得到教育我们孩子的机会了,可你们也想把那机会偷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


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知道我为什么不可能像你们那样吗,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偷窃别人的权利。”一声声来自贫苦人民的追问,在那一刻敲开了拉吉的心······


拉吉决定将入选资格让还给希亚姆的孩子莫汉,却发现了那所谓的一流名校的真面目,女校长面对拉吉的财富,吐露了获取利益的目的,“教育失去了其本质,现在教育是门生意了。



拉吉似乎忽然间明白了什么,影片在拉吉带领巴拉特纳加尔公立学校的孩子们上台表演时达到高潮,通过拉吉的讲述我们或许能触摸到这部影片的表达目的。


简单来说,整部影片在讲一个事实:贫富差距,阶级对立,是一切矛盾的关键原因所在。


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反思教育。



沉思时刻




更多荐影

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 《地球上的星星》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行走距离》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我在伊朗长大》



本期编辑 | 井水甜不甜

图源 | 网络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