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2019年第 3 期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新工人文学》
2019年第3期
新工人文学
文学双月刊(每逢单月1日出刊)
主编:范雨素、万华山
编辑部主任:付秋云
编辑:许多、小海、郭福来、金红阳、徐良园、李若、易静、苑伟、王春玉
编委会成员:刘忱、李云雷、师力斌、王德志、鲁太光、西元、张慧瑜、袁凌、孟登迎、郭春林
志愿者编辑:汪子津、苏鹏程
封面“新工人文学”为师力斌书法作品
封面人物:徐克铎
封面设计:王倩、万华山、小华
美术排版:小华
承办单位:北京工友之家&皮村文学小组
地址: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工友之家
投稿邮箱:xingongrenwenxue51@163.com
《新工人文学》公众号
“皮村工友”公众号
特别声明:
本刊属内部刊物,仅供学习交流,不对外销售,如需转载请联系。
2019/9/1
目 录
卷首语
005 | 写给建国七十周年/范雨素
非虚构
007 | 康大叔的康庄大道/徐良园
013 | 我是安装螺丝钉的螺丝钉/李若
016 |新人新事——阳阳和小秋的故事/李文丽
小说
022 | S大调狂想曲/智啊威
030 | 魔咒/李柳杨
徐克铎专栏
038 | 九死一生的枣红烈马/徐克铎
050 | 战友王兴凯的故事/徐克铎
055 | 打破砂锅问到底/徐克铎
散文
065 | 家政女工为你揭露行业秘密/马湘湘
068 | 粉刷匠/孟生旺
072 | 把黄豆捎到皮村/刘耐岗
075 | 家乡恩师小记/陈鹏
078 | 舅舅的问候/李少岩
082 | 遥远的柳笛声(外一篇)/陋岩
088 | 九乡,祖先的故乡/汤云明
091 | 冬天降临/马宁
经典回顾
095 | 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
新工人口述史
140 | 一个女工的蜕变史/吕途
文学小组周末讲座
161 | “有内无外”:新中国工会政治的历史进程/付蔷
劳动者的诗与歌
176 | 工厂沉吟(组诗)/沉戈
182 |怀念钢铁的声音(组诗)/贾建成
189 | 矿工,煤炭赞/西贝类
191| 黄麻岭/郑小琼
193 |我们从车间走来/小海
195 | 建筑王国交响曲/刘见龙
皮村观察
199 | “新工人”语境下城中村的社会交往空间研究
——以北京皮村“工友之家”为例/陈晓雪
法律栏目
好书推荐
新工人掠影
编后记
卷 首 语
范雨素 :写给建国七十周年
1949年的秋天,有一位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昭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9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今年是建国70周年,想起童年,每天晚上我蹲在锅窟窿里,一边看母亲烧火煮饭,一边也听母亲讲古。
母亲说,小时候,外祖父是个有钱人,她7岁了,能上学了,外祖母给她缝了个书包,让她上学。母亲的二伯说:给娘娃子上学是在赔钱,上的啥子学。外祖父听了二哥的话,没有让母亲上学。
外祖父在解放前是做骡马生意的商人,是个赚到钱的人,相当于现在开劳斯莱斯4S店的老板。因为有钱,在村里置办了田地。
因为做这项生意信息量大,外祖父在临近解放的前两年把自己的田地全卖光,然后用赌博的方式把卖田地的钱全部输掉。解放了,外祖父没有了田地,也没有了钱。外祖父用考试作弊的方式成了穷人。
因为是穷人,成分好。1950年,母亲被民主选举为村官。女人当村官,五千年的中国史,开天辟地头一回。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柳青老师的《创业史》,还有《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文学作品,描述解放前随时会饿死的农民得到土地时的欢欣鼓舞。
1949年,解放后,我们村50后,60后,70后,都在村小里读了书,没有了文盲。农民们能认得几个字,虽然只能吃个半饱,但也还有饭吃。
1979年,改革开放了,分田到户,能打工了。因为粮食多,都吃饱饭了。村里好多人,为了过电视剧里一样的生活,过上向往的生活,都出去打工了。
文学是心灵结构的共振,文学是人类困顿的书面化,文学是历史观,文学是一种介入方式。作家是时代的速记员,文学也是用来表达我个人价值观的方式。
在这个年份,出现了《平凡的世界》、《陈奂生上城》等好几部让好多农民人手一本的文学经典。
四十年,倏忽一瞬,转眼就是现在了。好多农民来到城里打工了。有好多农民也赚到钱,在城里买房了。好多偏僻的农村,成了空心村,只有留守老人住在村里了。
我们的文学作品作为时代的速记,看到了好多不和谐的画面,听到的却是时代的哀鸣,从郑小琼的《田建英》,到许立志的《一颗螺丝掉在地上》,这是我们当代农民的文学创作。我们耳边听到好多好多最近二十年新创出的词汇,如低//端(di duan)人口、留//守(liu shou)儿童、流//动(liu dong)儿童、留//守(liu shou)妇女、废//柴(fei chai)青年、三//和(san he)大神、空//心(kong xin)村、 无//妈(wu ma)村……
我们村子在襄阳市的城郊,是个还过得去的村子,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大学生返乡,摩肩接踵的。可找工作越来越难了,说媳妇和上青天划等号了,彩礼钱要22万了。
现在的我,开始担心一切,都不知道先担心哪一个好。每日愁呀愁,愁白了头。
我认识的工友郭福来,他靠每天搭展台、布展谋生,每天工作14个小时。繁重的工作之余,仍然笔耕不辍。他写作只是为了满足生活的情趣,感受写字所能得到的纯粹的快乐,还有满足自身所需要的表达欲望。
今年是建国70周年,这70年,祖国如母亲,为我们挡住了战争和流离,还消除了文盲,在十亿农民中,哺育出很多的文学爱好者,这也是建国70周年所铸的文化长城,是祖国的丰功伟绩之一。
编后记
《新工人文学》出到第三期了。杂志第二期出刊后,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工友、编委老师、志愿者、文学爱好者们,积极转发,有些还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保马”公众号帮杂志发了推送;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中国工人》,转载了我们的散文《一个家政女工与中介的斗争史》,以及“新工人掠影”中的“我们的工厂生活”组合照片;一些主流、非主流,商业、非商业的纸媒编辑,私下交流,也肯定杂志的意义。但是,在一个严肃色彩的“意义”不断被剥离和解构的年代,我们这样一群文学的业余者,在谋生之余操办一份杂志,真的能收获我们惯常所理解的以重量去计量的“意义”吗?
随后,我在微信的“添加申请”中看到了“富士康工人”、“南方工人”类似的字眼,我毫不犹豫地“通过”了,期待一场唤起熟悉的工厂生涯记忆的对话,或者孤独、愤怒与挣扎调配的情绪化表达,但是,几人简单自我介绍后就归于沉默潜水了。
在皮村文学小组媒体曝光频繁之后,我由于身上的农民、新工人、文学爱好者的鲜明标签,也推脱不过接受过几次采访,当追忆起带有痛感的打工生活时,我无法言说,那些钝重以言说太轻飘,那些混乱以言说太模糊,那些幻想以言说太诡异。而这些都非我难以启齿的原由,在以社会资源为前提的话语空间里,我早就在逼仄的生活中失去(或者从未获取)听众,我的声音也在千百众之中渐趋于蚊虫。或许,我与我的工友,在困境中逆流而上即为寻求多出星星点点的言说自由,或许,言说需要另一种方式?
收集这期杂志的稿件,我打开邮箱,其中塞满了不同职业的工友发来的“工人之诗”。它们大多“如同钢铁铸造的生命,冷峻而简洁”,我们挑选出沉戈的工厂沉吟,贾建成的钢铁之声,西贝类的矿工礼赞,刘见龙的建筑王国交响曲,小海的车间之诗,加上邀约的郑小琼的黄麻岭,这些诗歌毫无例外都提及了“土”与“金”,“在乡下,土是母亲的乳房/在城里,土是垒金的楼盘/在工地,土是盛饭的陶器”,这些“土”正是工友原始生命与生活的表征,我们用“土的色,土的骨,土的魂”,锻造出钢、铁、锤、锯、机械、螺丝、金属薄板,而“金”生于“土”,正是时代演变中工友被历史淬炼的转变。工友的“土与金之歌”,也铸就了这期质地偏于坚硬的杂志。
在这层坚实的地基上,我们的杂志选取了对农人和工人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活动的地理空间有揭示与探究意义的文章。
小说栏目,我们增加“经典回顾”,选用了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小说中的内容毋庸赘言,冯小刚执导、张国立主演的电影,即使没进过电影院也被剧透过逃荒故事。“说到底,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我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老百姓(现在叫公民)吃的问题,是中国历史的照妖镜,这个问题能解决的朝代都被称为“盛世”,皇帝都被谥号“文”、“武”,反之则是乱世与昏君。一九四二,是个特殊的年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忧外患,河南人“吃的问题”,成了历史上的一滴苦水,折射出整个世界格局、政治生态与官方伦理。小说与电影不同,就像“一九四二”值得温故,回顾刘震云的这篇小说,也许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
其他两篇小说,《S大调狂想曲》和《魔咒》,分别来自智啊威与李柳杨,两人都是90后,都是诗人兼小说家,其精彩各不相同。李柳杨讲了一张代号为6532的美金纸币的故事,以此串起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智啊威的《S大调狂想曲》,故事发生在精神病院,小说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反讽一个“所有正常的人,都是神经病,而所有神经病,都是正常人!”的黑白颠倒的世界,幽默荒诞,笑中带泪。
这期杂志增加了“徐克铎专栏”,徐克铎是位50后,小学二年级学历,有过六年的军旅生涯。来到北京后,在大小“猫子”(两个孙女)要爷爷讲故事的请求下,开始构思故事,也开始回忆往事,想把其中难忘的、颇有意味的趣事记录下来,他在2017年加入了皮村文学小组,开始学写作,写得又多又好。这期的封面人物选用了徐克铎和“小猫子”,专栏中的三篇文章,其中《打破沙锅问到底》就讲了他们祖孙的故事;《九死一生的枣红烈马》,发生在分田到户的年代背景下,《战友王兴凯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在70年代末的军旅生活。徐克铎的故事,有着迥异于当下的时空背景,且语言简练直白、富有方言特色,极有可读性。
散文作品中,《家政女工为你揭露行业秘密》、《粉刷匠》说的是两个职业的秘密,都是秘密,前者谴责对劳资关系,后者表达的是对手工业时代匠人精神的追忆。《把黄豆捎到皮村》、《家乡恩师小记》、《舅舅的问候》,聊友情、师生情、亲情。《遥远的柳笛声》、《九乡,祖先的故乡》、《冬天降临》,是对故乡的描绘。
“新工人口述史”中,《一个女工的蜕变史》,摘选自社会学博士吕途老师的《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一书。这本书是吕途老师“新工人三部曲”之一。一个蜕变的女工,指的是“九野乐队”的主唱段玉,带着不满与寻求,她经历了女工、教师、妻子、妈妈、公益人、乐队主唱,不同社会与家庭身份的转变,对这些转变的叙述中,表现了吕途老师对女性群体、资本与公益等的思考。
“文学小组周末讲座”,选用了清华大学付蔷博士在皮村的演讲稿,《“有内无外”:新中国工会政治的历史进程》。文中以李立三的故事展开,讲述了新中国工会的建立与发展、后工会时代面临的困境。付蔷在讲这堂课的时候,把自己代入了历史情境当中,像工会的早期奠基人李立三开展安源工人夜校一样,用工人能听得懂的话语。这堂课,我听得很感动;这篇文章,我一读再读。
“皮村观察”栏目,采用了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陈晓雪的毕业论文,《“新工人”语境下城中村的社会交往空间研究——以北京皮村“工友之家”为例》,这篇写得结结实实的论文,足有一万五字,在版面不允许的情况下,陈晓雪同学接受建议,辛苦缩写为五千字。特此致谢!
“非虚构”栏目中,徐良园的《康大叔的康庄大道》,我以为表现了惊人的语言才华,是徐大哥写得最好的文章;李若的《我是安装螺丝钉的螺丝钉》,是一个女工的觉醒;李文丽大姐的《新人新事——阳阳和小秋的故事》,讲述了一对自由恋爱的农村青年努力奋斗自立,反抗买卖婚姻的故事,我从中看到了农村青年——或者说新工人——身上的光芒和希望,同时看到70后的工友大姐表现出的新女性的自觉。
上述众多形式的文字,组成这本杂志,一个奇妙的搭配,隐约回答了“意义”与言说形式的追问,但又似乎模糊不定。
最后,谨以工友刘见龙的诗歌作结:
“他们会一路攀升/你却沉沉浮浮淡定如隐/坚信终归有坚实的大地/等你,平安归来。”
万华山
2019/8/31
第五届劳动者的诗与歌
暨新工人乐团新专辑《从头越》首唱会
2019年9月1日 / 工友文学小组
范雨素、万华山主编欢迎大家投稿
邮箱:xingongrenwenxue51@163.com
您的稿件会被我们看到!谢谢大家支持!
电子版请联系编辑部主任小付的微信:fu52031
或主编万华山的微信:wanhuashan1126
或者发邮箱:1060835568@qq.com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陶令篱边色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