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特别推送 | 刘思谦画传(一)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 2022-03-18

刘思谦特辑



者按



刘思谦教授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文史馆研究员,于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位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文艺批评今日特推送《刘思谦画传》(原载于《名作欣赏·别册》2019年第12期《澄明之境·刘思谦画传》)中“刘思谦先生小传”、“刘思谦教授著作要略”、“刘思谦教授重要论文”、“刘思谦教授代表著作要览”等部分,以此表达学界同仁、后辈对刘思谦老师的敬意与祝福!



不管怎么说,还是应该庆幸自己总算赶上了一个虽然还不能时时处处说真话但毕竟可以不说假话的时代。我所评论的作品大多是和我的心灵相通,能够启发我对社会对历史对现实人生对人的生存状况进行思考的作品。如果说开始时还不免要“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的话,那么渐渐地那郁结于心由屈辱和苦难所凝聚的思想的块垒便化解为一个令我神往的梦,这便是仿佛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人道主义理想,于是以往的经历和对尊严、自由的渴望,成为抹不去的思想和激情的背景,成为对文学的倾听、发现和表达,渐渐形成了我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社会的、心理的、审美的人本主义文学批评观与方法论。这是我的魂。以文学评论这种我喜欢的方式守护这个魂,是我为自己选择的生命创造方式。


《名作欣赏·别册》

2019年第12期

澄明之境

刘思谦画传

组稿:沈红芳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刘思谦先生小传


刘思谦(1933——),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文史馆研究员。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报》《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主要有文学评论集《小说追踪》(合著)、《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合著)、《中国当代文学中篇小 说选讲》(合著)等。女性文学研究著作有《『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合著)、《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合著),文学评论自选集《文学梦寻》《学理与激情》,文化随笔集《女人的船和岸》《思故集》等。选编《中国小说年鉴 1984中篇小说卷》(合编), 主编《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主编丛书有『九十年代女性散文11家』『娜拉言说书系』。



1936年在洛阳

1933 年

12月24日生于北京。

1947 年

就读于浙江大学附中初中部。在郑振铎、叶圣陶、夏丏尊主编的《开明少年》以“我”为题的征文活动中,以千字文《我的成长》入选征文集《我》。

1951—1956 年

在北京。

1938年与母亲周筱沛 

 海军司令部机要处


1960年夏

河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后因夫妻两地分居,调入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科技大学、沈阳二中任教。

1973 年

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

1980 年

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

高中时代。开封女子高中


  1956—1960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0年代初

参加《文艺报》第一届中篇小说评奖读书班。读书班设在北京车站附近苏州胡同,成员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在这里读作品,谈看法,争论《苦恋》和《冬天的童话》等作品,气氛十分活跃。在这里结识了刘锡诚、阎纲、谢望新、吴宗蕙、晓蓉等,从此成为知心朋友。第一篇有影响的文学评论《现实主义的力量——读〈啊!〉断想》便是这个读书班的一篇作业。

1985年

与谢望新共同选编的《中国小说年鉴1984中篇小说卷》,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

1986年

与孔凡青合著的《小说追踪》《中国当代文学中篇小说选讲》分别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本年被破格评为教授。同年被授于“国家级有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7年与同事李桂珍

与陈骏涛、郭力、

刘铁群、郭淑梅等



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位

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与父亲刘潇然   





1.2009年与博士毕业生。前排左起为孙先科、刘思谦、刘增杰、关爱和

2.与谭湘等

3.2011年与郭淑梅、谢玉娥在哈尔滨

4.与丈夫赵明和、大弟子郭力在家中

5.2017年春节,在刘思谦家中。右起:樊洛平、张凌江、刘思谦、乔以钢



刘思谦教授著作要略


01

专著


1.《“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文学梦寻》(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主编“九十年代女性散文11家”丛书。

4.《女人的船和岸》(专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学理与激情:刘思谦自选集》(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思故集》(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02

合著


1.《小说追踪》(合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中国当代文学中篇小说选讲》(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女性生命潮汐——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03

编纂


1.《中国小说年鉴1984中篇小说卷》(合作编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2.《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女性生命潮汐——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选读》(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主编“娜拉言说书系”四种。


主编“娜拉言说书系”



刘思谦教授重要论文


向上滑动查看☝


1.《读〈青春万岁〉致王蒙》,《读书》1980年第3期。

2.《先行者的足迹——试谈叶绍钧前期的小说创作》,《中州学刊》1981年第2期。

3.《〈葛梅〉的人物描写》,《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

4.《对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的再认识》,《文学评论》1983年第2期。

5.《张一弓创作论》,《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6.《蒋子龙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3期。

7.《他们和新中国同命运——谈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8.《读“西部小说”两题》,《小说评论》1985年第4期。

9.《文学寻“根”之我见》,《文艺争鸣》1986年第1期。

10.《作为叙事体文学的中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11.《崇高没有泯灭——新时期小说的审美价值》,《文艺评论》1986年第5期。

12.《小说十年思潮的两点启示》,《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13.《喧哗与骚动:小说十年思潮概观》,《小说评论》1987年第3期。

14.《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商丘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15.《不必为了理解……——金狗·雷大空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

16.《〈古树〉主人公田壮林心理分析》,《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1期。

17.《徘徊于家门内外——冯沅君小说解读》,《中州学刊》1991年第4期。

18.《女性角色人物画廊——凌叔华小说人物谈》,《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9.《关于中国女性文学》,《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20.《张爱玲:走出女性神话》,《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1.《林徽因:澄明的生命之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4期。

22.《人生边上的问号》,《读书》1993年第6期。

23.《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描述》,《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4.《乔典运: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

25.《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26.《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比评》,1998年第2期。

27.《我们的文化源头——关于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兼论“性别之战”的莫须有》,《文艺评论》1998年第4期。

28.《我们的文化源头和文学》,《创作评谭》1998年第4期。

29.《“女性主义”与“神学”》,《读书》1999年第9期

30.《爱是什么?一兼谈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两性之爱》,《文艺评论》1999年第3期。

31.《代:女人生命的刻度——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代际现象》,《文艺评论》2000年第2期。

32.《卡里斯马型人物与女性——〈羊的门〉及其他》,《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33.《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何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4.《如何综合——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一》,《文艺评论》2000年第3期。

35.《“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笔谈: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与性别》,《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

36.《意义阐释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37.《高墙内外的妻子们》,《读书》2001年第8期。

38.《高墙内外的妻子们——阅读几部女性回忆散文》,《文艺评论》2001年第5期。

39.《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0.《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41.《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2.《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诗学”——以〈花腔〉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3.《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44.《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续)》,《职大学报》2003年第3期。

45.《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6.《“带伤的黎明”(续)——5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散文思想内涵解读》,《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7.《女性文学这个概念》,《南开学报》2005年第2期。

48.《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9.《关于母系制与父权制》,《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0.《性别视角的综合性与双性主体间性》,《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1.《丁玲与左翼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52.《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3.《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4.《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5.《我们距两性和谐还有多远?——女性小说文本中的两性关系问题》,《南开学报》2008年第2期。

56.《“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7.《身分的焦虑、尴尬与超越——兼谈转型期“底层写作”问题》,《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8.《蒋韵小说的女性主义性别美学观照》,《扬州大学学报》2009 年第1期。

59.《蒋韵小说的女性主义性别美学观照(续)》,《扬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0《“村委直选”与乡土中国——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到〈石榴树上结樱桃〉阅读随笔》,《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61.《以性别视角细读〈色·戒〉》,《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62.《历史风云与个人命运——严歌苓本土题材小说〈第九个寡妇〉解读》,《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63. 《张爱玲〈小团圆〉中的“胡张之恋”——兼谈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4.《宏观建构与文本细读——评任一鸣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

65.《两性关系启示录——王安忆〈米尼〉与〈香港的情与爱〉解读》,《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66.《当“学术”遭遇权力、金钱与性——阎连科〈风雅颂〉主人公杨科解读》,《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67.《“她们”中的“这一个”与“另一个”——田中禾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中“两个母亲”人物谈》,《中州学刊》2011年第6期。

68.《官场与情场中的“女同志”——范小青长篇小说〈女同志〉解读》,《扬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69.《新时期爱情婚姻观的碰撞——评长篇影视小说〈家丑外扬〉》,《开封日报》2012年4月6日。

70.《〈父亲和她们〉的叙述方式与人物塑造》,《南方史坛》2012年第5期。

71.《我们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河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72.《城与乡:一个家庭两代农民心中的爱与痛——读阎连科的长篇散文〈我与父辈〉》,《名作欣赏》2013年22期。

73.《把时间用在读书、写书、教书上》,《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8日。

74.《智慧老人的知性言说——杨绛〈洗澡〉〈控诉大会〉〈干校六记〉等解读》,《名作欣赏》2014 年 28 期。

75.《河流与浪花——简评〈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光明日报》2014年8月11日。

76.《贝蒂•傅瑞丹的女权运动理念与性别观》,《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刘思谦教授代表著作要览



《“娜拉”言说》


副标题: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

版本信息: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三年来潜心阅读“五四”以来女作家的作品和有关理论著作,不遑他顾也不想他顾。作品是一个作家一个作家一本一本一篇一篇地读,旁及她们的传记与研究资料;理论是从两性关系史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起,进而扩展到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心境豁然开朗。对我来说,这里可比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贾平凹的“金狗、雷大空”,矫健的“田壮林”们有意思多了。这是一个同我自己息息相通的世界。一切都是如此亲切如此容易理解,很快就能找到感觉。也许这是因为都是同性,女人和女人的心是相通的。冥冥之中我觉得她们早就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我了,可惜我来得有点晚了。我奇怪自己做了大半辈子的女人竟对女人是怎么回事浑浑然一无所知;奇怪自己写了十余年文学评论动不动便是人的发现和觉醒什么的,可是女性的发现女性的觉醒在我的视区里竟是一个大盲点。借用一位女评论家文章里的一个概念来说,我过去用的原来 是“无性眼光”“无性姿态”。

——刘思谦:《后记》

 


我永远庆幸自己在八九十年代之交那样一个政治风云突变的年代里做出了转向女性文学研究的选择,正是这一选择,使我获得了真正属于我的学术生命,使我拒绝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使我找到了抗拒失语并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的学术空间,得以和众多同性同行朋友们共同探讨人是什么,女人是什么和什么是自由和独立,什么是人的尊严和自主这些人类的也是女人的生存的奥秘。《“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便是这种探索的开端和起点,我永远怀念和铭记这个属于自己的学术生命的开端和起点。

——刘思谦:《再版后记》

 


研究文学的生命意识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过去又被空置的命题,这个命题对于女性文学来说尤显重要,正如刘思谦教授所言:“生命意识不仅足以涵盖百年来女性文学发生发展的内驱力,而且是‘五四’以来几代女作家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核。几经起伏而又不绝如缕的女性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性别意识等几个贯穿性的核心词,都可以由生命意识而得到合理有效的解释。”作者如今开其先,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

从80年代以来,对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显然形成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运用西方女性主义和后现代理论,特别是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理论对男权中心进行解构,对中国女性文学进行重新阐释……另一条路子是不排斥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借鉴,但更多的是从中国妇女运动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实际出发,寻求对中国女性文学的本土化,这以刘思谦的《“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1993)为代表。

——陈骏涛:《夏娃言说

——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

 


衡定中国的女性文学,是不是只能以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文学为坐标呢?能不能有自己的坐标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已经有学者运用自己的坐标(同时也参照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坐标)来研究中国女性文学了。刘思谦女士所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即是其一。刘女士认为:“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发展的特点是以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思想文化革命与历史际遇而悄然出现悄然运行。没有女性自己的以反抗父权制性别压迫、性别歧视为目的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后盾,也没有成熟的妇女理论作指导,或多或少的女作家分散在作家队伍之中,犹如撒在夜空中的一个个星辰,寥落而寂寞,相互之间虽有辉映而无组织的联系……”总的来说,我是认同刘思谦的观点的。

——陈骏涛:《〈红辣椒女性文学丛书〉序言》

 


尽管对中国现代女作家群的研究已历时颇久,但成果却与此不甚协调,由于文化的深潜性和历史惯性,研究者们无意识的男性中心意识或“无性姿态”与对象心灵结构错位使相当一部分研究拘泥在共性化的层次,对身处于历史、文化转型期的现代女作家多层次、多向度的呈立体架构的心灵世界的揣摩与分析则往往陷入隔靴搔痒的尴尬,有时甚至失之偏颇。刘思谦的新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则使这一局面大为改观。在对那些发自她们血肉之躯的体验和声音的认真阅读和倾听的基础上,深刻的心理剖析、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揣摩以及灵动隽逸却又不乏犀利的文字使她们的心路历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她们也终于摆脱了“纸样剪影”的厄运而成为活生生的女人。我们仿佛听见了她们怦怦的心跳。

——陈柏林:《视角的凯旋:娜拉也是女人》

 


《“娜拉”言说》标志着刘思谦先生又一次学术生涯的转向。思谦老师后期的教学实践和丰厚的学术成果表明,这次转向是一次成功的转向。在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她发现了与自我息息相关的学术研究的思路,学术研究与她的个人关怀融为一体。对于刘思谦老师而言,她再次看见了人类文化未来的希望,熹微的曙光正从两性共建的人类文化中透射出来,那是一个有关人类自身的平等理念,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而绝不是一个人类社会乌托邦的幻影。她把对自我的思考、对母亲那代中国妇女命运的思考,以及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全部以学理的激情容纳到她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思考当中,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她以“人——女人——个人”这一清晰的内在思路及质的规定性,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理论概括和把握。人文主义价值观在刘思谦先生女性文学理论构想中最终落实到个人这一基本出发点,体现出生命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这使得女性的个体意识从种种国家、民族、种族、集体等类概念的遮蔽中显现出来,落实到女性个体存在的主体建构上,人的生命价值获得肯定和高扬,是她人文情怀的独特体现。刘思谦先生的女性文学研究具有了丰富的人类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仅仅关于性别平等和谐共建的社会命题,它还是在性别的视点下对国家、阶级、种族、民族等人类历史文化进行深刻思考。

——郭力:《探索与创新

——以“娜拉”的言说反抗失语的刘思谦先生》




《文学梦寻》


版本信息: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做着一个梦,一个从文学中寻觅人之为人的理想境界的梦。人不能没有梦。梦的憧憬使人年轻,使人拒绝灵魂的荒芜萎缩,拒绝精神人格的依附和沉沦。在蒙昧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两股滔滔浊流裹挟下,在以物欲为基础的日益实用化广告化的茫茫的人海中,梦是你心中的明灯和绿洲,是你作为一个人而活下去的最充足也最有魅力的理由。梦的力量不在于以幻想去代替荒凉悖谬萎缩平庸的现实,而在于以理性和良知之光烛照现实,穿透那遮蔽现实的一层层盔甲和一件件华丽的伪装。因此我将自己的文集题名为《文学梦寻》。

——刘思谦:《后记》



刘思谦后来之所以能易地当教授(不同于“易地当官”),而且是破格提拔,成为一省少数知名的中年学者之一,固然是由于该校之敢于识才,重才,信才,用才,但也不可否认,正是由于她的艰苦奋斗,才由萌芽之材变成大树,变成了全国少数有成就的女评论家之一……我所敬重和佩服的不是教授的头衔,而是实至名归,名实相副。在名实错位或反差太大的颓风下,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这正显示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

研究当代文学史的专家说,新时期文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女作家群的崛起,形成了群星灿烂的格局……这群星中就包括了女评论家和专以研究女作家的女评论家。刘思谦可说是两面都占了,她既有评论集《小说追踪》《文学梦寻》,又有专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近年她又在扩大“地盘”,写出了一些出手不俗、情真意切的散文。

——蓝翎:《序》



她的文学批评,是典型的人生的、社会的、历史的批评。

刘思谦以其深邃的穿透目光,看到理想与现实、环境与人之间的距离。她认为文学不仅需要现实主义,也同样需要人道主义,并用人道主义来充实和深化现实主义。刘思谦的宝贵之处,还在于她从不把自己的思想封闭起来,凝固起来。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她同时在两个方面深化自己的思想。一方面,她从与当代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作家和作品中汲取理性的力量和生活的激情。它的代表作有:《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张一弓创作论》。另一方面,她在对当代文学做出历史的宏观的把握上,校正和丰富自己的文学见解。它的代表作有:《对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的再认识》《旧梦与新岸的辩证法——关于知青小说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追赶青年的轨迹》《他们和新中国同命运——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刘思谦的这些研究成果,相信会对创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谢望新:《中年女性评论家论

——兼及某些批评的批评》




《女人的船和岸》


版本信息: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天空里,女人是被遮蔽得最深的。被权力话语和男性话语所遮蔽,被自己心中的蒙昧、黑暗和软弱所遮蔽,也被“民族”“种族”“国 家”“社团”,甚至“性别”这种种类的概念所遮蔽。当女人意识到自己是人,是女人,也是任何人所无法替代的独立的和孤独的个人时,同时也就意识到她渴望语言的价值之光对生命的朗照。她渴望照亮,渴望用语言之光驱逐内心的黑暗,战胜蒙昧和软弱,如同她渴望自由,渴望爱和被爱。她的作为人、作为女人和作为个人的意识的觉醒,是和她对语言的意识同时觉醒的。自从意识到这一点,语言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呼唤、一种反抗——反抗失语、反抗被一切“他者”话语所劫持、吞没和覆盖,也反抗自己内心那一切被强行灌输的与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相悖谬的东西,反抗虚假和自欺。

—刘思谦:《跋》



刘思谦先生在她的《我的女性观》中,把自己的女性观高度概括为“人——女人——个人”。我对女性批评还十分隔膜,但我却分明地感到,在中国今天社会转型期的从社会理性到个体生命、从远离物质大地的精神高空到从物质大地上长出精神的花朵的价值根本位移中,女性的声音、女性批评及女性文学发出的声音,无疑是一种最值得我们给以认真倾听的声音,这正是我把这本书及这套丛书推荐到大家面前的原因所在。

——傅书华:《个体生命日常存在的诗情

——读随笔集〈女人的船和岸〉》



《文学研究》


副标题:理论方法与实践

版本信息: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讨论从方法论问题开始,后面回到了意义阐释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回到了刘思谦老师一直关心的个人主体性和个体生命价值问题,历史境遇中的个人生存问题,尤其是更易于受到个体伤害和结构性漠视的女性生存问题。这样一个学术讨论的进度表现了思谦老师的思想底蕴,它不仅表达了一种专业意识和专业需要,更是一个超越专业的良知体现。……女性意识相对于压迫与权力来说,是一种最敏锐的批评意识。她的思考、教学与研究活动虽然总不过是在学院之内,但她所坚守的人本主义的价值理想,总会通过某些方式散播开来,给那些无助的个人以精神上的援手。

——耿占春:《学术与良知

——〈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序》



该书认为,人文主义价值观不仅是阐释的立足点,同时也是阅读视界,只有以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衡量作品,才能抵御以“价值中立”“价值虚无”姿态出现的相对主义思潮,该书指出:当前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固然重要,但确立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更为关键。她一再强调:“文学研究不能仅从方法论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在方法论中引入价值论,研究一个文本要看它对人是什么态度,它对生命是一个什么态度。”这些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深入思索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是弥足珍贵的,是值得文学研究的后来人倍加珍惜的,也是这本学术著作的意义所在。

——李仰智:《综合性·现场感·价值观——

评刘思谦先生的〈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女性生命潮汐》


副标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

版本信息: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在我的书架上,便逐渐摆满了二百五十多本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出版的女性散文集(包括个人专辑与多种合集和七八种女性散文丛书),还有这8年间我在海内外逐渐积累起来的一袋简报和复印件……总之,我的整整8年的岁月是由这些无以数计的女性散文的阅读相陪伴的,如此大的阅读量贯穿于我的整整8年2900个日日夜夜,但我不觉其苦只觉其乐,我甚至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时间的车轮在我身体上滚过去,我已经由花甲之年而年及古稀了。我的心态变得平和、放松和自如了。这大概是女性散文那活泼、率真、明快、爽朗的精神气质在持之以恒的大面积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感染了我,使我也仿佛变得年轻起来。女人和女人的心是相通的。女人最好的学校是女人,不过一定要是灵动、智慧、成熟的女人。

我是想编一本别人不曾编过的能够反映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来龙去脉的和较为完整的女性散文全貌的选本,这样才能对得起我自己也亲身经历的世纪之交女性生命的潮汐,对得起女性文学史这件难得的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的盛事和女性话语的狂欢节。

——刘思谦:(选读)《编后记》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散文是一个意义的富矿,蕴含着多层面、多角度的思想文化价值,是未来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定会以浓墨重笔书写的一章,也为社会学、生存学、性别学、散文文体学提供了丰富的原生态资料。女性散文完全不像性别偏见论者所臆断的那样,是什么“题材面狭窄”“小家子气”“没有批判立场”等。它的思想和文化反思的触角,已经伸展到了20世纪思想史的前沿地带,触及了主宰20世纪后半期而又延伸到21世纪初仍然作为人类思维盲点的关键词,如“革命”“阶级”“暴力”“大众”“集体”“民族”“牺牲”“奉献”“大公无私”等,被压抑、禁锢已久的现代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词,如“自由”“独立”“民主”“平等”“个人”“自我”“身体”等已经升起于女性散文思想的地平线。女性散文以珍惜个体生命价值的女性人文关怀实现了日常生活的诗性守望,以切身的女性经验为根基认识女人也认识男人,在两性既相关共存又矛盾冲突的生存中表现并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生存智慧。遗憾的是文学研究界对90年代女性散文的价值意义至今仍处于冷漠的盲视状态,相关研究论著基本阙如。本书稿便是第一部填补此空白的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专著。我们三位作者以同性身份对90年代大量女性散文作品进行了同时态的跟踪阅读爬梳,结合文本实际对相关西方前沿理论做了第一手的转换处理,作者与阅读者阐释着女性经验的切身性和交汇性,使女性散文的多层面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彰显和澄明。

——刘思谦:(研究)《后记》

 


刘思谦带领她的两位女弟子郭力、杨珺撰写的《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是这方面的一部颇有分量的著述。20世纪9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女性散文的“黄金时代”,此著是第一部研究这个时期女性散文的书,以“女性生命潮汐”为贯穿主线,从代际代属、主题思想、文体形式三个方面对它做了深度的解读。作者摆脱“以论带史”的研究套路,坚持细读文学作品,书中涉及数十个优秀女作家的文本,从文本的分析而引出结论。女性作者感性的思维特点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使这部著作既具有理论的品格,又传导出生命的温度。

——陈骏涛:《沉潜中的行进——

2003-2008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若干著作的笔记》



著名女学者刘思谦教授最早意识到我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成就,她用8年的时间从事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编选和研究工作,这是国家199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其坚实成果已以70万字的《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简称《选读》)和37万字的《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简称《研究》)两部书的形式,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出生的知识女性的逆反言说,可以刘思谦、戴厚英为代表。在《自嘲:我是什么人?》一文的最后,刘思谦对“文革”中造反派追问她“你是什么人”的问题做了回答:“说到底,我是一个不知道人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的人。”表达了她对“文革”的否定和对“你是什么人”的逆反回答。……刘思谦认为戴厚英的惨死“结束了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里女性对所谓‘革命’‘群众’的狂热和迷思,启示着她的同代人和后来者寻觅自我生命价值的新路”。比之冰心、杨绛自由言说的话语状态,刘思谦、戴厚英的逆反言说,又前进了一步。

——陈辽:《20世纪90年代女性“三态”的显示和阐释——以〈女性生命潮汐〉(〈选读〉和〈研究〉)为例》



《学理与激情》


副标题:刘思谦自选集

版本信息: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当回顾这30余年间我的文学研究之路,并且把这些论文重读一遍的时候,我首先感觉到的是字里行间里的激情和由激情转换升华为文学研究的学理性思考。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攀登,是一个曾经的“失语者”在一个思考的时代里对自己所喜欢的文学研究这件事的阅读、思考和言说。

——刘思谦:《作为“人学”的文学研究之学理与激情(代后记)》


“九十年代女性散文11家”丛书



从当代文学研究转向中国女性文学乃至文化研究,对于刘思谦先生而言,堪称一个成功的转型:她由外在的社会学评述而转向了内在的女性心理乃至文学本身的阐发,由抵抗女性失语所造成的历史断裂而形成了敢说敢言的鲜明个性,不畏惧任何权威的犀利文风……她静心沉潜于女性文本,以其对女性学术思维的深刻理解与个性顿悟,进行细致入微乃至精彩纷呈的解读。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至今仍然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甚至笔下还经常出现百字长句来畅叙己见,思维的敏捷、语言的灵动、评点的精妙、意气的风发都不亚于如今的愤青,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谦老师身体力行。

——谢景和:《编辑人语》



关于女性文学学科化的建设,刘老师所承载的压力是巨大的,这是全国第一个女性文学学科的博士点,老师深感肩上的重任。所以,她把有关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她日常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带领学生做了多次专题讨论。正是以性别研究为起点,结合叙事学、阐释学、新历史主义等现代理论,打开了一个女性文学研究新的世界,使女性文学研究获得了理论提升,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建设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刘老师的《“娜拉”言说》和《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为后来女性文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近期出版的专著《学理与激情》又一次见证了刘思谦老师近年来对女性文学的新理解,老师正是在她古稀之年以不懈的追求精神来展现一个河大学者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治学精神。

——郭力:《探索与创新——以“娜拉”的言说反抗失语的刘思谦先生》



本文原刊于《名作欣赏·刘思谦画传》2019年第12期





请移步公众号,查看今日推送


刘思谦画传(二)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陶令篱边色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