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贾樟柯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文艺批评

MOVIE



电影 · 信息

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导演: 贾樟柯
编剧: 贾樟柯 / 万佳欢
主演: 贾平凹 / 余华 / 梁鸿 / 贾樟柯 / 莫言 / 苏童 / 段慧芳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9-19(中国大陆) / 2020-02-21(柏林电影节)
片长: 112分钟
又名: 一个村庄的文学 / Swimming out till the Sea Turns Blue / So Close to My Land


预告短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3272k3o58h  


剧情简介


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导演简介


贾樟柯


贾樟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现居北京。代表作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等。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精彩影评


#1

豆瓣:瘦鱼

“贾樟柯,一条悲怆的河流”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936423/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开头,科长借着那位贾家庄的年迈村民之口向我们描绘了一块土地从贫瘠到丰饶的过程:


在以前,贾家庄的地全都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庄稼难以成活,村民们的生活都很困苦,村里的男丁连老婆都讨不到,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棍村。而后来马烽来到了贾家庄,带领村民治碱,效果卓有成效,几年后贾家庄的粮食产量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许多剩余向国家出售。


而他们治碱的方法,是“治水改碱”。所谓“治水改碱”,大体上的操作方式就是:挖沟造渠,将原本浅洼野塘中的死水与河流相通,变成流动的活水,将土壤中的盐碱带走,从而变成适于长庄稼的好地。


被土地禁锢着的水把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土地上不长庄稼,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且没有性生活;而当水被人从土地中解放后,土地开始丰饶,人们开始“吃饭”、“恋爱”(电影中紧随着的两个小章节便是以此命名),这样的对比,是科长在开篇埋下的隐喻。同时,电影以时间为线索,共分为十八个小章节,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中,这段被放在所有章节前的开篇天然具有提纲挈领的意味,而由一位长者缓缓道出,更让这个“治水改碱”的故事像极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


老者的口音很重,由于年纪大了口齿也很含混,而这一段开头的内容时长有差不多二十分钟,并且在这段叙述中镜头全然地对准了那位老者,并没有用纪录片惯用的插叙手法来调节观感。对于观众来说,这无异于一种痛苦的折磨,事后想想,也许科长正是想用这种让人会有些不适的观感,以使得观众印象深刻,去领会他的隐喻。


在电影的其他章节里,科长展现了时代发展变迁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新与旧”、“声音”、“远行”、“收获”、“活着”);用小家庭的家史写大时代的变迁(“母亲”、“父亲”、“姐姐”、“儿子”)。贾樟柯邀请到了几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相当分量的作家来充当叙述者,每一位都堪称是各自时代文坛的领军人物。在看电影之前,有关宣传都把这几位作家搬出作卖点,出于对“权威”以及“精英叙事”的反感,几乎让我与这部电影擦肩。


当电影进入到这几位作家的章节时,贾导对这几位作家的处理让我在观影前就已经打好腹稿的批判之词全都消弭于无形。在电影里,你能看到贾平凹这位把故乡比作“血地”的大家在面对女儿时,也是一位喋喋不休地让自己的孩子“警惕诗人的生活方式”、“要先做好妻子、好母亲”的父亲(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对贾平凹老师的价值观不做评价);余华在看到进球时也会欢呼,走上文学道路的缘由也只是因为牙医的工作与他想要“去全国各地看风景”的愿望相抵牾,并且向往文化馆的工作而已;至于梁鸿的部分,导演更是把更多的篇幅给了她苦难的父亲和大姐。作家们没有过多地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所说更多的,反而是自己作为时代背景下社会个体的生命体验。


同时在拍摄的手法上,导演也没有去修饰作家们的外貌,镜头十分诚实地记录了时光、疾病和过往的操劳留在他们身体上的痕迹。由此,这些作家被贾樟柯一个个的从文学的神坛上拉了下来,从书本封面上印刷着的铅字,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可触摸的人。


而如果说电影对于这几位作家的表现只是逃离了精英叙事的窠臼,那么科长对“吕梁文学季”上作家群像的处理就更值得让人为之击节:和开篇用大段的篇幅来记录那位贾家村老者的话相反,电影用一段快切把多位作家在文学季上的发言连在一起,每一位作家都只出现了短短两三秒的时间,而他们在台上的发言,也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句子。再加上那些在田间地头朗诵文学作品的贾家庄村民的形象,贾樟柯用这样的对比告诉了所有观众:作家只是为历史作序与结语,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书写者。


其实贾樟柯虽然没有露面,但他却已然“隐身”在了几位作家所构成的群像之中。在电影中,几位作家都谈及了故乡之于自己生命以及创作的意义,而贾樟柯的电影也都离不开故乡的影子。这两年他甚至搬回到了他的故乡,同时也是这部电影开始的地方——贾家庄,再看电影中几位作家的“乡土情结”,因此也有了些借他人言语抒自己情志的意味。


而到了电影的最后一章“游泳”,贾樟柯已然把自己作为叙事主体搬到了台前。“游泳”这一段源于余华儿时的一次奇妙又惊险的经历:余华小的时候见书本上写的海水是蓝色的,但是在海边生活的他看到的海水却都是混黄的颜色,于是他便试着一直往海的深处游,结果险些被淹死,这也是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由来。相比电影的其他章节,“游泳”与社会的发展变迁并无甚联系,电影的叙事脱离了现实主义,甚至有了些魔幻主义的意味在。与其说是记录社会,这一段更像是科长作为电影作者的心声吐露。


当说到电影的结尾时,我想再回到文章同时也是电影的开头——贾家庄老者叙述的那个隐喻着土地、水与人的生活三者关系的“治水改碱”的故事。马烽带领着村民挖开沟渠,将死水与河流连通,水流汇入黄河,然后又奔流入海。流水把贾家庄的盐碱稀释在了黄河的汹涌水流里,而当黄河汇入大海后,它身上的泥泞也被海水洗净,变成了澄澈的蓝色,至此,流水不再被土地禁锢,不再被盐碱所扰,被泥泞污浊,受河道束缚,从此变得洁净、自由,于阳光的照射下映出湛蓝的颜色。


贾樟柯二十三岁离开贾家庄到北京电影学院读书,就像是一条从贾家庄流向黄河的支流,他从那时候就开始奋力地游着,一直游着,希望可以抵达那片脱离禁锢、远离世俗沾染的蓝色海洋。但是从最近发生的事情来看,海水应该尚未变蓝。悲观地想,也许他还没有游到入海口,因为那里应该没有阻拦河流的堤坝,而贾樟柯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哽咽,像极了河水拍打在堤坝上的涛声。


余华与贾樟柯


#2

豆瓣:Kleenex

"所以海水变蓝以后该往哪里游"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085002/


余华说,小时候读到海水是蓝色的,可他看到的海,是黄色的。所以要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片子是拍给海另一边的人看的,或者依然在奋力游泳的人。贾导对自己的作者身份意识清醒,贯彻始终。


影片的基本构架,是一群出身乡土的文艺工作者的自我叙述。大部分访谈场景都将观众与被采对象做了一定程度的视觉隔离,拒绝刻意煽情或强制带入。镜头也并未对他们的故乡做具体客观的描述。这里的“故乡”几乎是匿名的,是金色的麦田,蜿蜒的小路,和充满破烂招牌的街巷,是三代之内你我任何一个人的“故乡”。是一个抽象的场域,是我们跋涉之徒的血脉之源。


有趣的是,贯穿这些分散讲述的,是刻意诗化的场景、夸张的文学朗诵、贾家庄戏台的古典配乐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者注意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并不断思考我们自身的位置。


有一段印象深刻的蒙太奇,是莫言、余华、西川等当代文学大拿,在某个汾阳贾家庄做文学演讲。作者的脸、勃拉姆斯、舒曼、上帝、城市、棚拍、闪光灯、戏曲、老师、蹲着、打工……在画面与声音中迅速切换,如同飞速发展的都市景观,带着一种毫无逻辑的天经地义。


影片后半程,在梁鸿的讲述中,乡土现实与文学梦想的暧昧关系被推到前景,或者用电影本身的语境,被推到“岸边”。梁鸿从泥土中抽身,朝着蓝色游出很远很远,却从心底感到一种“背叛”。她选择回乡去,带着北京长大的儿子,带着自己的学生,带着对父亲的疑惑,带着对姐姐和母亲的歉疚,回乡去。而观者,也在母子二人同框的时刻,完成了从“我们”到“他们”的链接。



#3

豆瓣:ninazul

"或者也是一场脑海里的自由泳"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874444/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在。


纪录电影则暂时用镜头和音乐为我们还原了一些历史的流动性.


贾平凹特别稳,他讲述自己的父亲被打成反革命,自己受牵连的往事,是不疾不徐的语调,面部表情也变化不大,让人觉得是那种从过往的沉重里走出来,或者至少,可以与之和平共处的人。


余华那段比较轻松,周围观众都在笑,特别当他提到从前被一个做图书管理员的女孩子递纸条批评自己不爱惜书,然后他把这一事件及后续解读为暗送秋波,而我想到的是我自己,或许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同窗,这样未说破的小插曲,但不管被解读成什么,都无从考证,变成都市传说了。


梁鸿的部分最让我动容,我注意到每当采访触及她内心深处的痛点,让她忍不住哭出来的前一秒,她都会笑,是那种“不好意思我的情绪要失控一下”“抱歉我有点过激了”的用来缓解尴尬的自嘲。我实在是感叹于人心的细腻和脆弱,她其实一直有意识地让自己不被过去束缚,在这样一个公开的拍摄场合讲述一段自己最痛的记忆,应该是做了心理建设的,而她在镜头前落泪的时候,心里应该不止有对往事的悲伤。梁鸿的姐姐梁秀梅读父亲写给自己的家书,虽然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的辛酸辛苦,我也还是羡慕这样的亲子交流方式,很奇怪,很多话只能写下来,无法言说,连照着读都不行,因为一开口就会哭。看到梁鸿姐妹哽咽的时候,我觉得纪录片真残忍,而坐在台下的一个个陌生的旁观者如我,也是真惭愧,由于只能旁观,就约等于冷眼旁观了,尽管看她们哽住我也眼热。


梁鸿


片子还有一个让我有收获的地方,就是三位作家与写作的关系——他们没有一个是怀着对文学写作的满腔热血入行的,贾平凹是;出身耽误,本来的打算是当民兵或者工人,余华则是羡慕文化馆的人上班都在街上晃所以有了投身文化产业的念头;尽管梁鸿是相关专业的博士,但让她回家乡写作的动机是消除内心对故乡的“背叛”。文学不是源动力,却成为了他们认识世界,认知自我的趁手工具,并最终成就了他们。


在做一件事的开始,就拥有极强的使命感似乎并不是做成一件事的必备前提。尽管他们都是把土地,乡村作为母题,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些贴着大地生存的群体,可一开始,他们没有这样代表别人的“宏愿”,没有对话语权的追逐——是自己想发出声音在先,只有这样,才不辜负文学的自由和纯粹。尽管如今他们都于现实层面上脱离了曾经的群体,但话语权的获得是顺势而为,进而,由此带来的责任始终是无法回避的——这里,我只是想到了文学的力量,知晓它的力,审慎地施用,那么个人的口述与历史的书写或许能相辅相成地推动人的进步。


影片以说着晦涩的方言的近百老人始,以几乎不会说方言的00后终,每个人在他的时代里游过,同时又在自己的脑海里游,都是以自己的姿势。


人的结局是变成石头,永远定格在某个时空,仿佛终于和美杜莎对上视线,但我们知道,时空是流动的,在凝固之前,一直游吧。



# 或许你想看 #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十里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