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岳:讲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

潘岳 四川民革 2022-05-12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民主政治、政党制度、法治中国、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2018年同党外人士新春座谈时明确要求,“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在2018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政党制度”;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些精辟的论断和闪光的思想,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21世纪中国具体实际的深度结合,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遵循。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表现,全国社院系统和中央社院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深入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思想,深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着力推动学习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共识,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首先,要深入发掘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华文明以“大一统”为核心要义的“共同体”传统。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伟大文明,就是由“大一统”传统所决定;中国政党制度之所以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而非西方政党轮替模式,就是由大一统传统所决定。


  大一统必然维护家国本位、责任伦理的共同体精神。中国政治文明的逻辑起点在于“家”,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也偏好将非血亲关系转换为类血亲关系。“家”本位决定了中国“家—国—天下”的秩序构建,在政治上走的是家国天下、修齐治平的整体主义路线,在理论上奉行权力—责任逻辑,讲求国家像家长以一样要承担其家庭的责任。担多大的责,就要有多大的权;反之,掌最大的权,也就要负最广泛的责。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首先强调自我权利,我们的政党制度首先看重权力与责任;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的讲究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我们的政党制度坚持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偏重搞代议制选举民主,我们的政党制度更重视代表制协商民主。


  大一统必然要求坚强有力、以民为本的领导核心。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没有政治团结的大一统。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政治分裂的苦难。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激进的中国人效仿西方的民主试验,导致了更大的分裂危机与混乱局面。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再到通往民族复兴的最后一公里路上,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集中力量、协调各方、以民为本,真正有效地重建中华文明共同体,实现政治的统一、经济的集中、人才的聚合、文化的共识。在当代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对中国崛起所必然招致的严峻挑战,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更需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就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原则。


  大一统必然坚守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政治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多次证明,只要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宁、稳定,人民就会幸福安康。一旦国家混乱,就会陷入分裂。老百姓的灾难最惨重。”这是历史留给中国人最大的经验教训: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是中国人的底线。中国各民主党派之所以跟着共产党走,就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捍卫民族独立、保持国家统一、引领民族复兴。这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共识。


  大一统必然采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合作方式。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统战智慧,中国人自来就有“和而不同”的理性思维。正是由于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才能互相作用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没有多元一体的和谐包容,就没有长期稳定的大一统;和而不同就是为了化解冲突、兼收并蓄、建构和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地位、阶级基础、思想纲领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求同存异”,尊重多元、包容差异,找出各方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另一方面恪守共同的政治底线,坚守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贡献力量。越有差异,越要合作。越是多元,越要协商。这就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方式。


  大一统必然塑造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士人精神。没有千百年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子队伍,就没有维系大一统的中坚力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形成了独特的士大夫精神传统,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伦理,也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既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正义原则,是一种修齐治平内外兼修的人格力量。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士人创造性地转变为中华民族先锋队队员,各民主党派人士也应以先锋队员的标准要求自身。民主党派之所以参政议政共商国是,就是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政治是众人的政治。这就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共识。


  总之,中华文明“大一统”共同体传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只能选择执政为民的一党执政、多党合作,而非三权分立、多党轮流坐庄;必然重视促进团结的协商民主,而非刺激分裂的票决民主;必然选择“先民本、后民治”的治理逻辑,而非西方的“先民治、后民本”的发展顺序。


  其次,要充分研究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会期间全新阐述中国政党制度,深刻揭示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人类政党制度史上所实现的深刻变革,为我们矢志不渝地坚持好、维护好和发展好这一政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利益代表的角度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公”,也就是天下为公、执政为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代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从政治功能的角度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和”,也就是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和不断巩固,在于有持久的多党合作、充分的协商民主;中国各政党之间的和谐合作,之所以能够长期维系和不断优化,在于中共领导下的民主政治不断健康发展。在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多党合作制度是协商建国、协商治国的重要政治依托。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和谐等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协商治国,离不开人民民主。所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创造了共产党、共同体、共和国联动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这就是历史的选择,就是人民的意志。


  从制度效能的角度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统”,也就是民主集中、团结统一。新型政党制度融会了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兼顾了政局稳定和政府权威;主导了商量政府和协商政治,避免了颠覆性错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统一了共识政治和集中领导,实现了新型民主“议要多元、行要统一”的民主集中原则。这样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在充分尊重各方面利益与意见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并付诸坚定有力的集中领导来统一实施。这无疑是维护社会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最明智选择。


  第三,要努力讲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中华民族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历史目标,越是面临西方某些大国从产业到经济、从政治到文化、从外交到意识形态的全面封堵和挑战。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作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作为统一战线决策咨询的研究高地,必须主动作为,迎难而上,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国故事”。


  要强化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政党制度自信。看待任何政治问题,都要有世界眼光、更要有家国情怀,尤其是要立足中国看世界、立足中华文化看人类政治文明,这样才能更深入把握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才能更自觉地推动它的坚持、完善和发展。在社院这个平台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员,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传播者,只有牢固树立起文化自信,才能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从而真正铸牢“四个意识”。


  要打造文化对话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外政治文明互鉴。中西政党制度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缘起、存在理由和特色优势,彼此间的差异不是对立的理由,反而凸显了相互了解和镜鉴的必要。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提供了中国方案,已经成为国际主流价值,正在成为全球化新实践。作为统一战线政治院校,我们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理念,不断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淬炼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价值共识。


  要深入研究中西文化,进一步深化政党制度研究。文化与制度本就是一体的,政党制度研究归根到底是政治文化的研究。只有以深入的文化研究作支撑,政党制度研究才能走向深入。比如,针对西方宪政民主的挑战,要深入研究中国几千年的民本传统,解析中西民主在追求程序与结果、形式与实质、代表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重大异同;针对西方提出的“锐实力”概念,要系统研究文化传播与文化霸权的复杂关系;针对西方指责中国是崛起的新帝国,要深入研究中国和平崛起的文明根性。总之,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努力融会贯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要求,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制度话语体系,这样我们才能彻底走出有理说不出的窘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基于伟大的中华文明传统,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越走越广阔越走越光明的正确道路。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社院已经站到了反“独”促统、打赢意识形态攻坚战的第一线,站到了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线。我们期望持续不断地联合全国社院系统和相关科研院所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大教科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共识教育质量,进一步探索统战教培新机制,学习好、研究好和传播好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取更多的人心认同,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往期回顾


《光明日报》访万鄂湘主席:把握历史潮流 共襄复兴伟业  

【关注】欧阳泽华走访民革遂宁市委会机关

《民革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民革党员之家”建设的通知》(原文)

欧阳泽华专题听取民革四川省直工委工作汇报  

【现场】打破砂锅问到底 民革绵阳市委会集体提案获好评

【动态】民革绵阳市委会一行到西南科技大学交流座谈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