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0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读书会 | 《牛人看电影之齐宏伟篇》读书报告

小驴尥蹶子 小小推拉驴 2020-10-11


《牛人看电影之齐宏伟篇》

读书报告


文/郭文萌

亲爱的弟兄姊妹,在场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也非常感恩,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读齐老师的这本影评书的过程中,一些感受与收获。

你在看什么?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当我们看电影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关于我对电影的记忆,是从我的童年开始的。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片段之一,就是和爷爷坐在他们厂的大礼堂看电影,前面就是一块巨大的幕布,闪着忽明忽暗的光,时间和空间突然变得很立体,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把我深深吸进去。

长大之后,对电影的喜爱依然没有改变。在我遇到信仰之前,电影,就成了我的一个“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只需要2个小时,我就可以坐在荧幕前,感受别人的人生,或开怀大笑,或暗自流泪,总之,这两个小时,是我从那个叫做“虚空”的火堆里,奋力抢出来的一根柴,也成为我逃避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把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建立在由影像搭建的世界观之上,纵容不同的思潮在其中相互碰撞。

后来,我有了信仰,才知道还有一种观影方式,叫做“以道观之”。随着生命的成长,面对一部不符合基督教世界观的电影,需要避免成为自绝于流行文化的“厌食者”和只重享乐不重分析的“暴食者”,并且在其中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电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文学一样,其实是一种对人性的表达,它可以诚实地探讨我们可能遭遇到的困境。理解电影,其实就是理解电影背后的哲学,就像我们今天读书会要讨论的这本影评书,齐老师在序里面写到:“电影不是为了反映现实,而是为了制造一种更高的现实”。

当我看到这本影评的时候,说实话,真的很开心,因为距离我上一次读到以基督教世界观剖析电影的影评书,差不多已经有十年了。在目前这样的环境,能有这样的一本书出版,我觉得这是上帝极大的恩典。读完这本影评,我确实感受到了封面上的那句话“有时候,看影评比看电影收获大”。这些具有某种力量的文字,能让我们逃离一切的虚假,向着一个可以被触摸到的世界飞奔而去。


电影的本质

下面呢,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关于电影的本质。

在《盗梦空间》的影评中,就提到了这点。文章里是这样说的:“想法可怕,所以才应谨慎对待,甚至谨慎对待每一场电影,对待每一个梦境。‘好在这只是一场电影,一旦电影院中的灯光亮了,一切也就过去了。’你这样对自己说,‘在生活中,我们根本不可能和别人的梦相遇啊。’然而,如果说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那电影又何尝不是导演的白日梦?文学和电影正是以其‘撒谎的艺术’骗你不做任何防备,就像梦以其‘这不是真的’来骗你卸下层层盔甲。然后,一些早已被设计好了的‘想法’就出其不意地趁虚而入,占据你的大脑,修改你的生活。‘这听起来好像病毒感染’。但谁说坏的作品和电影不是感染你的病毒?所以,开卷要谨慎,观影也要谨慎。”

这里说到,观影要谨慎。这话并不夸张,我现在也越来越觉得,电影并不仅仅是爆米花式的消遣,在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价值观的渗透。可能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很难捧起一本大部头的哲学书,但是某些哲学思想,可能会渗透在包括电影在内的大众流行文化当中,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消费,而且根本就毫无察觉,隐藏在它背后的哲学本质。而这种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在毫无防备地吸收的同时,它反过来可能会影响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如何行事为人,这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到底如何看电影,非常重要。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如果仔细分析每一部电影,肯定都能找到其中不符合基督教世界观的那部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就要因噎废食吗?肯定不是。所以更需要用以道观之的眼光,重新审视每一部电影。   


以道观之,擦亮电影的另一个维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影评书,看一看电影中的那些信望爱,如何用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文字,擦亮电影的另一个维度。

第一个部分是关于信仰。比如在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道斯个人信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他如何在挣扎中继续持守这个信念。导演梅尔·吉布森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把道斯作为他个人观念的传声筒,也没有把信仰教条化,而是细腻地展现了道斯内在观念的形成过程,对人性的深度有一种透视:对于放下枪支而拿起《圣经》的士兵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对比,恰恰是一位导演对良心自由和信仰自由的致敬。

正如影评中说:“这样的真实之所以伟大,更在于个人良知所秉持的信念直接劈开了战争,化旷野为道路,化沙漠为江河。”

第二个部分,关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于死亡的反思,那种被剥离了意义的死亡场景,从荧幕直接跳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个原始的真相,“生命的苍凉与死亡的狞笑”。

其实电影呈现出来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正义与邪恶的角逐与较量,而是对脆弱的美丽和生存的无耻的一种真实展现。就如影评中写道:“盗猎分子代表了这个世界上的某种生存哲学。这种哲学把一切都当成手段而不是目的,对一切美丽、庄严和神圣的东西都加以唾弃,只要能赚到钱,哪怕杀人也在所不惜。杀几百只、几千只藏羚羊又算什么?铁蹄所到之处,一切都被换算成金钱,一切都成为符号和工具。……现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不只在可可西里上演,也每日、每夜、每时、每刻在国人的内心上演。面对金钱的异化,没有对神圣、对生命、对尊严、对价值的敬畏和信仰,又怎能有一份有所不为的勇气?”

透过这篇影评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实际上就是揭开真理与存在的遮蔽,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的沉沦,从现实层次进入信仰层次,透过可可西里的一场生命之旅来实现。这也正应验了存在主义的信条:“当我接受自己存在的责任,抓紧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及醒觉自己将来要经历死亡时,我的个人历史才变得真正有意义”。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感受到的,正是这一点,这场生命之旅不仅发生在可可西里,也应该发生在我们的内心。

第三个部分,我想谈一谈关于虚拟与现实。我选取的是关于《魔戒三部曲》的影评,这部电影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每次听到熟悉的音乐,就感觉好像马上就要进入那个神奇而恢弘的中土世界,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就好像一个召唤,召唤我进入一个远比这个世界更高的一个神话王国。虽然这个神话是由想象力建造出来的,但它反映的其实是真实的人性。我觉得整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幕,就是佛罗多在护送戒指的过程中,自己内在的贪欲被激发出来,甚至不想毁掉魔戒,最后是咕噜出来和他抢,和魔戒一起葬身火海。

这一幕拍得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正如影评中所说:“在电影中这真是千钧一发的一幕,同时也似乎正在每个人的心灵舞台上演。多少次,我们不只是跟外在的敌人搏斗,更是要跟内心的敌人搏斗。但是又有多少电影刻画出如此深刻的人性?”

这就是神话的力量,人总是会对神圣有一种抑制不住的饥渴,这种心灵的需要,无法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得到满足。所以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我们是靠着与那个神秘的世界有联系的感觉活着”。所以我们更需要《魔戒》这样的神话。

第四个部分,关于人性。电影《撒玛利亚女孩》就讲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把人物放在某些特殊的境遇内,透过良知深度和宗教视角,挖掘了人性的深度。在影评中写道:“最后,女儿的良知也开始觉醒,她开始明白不应为了友谊就越过心灵底线,她的心早已随着好友的猝死而破碎,伟大的父爱加上母亲的亡魂,还有大自然的清新气息,终于把她召唤回来了。深夜她从父亲身边的床上爬起来,一个人在外边啜泣。父亲终于有一丝欣慰。只有对人类的良知有高昂激情才会对人性充满深厚悲悯,堕落在深潭中期望着升华与拯救。”

而除此之外,决定影片深度的还是它的宗教性主题,导演金基德熟读《新约圣经》,他也非常熟悉圣经中关于耶稣拯救撒玛利亚妇人的故事,然而,他想要升华的人性,比如利用身体实现救赎与拯救,最终只能沦为一场虚妄的幻想。而影片里想要努力展现的伟大父爱,最终也还是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从人发出来的爱,并不足以成为救赎的力量,而真正的救赎,记载在约翰福音第四章,关于撒玛利亚妇人的故事,其实也是我们的故事,我们内心深处的干渴,这个已经堕落的世界无法满足我们,唯有来到主耶稣那里,依靠那属灵的活水,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

第五个部分,关于爱与成长。电影《傲慢与偏见》讲述的,就是如何摆脱自我,去关注别人。正如影评里面说到,“爱不是利用别人成全自我,而是放下自我去理解别人。电影和小说,好就好在让两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学习爱。这必然会产生碰撞和交锋,这种碰撞和交锋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一种呼唤和应答。爱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人学着克服自我,学着在乎对方。说到底,这部电影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个成长故事。人在学习爱,也在爱的过程中克服自我中心主义而成长”。

这是非常动人的评析,也点出了电影的精髓所在。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关于爱与成长的功课,学习如何在重重障碍中跳出自我,完成一次爱的教育,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爱才能被激发出来,所有的障碍不仅不会成为阻碍,反而成为让彼此更加靠近的推动力。电影对于这一过程的展示,可以说相当精彩。

而在书中,也举了一个与此相反的例子,那就是《非诚勿扰》,文中指出中国电影的薄弱之处就在于,能够敏感地呈现困境,却无力解决,缺乏真正的转折与突围,并且试图以外在情节铺展代替内心深处的斗争。文章中是这么说的“冯小刚的爱情喜剧则更像是一种惨剧,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悲凉感弥漫在各种无厘头的搞笑片段中。对秦奋来说,单单展开一些外在攻势和油嘴滑舌是没多少意思的,关键还要走进人物内心,唤醒对方来回应。这既是对秦奋的考验,更是对冯小刚的考验。”

下面呢,我想谈一谈我对电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说到关于看电影,尤其是去电影院,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一种仪式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影院内,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观影者实行短期催眠。当然,这里的“催眠”是一个比喻,可能有那么一点夸张,但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电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通过电影,通过荧幕上呈现的别人的生活,看见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在青春期,男生们可能是跟着《古惑仔》学会了抽第一根烟,甚至打一场架都觉得很酷,而女生们则梦想着遇见一场像《泰坦尼克号》一样轰轰烈烈的爱情。

电影的触角是很隐秘的,但它确实能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其实每一部电影,都包含了一个世界观,它几乎不可能做到中立,它一定有一个需要传递的信念,我甚至觉得,它背后其实是一场属灵的争战。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分辨的眼光,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就像罗得,渐渐挪移了帐篷。

正因为电影具有如此魔力,所以我们才更需要跨越那些外在的情节、音乐、对白,剥开这些可以煽动情感的外壳,去关注一部电影最本质的东西,提高对一部电影的鉴赏力,也就是学会“以道观之”。这就像一条方向正确但充满艰险的路,还好,我们有了这本影评,它就像一位向导,所有的切入点都是从基督教世界观出发,相信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学会如何透过信仰的视角,鉴赏一部电影。 

我觉得在这些影评中,福音切入的视角和节奏都恰到好处,作者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圣经。因为电影是“show”的艺术,而不单单是”tell”,就是把价值观透过充满戏剧性的表达方式,化为血肉,把被生活遮蔽的真相透过电影语言呈现出来。比如在《撒玛利亚女孩》的影评中,作者适时引入“撒玛利亚妇人”的故事,不仅和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非常切合,也让我们看见圣经价值观是如何在一部电影里“道成肉身”,这就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布道,而是一种升华,融合了电影本身的内容,保留了对话的空间。

而这种对话空间的保留,还表现在善用问号上面,在结尾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比如《千与千寻》,比如《滚蛋吧,肿瘤君》等等。虽然影片传递的理念并不符合基督教世界观,但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全盘否定,而是先肯定了影片里关于普遍恩典的部分,那些与基督教理念相合的部分,这就相当于搭了一座桥,先建立认同感,然后再从特殊恩典的高度,让读者的眼光在真理的光照中得到更新。

这其实也是我们作为基督徒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先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流行文化,了解人性深处的渴望是什么,并且告诉他们,面对人性的困境,这个世界无法提供他们满意的答案,而唯有回归信仰,在上帝那里,才有真正的救赎,和一切的出路。

盼望着我们都能带着这样一种眼光,在黑暗中寻找和仰望。穿越荆棘与蒺藜,经过水火,来到丰富之地。  

我的读书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