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 | 中年油腻男的蜕变——《我不是药神》的另一种观影方式
中年油腻男的蜕变
《我不是药神》的另一种观影方式
《我不是药神》好评如潮,为国产电影找回了尊严。本影评转自《海外校园》,但原刊文章限于篇幅,有所删减,此次按原稿隆重推出,期待您的点评和随感。
由文牧野导演、宁浩监制、徐峥监制并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7月5日上映首日票房破3亿,用时仅20时29分。在“豆瓣电影”,超10万网友打分,取得9.0高分,列2018年所有院线片口碑榜首,也是华语片影史第9部九分电影(截止目前,4天票房已破13亿)。
这部改编自“药侠”陆勇真实事件的电影,讲述了徐峥饰演的“印度神油”保健品店主程勇,妻离子散,交不起店租,又拦着前妻不想让她带孩子移民海外,一看阻拦不成不成,就动手打人,甚至推倒已有身孕的前妻,而前妻说他家暴早就是家常便饭了。这简直就是典型中年油腻男一枚。
半推半就,在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恳求下(他的上场极具喜感,畏畏缩缩,三层口罩),又在父亲患血管瘤急需8万元动手术的压力下,程勇变身某种印度产“救命药”格列宁的中国代理商。这款药从瑞士进口,卖到4万元一瓶(全球最贵),但程勇从印度弄回来的药,成本价仅500元,他卖5000,给熟人打八折,药效却差不多。
他和来吕受益四处推销,但无人问津。最后,在钢管舞女和单亲妈妈刘思慧作为QQ病友群主推广下(她女儿得了慢粒白血病,丈夫离婚而去),他们的药打开了局面,大受白血病人欢迎。
然而,因为风险太大,大大发财后的程勇,“毅然决然”拆散了团队(刚有钱搞团建,再有钱就团散),以200万价格把代理权转给了一个假药贩子张长林,转手洗白自己,开起工厂。
后来,吕受益因买不起被抬高到2万一瓶的药而死去。程勇良心深受谴责,于是重回格列宁市场。这个时候,警察查得紧,印度药厂也即将关门。程勇亲赴印度,原来的老板答应再给他一大批货,成本提高,但这批货之后就难说了。于是,程勇回来后得来一大批预定单子,开始大批进药,但仅售500元一瓶。别人问他,他说:“就当是还给这些病人的。”最后,他被抓,锒铛入狱。但在押送入狱的囚车上,程勇看到上千病友排列道路两旁对他脱下口罩行注目礼,他泪如雨下。中年油腻男蜕变为不是药神的“药侠”。
坐在我周围一同观影的人,都拿手拭泪。我自己也泪光点点。我为国产电影终于如此重视和凸显普通人性的良心价值而大大点赞。程勇本来就是为了钱而买药卖药。他见到更大利益而不愿承担更大风险,这当然极有可能。这就是不那么高尚的人性。但要在这样的人性中迸发出美丽的火花,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黄毛的鄙夷,吕受益的死,吕受益妻子的给他的下跪和后来赶他走,及吕受益葬礼上那么多挣扎着还想活下去的白血病人的脸,交织在一起无比震撼了程勇。
电影的英文标题是 Dying To Survive,直译应该是“渴望生存”,但不妨意译成“向死而生”,真是无比深邃、精彩!正如那位老人家对警察曹斌说:“谁都有会生病的一天。你就能保证你永远都不会生病吗?生了病想活下去,有什么错?”最后,程勇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说:“我就是看着他们没药吃挺难受的。”这是最朴素、最直白的感同身受,也是最基本的人之为人的良心。
为了凸显这种小人物觉醒了的良心之可贵,电影甚至为卖假药的人说话。法律有法律的公义要求,医药公司有保护专利的诉求,顶着这两方面的巨大压力,拍出这么一部很可能就根本不能上映的电影,实在勇气可嘉。“豆瓣电影”上说,这部电影的过审,在中国电影史上可圈可点!
这勇气可嘉的背后缘于一例了不起的真实案例。难怪电影在清华大学举行首映礼时,徐峥对角色原型陆勇说:“人物不好的地方,那都属于我,英雄的部分全都属于您!”
与程勇的油腻落魄不同,陆勇倒是磊落豁达、事业有成。他是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老总。2002年,他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当时,医生给陆勇开了一种特效药——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卫”,一月一盒,23500元,不能进医保。吃了两年后,他花了近60万元,掏空了家底。2004年,陆勇偶然发现了一款印度仿制药“格列卫”,疗效相似,但一盒只卖4000元。这让他重新燃起希望,他按着说明书,联系上了印度厂家。陆勇先开始服用印度仿制的“格列卫”,发现有效果后,马上分享给病友——他把药品的购买和汇款的方式告诉了上千名病友,让他们自己买,在病友不方便的情况下,他代为购买。
一般来说,在国内没有批文、不具备合法渠道的药,就会被药监部门定性为假药。2014年7月21日,陆勇被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联名写信(有说600多名,有说上千名,总之应该不少),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处罚。经查,沅江市检察院认为,陆勇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但不是销售行为,不构成销售假药罪。当年的释法说理书撰写人、现任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卢乐云说,陆勇对病友群体提供的帮助是无偿的,如果认定陆勇的行为构成犯罪,则与司法为民的价值观相悖。
正是这一则伟大的判案,给了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监制这么大底气,敢冒风险拍出来,但其更大底气则来自民心向背和良心所指。哪怕不被有关部门说好话,哪怕东躲西藏,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从《摔跤吧,爸爸》中,我看到了在家教育完胜国家教育(因为爸爸真爱女儿,他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影片中的国家教练不过是利用运动员,他看到的是一个为自己带来名利的符号——教育的灵魂是爱,因着爱而采用诸般智慧),而《我不是药神》则让我看到了底层和民间及民心和良心的宝贵。这甚至使我联想到真正关注着人的灵魂并忠心耿耿、勤勤恳恳、风里来雨里用真理喂养着人的灵魂的家庭教会。这么一大批人竟因提供真药、拒绝“某自”推广的假药而被定罪、罚款、下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讲过很有名的话:“制度和法律设计出来本来是为了成全人,但后来人却越来越成为制度和法律的牺牲品。”
其实,耶稣说得更深刻。他与拘泥于律法规条的法利赛人就安息日问题产生了尖锐冲突。法利赛人越来越强调安息日不准做这,不准做那,而且发明了很多人为规定,还自认为虔诚。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
套用耶稣的话,药造出了为了让人活,而不能弄成天价药要人死。药是为了人而存在,人不是为了药而存在。但电影中多少人就被天价药弄到没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身体病了需要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精神病了,人为何就不知道求药呢?百年前,鲁迅先生就诧异此点,才奋笔疾书写出了《药》,渴望给中国输入精神疗治的良药。其实,从《圣经》看,人的灵魂更是病入膏肓,有了比病更为严重的罪,而罪才是带来人类疾病、死亡和痛苦的根本原因。耶稣就以自己的死作为“药引”,又从死里复活成了赐人活的“灵药”,从此以圣灵入人心,使人方能向死而生。
这位真正药神的神药是不是太过苦涩,又因昂贵到不要人花一分钱(人绝对也买不起,甚至连想都不敢想能有战胜罪、死和苦的真药),任何人只要信了就可得医治,反而少人问津?“终究意难平”!
不过,这部电影有不少瑕疵。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对里边的牧师形象塑造,编剧和导演让他放弃了传讲医治灵魂的真道,加入走私药贩卖团队,不正是对基督教的诋毁和对牧师形象的侮辱?当然,电影是为了表达敬意而这么拍。但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再歌颂蜡烛的微光,不是对太阳的侮辱是什么呢?
瑕不掩瑜,电影还是好电影。是的,程勇当然不是药神,但我们不是没有药神的神药!给了我勇气写出这篇不是影评的影评,正是这一真相:我自己就是患者。我已经吃了,这药是真有效!当疾病、死亡和痛苦如幻影一向消去,我不再是一尾在岸上活蹦乱跳的鱼,而终于游在了水中。于是,才冷暖自知,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