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读书会之《世界观的革命》Ⅰ

2016-03-28 主讲:小约翰 小小推拉驴
家园读书会第五期

主讲:小约翰

时间:2016.3.19


罗马书1:21-23

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放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附:诗篇8A音频;文末有城东片主日证道音频


祷告

亲爱的天父,求你借着这本书带领我们,透视历史,看到人类思想的真相,也能够看见奇迹,也看见你的真理如何成为贯穿一切地域和领域的光。求你来带领我们的读书会,让我们不只是读书,乃是更深地认识我们的神,更深地爱我们的神,也更深地顺服我们的神。愿你开启我们的理性,火热我们的情感,也柔顺我们的意志,使我们能真的回到真理的本源。也因着真理得自由,从而可以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宁静而狂喜地生活。愿你恩待我们的读书会,保守我们都能够认真聆听、积极发言,一起来更深的明白你想要我们明白的,愿你恩待、赐福、保守,愿你的旨意得以成就,也愿你引导我们,以上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



第一部分  基督之爱长阔高深


(亚里士多德在教导亚历山大,选自网络)


1亲临现场的,有福了


这本书总的来说非常精彩,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起来发现下了一场小雨,空气很清新,可谓是“金陵小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清新,非常美好的一个上午,让我们回到这本书。我觉得读书不能只是埋头读,而还要有讨论研讨,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特别的氛围,才能明白我们各人言语所不能言说的。

最近我看到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的通信,我们知道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后来呢,亚里士多德离开亚历山大之后,他把他上课的内容出版了,就是著名的《形而上学》。亚历山大看到了之后,很生气,他给他老师写了一封信,说:“亚里士多德老师,我看到你给我讲课的内容,居然公开出版了,我觉得这件事情您做的非常不妥当,因为我想着去统治世界,不是靠权力,也不是靠财富,而是靠知识。所以当你把跟我讲课的内容,都讲了之后,我还有什么比世人更优秀呢?”。后来亚里士多德回了亚历山大一封信,他在回信里面就说:“亚历山大,尽管这本书我已经出版了,但是我敢说,没有我亲自的讲授,没有人看得懂。所以当面聆听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有时候,不要以为我们拿着一本书就能看懂。亚里士多德有这种自信——没有我亲自讲,尽管很多人看了,也没几个人能看懂。其实现在也是一个时期,很多时候,我们出版了一些书,但是真的能把书看懂,看进我们生命中的,真的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特别有感动,想着以后我们要建一个属灵图书馆,能够推动大家很认真的、真实的来读书。而读书,不只是读书,也能读到我们生命中、读到历史深处、读到生活深处,这点是我一直期望的。

(读书会现场,惠苇拍摄)


2读书与读书会的必要


我们一起读了三本书,第一本《启示的哲学》,第二本是我的《丰盛的筵席》,这本书里面有二十本经典名著,第三本是《世界观的革命》。相比而言,《世界观的革命》较为难读。这三本书,第一本算哲学,第二本算文学,这一本《世界观的革命》可视为历史。那么我们算是就文史哲各选一本书。我为什么选稍微难一点的?这是我的一个阅读培养基本理念,就是有时候你们是需要去硬读的,只要是好书,就应该去读。我们的阅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一个是就着你的兴趣来扩充,来慢慢提升。就是你喜欢读《读者文摘》这一类的文章,读着读着你觉得不怎么够了,然后读周国平,周国平读得差不多了,去读一些更具经典性的文章,慢慢去扩充去提升。这个扩充提升的路呢,不需要害怕,喜欢什么就是什么。能读进去什么就读什么,读多了比不读好,开卷有益!

另外一个阅读培养思路就是,你也去读那些应该读的。一本书它若有影响,它很了不起,那你就有责任要去读它,因为它是真正的经典。那么在你的第一个层面培养的时候,你要有勇气怀疑一切的著作,当然除了圣经。也要从自己的阅读视野,别人说这本书很好,你可以说它不好,你可以有勇气这样说,但从第二个思路来培养,你不能这么说了。它是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你没读懂呢,怨你自己。是吧,是这本书好,但我的水平还不够,所以我需要有机会再去读一遍。所以就需要谦卑,不要太狂妄啊,所以有时候是需要“硬读”的。就是大家公认这本书就是好,那我就要硬读。那么这种硬读,有时候你自己读不下来,怎么办,我觉得读书会就是一个好方法。就是规定好作业,规定好时间,规定大家去完成那个作业,所以尽管我们没有进展,但是还是盼着大家尽量地去硬读,哪怕你翻也把它翻完啊。当然我觉得纪律只是一个相对的啊,是为了读书。那么读书呢,我也说,不是为了只是读而已,我是想着,让大家通过读书来学会思考,透过读书来真正的把信仰贯彻到各个领域中去,这是我们前边我一再提到的,就是我们基督徒特别需要读书,而且书的背后有真相、有真理、有真实。透过文字,我们与真实的东西相遇,所以一本书无非就是一座桥梁,然后引导我们去看这个世界。

(玄武门,选自网络)


3历史眼光的重要


说实在的,你看这个世界,自己能马上就去看懂吗?未必,你需要有一个历史的眼光。就好比是你来到南京,如果你一点都不了解南京,不了解南京的历史,不了解南京所有的过去,那你对南京的理解只能是非常肤浅的和走马观花的,那你只能看哪里好看哪里不好看而已,你很难会有那种很深的内心深处的那样一种理解、同情、反思和感慨,因此你要真的了解南京这座城的话,就意味着你需要去了解它的历史,你需要了解它是怎么走过来的。然后你看今天的时候,才能有一种更深的眼光,去真的了解它。

所以呢,尽管这本书是讲历史的——历史上的世界观是怎样流变的,但我觉得它也是讲生活的,是讲我们今天的,与我们今天有很重要的关系,怎样来跟我们有进一步的理解,怎样更好地了解圣经,更深地来了解我们面对的各种关系,在这些互动中,来更深地明白上帝对我们的呼召和托付。这也是我在谈中国文化与西方信仰的时候说到的,你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话,你很可能在言说文化而不是信仰,更多的透过历史去了解,透过圣经了解,你才真实的了解我们现在的处境,也更深的了解你自己,这也就是圣经中以弗所书3:16-18所说的,“我们要跟众圣徒一起明白,基督的爱何等长阔深高。”我觉得我们中文和合本翻译很美好啊。基督的爱不是抽象的,基督的爱不是基督爱我就行了,然后我死了进天国就行了。你看保罗讲的很清楚啊,“它是长阔高深”,它是非常丰富、博大和深厚。同时,它需要你有一个历史的视野,你要跟众圣徒一起明白基督的爱何等的长阔深高。这是神的命令,你的信仰不是只是一个体性的。信仰传承到你这里,你知道多少人流过鲜血?多少人皓首穷经地翻译?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圣经传递到你这里,多少人付出代价使圣经能够被印刷?能够传递到这里,是很不简单的,既有他们的努力,又有他们的解释。

有一个我认识的作家,他跟我讲,他是一个基督徒,他说:“现在很多基督徒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他们觉得打开圣经就能明白,他说如果不是奥古斯丁讲到原罪论,尽管圣经没有原罪论这个说法,但问题是,如果不是奥古斯丁概括出来的,我们今天让你自己读,你也许真的读不出来;如果不是上帝借着马丁·路德因信称义,让你自己读,你未必就能读得出来;是不是?如果不是加尔文提出上帝的主权,让你自己读,你未必能读的出来;如果不是《加尔文五要义》提出五大要义,自己读未必读得出来。因此今天你读圣经的时候,必须有个前理解。你必须虚心的接受上帝已经在历史中做了许多工作,是不是?因此,灵恩派动不动就说,我就是凭感觉,他们不叫“凭感觉”,叫凭信心,打开圣经寻找灵光,上帝对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很多人不打开圣经,关上门去找圣经,那样更可怕了。我们今天是要回到圣经,问题是如果你不听奥古斯丁的话,不听马丁·路德的话,不听加尔文的话,那最终你靠的是什么?也许还是靠的感觉。就是我个人的感觉。就是打开圣经,我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而忽略了上帝借着众圣徒让我们一起明白,基督的爱何等的长阔高深。因此它就成全了你原来的想法,就是:我读圣经的亮光很宝贵。那既然你承认你的圣经亮光很宝贵,那为什么奥古斯丁的圣经亮光就不宝贵呢?为什么马丁·路德就不宝贵呢?为什么加尔文的就不宝贵呢?它肯定都宝贵。所以正因为他们也宝贵,然后才保证了我的亮光不是我的感觉,不是我的情绪,不是我的情欲也不是我的私欲,在它们过滤一下之后,我就知道,神的要归于神,是吧?然后,凯撒的要归于凯撒。然后你就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说,有一个合乎信仰的规模,所以新约中尽管没用到有关的词,但是它一再地提醒我们,我们的信仰不只是一种活的关系。


4纯正话语的规模


保罗在晚年给提摩太写前后书的时候,一再说:“你要知道我信的是谁。”这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们信的不只是一套观念,我们信的是活的,有绝对位格的神,你能跟他建立关系,你能跟他互动,因此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要知道我信的是谁。”很清楚啊。但是保罗又说,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规模这个词在希腊原文中类似于像一套神学系统这个词,就是“那一套纯正话语的神学系统,你要在圣灵里用热心和信心牢牢守住。”这是保罗同时对提摩太讲的。就是你既要知道我们信的是谁,又要知道我们的信仰是一套纯正话语的规模,即一套神学的体系和系统。我们要知道它是一整套的世界观,“纯正话语的规模”就类似这里提到的世界观。也就是我们的真理既是关系性的,也是命题性的,是一套神学的系统。我们不是用系统神学来说啊,它有它的系统性,有它的体系性,尽管它不是用系统神学来写的。因此有个神学家说,罗马书11:36说:万有都是本于神,倚靠神,归于神。这就是对基督教世界观最精彩的总结,成为我们基督徒的一个基本的世界观。正因为你有了这个基本世界观,你的信仰,就不只是因着你和神的关系来定位。若凭自己的感觉,你和神的关系很容易随着你的 56 27968 56 15792 0 0 2418 0 0:00:11 0:00:06 0:00:05 2845感觉波荡起伏,你感觉好的时候,感觉和神的关系近,感觉不好的时候,感觉和神的关系远。因此很多时候,你说的这个关系,有时候是凭感觉的,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危险。

你如果真的建构了一整套基督教真理的规模,有了这样一整套基督教的世界观,那你就不一样了,你就非常的稳定,你就特别的能看到真理,就像光一样,能够穿透到些黑暗的角落,你就一下子看清楚,所以这本书里边引用了加尔文的一段话,特别精彩!所以看到第七章《宗教改革:世界观的革命》,第238页,后边倒数第二段,加尔文把罪的效果比成视力的减退,又把圣经比作眼镜,可以克服我们观察世界史的那种模糊不清:

“即便你将最美的书卷置于老者、两眼昏花者、低视力者面前,他们虽能认出那是写着字的书,却很难认出哪怕两三个字,而一旦有了眼镜的帮助,他们就立刻能清楚阅读;同样,圣经将我们头脑中原本模糊混乱的关于上帝的知识收集起来,驱散迟钝,向我们明白地显示真上帝。”

你想,你原来看不清,后来看清了,你的信心一下子就敞亮了。就像路易斯说的:“我没有办法看见神,但是透过神,我看见了一切。”所以他就不需要证明什么,神显明了。借着什么,借着模糊变清楚,你说你以前是模糊的,现在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清楚了,它不是圣经来的又是什么。正因为你读了圣经,你获得了一种势力。所以你才看清楚了,你的信心一下子就陡增,说:“我以前也学过“荣耀”,学过“世界”,学过“骄傲”,学过“真善美”这些词,但其实我都不知道啥意思。直到有一天我信了神,我突然发现什么叫骄傲,什么叫荣耀了,我突然发现什么叫道德,什么叫人了。我突然发现这些词的意思,它像不像加尔文讲的这段话?就是你一下子戴上了一副眼镜,以前很模糊的东西突然清清楚楚。该放在哪个位置,然后它长得怎么样?是什么样?这个视野这么的深邃这么的清晰,一下子就让你的信心打开到一个非常广阔的视野。就让你在这样一个广阔无边的视野当中,让信仰的力度显明出来。希伯来书十一章一节,“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就是真正的信,就是你所盼望的事,突然你看见它的实底,不是说排斥现象,而是实底在现象中一下子袒露了。这个信心就给了你一个跟实底联接的通道。然后呢,未见之事的确据,信心恰恰是给你带来证据,它不是没有证据,它给你一下子带来一个证据。让你在哪里能经历到?使你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处境中,在你的一举一动中,哇,都有证据了。这证据借着信一下子放光了。

(选自网络)

举个例子:在太阳系的宇宙星空当中,宇航员开宇宙飞船,有时候会在太阳系的空间中转好长时间,一年到两年,然后整个这些宇航员,他所看到的是什么?他平时看见的,是漆黑一团的宇宙,然后远处呢,有一些小小的火球,这些火球在整个漆黑的宇宙中,就像是一些正在燃烧的石头一样,但是整个宇宙是黑暗一片,所以这个宇航员的压力非常巨大,无边的孤寂啊。你觉得,非常的寂静,你会觉得,整个宇宙,人是一个孤儿。时间长了,你会崩溃掉。但问题是,当这个宇航员伸出手,一下子抱着宇宙飞船外边的时候,他就发现手臂上霎时间照亮了阳光。为什么?因为太阳实际上一直在照着宇宙飞船。但是因为你在宇宙飞船里边,你感觉不到阳光照着你。因此呢,当你伸出手去的时候,忽然就发现阳光那么灿烂的照着你的手臂,非常的清晰。

所以注意,信心就是这个伸出去的手臂。它不是让你看不见实底,它让你看得见实底,它不是让你建造证据,它让你建造了证据。证据是什么,就是借着信心的通道,世界不是一下子置身在黑暗中,它置身在哪里,阳光中。上帝的真理就像光一样,其实穿透各个领域。但问题是,你一直活在你的理性的盲目、感觉的陷阱中,你一直被这些感觉、经验、人类自我中心限制住了,你永远想不到听从神的话,迈出信心的一步。所以圣经为什么用呼召亚伯拉罕迈出第一步,他还不知道到哪边去,就在告诉我们说,真正的信心是超越理性的。它不是违背理性而是超越理性的。为什么到了红海边的时候,上帝还吩咐他们继续往前走,为什么到了河边的时候,要先抬进去,河水就分开?为什么主耶稣要复活拉撒路的时候,你要先把坟墓前的石头推开?就是,你必须伸出你的手。而这个伸出的手呢,局限在你的宇宙飞船之内。那我们基督徒的悲哀就是,我们把信仰割裂了。我们认为那都是世界的文化,那不是上帝的领域,都是漆黑一团的,跟我们没有关系。所以当你拒绝伸出手臂的时候,当你拒绝用一种真正护教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信心就是非常薄弱的。

有一个肢体跟我聊,他从小就是基督徒,他在基督徒家庭长大,他学了所有的无神论课程。我当时就很好奇,说你从小就学这个课程,靠什么去抵挡这个世界对你的洗脑?他说,很简单,上课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讲的都是假的,为什么都是假的,因为跟圣经不一样。所以这倒是很好的保护,是吧?!就是凡跟圣经不一样的都是错的。所以他从小到大,尽管学那个东西,但都不信。他觉得都是胡说八道。但是呢,他又不得不学,因为他要上大学,找工作,所以居然靠着这个上完了大学,找到了工作。因此他就形成了一个很牢固的观念,就是信仰归信仰,世界归世界,这就是一个很绝对的割裂的世界观。这种割裂的世界观的确保护了他的信心是吧,但是我说这个信心是渺小的,因为他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认为,凡跟圣经不一样的,都是错的,凡是跟圣经不同的,都不应该看,都无聊、没有价值、没有意义,那因此只有圣经里讲的是对的。因此他的生活也简单,就是我六天过世俗生活,第七天过信仰生活。然后他也不会有斗争,也不会有矛盾,反正你向“世界”就“世界”吧,向“信仰”就“信仰”吧!然后以至于他一直就过着这种生活。但是这样一种生活呢,就带来一种割裂,使得他的信心一直就是井底之蛙的信心。一直是一个割裂的信仰,一直在宇宙飞船里边,他没有勇气伸出手臂,没有勇气宣告宇宙的空间其实充满了阳光,他没有勇气真正的有一个整合的世界观,现在更重要的,他没有享受到信仰的丰盛。基督徒可以拒绝跟世界对话,拒绝读书,你照样可以过你的基督徒生活,但这样你就体会不到我们的信仰是多么的丰富美好。你可以去评价一部电影,可以去评价一个事件,可以去看南京这个城市,可以去看一座桥梁的设计。它可以大到宇宙星空,小到这个每个细节,眼前的新闻世界。当你真的伸出手臂,看到阳光照在你身上的每一个汗毛的时候,看到你的手多么清晰的在阳光中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何等的不可言喻啊!是不是?所以,基督来是让我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让我们得胜并且得胜有余。

(未完待续)

2016.3.19小约翰讲于南京 

文清整理 惠苇文编  小小微编


上期回顾

读书会之《成功的辅导》


附:

因信称义,你真的明白吗?你真的明白吗?当被问到你是否得救时候?你的第一反应若非仰望基督,若非呼求主名,而是立马开始省察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这就表明你其实并不明白因信称义的得救之道!......


2016.3.27  城东主日证道

彼得长老 《立功之法&信主之法》 罗马书3:27,28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音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