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更好”?对赵能智《蠕行》的一次肢解

墙报 墙报 2019-12-07



导读:对艺术家来说,个展是一件重要的事儿。两三年或三五年做一次个展,是职业艺术家的基本频率。前不久在墙艺术T6画廊开幕的《蠕行》展览是赵能智隔过四年(2015年)的一次重要展览,近期上榜雅昌艺术10月策展影响力榜单。


个展集中向观众呈现艺术家最新的创作,所思所想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在一个空间呈现?是艺术家和策展人在筹备展览阶段的重要工作。而开幕以后,通过展览的交流对艺术家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经验。


展览开幕现场

我们采访了一些观展的业内人士,其中包括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画廊负责人、艺术拍卖、艺术管理等诸多艺术领域的同行们,每个人的表达或赞同或批评,但态度是真诚的,在此与大家分享。


关于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解读,通常有悖论,艺术家完成作品,以展览方式呈现,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或使命。而通过展览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有些或许是同频的,有些或许是错位的。它们是不是必要的?就如展览中突兀出现在墙体的一句文本:What's beeter ?


如果我们把各种评论,当作对《蠕行》展览的一次肢解,看客们对于理解赵能智作品总能找到其创作的蛛丝蚂迹,使他无所藏匿,完全坦露在你们面前。

关联阅读 

汪民安:赵能智以前画的是肉的颤动,现在画的是身体的姿势

高氏兄弟:赵能智“蠕行”展的隐喻与警示


展览现场留言条


| 注:以下人名次序不分先后



01

策展人 | 批评家



郝青松:巨婴蠕行


身体是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但是当代艺术在身体这个问题上过于肉身化了,把肉身当成了目的。符号学上理解为肉身的能指化,没有了所指。肉身飘浮的能指,可以用来总结当代艺术之前的那个阶段,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这样。


那今天我们新的艺术应该怎么办?要么是寻求所指、意义,要么就是对肉身做一次深刻地剖析,深刻地自我批判。赵能智这个展览,应该是重新面对肉身,重新面对身体,然后给它赋予今天的意义。如果说它原来没有意义,或者说原来的意义就是颓废、泼皮,那今天应该给这样的身体一个新的意义。这样的话,从画面上来看,它的肉身没有变,但是它的观念变了,那它就有了新的意义。


需要用一个新的观念来赋予它。所以赵能智的画,这样的身体显然有一种巨婴的感觉,巨婴的机能,好象有点不正常。但是这个不正常不只是身体残缺不正常,更是精神的残缺,它一定是一种隐喻。隐喻人性上的短视、物质化、消费化,这样的一个自我指涉。这样的身体去迎合一个欲望时代,曾经很多艺术家是这样的,但是在今天如果依然是这样的身体,其实是需要勇气的。


要么你还和原来一样,还是在纯粹的肉身中去做艺术,要么你以一种极大的勇气来把这种肉身展示出来。这里面你是一种自我的指涉,你先承认自己就是这种巨婴。艺术需要这种勇气。


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我们要和过去告别,我们要寻求身体躯壳之外的东西你的告别首先要先把自己解剖开,否则你的告别不会是真正的告别。你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才能真正去告别。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一次身体转向,不是转向身体,是身体转向之后,或者说身体转向的一次自我解剖,先把自己解剖一下。


我们一般人不敢把自己丑陋的一面拿出来。曾经肉身的当代艺术,不以为丑的时候就拿出来了。但是现在当我们知道这是不正常的时候,我们依然还敢把它拿出来,就是这个展览的勇气。 

展览现场


胡赳赳


如何活下去,以及活得更好,既便是未来“混合人”的世界,也依然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使弱者不致于劣汰,强者必得有同情心;使强者不致于目中无人,弱者必得有进取心。那种一味将未来世界描述成“单一的、优良的”世界的方式,要么是出自于无知,要么是出自于哄诱。

因为物质世界是反复叠加的,会趋向于越来越复杂,产生愈来愈多无用的东西,如果以物质而论,当今社会的普通平民,他享受到的物质待遇,既便一百年前的帝王,也想都不敢想。他接收到的娱乐节目,也是如此。但他并不会因此而幸福,因为精神上的欲求使之与周边的人竞争、攀比。如此以来,他享受到的种种人类智力成果,也不过是如同空气一样,人人都在其中呼吸而已。因此,他的幸福感就被剥夺了,他和帝王的区别在于,帝王的权力是他丝毫未有的。他没准连选举帝王的权力都没有。

而人的精神世界则趋向于“从简”,精神世界的饱满程度,往往和物质世界成一个反比。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那么多“苦行僧”。只不过,当代很多人,是以工作的方式修苦行。几乎工作是惟一的乐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工作爱好者都会成为病理性的工作狂,这是两个需要区分的状态。一种是值得嘉许的,而另一种则要警惕。

人的边界以及人正在扩展的边界,还远远未可知。人的属性从生物的、智能的、社会的,将来没准会过渡到人造的、机械的、意识的。当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就会产生,问题是亘古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由赵能智《蠕行》展想到“人的边界”诸问题

展览现场
 


我关注赵能智比较久,90年代他就画皮肉剥离的那种感觉,主要还是表现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以及关于身体的被剥夺,他笔下的表象或皮囊出现,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和各种外界压力所引发的心理扭曲。

这个展览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主题仍然是关于人,但强调躯干的不完整性,比如说头部被削除。

还可以从雕塑作品中看出,艺术家和策展人在布展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整体来说,作品线索并没有脱离他之前的主题表达,还是在讨论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是处于一种受伤、一种被束缚的,或者一种比较裸露的、缺乏安全感的身体线索里。所以,尽管千变万化,我觉得赵能智一直有他自己多年来清晰的创作主线。  
 

戴卓群


扭曲、惊恐、痛苦、焦虑、茫然……他表现的是做为普遍的“人”的特性,通过形式的暴力,逼近自我精神的“真实”。赵能智画面中的形象和面孔总是模糊又纠葛,好像通过不断涂抹、掩盖、撕扯,意图将画中人物潜藏在肉身之后的灵魂激迫出来。    

郭晓彦


赵能智这组雕塑作品,人的身体非自然的,扭曲,变型的姿势——似乎被暴力压迫着。这也是赵能智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实中人的存在状态,身体的状态。这组作品中的姿势,正是艺术家的问题关注处。

漆澜


我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张赵能智90年代早期在重庆画的面孔。他曾告诉我,那是因为饿得头晕目眩,突然灵光乍现,——他画出了我们青春岁月的各种饥饿感。从饥饿熬过来的赵能智,对拥挤世界的蠕行更有贴近地面的体悟,动物凶猛,是人性的注脚。也许换个角度看这世界更真实,蠕行动物眼中的人,是人最真实的样子。


展览现场



02

艺术家

尚扬


赵能智是一个对当代的一些问题有较深个人体会的艺术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进行创作,在艺术圈里很少人能够做到这样。在他早期的那些绘画与雕塑中,就已经确立了属于自己的形象和符号,关注人最初的一些状态,他似乎是以研究的心态去观察社会,那些美好的状态,那些扭曲的状态,他都将他们典型化、个性化,成为他自己对生命的当下理解与独特表达。
 
赵能智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是独特的,这个展览中墙上的100件作品,我觉得是画的非常棒的,刚才能智讲这是他2012年的一批作品,一直放在箱底,这次才拿出来展示,我说他也真沉得住气,这么好的一大批作品,每一张都很精釆,竟一直压在箱底!这也是一个酿造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再集中检阅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李新建


长江的泥沙能进化出白鳝躯体,埋面翘臀一个连一个好像是没有性别的山峦,避而不见可怕的惊恐,从静态的匍匐蠕动跳跃到极强的并非歇斯底里的精神分裂,黄色间隔黑色代表着危险!墙上贴满上百张小童的肖像,每一处笔触就像是敲打着安魂曲上的定音鼓,流淌的颜料替代了眼泪…如果暴虐者都被长得有翅膀的天使射杀,外面的世界一定好精釆!这或许是赵能智的作品对应展墙上的这句话;“什么更好? what's better?”最好的回应。

展览现场


王易罡


这个题目叫蠕行,非常有趣的题目,东北话叫:“雇佣” ,意思是以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状态慢慢地往前走。

 
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生活的反应和感受,抑或是对今天社会基本的生存状况,应当有独立的思考、判断,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大多数的作品中少有这样的关怀与态度。
 
赵能智的作品不属于美丽、好看的类型,但也恰恰因为他去除了表面的浮华,才折射出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他排除了所谓的绘画性和形式语言,把观念与艺术之外的东西凸显出来,把作品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面,超越绘画本身,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我觉得他的展览很有意义,完全是很个人化的对生活现状的解读,与当下拍卖会、博览会的过于鲜亮、过于商业形成了鲜明对照。最重要的是,他对社会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吴笛笛


姿势先于语言地表述着状态,四肢是多余的装饰,与行动无关,每个人都把力量幽闭其内部……像极了我们长久以来独立面对又不愿面对的状态??

展览现场


03

艺术从业者


张桨(策展人)


从最初自传性的肖像,到介入社会的巨人阵,和目前展出的蠕行人体,赵能智的创作图式虽然不同,但对我们生存状态的表现却以一贯之、逐层深入。这批作品在油画和雕塑的协力下,更具形而上,是精神状态的呈现,比以往更具深度和力量。尤其是他独具匠心选取的“蠕行”的这个动态片断,不但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取舍,更是折射出时代对个体碾压的及时反应,是可贵和到位的隐喻,能给公众带来多重共鸣和解读。

金廷(成都蓝顶美术馆馆长)


直击心灵之作,我们都是蠕行者!

于飞(羽呈讲堂创始人)


非常纯粹的展览,没有丝毫的讨好与谄媚,将个体经验映射出一种社会特别的时代普遍性的内心状态,直指人性中最深处的卑微。策展人杜曦云将展墙的颜色变为充满紧张感的橙色与黑色,“蠕行”,谁又不是呢?

谢蓉(艺琅国际创始人)


赵能智新作,人物五官模糊,大腹便便,精神疲软,有的如鸵鸟般将头埋进沙里,自欺欺人地躲避麻烦与风险………

这种“症状”与精神状态从何而来?是他自己?还是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我真的从中看到了自己乌糟迷茫的世界,谁又没有做过鸵鸟


胡永坚(收藏家,策展人)


赵能智在北京的最新个展《蠕动》,呈现了当代人那种茫然和不知所措的感觉,想动都无能为力,只能像蠕虫一般于原地蠕动,这种状态是时下大众的普遍的生存状态。艺术家敢于直面当下并将群体状态辛辣地揭示出来,确实是需要一定胆量和勇气的。艺术家不追求美而追求真,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


展览现场


04

文化界


吕露(作家)


从见到他过往的作品到如今最新创作的,我迫不及待想到的词语或形容:得到一份有着具体复杂的失去、深思熟虑的迷失、踏空以后的骨折、不存在的幸福、浑浊、直面、透明、丰满、清楚。
 
我知晓他像上班一样每天在固定时间开车去工作室,又像一名普通工人穿着旧衣服来当工作服创作,他有点儿内向、慢热、偶尔迅速严肃又时而幽默。我还知晓他不炫耀的其他爱好,读书是其中之一。

和他谈论过他的作品,这其实是矛盾的感觉。赵能智的作品一看就让人不开心起来,就抑郁。想起一位朋友说 “抑郁,是为了不发疯而作出的牺牲。艺术家则是那么善于利用这种机制的人。”赵能智一直在用一种天生的才华和实打实的勤奋面对着艺术。

无论艺术是否让人幸或不幸,或者说,无论赵能智的创作有着怎样的过程,我觉得他的确是天生的艺术家。


赵国君(文化学者)


所有的人都面目不清
所有的人都瘫软如泥
这是最坚硬的大理石
这是最无力的肉躯
我们无言
沉默的犀利
我们活着
形同死去
 
如此丧
如此压抑
浑浑噩噩的蠕行
我们活着
看着我们的尸体


赵波(作家)


坚持做自己不容易,赵能智是纯粹的艺术家,他用他的艺术表达现实中的自己,我看到了一种反抗。尽管这反抗的力量和现实比起来,非常不堪一击,但还是要坚持。挺住意味着一切,我喜欢那张背影的画。


棉棉(作家)


他的画像一个孤独而有趣的人类,带着强大的意志在各种场景中整理我们的存在——所以我的意思是,应该一副一副单独地展,在各种场景中,比如百货大楼…

耿潇男(出版人、电影人)


多年好友、艺术家赵能智的个展《蠕行》,交出了很赞的成绩单。恭喜艺术家!新作对得起这三年来的艺术探索。

《蠕行》中,赵能智创作的视象看上去都是柔软的、毫无攻击性的,但这里面分明包裹着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和尖锐的提炼。暧昧的表情、匍匐在地的人形、无意识的体态、麻木的茫然无措的精神面貌、丝毫不可爱的儿童、蠕虫一般的无脊椎人形生物……【蠕行系列】,以其视觉上的柔软、暧昧和隐晦,把艺术家的尖锐包裹得很好,也表达得很好。

放眼看T6画廊的整个展厅,满眼竟然没有一个站立的影像,观众仿佛置身在一个没有脊柱的世界中,匍匐、蠕动、无知无觉、无悲无喜、醉生梦死……展厅的色调布置得很明快,但,看久了,这个蠕行世界,就开始一丝一丝呈现出让人绝望和窒息的氛围,这个氛围,是悲凉和残酷的。毫无攻击性的圆润造型中,包裹着艺术家赵能智极具攻击性的耳光,他对当下社会的体察、感知、以及响亮的耳光。


看完所有作品,转头出展厅,出口处赫然挂着一幅收尾作品(我将其理解为收尾作品):一个明确的男人身形,背对观众,疑似小便的动作——剧终。


我很喜欢这个收尾设计。蠕行弥漫世界,蛆虫一般的生态,最后,终于让我看到了一个像样的、明确的人形,有脊柱、有性*器,让观众想起人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外行潇男,简笔于观赵能智《蠕行》个展之后
2019年10月27日

展览现场留言墙


05

观众

观众1

雕塑太直击人心了!生活中的你我谁不是这样蠕行的?

观众2

要是能踩就更好了

观众3

看久了,觉得有点狰狞…

观众4

感觉像有人在窥视我的生活

观众5

扎心!

观众6

压抑,无法逃脱的宿命

观众7

很畸形

观众8

变数

观众9

接近本原

观众10

什么更好?灵魂拷问

未完待续,更多评论(张晓刚、王兴伟、黄笃等)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展览名称:蠕行——赵能智新作展策展人:杜曦云展览地址:T6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798艺术区797路B06号开幕时间:2019.10.26 15:00展览时间:2019.10.26  - 2019.12.12



赵能智,1968年出生于中国四川南充,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2年辞去公职成为自由职业艺术家。先后生活在南充,重庆,成都,现居北京。从1990年起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曾在上海,北京,长沙,伦敦,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纽约,苏黎世,曼谷,法兰克福等地举办个展。



杜曦云,策展人,1978年生,2000年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更多展览推荐】


【长期招聘】
岗位:新媒体实习生、画廊助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