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近70岁的他在田埂上跳着神奇“舞蹈”,竟然还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03-16 蒋瞰 民宿客


最淳朴的审美,最简单的快乐

向那群在田埂里跳舞的人们

致敬

……


- 十样景灯 匠人  -





NO.1 | 壹




太阳暖暖的下午,德清的上皋坞村,几个老人坐在一片已经削薄了的毛竹地里,一边扎着扫把,一边说笑。时光打磨过的手指在竹篾之间穿梭,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劳作场景。



姚茂意也在其中,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样景灯”的传承人在农闲时麻利地做着农活,一如其他的农人。但若遇到春节、元宵或是村里的喜庆日子,他的振臂一呼就会让四散在村里的男女老少们推开自家的院门,朝着村口的会堂奔去。



会堂,是十样景灯的“大本营”,里面陈列着的十样景灯经典道具。红的绿的花的,浓郁的颜色表示着最淳朴畅快的审美。造型也是多样,亭台楼阁或者神话中的人物动物,满满的一屋子,气氛就跟着跳跃起来。



老姚擅长扮演女看相者,穿上紫红色的褂子,戴起刘姥姥式的发带,老汉摇身一变成老奶奶,眉宇间的神色也颇有几份相似。




老姚“骑”着的绿马是自己做的“十样景灯”中的经典样式,只有马头、马脖和半截身体以及马尾,人在中间正好替代了马背。再来一把破羽毛扇,踏着鼓点节拍,前行一步后退两步,扭动腰肢再踏碎步上前,嘴里念着:咚呛咚……在堆满竹子的天井里,就是一种最接地气的舞蹈。



十样景灯并不是一个人的表演。化浓妆、穿戏服,装扮成戏曲和传说中的人物,执道具彩灯,成对而列,锣鼓那么一敲,众人跟着节奏踩着步子,浩浩荡荡地排出几十人的队伍,像是巡街,又是舞蹈。



领队的是御前侍卫,举着双面锦旗为大队人马保驾护航;吕洞宾、白牡丹、女看相男算命、双马紧随其后,马儿“嘚嘚儿”,老太婆蹒跚,年轻女子凌波微步……诙谐的扮相加上滑稽的姿态,这十样景灯走到哪儿就是一道风景,总会引得乡亲与游客们驻足。



NO.2 | 贰


“十样景灯”,德清一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的老底子民活动。67岁的老姚,是为数不多的非遗传承人。


十样景灯主要分布于莫干山镇上皋坞村。1999出版发行的《中华舞蹈志浙江卷》一书“汉族舞蹈”篇章中收录有《十样景灯》的灯舞内容。


听村里老人们讲,传说清朝咸丰年间,英王陈玉成率太平军入浙,路过筏头时,当地村民为迎军和方便群众,乘此机会舞灯筑路,“十样景灯”也由此应运而生。以后,每逢农历正月元宵节,村民都要快快活活调玩几日。



老姚说,“十样景灯”分别是由和合二仙、吕洞宾与白牡丹、渔翁戏蚌、《西游记》师徒、狄青与双阳公主、小放牛、王大娘补缸、打渔杀家、女看相男算命、双马等十样彩灯组成,说的主要是称颂太平军的事。



这种“田埂上的舞蹈”甚是接地气,伴奏锣鼓分慢锣、快锣、急锣三种,灯队按锣鼓节奏变化出十多种阵式,忽散忽聚,当表演进入高潮时,场面热烈欢快,又不乏诙谐风趣,当地人迎来送往,是要给喜气“红包”的。



“十样景灯”,说到底是“灯”,最终是要发光发。最早,灯形罩里面点的是蜡烛,现在改成了小灯泡。


也正是这些古老的灯光,保留了人们对过节的原始期待。



NO.3 | 叁


老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到十样景灯,一下就喜欢上了。那时也没有师傅,一起琢磨一起实践。这一坚持,就是35年。



十样景灯,也是要靠悟性的。这老底子的东西,说难不难,但要得到探寻到这多少年来的精髓,并不是件易事。好在,老姚是个执着的人。即便某段被遗忘的历史,也要从故纸堆里扒开回忆。


他也练就了一手出灯调灯的绝活。不过,相比“走台步”(专业的叫法是“调灯”),繁难的是制作“生灯”,也就是制作这些道具。


德清盛产毛竹,所有道具都由竹子撑起,需要把毛竹劈、削成不同长短和厚薄的竹条、竹片,用来支撑各式各样的灯。



拿老姚自己的演出道具来说,马头是最难做的,关节部位多,嘴巴长短难控制,不仅要好看,还得牢固、轻巧,“调灯”的时候才能经受得住一颠一颠。马身和马头之间的衔接有一处是鱼篓,也是竹篾所编。


物尽其用,是中国人的智慧。



当然,每次打磨都会让这双手增添一些劳作的痕迹,可对于本身就与毛竹为伴的人来说,这是再稀松平常的事了。


老姚的小本子上记着十样景灯的表演者名录


但凡遇到春节、元宵这样的日子,老姚跟他的老伙伴们总是会盛装打扮,在庾村老街、新市古镇上为大家秀上一段。也成了德清的一块招牌。



看着好看,但对于演出者来说,却并不轻松。最繁琐的准备工作,光化妆就要一个半小时。演出也是看天是吃饭的,祈祷不要下雨,否则道具淋湿的话回去就更鸡糟(当地话:麻烦)了。



让老姚担心的还有这非遗的传承。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城市,别说调灯生灯,现在连见过十样景灯的年轻人也并不多,若干年后,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田埂上的舞蹈”……





2017,莫干山镇政府与民宿客,

携手莫干山民宿协会,

共同推出 “莫干匠人” 大型系列报道。

用笔触记录每个感动瞬间。



报道将在莫干山镇政府官方微信“小镇莫干”、

“民宿客”官方平台,及民宿协会多平台发布

覆盖近50w粉丝人群。


小镇莫干  ID:xiaozhenmogan



民宿客  ID:minsuk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