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传|初心如磐,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对抗疫情的洪流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化作阻击疫情的“先锋力量”让奋斗、奉献、勇气、坚守成为自己使命担当的郑重宣誓
杨鹏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健康中心
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北京市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领域 专家
去年12月底,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杨鹏迅速警惕起来,第一时间投身于应对工作。他和同事一起不分昼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追踪、缉拿病毒“元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通宵达旦投身疫情防控
疫情不断扩散,杨鹏成为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组的一员,他和同事在实验室为基因测序。当SARS、MERS等已知病毒被逐一排除时,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当务之急是迅速制定出防控策略和相关措施。
要制定防控策略,做好疫情研判是关键。然而,对于未知病毒,杨鹏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和同事们利用已知的有限数据和既往流行的冠状病毒基本特征,对疫情现况、走势以及风险点进行分析和研判。他通宵达旦,对疫情的趋势做出的紧急预判和评估,为市委市政府迅速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还制定出北京市的病例监测和排查方案,组织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所有追踪都必须得找到根儿上。”杨鹏说,“我们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患者和密接者!”
习惯随时投入“战斗”
近期,其他国家新冠肺炎病例增多,本市陆续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这几天,杨鹏正忙着分析疫情新形势对北京的影响。“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它不仅威胁人类健康,更涉及国家安全。当疫情来临之时,我们就是战士!”杨鹏已做好准备,随时投入新的战斗。
有时会议结束,已是凌晨两三点,他干脆就窝在办公室里睡一会儿。不回家,就意味着不能陪两个小女儿,他笑说:“她们总问我这次病毒有多厉害。”提起女儿,杨鹏这位“硬汉战士”也有柔情的一面。
在领域内不断学习和钻研
暴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书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
1月26日,暴婧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随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
作为20年党龄的老党员,暴婧挑起了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越是使命艰巨、任务紧急,越要发挥好一线战斗堡垒的坚强作用”,暴婧如是说。
“第一例鼻咽拭子,我来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独立接管50张床位的重症隔离病房,收治大量合并呼吸衰竭、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不同程度危及生命的危重症肺炎患者。鼻咽拭子检测作为重要诊断标准和出院指征,需要即刻开展。“我是呼吸科医生,我来做!”暴婧自告奋勇报名。采集标本对操作者的技巧经验都要求很高,由于患者摘掉口罩,暴露风险极大。暴婧冷静沉着,以专业的操作顺利完成第一例鼻咽拭子检测。作为医疗队副队长,暴婧始终身先士卒,带头进入隔离病房开展工作,为提升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能力贡献智慧与力量。长时间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口罩面罩、护目镜等装备对医护人员体力、生理、意志都是巨大考验。暴婧特别注重患者心理健康,始终温和耐心地给与患者鼓励安慰。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工作交流,会在防护服写下自己的名字。暴婧医生跟大家说:“不用写我名字了,就写‘不怕’吧!我是谁不重要,就希望患者们看到了,能不再害怕。”
“把每一位队员的安全放在心上”
暴婧作为医疗队核心组成员,牵头制定并完善日常工作框架和制度,明确具体分工,从细处着手,从队员管理班次安排、感控防护、物资保障、生活细节、流程规范、心理疏导、思想引领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暴婧特别重视医护人员的科学防护,为每名队员示范穿戴防护、传授技巧,与队员一起熟悉病房环境,并仔细做好防护服脱下后的善后交接。“防护万无一失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去救治患者”暴婧反反复复强调的这句话,深深印刻在所有队员脑海中。暴婧还非常关心援鄂队员的身心状况,为身体不适的队员提供帮助,组织为过生日的队员带去生日祝福、录制祝福视频。当远在千里之外的同事、父母和孩子出现在屏幕上,当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加油”,一句句温暖的祝福从视频中传出,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内心更加凝聚起奋斗的力量。
侯兵
朝阳区安贞街道
安华里社区
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侯兵已在社区工作了12个年头,她兢兢业业、认真履职,时刻把群众挂心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社区广大居民良好的口碑。在安华里社区,她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强有力的保障,也是群众口中的贴心人。
尽心做表率 防疫工作落细落实
开展疫情防控以来,侯兵带领社区工作者提前返岗、全员停休,实现入户精细排查、重点群体管控“两个全覆盖”,切实发挥疫情联防联控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通过构建“1+N”防控体系,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控;通过建立一张动态排查网,每天落实挂图作战,社工全部实名包楼,开展敲门行动,利用“二维码”线上登记等,实行全面走访摸排,分类建立台账,特别是针对外地返京人员,做好分类防控管理;通过“一封信”“一个喇叭”等形式,加强小区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发放一张出入卡,并测试、登记体温,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方便常住居民出行及进京人员甄别。
一心为居民 疫情无情人有情
3月9日上午,家住安华里二区15号楼的焦阿姨给社区打电话,说自己腿脚不便又一个人住,疫情期间出门不方便,希望社区帮忙买菜。中午,侯兵和社区干部去送菜时,注意到焦阿姨身体状态不太好,就叮嘱包楼干部联系老人的女儿,并且多多关注老人的状况。第二天,侯兵不放心,又去了焦阿姨家。这次敲门却没人开,也没有应答。她立刻联系焦阿姨的女儿到场,并联系派出所和开锁公司开门。结果发现焦阿姨因为腰伤,卡在床和椅子中间动弹不得,想喊又喊不出。扶好老人,又给老人吃了点粥,晚上,侯兵又把老人送到医院检查。焦阿姨说,社区比亲闺女、亲儿子都亲。疫情期间,侯兵始终冲在一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控,通过建立一张动态排查网,每天落实挂图作战,带领社区工作者开展敲门行动,实行全面走访摸排,做好分类防控管理。她不分昼夜地忙碌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做逆行者表率,努力守好联防联控第一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