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要暧昧的赞扬,还是恶狠狠的专业高标准?

范文兵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__________



据说每个大师事务所,都是成天价儿愁云惨雾。

为什么这些地方大多薪水低工时长,却依旧令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

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作品,大多正是从这里问世。


对学校的老师们来说,怎样才是应有的教学态度呢?到底该做个严师,还是做个慈母?


本文转载自范老师的个人公众号: fan的零敲碎打,由范老师授权转载。 。。收录于即将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建筑教育笔记》



以下为正文:


用了一整个上午,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空间体验与表达》作业。


几位同事因为一些作业采用了装置(installation)做表达,觉得新颖有趣,赞赏不已。我也觉得与以往常见的模型、图纸等表达手段相比,装置不仅能帮助学生超越“单纯视觉”、“上帝视角”、“俯瞰空间”等抽象视角,直接意识到身体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感知(tactile)的重要性,还能启发学生动手“玩起来”的兴奋感。但从内心来说,又觉得假如以“做作品”而非“做作业”要求看,这些装置的专业质量,大多还非常初级。  


从专业角度看,这些装置绝大多数其实是花了很多时间,用一种类似高中理科实验的方法,兴致勃勃地证明(retell)了一些“正确的废话”。这个作业最重要的部分——即每个人独特、精确(specific)的空间体验——如何通过精准的装置进行巧妙有力、举重若轻的呈现,表达得都不是很充分,更多地像是在进行一种“普适道理(universal)”的印证。装置原本可以加大“具象、个体性”方面的表达,最后却又好像退回到传统的“抽象”视角。当然,第一次学习用装置表达空间体验,做到目前状态也属正常,而我们教师,其实也没有太多经验可做指导,那么,我该如何表达上述判断呢?


在评图结束的总结里,我很是犹豫了一下,虽然基本说出了上述判断,但口气相当婉转,而且以热情鼓励为主,没泼太多冷水,也不知学生能听懂多少?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并不是由于同事好话在先,而是由于这几年教学经历所悟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 “(过分)个人化”、 “(片面)鼓励”教育中长大,诸如“你是最棒的!你一定会成功!”之类,过去只有在传销集团中才会有的“励志”话语,如今在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上,早已作为日常话语,潜移默化着每个人的蓬勃欲望,混淆着每个人对自己真实状况的判断。学生对自己的成功要求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心理承受力却越来越脆弱。


作为专业教师,我最无奈的感受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专业意见越来越不能直率表达,否则,就会伤到学生的热情。因为现在学生们的热情,绝大部分来自于“赞扬”、“认同”、“好分数”、“长辈式的温暖”,而不是来自于“喜欢”、“热爱”、“坚持”。甚至可以说,在中国这种越来越荒诞的教育和大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们“喜欢”什么,很多人自小就被废除了此项武功,加上没有任何宗教、道德的基本信仰与原则,很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清楚。剩下的,只能下意识地从“功利性生存本能”出发做事——即尽可能少地付出,尽可能多地获取


因此,你拿高标准、严要求跟他(她)说,他(她)很努力做的事情,还可以更好、更完善,他(她)的第一反应或是沮丧,或是拼命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反思你的意见是否有道理,是否对他有帮助,甚至可能还会因此丧失斗志。



所以,现在高校里的普遍现象是,学生越来越难听到真正有价值的专业意见,错与对、好与坏,都在一片“赞扬”声中,模糊暧昧起来,再加上一些老师忌惮学生“评教分”给低,会影响个人发展,忽悠成分更是雪上加霜,分数也是越来越水。我就知道有些国内著名建筑学专业,现在的80分以下,其实就相当于过去(10年之前)60分接近不及格的水平。而这个现象,在全球也有蔓延之势。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与当地教授合作指导本科及研究生设计课时,明显发现教授们温柔的鼓励声中,包含有很大水分,学生在完全不明白自己问题所在的情况下,就给赞扬着、happypass过去了,虽然教授课下会跟我抱怨,他们刚刚赞扬过的作业其实很多非常差、不合格、就是Bullshit2001年夏天,《波士顿环球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哈佛静悄悄的秘密:分数贬值》的报道,文中称20016月那届本科生,91%获得了“毕业荣誉”,而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个比例不到40%。



看过一个国内大学历史教师写的真实故事。一篇硕士论文,很多老师都看出了问题,但人人都含含糊糊地说着“鼓励、表扬”的好话,这名学生直到最后论文被关无法毕业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论文有问题。这种看似表扬鼓励不真实指出问题的结果,其实最受伤害的,还是学生自己,当然,也伤害到了教师与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对学科有帮助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到了晚上设计理论课时,我实在忍不住,就对学生说了几个我知道的小故事进行旁敲侧击。一个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里有很多学生,学习压力大到晚上常常狂哭不止,但白天仍然坚持高标准不退却;一个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一名学生,被老师当面直说“你不适合学建筑学”之后,咬牙奋发,最后,让成果说话,老师当众收回原先的判断;一个是老一辈中国建筑学教师,看着有些学生第二天要交的正图,由于不满意其质量,拿起红笔就在上面涂改,使得学生不得不熬夜重新再画……下面听课的学生,一脸惊讶,一片叹声。



在当今大背景下,我逐渐琢磨出一个在建筑学教学中逐步加压的分阶段步骤:在一年级,要鼓励为主,让学生玩儿起来,以培养兴趣和信心为主;二年级上半学期,要慢慢从鼓励进入到专业评判状态,在让学生对教师有个熟悉的心理依赖的基础上,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就要恶狠狠(当然面孔可以是笑嘻嘻的)专业高标准起来了。当然,在给意见时,老师和学生都要注意,要把“评价”和“指导意见”分开来讲述与理解——评价是针对已完成的结果给出的判断,指导意见是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给出的改进建议。要反反复复告诉学生,评价都是对当下状态的暂时性结论,获得指导意见更加重要,因为它会帮助你的未来,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转一下在威斯康辛大学(UWM)做访问学者的网友记录的一位美国同行对评图的看法,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对待评图意见——别人评价你的设计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从别人的评价中知道他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对你以后的设计实践很有帮助,让你知道别人怎么想。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


-THE END -



推荐阅读

设计可以做一辈子吗?

不会做设计,怎么教设计?美国开坏头,中国忙跟风?

我们拼尽全力出国,到底学的是怎样的建筑学?

建筑词条 | 纽约SoHo告诉我们,城市真的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一级注册建筑师备考攻略, 和闷骚理工男的最美情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