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词条 | 纽约SoHo告诉我们,城市真的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俗人波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__________



 

中国在过去20年的造城速度,堪称全世界的楷模。


英国BBC曾经报道过中国的四座“鬼城”:京津新城,三亚别墅区,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和威海乳山银滩。 后来,这个列表一度扩大到40个。这些城市虽遍布建筑,但空置率极高、一到夜晚就漆黑一片、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城市,建筑当然必不可少。但在建筑之外,人口、产业、文化要素才是保证城市活力的决定因子。而这些要素,可不是领导大笔一挥,带领着一批开发商哼哧哼哧干个两年就能实现的了。


今天我们找来一个小例子,看看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城市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和罗马一样,SOHO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SOHO(苏荷区)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南端。它的尺度并不大,总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却以复杂的建筑风貌、丰富的产业配置和高密度但积极的城市生活空间而著称。现在的SOHO,以办公、居住、商业为核心功能,是纽约人也是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最喜爱的休闲购物区之一。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SOHO这个名字在1968年才第一次被提出,也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才完成如今的产业配置。更夸张的是,其间一度还险些被完全拆毁。。。



我们来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吧。


第一批住在SOHO区的是被解放的黑人奴隶。那时的SOHO区是一大片荒地,这些由荷兰西印度公司(没错,就是清朝到中国并和郑成功大干了一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姐妹版)从非洲贩卖而来的奴隶,被解放后就在这里耕种农田。


这样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从1644年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当地的水系逐渐淹没了农田,导致土地不再适合耕种。经过抽水整顿,第一条街道开始兴建,人们慢慢汇聚过来,修建房屋,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聚落。


第一批建筑中的一栋至今仍在(BenjaminLord House,1822年)

图中最左侧的三层小楼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纽约规划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延伸至整个曼哈顿岛的方格网规划格局开始建立。库哈斯在他的《疯狂的纽约》中写道:


“(方格网体系)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具勇气的一次预言。它所划分的岛屿,尚无人居住;它容纳的人口,都是推测;它所定义的建筑,毫无踪影;它所描绘的活动,根本不存在。它无视了现有的地形和建筑,宣告着理想的建造凌驾于现实之上。”


1807年第一版纽约方格网规划图


于是,一套均质的、无差别对待的城市网格,就这样被施加在曼哈顿岛上。在二维平面约束的同时却在三维方向上允许极大的自由度,纽约的大开发时期开始了。尤其在时为美国首富的约翰.阿斯特(John Astor)在这里建立一栋无与伦比的豪宅之后,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搬到这里。


有钱人嘛,大家懂的,有了钱就是要买房买车买房车,除了正常过日子之外各种消费是必不可少的。于是SOHO区内各种娱乐和商业场所出现了。珠宝店、剧场、裁缝店、百货等应有尽有。灯红酒绿之地,怎么能少得了牛郎织女呢。。。于是,到了1850年前后SOHO区成为了后殖民地时期纽约最著名的——红灯区。


1870年繁华的SOHO区

时间长了这些富豪们不干了(多半是女主人不干了,老公总不着家是咋回事),这儿闹腾的有点过分了,不太适合居住,于是开始逐渐撤出SOHO区。空出的住宅让位于更多的商业、娱乐,到1860年左右,SOHO成为一片全面商业的海洋。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SOHO的兴盛得利于方格网系统带来的便利交通和建设狂潮,然而当北部区域对于商业的需求更加旺盛,本地又失去了大部分的住户(消费群体)的时候,被利益驱动的商户们集体北迁。SOHO重新沉寂下来。灯红酒绿不再,往日繁华的大街行人稀疏,精致的幕墙背后已是人去楼空。此时,工业厂房开始占据这篇区域。从1900年起,SOHO开始了长达60年被人遗忘的时光。


“SOHO被公认为‘山谷’,只有一片低矮的工业建筑,没人愿意来此探访,甚至不愿看到它。这里就如同一把破碎断齿的梳子,被夹在华尔街的高楼大厦和中城的繁华街道之间。”当时的一篇报道这样写道。


1928年的SOHO区



1950年代,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持续发展以及工业的兴盛,原有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城市需要更宽敞便捷的交通,而地产商也看上了SOHO这片待开发的破旧工业区。于是政客与地产商一拍即合,开始策划对整个SOHO区的拆除,计划兴建一条高速公路穿越这里,链接南北两处繁华的街区。


此时,一位响彻现代建筑史的人物出现了。


在她的积极活动之下,才保存了SOHO这片历史区域。


她就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简·雅各布(Jane Jacobs)




彼时,作为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和活动家,简刚刚成功与纽约市民一起成功保护了与SOHO一街之隔的格林威治村,在市民中享有极高的影响力。她极力反对完全拆除SOHO区并新建高速路的计划。


而在同一时间,另一股力量悄悄潜入SOHO,一群艺术家因为付不起邻区高昂房租而不得不入住SOHO的工业区。他们的存在成为简的有力帮助。1968年的一次针对高速路建设的听证会上,简带领着听众冲上讲台,放火烧掉了听证会记录,并宣布这次听证会并不存在。这次“壮举”让她锒铛入狱,却也激发了市民和艺术家们保护城市遗产的决心,抵制运动和双方的争执辩论愈演愈烈,并延续了整个1960年代


无奈之下,政府逐渐让步,并最终宣布撤销整个拆迁计划。


·雅各布的胜利是巨大的。在这十年间,SOHO对整个城市的价值被重新定义。三件重要的事发生了。


1. SOHO名称出现。这个怪异的名字其实来自于地点的缩写,即South of Houston(休士顿街南侧区域)。一个区域被赋予昵称或外号并为人所知,本身就说明了这篇区域有自己的特殊性。后来SOHO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反而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了。它是一个符号,就如同纽约被称为“大苹果(Big Apple)”一样。


2. 纽约政府调整了SOHO区的功能规划,允许艺术家合法居住在这里,而此前居住功能在这里是被严格禁止的。结果导致一大群不明来历的人都声称自己是艺术家,并被赋予了合法居住的资格。


3. 纽约政府将SOHO区域定义为历史保护街区,不允许随意拆改,变更现有建筑的外立面和街道形态。对比10年前完全拆除并兴建高速公路的计划,这样180度的态度转变简直不可想象。


于是,得到政府政策保护的SOHO区,逐渐成为了艺术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画廊进入SOHO。



结果游人和住户的涌入导致整个区域的租金飙升,反而让原来那些穷苦艺术家被迫另寻他处。此时,商业趁势重返SOHO,再次占据了这里的核心地段。


这就是今天的SOHO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商业再次成为这里的主导力量,但此时的SOHO却已不是19世纪的纯商业街区了。艺术品位成为SOHO区的特色,所有的商业门店都需要比其他街区更加讲究品位、格调以及商品的原创性;同时,公寓和艺术家工作室仍有保留,而空出的大量二层以上沿街空间则成为文化/创意等公司的理想办公场所。


“SOHO”这个名称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品牌慕名而来的游人保证了街区的活力、经济来源和显赫的名声,而居住、办公、商业的复合功能组成保证了区块内每个时段的活力。

 




从SoHo身上,中国的城市化能学到什么?


罗罗嗦嗦这么多,总算把SOHO的历史来由讲完了。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点:


1. 一座城市的活力来源,是多样化的功能配置。中国近些年的“鬼城”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极大的区域范围内功能单一化。要么是连片的居住区,要么是政务区或商务区。产业和居住在一天中相关的时段几乎是完全按相反的,只有两者混合,才能保证稳定的人口数量,以及城市全天的活力。


2. 适当的密度是优点。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理念,源于对城市中拥堵的道路系统和机动车需求之间矛盾的反思,希望通过低密度的规划、高效的交通来满足人对于舒适生活环境的要求。然而这样的理念却有悖于活力城市中人与人交往的需求,而低密度环境使得机动车成为必不可少交通形式。反之,SoHo区的建筑密度极高,大大增加了人的接触机会;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功能之间距离短,步行可达,反而降低了对于机动车的需求。从生态城市的角度来说,适当的密度能够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 城市的发展,当然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自下而上的选择。商家追求的是人口数量和购物需求;居民追求的是便利的生活设施。如果需求不能满足,那么做了再好的房子也留不住人。


4. 地产商是趋利而行的,但规划决策者不可以。SoHo的案例证明了,城市的活力与大拆大建没有必然关系,合理的保护反而能够刺激经济以另一种方式繁荣起来。我想,这是我们的决策者最应该考虑的一点。


按你胃(Anyway)。。。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听说中国要在未来的五年内建1000座“特色小镇”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


以上。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ArchiDogs获取授权。




-THE END -



推荐阅读

建筑词条 | 纽约第五大道的前世今生

建筑词条 | 如何用高科技机械臂玩转花式砌砖!

建筑词条 | 不是只有安藤的混凝土叫做清水混凝土

建筑师全在黑华为欧洲小镇? 我仿佛听到一个反对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