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睡前再累,也别忘了陪娃做这两件事

丹妈 哆啦的异想天空
2024-12-03

丹妈按:


经历了一个大假期,陪哥哥逛了一遍他心心念念的洛阳古城,回来时只想彻底躺平,放松再放松。


但好不容易见到妹妹,又觉得内心有点亏欠,想多亲亲她,带她出门溜达,主打一个“报复性陪伴”,哎...有两娃的老母亲就是这般纠结。


突然翻到原来写过一篇文章,想想那时,哥哥没有上小学这么忙,我的陪伴时间也不少,所以有两件事我们坚持得不错,也受益颇多。


现在到妹妹,即便时间变少了,但这两个习惯依然保持,同样对我们的亲子关系非常有帮助。


想再次分享给大家,精力允许的话,每天抽一点时间,坚持下去,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下是原文:


不管多忙,在我家,除了迫不得已的出差,每晚睡前一两个小时,我们都不会怠慢这两件事:共读和聊天


先是把娃喜欢的,讲都烂熟的绘本讲完,或者轻声读几首小诗,读啊读,读到口干舌燥,然后躺下来在漫无目的的尬聊中慢慢入睡......


在我看来,这种日复一日但又温情绵绵的睡前仪式,给娃和我们,都有着特别的安定作用。


孩子知道妈妈在身边也很爱他,而我和刘先生,也因为那些咿咿呀呀的奶声,满身疲倦都被化解,换得轻松安宁。


到了现在,哥哥的事情变多了,时间不够,光睡前共读搞完就比较晚了,为了让他早点睡觉,我们把沟通调整为餐桌吃饭时闲聊。


说说他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喜欢哪位老师,跟朋友一起做了啥有趣的活动等。


哪怕几分钟,我们之间也有了深度联结,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很关心他,是他永远的港湾。


现在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而在学习、分数之前,我最希望的,还是和他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妹妹的聊天则依然是在睡前,黑暗中抱着她,说下“爱她、喜欢她、肯定她”的话,让她心安。


●    ●    ●


睡前一小时,高质量陪伴胜过一切


曾经听过很多妈妈和我说过,每天早出晚归,都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对于这点我也是也是深有感触。


但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可以忽略亲子关系的理由。


相对于学校和社会这两所人生学校而言,在孩子早期的启蒙教育中,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意识启蒙时,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SusanHarter表示,婴儿至幼儿期间,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支持和积极关注,是奠定孩子身心健康健全、一生自尊自爱的基础。


当然,这也不是说,父母就应该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我们提倡的是,坚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量的高质量陪伴,足可以给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意。


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分析,孩子在夜晚入睡前,对于父母会有一种天然的需求,那个时间段,他们渴望拥抱也渴望沟通,抓住了睡前一小时的陪伴,也就抓住了高质量陪伴的秘方。


所以在孩子入睡前一小时,是增加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期。那这一小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做些什么呢?



●    ●    ●


亲子共读

建立父母和孩子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


孩子通过阅读绘本,不仅语言启蒙、认知启蒙、艺术启蒙、性格启蒙等可以得到发展,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能力,从而全方面提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睡前的这段小时光,我觉得是最好的亲密时间。


有研究表明,人脑对于睡眠前的记忆,总是会特别深刻。所以很多孩子都对睡前故事的记忆,可以葆有至成年甚至一生。


我和孩子们的亲子共读,白天晚上都有进行,但是白天是属于零碎的非正式的,只有到了晚上那个时刻点,共读这件事才变得正式而有仪式感。


其实内容和形式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父母陪伴的温情,那种夜晚的共读时光,真的会成为孩子记忆中最美好的永恒回忆。



●    ●    ●


睡前聊天

架起一座通往孩子内心的彩虹桥


沟通和交流永远都是人与人联络感情最基本的工具,如果说亲子阅读是一种单程的输送,那么亲子聊天,则是亲子关系的双向互动。


我曾看过一个研究机构对0-4岁的孩子,做过一个长达四年的持续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和父母保持聊天习惯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强一些。


同时还得出另一个结论:哪怕是父母对着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持续聊天说话,俗称“尬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日后的语言能力。


人在夜晚将至,睡眠到来之前,都会有特定的倾诉欲望和情感表达需求,白天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晚上是最好的深度沟通时间。


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总结。


●    ●    ●


关于睡前聊天,最重要的是保持聊天的纯粹性,放下为人父母的身份,和孩子做20分钟平等又同龄的朋友。


放弃所谓知识灌输式聊天,以及说教式聊天,毫无目的地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小快乐,小悲伤,小难为情。


1、学会做聊天中的发言人


在孩子还不会完整表达前,我们可以作为主要发言人,用缓慢的语言,和孩子天马行空地聊一聊白天的小事。


从刚开始学会表达简单的词汇开始:“开心”、“不舒服”、“游乐场”……每晚的夜聊,可以由爸妈慢慢说为主,中间停顿下来,由娃来补充。


例如,白天玩了什么,吃了什么好吃的,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


填空式聊天和提问式聊天,绝对是决战低幼儿童尬聊的法宝啊。


2、学会做聊天中的倾听者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天可以聊的内容也更多了:我们所不知道的在学校发生的故事,喜欢的老师,喜欢的朋友,开心的事不开心的原因...都是聊天的素材。


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适时的引导提问,让孩子在聊天中内省、反思总结就足够好。


例如,我们可以多问问为什么:为什么你觉得不开心?你觉得某某今天疏远你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共情和肯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甚至可以引用自己儿时类似的故事来表达理解,提供策略。


3、可以聊聊热点话题


到了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自我意识,也形成了初步的三观时,除了聊孩子身边发生的一切,也可以和孩子聊聊身边人的小故事,或者是社会上正在发生的热点新闻。


和孩子一起各抒己见,留下问题和思考,也能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拥有自我的辨识力。这对提升孩子的自爱,缓解孩子的焦虑,都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与孩子聊天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始终知道,父母对自己是被关注的,背后是有支持的,这种关注超越于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是心底的渴望联通和接近。



近日份小可爱


👇

知道你们在翻哆啦日常
哈哈~
悄悄放到后面啦

节前她幼儿园举办中秋游园
给她穿上期待已久的汉服
哟呵,喜欢得不得了


这不,从老家回来以后

每天指明

想穿这件衣服


爱到舍不得脱

要展示给家里所有人看


穿着玩玩具、吃饭

小姨叫她洗澡

她说等下洗完还要继续穿

额滴神呐~

就想问一句

小女孩爱美,全国都统一么


说起来还有个好笑的事

虽然节前已经打过“预防针”

说不能陪她,带她去游乐园弥补


回来见面后,她还是心里有疙瘩

一有不顺心,就假装哭:

“妈妈不爱我了...妈妈不喜欢我了...”

呜呜


这两天各种陪伴之后,

立马变成“妈妈,我爱你,永远爱你”

起码说了五百遍不止


这。。就是养女鹅的体验么

也太酸爽了!












往期咱们还推过不少好文,新来的朋友可以看看。


0-3岁好书总目录

适合2-5岁看的纪录片

幼儿园书单,帮孩子适应幼儿园

得兔,这版本超赞

让妹妹阅读力飙升的故事书

妹妹用的最溜的APP



关注我们,尽享好书好物,记得星标一下呀,我们不走散~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好书福利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哆啦的异想天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