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寅恪逝世50周年纪念:这个官三代、富三代连文凭没有,何以被誉为几百年难遇的大师!

观察当今时代,了解当下中国
文章来源于:德国优才计划/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


他是官三代,也是富三代,

从小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

就读的都是世界一流的名校,

却很不“争气”,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

在没有文凭的情况下,

他竟然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历史学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他是盖世奇才,

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

被誉为三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师,

他的秘密,今天是时候说了……


他,就是陈寅恪。




1890年7月3日,陈寅恪生于湖南长沙。

祖父陈宝箴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

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

他被曾国藩称为“海内奇士也”。

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

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




父亲陈三立是诗坛泰斗,

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中举后,历任吏部行走、主事。

辅佐自己的父亲推行新政,

结交和扶持了康有为、梁启超等著名人物。



徐悲鸿所画的陈三立


和其他不学无术,

挥霍无度的公子哥相比,

他简直是贵族界的一股清流。

这个官三代,富三代,

不喜欢玩乐,也不喜欢奢侈,

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读书!!!


别的小孩在玩耍的时候,

他在安静地坐着读书;

别的小孩已经呼呼大睡的时候,

他把头蒙在被子里偷偷看书。

是个名副其实的读书狂!



右一:陈寅恪。在兄弟姐妹好奇地盯着镜头的时候,陈寅恪却暗中思量,怕长大后辨认不出哪个小孩是自己,就伸手握住身前的一株桃花,以此作为标记。


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陈宝箴和陈三立被革职,

两人将永不被叙用,政治生命彻底结束。

陈三立从此远离政治,寄情于诗词,

在家专心教子女们四书五经、英文……

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育,

小小年纪,他就有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左二:陈寅恪


12岁时,他被父亲送到日本留学,

入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患足疾回国治疗。

后考入上海复旦公学。

在这里,他苦学德语和法语。



中间:陈寅恪


一毕业,他就踏上了欧洲游学之旅。

家境富裕的他,却坚持省吃俭用,

每天吃干面包,穿破衣服,

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


求学十六年,已行万里路,

他的足迹遍及日本、德国、美国等国,

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就读。

但直到游学结束,

他也没拿到一张文凭!




原来,这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

而是因为他不求学历,只求学问。

很多留学生为了拿学位都是投机取巧,

选择的专业避难就易,

虽是得了学位,却没有真才实学。



他说: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

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

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获取知识是他全部的目的,

他走的是跟别人不同的路。

正因为如此,他具备了梵、巴利、

英、法、德等二十余种语言能力,

他还学习物理、数学……

是中国人中阅读德文原版,

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一人。

在每所名校,他都能以天才而闻名!







1925年,在梁启超的大力举荐下,

他被聘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

没有著作,也没有闪光的文凭,

这样的人怎么能有本事当导师呢?

所有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到清华大学任教的第一天,

他先是送给学生们一副对联: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

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

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

王国维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读书顾问。

那清华大学的学生们便是,

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溥仪的同学了。

这副对联让学生们听了如沫春风。





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吴宓


他又说: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四不讲,是他讲课的最高境界!

这也太霸气了?试问天下谁能做到!


果真他一张嘴,学生就彻底服气了!

他的学问纵横古今、贯通中西。

迅速掀起了一阵“陈寅恪热”。

校内校外的学生都慕名而来,

而且经常这些学生一转头,

发现自己的教授们,

竟也坐在后面的位置上,听得入迷。


吴宓教授风雨无阻,堂堂必到。

哲学专家冯友兰,朱自清等,

高水准的教授都跑来听他讲学。

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季羡林也说

听他的课,是无法比拟的享受。



在中外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



国外只有吕德斯,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因此,学生们尊敬地称呼他为:

“太老师”、“教授的教授”。

因为他出身名门,又富有学识,

学生们还称他为“公子中的公子”。




梁启超由衷地佩服道:



“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著名历史教授姚从吾说:

“陈先生为教授,

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胡适在日记中称他是:

“最渊博、最有识见、

最能用材料的人。”


当时的华北学术界分成,

本土派和留洋派,

两派对立,互相鄙视。

但无论哪一派,

对陈寅恪都是恭恭敬敬的。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清华大学这方天地,

还远远无法让他发挥出自己所有的学识。

他不仅是国内的大师,

还是世界的学术权威。


有一次,他在英主讲东方学与汉学,

欧洲各国汉学家云集于此,

但能听懂他的课的学者寥寥无几,

因为他广征博引,更引用多门语言,

一般学者在他面前,根本抬不起头。


中国学者蓝文征是陈寅恪的学生,

有一天他在日本一家餐馆吃饭,



遇到了白鸟库吉等许多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其中一位刚从东北拿回一张中国地契,说是三百年前明末的东西,供大家传阅。大家看后都赞叹不已,没有异词。等传到蓝文征手里时,他却说:“此非明末文件,而是光绪时文件”。白鸟听到后很惊讶,要他再看看。”蓝文征坚定地回答说:这纸是清末流行东北的双找纸,又厚又粗,不是明纸;钱的单位用吊,这是清制。白鸟听完后很服气,他问蓝:“你认不认得陈教授?”蓝说:“陈寅恪先生,那是我恩师”。



白鸟一听竟马上隔桌尊敬地向他伸过手来,

一改之前高高在上的态度,



这位日本史学界的权威人物,



在日本被捧得跟太阳一样高。

却在听到他是陈寅恪的学生后,

马上变得恭恭敬敬的。



为何他唯独对陈寅恪甘拜下风?原来有一次他研究中亚史问题,遇到困难,写信请教德、奥学者,却无人能解,直到找到陈寅恪,



问题才解决了。

白鸟感慨道:



“如无陈教授的帮助,可能至死不解。” 





他学术了得,

而转眼间,已经三十好几了,

除了他的父亲为他的婚姻大事着急

他的好友赵元任也为他着急。

在赵元任等人的撮合下,

他和清末名人唐景崧的孙女唐筼相识了。

才子遇佳人,相见恨晚。




爱情虽然迟到了,

却依然可以很美好。

1928年,他们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他俩一共生了三个孩子,

有趣的是,三个还全都是女儿。



他常常教导女儿们:

“我们家里头,你可以不尊重我,

但是不能不尊重你们的母亲。

妈妈是主心骨,

没有她就没有这个家,

没有她就没有我们,

所以我们大家要好好保护妈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北平即将落入敌手。

他的父亲陈三立忧国忧民,

做梦都曾大喊“杀日本人”。

看着一个个城市相继沦陷,

这位老人心生绝望,开始绝食,

五天后,就忧愤而死。



陈寅恪悲痛欲绝,

国事,家事,让他难以承受,

当时他正患有眼疾,

右眼视力因诸多压力急剧下降。

被诊断为右眼视网膜剥离,

医生说要及时入院手术治疗,不可延误。

若接受手术治疗,需疗养一段时间。

但继续久留,他怕会遭到日本人逼迫,

成为亡国奴。

就算瞎了,他也不愿在沦陷区教书。

他毅然放弃手术治疗,

带着妻女,离开北平,

决心用惟一的左眼继续工作。


一家人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跋涉了11个省,搬过10余次家,

最令他痛心的是,在战乱中,

他视为宝贝的书籍文稿都被毁了,

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他的命运也如无根之萍,四处漂流。



1938年,他在西南联大任教,

突然警报响起,日军要轰炸了!

人们惊慌得都急忙逃跑,



陈寅恪眼睛不好,走得十分缓慢。



看不起沈从文,

踹过蒋介石的狂人刘文典,

一向很爱惜自己的生命,

在学生的搀扶下跑得飞快,

他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




但惜命的他在看见陈寅恪,

还远远落在后头的时候,



竟不顾危险甩开搀扶他的学生,

急忙跑到陈寅恪面前,



架起他就往安全的地方跑去,



边跑还边喊:“保存国粹要紧!”


1939年,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

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

可就在赶往英国的路上

二战爆发了,他被迫暂居香港。


1941年12月8日,

日本人又占领了香港。

有日本学者写信给军部,

要他们不可麻烦陈教授。

当时他家过得十分拮据,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

到了除夕能让女儿吃上白米饭。

日军司令就派宪兵队给陈家送面粉,

但他坚决不肯吃敌人的东西。

于是人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宪兵边往屋里搬面粉,

陈寅恪和妻子边往屋外拖面粉。


苦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

非常的遭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是一个铁骨铮铮,

视国家兴亡为至上的爱国志士!


日本人曾出资四十万元,

请他办东方文化学院,他冒死拒绝了。 

只要他答应日本人的要求,

全家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领着高薪,过得舒适而体面,

并随时可以得到日军的保护。

但他却以“拒绝”二字,挡住了“幸福”。

一家人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

他的女儿们还随时可能受到日本人的侵害。


1942年,有人又奉日方之命,

请他到已经沦陷的上海授课。

他再次冷冷地拒绝了,

之后历经艰辛才偷偷潜出香港,

先后到广西大学、中山大学任职,

不久后移居燕京大学教书。



高度近视的左眼,

生活贫苦导致的营养不良。

他在这样的情况下,

竟然还能在学校窄小的出租房内,

就着昏暗的灯光

完成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



抗战胜利后,为了治疗眼睛,

再次去牛津大学任教。

没想到,英国医生给他下了,

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

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他辞去了聘约,返回祖国。

等回到清华园,他已双目失明,

但他却依然坚持教课,

为祖国培养人才。

学生朗读课文,连念错一个字,

他都能听得出来,

要求学生停下重读,

那些典籍文章早已长在了他的心里。




1948年12月,北平被解放军重重包围。

国民政府开始了“抢救学人”的活动,

蒋介石逃到台湾前,

曾派胡适、傅斯年等人力劝,

甚至亲自登门劝他一起去台湾,

离开大陆后,又多次派专机来接他,

但都被他坚定地拒绝了。

1949年时,他同样坚定地拒绝了,

毛泽东邀其入阁的要求。

到台湾后,蒋介石一直很后悔,

自己没能将国宝抢救出来。



他只问学问,不问政治,

他也不愿为过优越的生活,

而离开自己的祖国。

可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多久,

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浩劫就开始了。

他成了重点打倒对象,

当时他身患多病,双目失明、膑足,

但是那些造反派没有放过他,

两夫妻的工资被冻结,

屋内被贴满了大字报,

他们还想抬他去礼堂批斗,

唐筼拼死阻拦被打成了重伤。

陈寅恪的学生刘节,

自愿站了出来代他受批斗。

那些人问刘节有什么感想,他高声回答:

“能替恩师受批斗,是我一生的光荣!”




1962年,他不小心滑倒,

导致右腿骨折,只能长期卧榻。

唐筼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用自己全部的柔情,

为丈夫带去生的喜悦和心灵的慰藉。



1969年,中山大学造反派,

强迫他搬到连乞丐都不住的地方

甚至把高音喇叭放到他的床底下。

在这种情况下,双目失明的他,

竟然还能在助手的帮助下,

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

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

并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

撰成《寒柳堂记梦》。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

其坚毅之精神,

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当中印战争结束,

中共密拟以麦克马洪线为准,

谈判边界问题,

但当时却无人知晓该查阅什么资料。

这时候是陈寅恪站了出来,

双目失明的他,仅凭记忆,

历数每段每句当在某书某页,

向政府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保证了我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

未损一丝一毫的领土,就全身而退。



即便如此,

那群人始终没有停止,

对他惨无人道的折磨。

在最后的两百天里,

骨瘦如柴的他,

一语不发,只是不停地流泪。


1969年10月7日,

国宝级大师陈寅恪,

在痛苦,无奈中,

惨烈地离开了人世……



当初拒绝了蒋介石的力邀,

不知在他生命的最后,

是否也曾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

他躲过了无数炮火,

挺过了日军的侵略,

却没能熬过这人间地狱。



仅仅相隔45天,

唐筼也追随陈寅恪去了。

生也相随,死也相随,

这也许就是世上,

美好的爱情模样吧!



才华在寂静中造就,

品格在波涛汹涌中形成。

这位枯坐书斋的冷静学者,

外表虽朴实无华,

内里却光华流转。


当别人为得名声,而争文凭之时,

他却视文凭为废纸,潜心治学,

当别人趋炎附势,追逐荣华富贵之时,

他却恪守自己的心,不愿从政;

他保持了一个真正学者应有气节,

也坚守了自己最珍贵的精神角落。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是他最坚守的信念,

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今天,10月7日,

陈寅恪逝世50周年祭,

让我们一起缅怀,

这位真正的大师!


大师 陈寅恪

陈寅恪的不幸与幸|逝世五十周年纪念



  更多好文推荐关注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张守涛的个人原创公号涛声一久。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已有5万多读者。看更多密文请点阅读原文。

观察当今时代

了解当下中国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