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报告那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咋回事?
编者: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式严峻复杂,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社内专家,为大家就近期疫情防控的热点问题进行科普。本期作者为省直一支社主委、湖北省疾控中心健教所办公室主任杨红英。
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近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天报告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千例,本土新增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上万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那些事。
所谓无症状感染者,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病毒核酸检测时呈阳性,但是却没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味觉嗅觉异常等症状,CT片影像学上也没有看到有肺炎表现的那些人。
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仍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在采样时,核酸检测呈阳性,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了某些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发现时处于疾病的早期,还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主要与以下4点有关:
1、与病毒的特点有关。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性增强,但致病力在下降,临床症状也相对轻微。
2、与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有关。当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覆盖率较高,接种疫苗之后,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在降低,轻症或无症状比例在提高。
3、与早期发现和及时管控有关。通过细致的流调工作,早期快速筛查,使得一些早期感染者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就很快被筛查出来。
4、与感染对象的免疫力有关。年轻人群感染更容易出现无症状的情况。
正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但又具有传染性,因此需高度警惕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
1、传播的隐匿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在人群中很难被发现,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其导致的传播也就难以预防。
2、症状的主观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症状轻微或不典型,感染者可能误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会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无法通过日常的诊疗被发现。
3、发现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感染来源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高风险人员的主动检测发现的,发现途径有限,尚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
按照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要求,无症状感染者被发现后,需要集中医学观察14天。
1、如果集中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了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则转为确诊病例,闭环转入地点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2、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经连续两次且两次之间间隔24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的,可以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还需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2周和第4周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
3、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集中医学观察。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湖北省疾控中心 杨红英)
(来源:社省委)
推荐阅读
【微建言】亢德芝撰写的《建议在两江交汇区域打造城市中央文化公园》被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党外人士建言》采用
“随手拍春天--社员眼中的春光” 主题照片网络征集开始了,参与方式点开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