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开发自己的精神宇宙(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漫谈)

张祖庆 祖庆说 2019-06-26

这是我在蒲公英大学(网络学习社群)和老师们分享的第五讲。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和老师们聊了教师专业阅读和写作。现将PPT发于此,与朋友们共享。如果觉得有价值,就转走。




我的童年阅读,是从耳朵开始的(请点击阅读《 张祖庆:学语文,真的就这么简单》)。听大队部卖梨膏糖先生的说书,是我童年时代最奢侈的享受。后来,到乡文化站借了好多“小人书”阅读。


升入初中以后,大量阅读梁羽生、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


进入温岭师范,才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一本一本地阅读名著,读得懂,读不懂,都读。三年时间,读了几百本世界名著。这是我的阅读黄金年代。


以下所列举的,是我比较偏爱的作家与作品(图片是随手搜索的,没有关注到出版社,其实,出版社和翻译者的品质,决定了这本书的品质)。


有些我喜欢的书,你未必喜欢。因此,你若按图索骥,找来这些书阅读,你很可能会觉得上当受骗的。选择要慎重哦。



经典的教育著作,读过的远远不止这些,选几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来介绍吧。


《优秀是教出来的》可以作为班主任必读推荐。如果和《热血教师》电影联系起来阅读,则更好。


顺带推荐和教育有关或沾边的电影:


1.《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2.《放牛班的春天》;3.《蒙娜丽莎的微笑》;4.《霍兰先生的乐章》);5.《街头日记》;6.《浪潮》;7.《山村犹有读书声》8.《乡村女教师》;9.《心灵捕手》;10.《心灵访客》;11.《热血教师》;12.《音乐之声》;13.《桃李满门》;14.《四分钟》;15.《弦动我心》;16.《吾爱吾师》;17.《万世师表》;18.《摇滚校园》;19.《黑板》;20.《天堂的颜色》;21.《家庭作业》;22.《小鞋子》;23.《我的教师生涯》;24.《美丽的大脚》;25.《草房子》;26.《凤凰琴》;27.《孔子》;28.《一个都不能少》;29.《看上去很美》;30.《高考1977》;31.《上学路上》;32.《烛光里的微笑》;33.《高三》;34.《孩子王》;35.《十三棵泡桐》;36.《代课老师》;37.《请投我一票》;38.《鲁冰花》;39.《考试一家亲》;40.《迟到的春天》;41.《女大学生宿舍》;42.《垫底辣妹》;43.《麻辣老师》;44.《早熟》;45.《小孩不笨2》;46.《回归》;47.《蝴蝶》;48.《姐姐的守护者》;49.《当幸福来敲门》;50.《孩子在看着我们》;51.《成长教育》;52.《录取通知书》》;53.《天那边》;54.《小猪教室》;55《卧底学园》;56.《我的父亲母亲》;57.《我的老师》;58.《苏菲的世界》……



蒋军晶老师的《让学生学会阅读》是目前群文阅读介绍得最全面的一本书;

周其星老师的《彩色的阅读教室》是亲子阅读和儿童阅读最富诗意的叙述;

李祖文老师的《神奇的阅读教室》是草根教师扎根教室做课程的可贵探索。


这些书,并非完美无缺,但可以给你的研究打开一个视窗。其实,这些年,我的朋友们陆续推出很多好书,恕不一一推介。



老师,也可以读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让自己的职业更有专业底气。



遇到一个喜爱的作家,我会找来他(她)的所有著作,潜心阅读。



喜欢的作家还有很多,汪曾祺、萧红、沈从文、金克木、王安忆、黄仁宇、李欧梵、阿来、刘绪源、朱光潜……当然,还有大量的童书和关于童书的书。这些,将在后面几讲中提到。


有些作家,名气很大,但不喜欢。不喜欢,就不读。生命短暂,何必为难自己。没有一本书,是必须要读的。


关于读书的书,可以看看《迷人的阅读》(朱煜编著)、《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常生龙著)、《教师阅读地图》(魏智渊著)、《给教师阅读建议》(闫学著)。不同年限的教师,阅读的书,也是各有侧重点的。这个,可以参看《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中,还有不少电影的介绍。


最近几年,我阅读电影的时间,不少于读书的时间少。喜欢的电影很多,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是这十部电影。你呢?哪十部是你的最爱?有和我重叠的吗?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一部伟大的电影,其意义,不逊于一部伟大的书。



关于阅读,我有这样一些观点和做法,与你分享。



同样是哲学,周国平的,就属于舒适区(周国平的书,其实算不得哲学吧);而刘晓枫的,大概属于伸展区(唐君毅的这本《人生体验之续编》也是);《存在与时间》目前对我来说,读不懂,这本书,是我的恐惧区。将来,也许会成为我的伸展区。古典文学和哲学,是我阅读相对薄弱的。这一块,也是伸展区。



唐君毅的这本薄薄的小书,大概是我的“生命之书”,里边很多观点,一下子击中了我。



关于混搭读书,请阅读我的另一个帖子《国庆假,这些书,混搭读直接点击书名号中的蓝色字体阅读。


说起阅读之广博,朋友王小庆,是我的楷模。文史哲皆通,在他面前,我羞于谈读书。



该记住的句子、观点,总会记住的。没有记住的,说明印象不深刻。我一般不会做读书笔记。有感而发,简单批注,任性读书,不亦快哉。需要引述,根据回忆,按图索骥,找到原文。实在找不到,算了。



阎连科,是中国少数几个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家。如果几年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他,我一点儿都不奇怪。当然,你也可以不喜欢他。



教书前八年,也许比拼的是灵气和机遇。走到最后,一定靠底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



人,通过写作,在文字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写作,是曾经精彩活着的证明。写作,可以创造精神。



谢谢您的阅读与转发。完整演讲文字整理版,敬请期待。


感谢主持人杨婷老师的给力主持。以下为学员互动瞬间——





  课程已经近半,感谢学员们的一路相伴。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全部课程的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