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猜想:儿童阅读的游戏启蒙|我看张祖庆老师《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导读

张祖庆 祖庆说 2024-01-09

    猜想:儿童阅读的游戏启蒙


                    文/丁素芬


我以为,在小学语文课堂里,观课至少应该带上两种眼光:一是儿童的眼光即此课是否为儿童而上;二是语文的眼光即师生是否在做语文课的应做之事。


以上的眼光是在观课中形成的,又是在其中不断生长发展的。以此眼光来看《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一课的教学,有为儿童的创意,有为语文的大气。


观全课,可见“猜“的乐趣,“猜”的创意,“猜”的思想。那么,祖庆老师为什么要用猜想来定义这本书的导读呢?课堂背后的学理支撑是什么?我也来猜一猜——




一、有没有一种阅读叫“文学猜想”


说到“猜想”,不由会想到世界著名的哥德马赫猜想。猜想,似乎生来属于科学。不可否认,科学的发现,是从大胆的想象开始的。那么,有没有一种猜想是属于文学的?抑或说,有没有一种阅读,可以叫“文学猜想”?


这个,可以有!在祖庆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见”——


俏皮的猜想,灵动的猜想,让故事文学充满未知的魔力。它让阅读思维飞向逻辑或非逻辑,让“作者的创作”和“我的创作”规则或不规则碰撞。我们看见,这个创思的过程,远比获得了什么更好玩,更含金。“真相是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在真相抵达之前,需要留几步悬念,有几回曲折,以便更懂得真相。祖庆老师深谙此道,且长于连环贯穿。


猜读,即是预测阅读。对此,法国作家萨特曾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正确,或是不正确,已然不重要。 故事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的过程和结局的无限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预测阅读,没有正确,唯有不同。这是文学猜想区别于科学猜想的更美妙之处。


预测、验证、比较、提升,构成了朴素而妙趣的儿童文学猜想的节律。

二、为什么是“这一个”而非“那一个”


“这一个”是独特的,它甚至不可替代。并不是所有的文学故事都适合用来猜想,《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具有怎样独属于自身的故事价值呢?为什么罗伯特的故事选择了猜想策略?或者说,是猜想阅读选择了罗伯特的故事。反复阅读这本书,顺着这个故事的特有属性思索,我发现祖庆老师的课堂设计绝非一时兴起、空降而来。本节课以预测阅读来贯穿全程,经得住理据考量:


这是一个专门写给儿童的故事。正如书的前言中所写:“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严肃地思考,站在敬重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故事的主人公是罗伯特和他的学生们,当然,还有他那可爱的妈妈。于儿童而言,书中的童年,现实版的童年,必有重叠的笑与泪,善与邪……还有那些不为外人道的小秘密。孩子拿到这个故事,都会自觉进行角色对照,从故事里探索另一个“我”。猜读,是预测故事,也是阅读自己。这个自己,或是本色,或是重塑。这样的对照阅读体验,儿童喜欢。


这是一个极荒诞极认真的喜剧。关于师与生的故事,儿童文学中从不鲜见。但是,老师为报复学生而精心策划行动,却荒诞不经。课中,学生很快就敏锐捕捉到了“三次”。“三”在故事中具有神奇的转折力,它可以创造各种意想不到的可能。这种“反复”的故事结构,加上无处不在的夸张手法,让故事变得充满弹性和张力。梅子涵先生说:“这是一幕戏剧。”而且,是喜剧。猜想阅读,为戏剧而量身。喜剧色彩,在猜想中丰满。


三、“猜”与“导”可以浑然合成吗?



如果仅仅是纯猜想阅读,那么幼儿也可以做到,或许想象力更天马行空。这是一节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导”是课堂的核心。猜读只是手段,导读才是目的。课始,老师说:“《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大家刚刚才拿到……”一句细节可知,学生对这本书几乎是零阅读。只有在对内容未知的情况下,预测阅读才有意义。此学情下,猜想是真实的、合理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策略。基于这个前提,再来看看,“猜”与“导”在这节课中是如何对应起来,双线并进的呢?


纵向梳理,本节课共设计了三次阅读猜想,即“阅读封面预测”“第二次报复行动预测”“第三次报复行动预测”。在“猜”的形式下,生成“导”的支架。


其一,猜的起点对应导的兴趣。


书的封面图极具漫画色彩,极尽夸张手法。罗伯特老师的形象与现实中的老师大相径庭,一本“复仇备忘录”装着所有的秘密。书名中的“三次报复行动”引起学生探秘的兴趣。此处的预测阅读,老师没有停留在溜冰式的滑过场,而是在整体观察之后,引导学生从对封面的好奇走向对内容的探知。借助故事简述,学生问,教师导:


生:既然是报复行动,怎么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笑料呢?


生:那些学生又没有欺负罗伯特,他为什么要报复他们呢?


生:罗伯特是怎么报复学生的?


生:他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报复?


师:同学们,请大家尤其要关注他的身份,他是谁?


生:老师。(齐答)


师:你们的老师会不会报复你们?


……


德国接受美学创始者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理论。在儿童文学阅读中,教师的“导”较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阅读预知。这种期待视野决定了学生接受作品的方向和层次。本节课的开篇之“导”,猜在阅读的起点,导在阅读的兴趣。学生处于亢奋的阅读“前状态”,在“报复”与“意外”的语词冲突中,进入更佳的阅读“潜状态”。


其二,猜的节点对应导的策略。


第二次猜测阅读,与第一次相比,有质的不同。导读课的目标不只是导兴趣,还要导出策略,导出新的问题,导出自我的表达。本次的猜读聚焦于“第二次报复行动”,但并不显突兀,采用了“精彩呈现+猜读创想”的策略,把前两次报复行动变成学用关系的一个整体。


书中最荒诞、详细、精彩处是第一次报复行动。这个资源,祖庆老师不用来猜,而是用来导。以教师朗读精彩章节的形式,导出故事的荒诞与意外。这个情节里,可见到作家正竭尽所能地把所有的倒霉都给了那个“迷人的上午”,再倾其所有地把所有的不顺都返还给37年后那个“迷人的夜晚”。如此大的戏剧张力为学生第二次猜读提供了内容和结构上的支架,即师生交流中提炼的“以牙还牙”“联系前面内容”“创造意外”等。


一个精准的猜读节点,导出了阅读与创思的方法,此节点为情节上的提升点。在“预测——阅读——验证——辩论”中,学生从读情节走向读人物、读思想。这一辩,也渐渐接近了第三次报复行动,轻微埋下伏笔,甚妙!


其三,猜的落点对应导的规律。


最后一次行动,是重复还是转机?必然精彩。猜测的落点,在难以预知的结局。“三”这个数字的确是充满奇幻的,它预示着更意外的事情发生。这一次,猜与读产生了反差,故事脱离了原有轨道,由喧闹转向了温情。学生在沉默中反思童年,或化身罗伯特老师,或化身孩子,表达动人的歉意和宽容。罗伯特是不会报复童年的,天下真正的老师都不会报复。此时,师生休战,所有的不完美在真诚的抒怀中化为诗意的感动。


无独有偶。如此的“导”,在祖庆老师的整本书教学中,有策略的贯通。书影导读课《灵犬莱茜》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链接阅读:

新学期,和大人一起读好书吧(第一本《灵犬莱茜》)



师:张老师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细读了前两次“出逃”。第一次莱茜是挖洞逃走的;第二次它是从防护网上蹿出来的;第三次,它是怎么逃的呢?我没有往下读。现在请大家根据对狗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预测,你觉得第三次莱茜可能会怎么逃出来?


(生四人一组头脑风暴,生猜测出莱茜从地道、趁和公爵散步、从藤蔓等方式逃走。)


师:然而,故事不是那么简单,公爵专门派了一个保镖死死地看着它。究意是怎么逃出来的呢?(播放电影片断1、2)


对比两节课,罗伯特的第三次报复行动与莱茜的第三次出逃的结果都不同于之前,大大出乎意料,又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在几番曲折的情节之后,最终走向人性的回归。在故事中,折腾是需要的,也是真实的。没有折腾就没有故事,它是人物内心矛盾着的行动。这就是优秀文学故事的魅力,也是猜测阅读的魅力。


“是宇宙大,还是人的思想大?”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给出一个回答:“就空间而言,宇宙吞没我;就思想而言,我掌握宇宙。


一个爆笑款的戏剧,一个关乎童年的故事。此课,猜想的意义,在于猜想之外。



编辑:小梅


张祖庆老师此课实录,请关注今日“祖庆说”头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