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生命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25

1


前几天,我的微信公众号,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原创。


后来,查询“违规记录”,赫然跳出这样的字样——


(点击可查看上图)

原来,前几天发布“有声美文3《去年的树》”时,微信编辑小南一时疏忽,把孩子的声音当作原创进行标识。按照规则,原创,是不能标给声音的。于是,被人举报,取消原创。

 

耕耘了两年零四个月,发布了近400篇原创文章的微信公号,由于一时疏忽,被取消原创,这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啊!

 

欲哭无泪!

 

正在懊丧,微信那头,编辑助理发来截屏,告诉我,原创将在2019年1月1日下午14:54恢复。


有惊无险!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我以为这事可暂告一段落,昨天,微信安全中心又收到一条提示:有人举报我在公号里发的《新学期,让我们依然怀有梦想》(可点击前面的蓝字阅读)滥用“原创功能”。


百思不得其解!


此文,原文以《2017,一线教师的新梦想》为题,2016年年底发在我的公号。当时,因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不愿署真名,化名“来源网络”——实际上每个字都是自己写的。后来,此文被收入《2017中国教育蓝皮书》。


《教育蓝皮书》都收了,可见文章是有价值的。于是,我于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3月5日),以《新学期,让我们依然怀有梦想》对此文标注原创再次发送。


可能举报者以为我已发过该文,就不该原创标注重发。我认真阅读了相关原创规则,这种情况,不属于“滥用原创”。于是,我在后台主动发起反申诉,并在帖子后面留言说明,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尊重事实,准确判断。


(上面留言截图中的2016,应改为2017)


随后,我请朋友在知网上查询《2017中国教育蓝皮书》,朋友很快找到相关条目,并在帖子下方留言。



事实清清楚楚,公号管理人员,应该会给我明确答复。


我坚信,黑白无法颠倒,事实终将澄清。


果然,反申诉不到24小时,元旦下午4点多,信公众平台收到一条提示——


尘埃落定!冤屈得洗!


与此同时,我再一次告诫自己:今后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更加慎重。敬畏规则,就是保护公号。




2

 

不由得想起两件往事。

 

去年和儿子去日本。儿子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轻点,轻点”——尤其是地铁或公交车上。


其实,在公共场合,我是尽量压低声音讲话的。

 

在日本,无论是餐馆、地铁、公交车还是图书馆,一律静悄悄,几乎没有人高声谈话。在这样安静的地方,我怎么会高声谈话呢?

 

我这样主动压低声音了,儿子还嫌我吵。可见,我平时做得不够。

 

去年11月10日开始,我们30多个中国校长访问新加坡三个月。

 

抵达新加坡的第二天,朋友的公子皇甫晴川不止一次暗示我,自动电梯上,人得靠左站。

 

后来,我特别留意。真的,所有上上下下的电梯上,人只要不动,一定是靠左站着的。晴川告诉我,右边的通道,是留给有急事的人通行的。

 

恍然大悟!

 

当然,新加坡的有些规则,和中国是共通的。比如,不能横穿马路、公共场合不高声谈笑。这些规则,够简单的。

 

然而,就是这简单的规则,少数中国校长,三个月,还没有适应过来。

 

理工大学回昇淞公寓,公交车停在马路左侧,公寓在马路右侧。走斑马线,得往回30米。就是这30米,少数中国校长,不愿意走,选择横穿马路——只是为了近了30米!

 

第一个月,这样的横穿,常有发生。不知道新加坡国民看到,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反正我,很尴尬。

 

后来,大概觉得这样横穿,实在不雅观,校长们都改走斑马线了。

 

同学三月,偶尔聚餐。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中国特色的餐馆——莆田,大家甚是开心。因为,无论装修还是菜品,都很中国。

 

可好几次,我很尴尬。

 

喝着喝着,就高了。高了,嗓门就大了起来。常常,邻桌新加坡华人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常常脸红一阵白一阵,只能请轻声提醒大家:轻一点,轻一点。

 

把声音强压在喉咙里两三分钟,说着说着,又响了。

 

邻桌终于忍无可忍,找服务生投诉。

 

服务生小媳妇一样地跟我们交涉:“不好意思,你们能不能……”

 

那餐饭,大家吃得都很郁闷。


3

 

误用原创功能被取消,错误投诉被撤销,横穿马路和餐馆高声谈笑被白眼,都跟规则有关。

 

前者,规则作用外显:不知规则,遭到处罚;借助规则,澄清投诉。


后者,规则相对内隐:忽视敬畏,高声谈笑;遭人白眼,贻笑大方。


说白了,遵守规则,就是尊重自我。


有些规则,你若不敬畏,结果,就不只这么轻描淡写了。有时,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生命通道,是用来拯救生命的,但每每节假日,这条通道常常被堵得水泄不通;

 

小区消防高地,是用来停放消防车的,但常常被一辆辆私家车给无情侵占;

 

高铁发车,必须准时,可偏偏,就有这样任性的妇女,为等丈夫,当场撒泼;

 

高铁上,一人一号,对号入座,却有一批又一批霸座者前赴后继,网络留名;

 

动物园,是不许钻进铁栅栏的,可占小便宜者,为了省钱,最终葬身虎口;


公交车上,乘客不得与驾驶员说话,可一言不合就互怼,最终,车毁人亡;

 

……


敬畏规则,不仅仅是尊重自己,更是敬畏生命。 


你若不敬畏规则,规则凭什么善待你的生命?!

 

正如西奥多.罗斯福所说的:“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规则是秩序;规则,就是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之旅》的哪只虎。当你敬畏它,它与你相安无事;当你侵犯它,它让你命丧黄泉。



4


中国人不守规则,大概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也因此,西方有些国家,故意在一些醒目的地方,用中文写着“请勿乱丢垃圾”的字样,来羞辱中国人。

 

这么多个国,不遵守规则的,不仅仅是中国人。为什么,他们偏偏只用中文来提醒?难不成,西方人对中国人一直抱有成见?

 

成见,一定是有的。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中国人的整体规则意识。

 

对规则的自觉遵守,很大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对规则的自发敬畏,很大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整体看,中国人的规则意识,确实非常淡薄。

 

原因何在?


 5


我想,可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中小学生从小缺失规则教育。加上“精致利己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不少成人带头不遵守规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逐渐对规则失去了应有的敬畏。                              


一直觉得,中国德育教育,最缺失的,就是规则教育。

 

我们的德育活动,常常搞很多高大上的活动,创意无穷,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却把“不能随地大小便”“不在墙壁上乱涂画”“不随意插队”“不大声喧哗”“不抢占生命通道”“不乱丢垃圾”等最最需要做到的,给忘记了。

 

想起了胡适先生说的话(对不起,请原谅我三天内引用同样的话语,包括以下少数句子,和前天的文字略有类似):“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 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不得不佩服胡适先生的远见。

 

当下的德育,正是太多人“谈道德”“谈高尚”“谈大公无私”,却把最应该谈的“规则”给忘记了。

 

其实,大家不是把“规则”给忘记了。而是太多的路,规则走不通,而是以“潜规则”来走通的。渐渐地,讲规则的人少了,规则,也就被遗忘了。

 

严格执行学校里学到的那些规则,往往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而一些活用“潜规则”的人,则处处顺风顺水。这就让规则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规则,逐渐成为鸡肋。

 

尤其走出国门,潜意识里不知规则为何物,血液中,流淌着“潜规则”的基因,规则,早已被“格式化”。久之,规则意识,沉沉睡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则意识,要正本清源,需要国家层面健全法规,需要公民自觉执行。多一些按规则办事,少一些“潜规则”办事,规则意识,才会逐渐苏醒。

 

这是从大环境来说。从小环境来说,每个生命个体,都要学会自尊自爱。敬畏规则,是自尊自爱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你不敬畏规则,规则,就会让你尝到苦果。规则,是最高的“道德律令”,它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应该时时高悬在我们的头顶。


每个人都敬畏规则,规则,就会成全每个人。具体到学校德育教育,要把“知规则”“守规则”当作德育的重中之重。学校德育教育,要大幅度减少口号式、凌空虚蹈的空洞德育,而是以规则教育作为主线,细化课程,强化规则,通过大量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强化规则意识。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不守规则,是因为不懂规则。敬畏规则,当从“懂得”开始。

 

“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语)。唯有全社会每个人都来遵守规则、敬畏规则,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敬畏规则,敬畏生命。



(更多关于“规则”的话题,请点击阅读下文)

 

张祖庆:依然好好活着



编辑:小北  小南  图片搜自互联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