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盐,无痕有味 ——读《刚好遇见》有感
水中盐,无痕有味
——读《刚好遇见》
文 | 朱维丽
印象里,祖庆老师是精神明亮的人,也是熟悉的陌生人。
听过他的课,有创意有底蕴有锐气;常读他公众号里的文,就如阿牛老师给他贴的标签:一线教师代言人,教师专业成长导师,文学中年召集者。
这样的祖庆老师,从2009到2019年写的文,又是怎样的?
如果你跟我一样,以为是谆谆教诲,或带着猎奇的心去读,你也许会失望,建议去读他的另一本书——《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
这本《刚好遇见》,能读到百般滋味,有尖酸不刻薄的杂评,有甜美不煽情的回忆,有苦拙不励志的磨砺,有粗咸不快意的泪水、汗水。我比较关注三点:
一个顽童的成长史
如今,城里的孩子越来越精致而拘谨。
而张同学,是在乡村野生放养的,他从小就决定自己“怎么爱,怎么活”。
他很淘,逃学、留学、与人摔跤,村里最骁勇的就是他。他做水鬼、想媳妇,与父亲夜钓,在池塘裸泳、捉虾、摸螺蛳、钓鲫鱼、采菱角……
他很馋,盼望过年过节,可以吃各种零食,赖皮还厚脸皮地找姐姐、弟弟要。
你看这些吃的多诱人:炒蚕豆、爆米花、葵花籽、南瓜子,春天的荠菜、马齿苋、地莓、桑果、野草莓,还有菱角、钻竹蜂的蛹、李子、橘子、荸荠、甘蔗……
特别是写番薯和年糕的两篇,真是笔尖上的江南美食,让人回味。窃窃的想,小时候这么爱吃,怪不得后来有辛酸减肥史。
感性的顽童故事,伴着浓烈的草木味扑面而来。
童年,如蓬勃的劲草,亲近自然与人,没有所谓的守规矩或顺从,丰富随性。
2
一个男人的爱家柔情
为人子——《父亲在,菜园便在》
含泪读完这篇。
很多人的父亲,都是不善言辞,但那么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在土地上。
早出晚归,似乎闻着泥土味,锄几下地才舒心。在这样的父亲身边,在这样的菜园里,体会到一种坚韧的力量。
为人夫——《失误也美丽》
窃笑着读完此篇的第一个故事。
一年的三八节,祖庆老师给妻子的一次惊喜,所谓“歹念”一起,浪漫惊喜,层层揭秘。
当然,此种柔情蜜意,在《后山那片映山红》,以及朱老师的《老海鲜姜汤面》里,也能窥见一二,我就不多说了,反正甜。
为人父——《趁你还年少,而我鬓未霜》
这是本书中唯一一首诗,记录一段送儿子去考场的路,只有半小时。
这个父亲好镇定,“一路拍照,一路闲聊”,这个父亲好冷漠,“没有拥抱,也没有叮咛”,只是拍拍肩,远远望着,没有感伤。
可是,我读到了这个父亲的智慧——平日里多共处,考试时只求尽力,他说:孩子的成就“不是我们的荣耀,只是你自己的努力加上老师的栽培,还有那么一点点运气”。
考不好呢?考完呢?他都为孩子考虑。那文字里,有对孩子柔柔的注视。
守护一个家,如山冈上静静的月,既要温柔用情,又要心性敏细的羁绊。
3一个行者对恩师、朋友的情谊
这部分,是我比较熟悉的小语界,写的都是学养丰厚的先生:于永正、贾志敏、沈大安、钱正权、张光璎、支玉恒、周一贯、王崧舟……
几位先生的特点,在文中立得分明,祖庆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一边细读一边摘录良言:
舞台表演追求的是“美”,而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真”。舞台表演看的是结果,课堂教学看的是过程。——贾志敏
是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才重要。——钱正权
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张光璎
一生风雨未彷徨,小恙奈何老夫狂。——支玉恒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显方圆。——周一贯
做人,就要说真话,做真人。——季俊
除了这些名声在外的先生,祖庆老师还深情款款地记录了他在村小、中学、工作时遇到的恩师,还小调侃大欣赏地写着管建刚、周其星、李祖文、彭丽儿等朋友。
这本书里,还有老师妻子的几篇随笔,我很喜欢。附录有祖庆老师挚友的几篇,互相印证。
生命的“共栖”,如一片向日葵,迷恋与守护着教育梦。
4
余韵
这本书读得很慢,掩卷之后,不能平静。
祖庆老师记录了这些真心人、真情事。如在一棵树上的枝枝条条,在时代的过去、现在、未来穿梭、延展。
在丰富的阅历后,老师仍有热切的肝胆侠气,不遗余力地“抚慰人、帮助人、成就人”。
想起史铁生的《好运设计》,为来世设计各种诱人的开始,却不及过程。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为人父母,为人师友,为人子女,细细品这水中盐,读记录过程的书吧,记得为何出发。
长按二维码进入谷里教育书院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