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获批!轮到荔湾这些街区走红了!
宝源路、宝华路、昌华大街
文德南、人民南、
海珠中、光复南……
近日,
广州多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通过广州市政府批准,
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布。
保护规划的获批,
让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
保护和利用工作
更加规范、更加有章可循。
保护规划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可持续”原则,深入研究街区的发展历程、建筑特色等,总结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梳理街区保护对象并明确高度控制、建(构)筑物分类保护整治措施和建筑功能兼容性分类管控等多类要求,按照尊重现状肌理和功能、公共服务设施不减少、兼顾保护与发展、鼓励多功能混合使用的原则优化规划用地,鼓励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人民南:传统商贸批发
向创新创意、品牌展示转变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以人民南路为主干,范围南至珠江岸线,北至上下九路口,西至后冲街,经故衣街、十三行路,至康王路、人民桥,东至天成路、仁济路,面积41.8公顷。片区以商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引入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在职能调整方面,片区将逐步疏解传统商贸批发市场的现货批发交易属性及仓储物流的属性,探索功能转型路径,增加商务办公和商业文化等职能,加快传统商贸批发向创新创意、品牌展示功能的升级转变。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卫星图
规划提出,要保护街区主要轴线的人民南路,保护状元坊和周边传统街巷形成的格局,保护安业里片区内与珠江垂直的传统挑水巷格局。要保护并提升西堤珠江沿线建筑风貌和景观,打造能展现广州商贸文化的公共节点。保护状元坊的建筑肌理,提升业态,打造商贸文化展示节点。
光复南:条件允许时
建议恢复西濠涌历史水系
光复南历史文化街区是以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区和十三行服装商贸业为依托,以居住为主,彰显广州老城特征,并具有浓郁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的传统居住街区。范围南至十三行路、杉木栏路,北至德宁里、万钟首约,西至怀远驿、康王南路,东至后冲街、故衣街,面积17.06公顷。片区以商业、餐饮业为主,引入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历史服饰商贸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现状街区内人口约为1.9万,随着街区功能定位和职能转变,将逐步疏解人口。
光复南历史文化街区卫星图
保护规划提出,要保护并提升光复南路、杨巷路、和平东路、桨栏路沿线建筑风貌和景观,打造能展现广州商贸文化的公共节点。严格保护街区现存的15条麻石板街巷铺装,不宜移除或覆盖,保留麻石板的原有格局、肌理和风貌。对历史上存在的其他麻石板街巷,有条件的宜逐步恢复麻石板路样貌。针对现状已经消失的西濠涌历史水系,条件允许时建议恢复;不能恢复时,建议保护已形成的空间,增加标识历史水系的信息。
宝源路:鼓励居民结合传统民居
发展特色商业
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宝源路为主干,范围南至逢源中约,经逢源东街、宝贤坊至莲塘二巷,北至逢源北街、宝源正街,西至龙津西路,东至宝华路,总面积9.53公顷。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正东西向主路与正南北向街巷相交的方格状路网格局。西关竹筒屋、集合住宅呈现南北向、联排式、高密度的布局模式,展现了窄面宽、长进深的平面特征和街道立面整齐划一的立面特征。片区以传统居住、特色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主,是展示与传承地域特色及传统西关文化的历史街区。
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卫星图
保护规划提出功能混合指引,宝源路沿线地块,可采用“文商旅”相结合方式,设置文化体验、商业零售、特色餐饮、精品旅馆等功能。其余地块以“微改造”模式保护和活化历史资源,在不影响原居住功能的前提下,鼓励居民结合传统民居,发展特色商业,兼容公共服务与文化活动。
宝华路:严格保护
传统街巷、麻石板街巷
宝华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宝华路为主干,范围南至十六甫二巷、连登横巷,与上下九—第十甫路历史文化街区相接,北至长寿西路,西起宝华路,东至宝华大街,经观音大街、文昌南路、十六甫东街、宝华南二巷至翁源巷,总面积7.93公顷。片区以传统居住、特色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主,至今保存着宝华市场和宝华路商业街两种商业空间,是广州传统内街市场与商业街并存的典型代表。
宝华路历史文化街区卫星图
保护规划对老城现有街巷空间进行梳理与优化,延续老城街巷步行为主的现状。严格保护街区内13条传统街巷、17条麻石板街巷的宽度、铺装及街巷风貌。延续街巷的慢行功能,对街巷进行铺装整饰,打造兴贤坊、宝华中约、宝华正中约、十六甫北街-观音直街、十六甫东街、西关涌沿线6条慢行街巷。沿宝华路、长寿西路、文昌南路两侧打造人行道慢行空间,整饰人行道,清除慢行障碍,实现人行与自行车分流。
昌华大街:引入文化展示、
文化体验等活化利用功能
昌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北至逢源中约,东至恩宁路,西南皆以昌华涌为界,总面积6.05公顷。片区是西关建设时间跨度较大的高级住宅区,可谓是广州近代住宅的活体博物馆。街区内建筑遗存几乎包括了广州近代全部的居住建筑类型,如清末的传统竹筒屋、西关大屋及其改良形式,民国初年富商、军政名人居住的西关洋楼、西式公馆,民国中期刘园出售后成片建造的花园式独立住宅,以及民国中后期的集合住宅、联排住宅等,体现了广州市民起居观念的近代化住宅空间模式和建筑样式的发展历程。
昌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卫星图
规划提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粤剧名伶靓少佳、郎筠玉旧居(恩宁路昌华新街 29 号)、粤剧名伶千里驹旧居(多宝路 77 号)、港台功夫演员张翼旧宅(昌华新街 12、14 号)等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建立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和历史名人故事与物质空间的联系。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闲置公房、公园广场等空间引入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的活化利用功能。
你最期待哪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留言告诉小荔吧!【来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图片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广州荔湾发布往期】
【编辑 黄文浩】
【审核 段丁、木木】
🎦 关注广州荔湾发布视频号,掌握最新动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