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见过短头发的我吗?(内附六年级阅读课视频)

郭学萍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 2021-04-30

又到了长辫子老师的视频课时间,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

小学六年级经典课文,

《灰椋鸟》的教学实录。

先戳视频,一睹为快吧!

▲《灰椋鸟》授课视频



《灰椋鸟》课文内容节选

①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②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


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③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④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⑤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⑥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灰椋鸟》课堂实录  


一、歌曲导入,引出作者


(课前多媒体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铃声响,画面定格歌词)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的女孩,名叫——徐秀娟。



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


生:灰椋鸟


二、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着我一起端端正正写课题。“灰”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火字旁,最后一笔捺要写长。


“椋”是一个生字,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木”的最后一笔变成点,往里收。右边是一个“京”,读的时候可不能读半边音,应该读liáng 。


“鸟”,头顶的羽毛高高翘起,它昂着头,稳稳地站在树枝上。让我们一起把课题连读一遍——


生:灰椋鸟


师:像“椋”这样的生字,课文中还有两个,指名认读。

生:个别读椭(tuǒ), 栖(qī)


师:“椭”是左中右结构,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耳朵旁要窄一些,整个字要写得紧凑一些。


“栖”右边第五笔是竖弯,不能写成竖。把这两个生字分别组成词语之后,谁再来读一读。


生:先个别读,后齐读 椭(tuǒ)圆形,栖(qī)息 。



三、出示图片,认识灰椋鸟


(多媒体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师:看,这就是灰椋鸟。它正栖息在树的枝头,让我们一起仔细地看一看,

它的嘴——

生:尖尖的


师:它的背——

生:灰灰的


师:远远望去——

生:黑乎乎的


师:有什么好看的呢?然而,就是黄海滩涂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鸟,在徐秀娟的笔下却那么富有生气,尤其是在灰椋鸟归林的时候。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境。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的4、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境。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初步感受一下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

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当时的场面,你会想到哪个词?请把你想到的词写在黑板上。

生:陆续上黑板板书——


师:同学们的感受还真不少呢?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哪些词语可以归为一类,为什么?


生:我认为这些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如:浩浩荡荡、气贯长虹、排山倒海、铺天盖地……


另一类写出了灰椋鸟归林时气氛的活跃。如热闹非凡、喧闹、百鸟争鸣……



五、渗透学习方法,品读第4自然段


师:群鸟归林,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那片树林,走进灰椋鸟的世界,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的第4自然段。


自学提示

读:默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

画: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鸟的句子。

思: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生:根据要求自学。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


生:我喜欢“投入”这个词,因为从“投入”可以看出灰椋鸟非常喜欢这片刺槐林,就像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灰椋鸟就是这片刺槐林的孩子。


(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单株的刺槐,一张是成片的刺槐。)


师:看,这就是刺槐树,每年五月就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一棵棵刺槐树,组成了一片刺槐林在灰椋鸟眼里,刺槐林就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就像它们温馨的家园。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个别读。

师:请同学们用手势做一个“盘旋”的动作,然后想一想,灰椋鸟为什么要在枝头“盘旋”?


生:也许是先归来的鸟儿在等待后归的鸟儿。

生:也许是贪恋落日的余晖,还想再美美地欣赏一会儿。


生:他们就像一群贪玩的孩子,在回家之前,不忘抓紧时间再玩一玩。

师: 这哪里是鸟啊,简直就是一群活泼泼的孩子!谁接着来聊一聊,还有哪些句子打动了你。


生:“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这句话写出了灰椋鸟数量众多,气势磅礴。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情景。


生: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看看文中的这幅插图,有没有把“大部队”排空而至的情景很好地表现出来。


生:我认为基本表现出来了,但是插图上的灰椋鸟应该画得再多一些,因为“整群整群”说明数量非常多。


师: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灰椋鸟数量很多。

数百米长、浩浩荡荡、巨大、一批一批……


师:数量众多,规模浩大,黑压压地布满天空,这就是——

生:排空而至


师:这里的“排”和哪些词语中的“排”意思一致?

生: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师:还有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表来”中的“排”,意思都相同,现在你知道“排”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推开。


师:那么“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灰椋鸟一大群一大群,像把天空都推开了一样。


生:意思是灰椋鸟很多很多,呼啦啦一起涌进刺槐林,像要把天都撑破了,场面非常壮观,气势非常宏大。


师:(结合黑板上学生板书的词语总结归纳)灰椋鸟的数量实在多呀,真是——

生:遮天蔽日、铺天盖地


师:它们一群群飞入刺槐林——

生:络绎不绝


师:让我们感觉——

生:气势磅礴、气贯长虹


师:这样非凡的气势,让我们深深地理解了“排空而至”这个词语。要想表现出如此壮观的气势,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读最合适?

生:齐读


师:我也想加入你们齐读的“大部队”中,给我这个机会吗?

生:齐读


师:继续交流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同伴和儿女”,这句话中,作者把灰椋鸟儿想象有感情、会说话的人了,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灰椋鸟,你会向同伴倾诉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生:孩子们啦!我做好晚饭啦!快回来吃饭吧!


生:朋友们,我今天出去的时候,听到人们正在呼吁不要伤害鸟类,以后我们过日子就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生:朋友们,我今天出去的时候,听到人们在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以后,我们会新家园了!


师:灰椋鸟不仅向同伴们倾诉了自己看到的,还倾诉了自己听到了,这就是文中的哪个词语——

生:见闻。


师:除了见闻,它们又有哪些收获呢?

生:嘿,伙计们,今天我逮着一只肥嘟嘟的大青虫,可好吃了!


生:我今天在一片果林里发现了很多美味的果子,真好吃,明天我带你们一起去饱餐一顿!


师:这一些些的倾诉,那一声声的呼唤,后到的鸟听懂了吗?


生:后来的鸟不仅听到了,而且听懂了,我是从“应和”这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应和”就是回答的意思。如果没有听懂,怎么回答呢?


师:一问一答,一呼一应,一唱一和,多么温馨而和谐的画面啊!谁来读读一个句子。


生:感情朗读



六、学习作者表达方法,尝试熟读成诵


师:刚才老师与大家愉快地交流了写灰椋鸟的句子,老师也感受到了大家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但美中不足的是,同学们将灰椋鸟归林的场面说得有点散乱,但你在读第4节的时候,有凌乱的感觉吗?


生:没有,因为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所以感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第4自然段表达顺序

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从“一开始”写到__________________。

从“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

 

师: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老师想跟大家合作朗读第4自然段,愿意吗?

生:和教师合作朗读第4自然段,直至熟读成诵。



七、品读第5自然段,把文字变成画面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正在意犹未尽时,天色暗下来,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派景象呢?


请同学们拿起心中的摄像机,跟我一起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到林中去抓拍一些精彩的画面,再给抓拍到的画面取一个诗意的名字。


因为是抓拍,所以要注意:一要专注,而要用心。准备好了吗?那就出发吧!


(教师配乐朗读《灰椋鸟》第5自然段。)


师:你拍到了哪些动人的镜头?


生:我抓拍到了夕阳西沉的美丽景象,你看,一轮红日慢慢地从天边滑落,晚霞映照着刺槐林,把整个刺槐林染成了红色。我想给这幅画面取名为“夕阳西沉图”。


师:同样的画面,有没有同学想到其它的名字?


生:我想给这幅画面取名为“夕阳无限好”,因为作者看到林中这么美丽的景象,一定十分开心。


师:你引用的是李商隐《乐游园》中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表达的是一份感伤,你表现的却是一份喜悦。相同的是夕阳,不同的是心情。


生:我想到一个名字“醉”。这样的美景,作者一定深深陶醉了。


师:仅仅是作者陶醉了吗?我也陶醉了,你们呢?也一定深深地陶醉其中了吧!


生:我拍到的是鸟儿翩翩起舞的景象。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着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我给整个画面取名为“灰椋鸟的舞会”。


师:灰椋鸟的舞会,一个多么喧闹而热烈的场面。


生:我想给这个画面取名为“穿上盛装的少女”。


师:作者一开始说灰椋鸟灰灰的背、尖尖的嘴,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现在却说它像穿上盛装的公主,仅仅是因为晚霞的映照吗?


生: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不了解灰椋鸟,对灰椋鸟没有感情,所以说它有什么好看的呢?现在作者已经喜欢上灰椋鸟了,她眼中的灰椋鸟自然变得美丽无比,像公主一样。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丽的景象融入了作者炽热的情感。


生: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题目“夕阳热舞”。


师:夕阳热舞,如果把次序颠倒一下,就变成“热舞夕阳”。你看,那舞动的不仅仅是灰椋鸟,连夕阳都被感染了,和灰椋鸟一起舞动起来。


那舞动的哪里是夕阳,分明是我们那一颗被陶醉的心啊!谁能把这一份美好和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感情朗读


师:夕阳西下,百鸟归林;叽叽啾啾,其乐融融。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一份快乐和美好表现出来。


生:读第5自然段。


师:飞瀑落入深涧,声嚣如雷;惊涛拍打岸滩,石破天惊。这恢宏而磅礴的气势,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再读第5自然段。


师:这哪里是树林,这分明是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哪里是刺槐林和竹林,这分明是灰椋鸟的乐园,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一份喧闹和热烈表现出来。


生:齐读第5自然段。


师:作者被如此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深深感染,她想——


生: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师:我想此时此刻,不仅是作者,我们每个人一定都会被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也会像作者一样欢呼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欢呼什么?


生:啊!这场面真壮观!灰椋鸟成群结队归林的样子,犹如大海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朝着树林涌来,在夕阳的余晖斜照下,灰椋鸟的羽毛格外的美丽。


这么美丽可爱的灰椋鸟,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让这片美丽的树林永远成为灰椋鸟的天堂。


生:灰椋鸟回家了,树林就是鸟儿的家。


生:我真的看见灰椋鸟是怎样回家的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参加植树造林,让鸟儿有家可归。


师:这样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把你的欢呼,把你的赞叹,把你的惊喜,放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


生: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声情并茂)。



八、回溯前文,理清文章线索,内化文章语言


师:徐秀娟一生热爱鸟,把鸟类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可是她一开始喜欢灰椋鸟吗?


生:作者一开始并不喜欢灰椋鸟,觉得它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有什么好看的。后来,在观看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境之后,对灰椋鸟产生了喜爱之情,觉得灰椋鸟像穿上盛装的公主。


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表达出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更是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一种赞美,因为刺槐林是灰椋鸟的家,如果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也就没有了鸟儿幸福的家园。


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一条暗线。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感受一下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


生:课文4、5自然段的场面描写非常出色。


师:当然,作者在场面描写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细节描写,例如在描写“大部队”归林时的场面时,作者先用广角镜给了一个全景,“它们大都……有的 ……有的 ……”然后再用特写镜头拍出“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这样就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生:作者用词准确,如“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 这里的“似”与“如”都是“像”的意思,但作者却用了这两个不同的字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师:这样行文不仅准确生动,而且使语句富有音律、节奏之美。请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述方法,练习用“好像……又像……”、“似……如……”说话。


生:天上的云变化多端,好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又像一只只雪白的天鹅。


生:林黛玉似轻柔的微风,如较弱的柔柳,处处惹人生怜。


生:风好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把农田梳理得井井有条,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书页翻得哗哗直响。


生:她的声音真美,从她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都似珠如玉,悦耳动听……


师:美好的文字,要美美地去读。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4、5自然段。


师:是啊,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如果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九、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1、推荐欣赏《百鸟奏鸣曲》,鼓励用上书中的一些词汇说出自己的感受。


2、推荐巴金《鸟的天堂》,和《灰椋鸟》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场面描写的体会。



《灰椋鸟》课后总结  


【课后反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概莫能焉。


所谓“入乎其内”,就是教师认知、进入教材,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仔细揣摩、认真分析,形成认知框架。


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教师要跳出教材,将教材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进而在脑海里拓展出一个广阔充裕的空间。


《灰椋鸟》这篇课文跟一般写景的文章有所不同,因为本文的作者“徐秀娟”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


1987年9月16日,她为寻找飞失的小丹顶鹤,涉水时不幸遇难牺牲,年仅23岁。 因为她所从事的工作使她对貌不惊人、鸣叫声音单调刺耳的灰椋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也是作者在看了一次电视录像后才产生的冲动。


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并不美,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呢?是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是灰椋鸟在林中快乐自由的生活。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第4、5自然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


2、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


3、指导方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总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一贯的教学主张。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种子酝酿发酵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


课堂上,教学能否驾驭自如,是对教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


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


  《灰椋鸟》名师点评  


演绎母语教育的哲学——我读特级教师郭学萍《灰椋鸟》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高子阳

 


我喜欢听课,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听过数千节课,却很少评课。上课者真的不容易,他们很辛苦,尊重上课者那是必须的,我知道随便说说那是一种不尊重。


但看了人家的课,如果不说不写点东西,等于是欠债不还债,恰有一种不道德之感。这是很纠结的事!


我很清楚,不管谁点评课,都要贴上一个个标签,贴准确了、贴得像艺术品等众人拍手称赞,贴的方位不对,贴的太多、太大,让人耻笑,结果教者没了,评者也消失了。


著名特级教师郭老师把《灰椋鸟》发给我,我反复拜读,忐忑呀!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如牛,我可不是庖丁,却被逼着拿着牛刀宰课,哆哆嗦嗦,一身是汗,不敢靠前。


认识郭老师的朋友都知道,她是长辫子姐姐,她有非常特别的笑声,是好响亮、好有穿透力的那种。我从她课堂中表现的微笑,感受到那是杜乡式的微笑(美国人把微笑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国杜乡发现的微笑,非常美、非常幸福的那一种;


另一种是贵妇人剪彩时装出来的微笑,这种微笑没有任何幸福可言),感受到她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幸福。我知道这是一种生命化幸福的追求,是为了人更有意思成长的生命追求。


一. 原始冲动: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回到原点的哲学追求


德国著名艺术家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小学语文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由“文字+图”组成,以赛茨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教材恰似“原始冲动”理念的巧合,《灰椋鸟》有文字有图,文字是徐秀娟看到灰椋鸟那场面产生冲动后的记录,图是教材编者根据徐秀娟的记录进行可视化的恢复,这该算作是编者的原始冲动。


我喜欢“原始冲动”这个词,这个词折射出一种科学化、自然化、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忽视这两种冲动,这两种原始冲动要能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唤醒学生并产生共鸣,继而产生新的冲动。


新的冲动是什么?那就是学生阅读后能用继续使用文字、绘画来表达,或者用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来表达,比如音乐表达。


郭老师教学中使用的音乐作品——《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就是音乐人读徐秀娟牺牲之故事后产生的原始冲动创作出来的,今天学习《灰椋鸟》理应有着更多的冲动,郭老师的这种暗示,肯定能激起学生,这从整个课堂来看,学生有了很多表达。


这两种原始冲动其实告诉我们母语教育有两条非常重要的路决不能丢弃,一条就是文字表达,换一个词来说就是写作;第二条就是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很独立,就是纯纯的阅读教学,即使有写作也只是小片断、小习作训练还被贴上“读写结合”标签,除此之外“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就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关注;


像教材中的图,我们传统说法是“插图”,我一直不喜欢插图一词,我认为教材中的图应该是教材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外在的,插图有一种外在的感觉,创造性地使用好这些图,能让抽象的内心表达变得更加具体。


当下的阅读教学,对这两种“原始冲动”是缺少思考的,读写画自然一体的东西早被强行分开。郭老师做得很好,她把《灰椋鸟》上成了有文字表达、画面表达之原始冲动的课。


郭老师利用大量的时间讲这一课的写作,比如她向学生出示“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表达” 来讲自然段的表达顺序,这样就把散乱的场面、凌乱的感觉变得有序了,逻辑关系也清晰可见。


再比如,她让学生为那动人的镜头起名,从学生起得名字来看,学生自动习得了一种“表达方式”。还有郭老师讲明线、暗线,这是很多老师不敢讲的东西,因为这些知识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考试也不考,郭老师讲了,是在学生理解下讲的,讲得很轻松,很自然。


郭老师还非常重视画面,整节课,她在这儿花费的时间非常多,这种把文字变成画面的教学就是抓住原始冲动的教学,让内心世界变成可视的世界,理解文章就变得容易了。


与郭老师聊课,她说自己的语言非常有魅力,容易把学生粘住。原始冲动最有粘性,因为原始冲动一旦产生,它会粘着你的思维创造奇迹!


二. 种子课堂:第三学段阅读教学应该有的教学追求


我常说,不管什么样的课堂,公开的还是常态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精彩的还是平淡的,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来说都是一颗颗能够发芽并结出硕果的种子。


如果把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比作“游泳”,第一、二学段应该是带着孩子先“玩水”,第三阶段应该是专业的游泳基本概念、要领等讲述。


现在第一、二学段在玩水我们可能做的还不够好,不过郭教师在专业的游泳指导上,却恰到好处。那郭老师通过《灰椋鸟》一课的教学,给予我一把什么样的种子?


一颗种子叫热爱。《灰椋鸟》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学完这课之后,学期就要结束了,整个小学阶段只剩下了一年了,字的教学按公开课的标准来看,没有什么花头,教不教,都没有什么可说的。


郭老师不是这样的,她还是像往常一样——“椭”是左中右结构,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耳朵旁要窄一些,整个字要写得紧凑一些……什么是热爱,坚持这样教,学生坚持这样做,这就是热爱。


一颗种子叫情境。李吉林先生的情境之种子传到了郭老师的课堂,郭老师把这颗种子再次种在《灰椋鸟》里。


郭老师用歌曲创造情境,用图画弥补学生的未知,反复以情境提醒学生走进文本,捕捉场面。虽然这一方法不是创新,却是母语教育的必须。


郭老师是一位非常自信的教师,与她聊课,她会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性和抒情,强调她给学生创造的可以粘在一起的世界,她爱情境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对语文的痴爱。


一颗种子叫方法。郭老师使用了“自学+交流”的方法,自学是个好方法,这一方法普通、简单、高效,人人能用。


虽然郭老师还用“读、画、思”自学提示,没有完全放手,完全相信孩子能自学,相信每位学生有着自己的自学理解与行动,但通过学生的交流来看,这种提示是需要的,这是事半功倍的体现。


有了教师筛选过的提示,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乱跑,对理解关键词句有好处,从师生对“排空而至”一词、感受最深句子的深刻交流中可以看出这一方法的价值。

一颗种子叫博引。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外显表现往往是说话时旁征博引,老师常把掌声送给课堂中精彩的表现者,而这些精彩者都有个共性的特征,那就是在理解文章上用上了大脑中积累的词汇。


郭老师这一课有很多精彩之处,看了这一课,谁都愿意把经久不息地掌声用在“品读第5自然段,把文字变成画面”,师生共同博引,精彩立即出现,精彩的出现就是课堂教学深刻理解的高潮,就是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佳形势的表现。


一颗种子叫智慧。文章一旦变成课文,研究作者的智慧,那是必须的,徐秀娟写下的这则日记,她真实的智慧被郭老师发现,并在课堂中引发学生思考。


作者徐秀娟开篇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有什么好看的呢偶然的电视中感人的的场面,让她产生想去验证的冲动;接着写自己看到的真实——场面;最后写自己的真实改变,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说明作者真被热烈场面感染了,还有作者想到了很多很多,比原来更多。


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情境展示,这样的文章样式,打动了教者,教者以她的魅力语言引导学生,学生自然会被打动,自然能接纳作者的被真实感染,记录真实的智慧。


一颗种子叫思考。美国教育家多琳达说,世界上有2亿多学生不会思考,这2亿学生大多集中在非洲与亚洲,而亚洲的学生大多在中国。


非洲、亚洲人口分别是7.5、36亿,学生总数8亿多,我国从小学到大学共有2亿多学生。我国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到底怎样?不言而喻!我听过好多老师上过《灰椋鸟》,老师把精力都集中在场面描写上,反反复复地读啊读,说啊说,真正的深入思考没有产生。


《灰椋鸟》的最后一段是简单的,内容非常好理解,但“我想”却没有成为许多老师的关注,其实这一课是真实的“我想、我看、我写”,真实的东西需要大脑来思考、判断,还有论辩,这其实是哲学的问题。


哲学告诉人们要拥有自己的思考力,提醒人们要终身使用好思考。因为会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不会害怕,才会有自信。


小学阅读教学,我们是不讲哲学的,徐秀娟的这篇文章其实富含哲思,她回来路上的思考,给予学生的引领是重要的。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的人,那是不一样的。而这一课如果不教思考,不教善于把思考记录下来,这肯定是母语教育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坚信,这颗思考的种子,在郭老师的课上发芽了!


三. 争辩驳论:母语教育的哲学需要我们往前走


郭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特级教师,她对阅读教学地思考我是无法相比的,拜读她的课,与她进行一次次碰撞,每一次我的收获都是最多的。


接到郭老师的课堂实录,读完一遍之后,我发给郭老师几个问题,与她争吵起来,美妙极了,但愿以郭老师提供的精彩案例促使我们能展开一场深刻的辩论


1.这篇文章出自徐秀娟的日记,入选课文时文体发生了变动,我们是按日记文体来教,还是按照说明性文体来教?郭老师说这是记叙文。其实从文章内容来看,从细分的文体学来看,这却是不折不扣的记录。


文体,在教学中怎么体现呢?这是个难题,但小学语文教学的确需要探讨,因为探讨不好,我们广泛提及的语感训练可能会偏航。


潘新和先生说,谈“语感”,首先要谈“文体感”,没有文体感的充分理解与全面体现,语感也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不存在抽象、孤立的“语感”,“语感”只有在具体的“文体”和特殊的“语境”中才是有意义的。


培养“语感”,准确地说应是培养某一种“文体”的“语感”,进一步说,“语感”能力,是指在某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的特定“语境”中体现出的“语感”能力。


阅读教学的文体感弱化,习作又有淡化文体之说,老师也只是带着学生写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像记录、说明文、议论文、剧本、研究报告、自传、他传、小说等文体还没有真正意义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没有这些文体的广泛而深入地实践,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没有真正亲近哲学的表现。


法国已经在学前班对3至4岁的儿童进行哲学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让孩子们懂得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并教他们如何使用语言、进行社交、接受他人和建立自信。


2.郭老师,你见过灰椋鸟吗?这一篇课文我教过好多次了,但我至今没有见过灰椋鸟,对那种场面也只是课本中的那段描述。


其实大多数的老师普遍没有见过,但课堂上却好像都见过,我常说这样的教学应该变一变,那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来改变这类课文的学习?在我个人的教学中,我一直不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坚信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我知道自己至今没有跑起来,只知课文中的那一点,而大多数的学生肯定考完就算了,起点最终还是沦为了例子。我的内心常感这是教学的悲剧!这样的事实,我们如何打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杨振宁教授回国。七十多岁的老人第一次到庐山浏览,他看到了瀑布后,立即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然后说:“这首诗,我六岁就会背诵,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真是诗仙呀!


以如此简洁的语言写庐山瀑布,看来只有诗仙能为。”从杨振宁教授的这段言说,看这类课文,我们要不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种希望?


3.徐秀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们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价值?她的表达方式给予我们什么?


徐秀娟与很多人不同的就是看了之后有了文字记录,这一记录让更多没有见过灰椋鸟的读者有了新知,这一记录其实也告诉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有许多发现,发现之后别忘记记录,我认为这又是一篇可以唤醒学生爱上写作的课文。


阅读教学中要不要将其点出来,给学生一个金手指?如果点了,是不是一种多余?


4.学生与文本怎么对话?学生与作者怎么对话?学生如何看待那个场面描写?课堂中学生有很多精彩的表现,这种表现要不要保存下来?


研究日本的母语教育,我们都会发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有读后感,这种读后感不像我国中小学广泛使用的学生比较讨厌的读后感写作,而是给文中人物写信,或者模仿着作者给自己回信。


根据遗忘规律来看,课堂中精彩的表现,如果不以文字记载下来,要不了多久,精彩就会远离我们。如何善待学生课堂的精彩?这是我们不得不研究的话题。


 

 

疑是梦里云中仙——“诗意语文”郭学萍老师无锡教学观摩印象记


南京市栖霞教师进修学校

陈道佩

 


11月4日,秋高气爽,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来到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参加省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全省13个市的14名代表教师(其中无锡市2名)在这次盛会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我们南京的代表是我们的“长辫子老师”——郭学萍。


下午1:30分开幕式。2:00第一节课正式开始。第一节课就是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郭学萍老师执教的《灰椋鸟》。



她不愧为“诗意语文”,先声夺人,在华灯映照的无锡教坛上,写出了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自由诗、现实诗。其教学设计独特——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情感美、洒脱美、朴实美!给全场教师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一、 抒情诗——情感美


课堂上,郭学萍老师以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语,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师生情感在情意融融的场中激荡、共生。


她适时使用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理解“排空而至”一词时,先让学生理解“排”的意思,并同“排山倒海”作比较,然后郭老师打出图片,当学生一下子看到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的鸟儿飞过,情绪立即激动起来,争相动情朗读,“排空而至”这个词一下子就在学生头脑中鲜活了起来。


在教学第5自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郭学萍老师配乐范读,其优美的动听地朗读使“翩翩起舞”“百鸟争鸣”这些词在学生头脑中又一次鲜活了起来,而后学生争相为这段起出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动听的、感情奔放的小标题。


二、 自由诗——洒脱美


在让学生初读课文4、5自然段的时候,郭学萍老师大胆地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场面的的好词,并让他们写在黑板上。学生众说纷纭的时候,郭学萍老师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进行巧妙地点拨、引领,让学生自己去归纳,理解。


这样的课堂,流泻着自由,放荡着不羁,呈现着洒脱。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共同感动,在与文本的切磋对话中逐步走向深层的精神交流。在看似松散的课堂流程中,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悟却越来越深。


三、现实诗——朴实美


在第一课时的生字教学中,郭学萍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揭示课题《灰椋鸟》的同时拎出“椋”这个生字,又让学生主动找出文中带有木字旁的另两个生字“椭”“栖”。


对于其余的生字,其实在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场面的的好词时就逐个解决了。郭学萍老师采用随文、随词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找,去识,去理解。这样的课堂不但朴实、扎实,实实在在,而且充满了美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诗意语文”圆满地写完了自己的亮丽诗篇。但见台上华灯映照,我们的小郭光彩照人,我激动忘情,不禁脱口吟出了一首小诗:


华灯初照映芳颜,

疑是梦里云中仙。

椋鸟应是瑶池来,

人间安得几回见?


 


视频课《汉字诗》 |  创意写作36

统编本阅读推荐  | 开学第一课定规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