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 | 我在南京,我不会忘记
有些记忆注定不会忘却,1937年至今,整整80年。
这不仅是我们的家国情怀,更是属于世界的记忆,那段令人心碎的岁月早已刻入骨髓。
药大地处南京,自然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那些内忧外患的岁月,都还历历在目……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让我们重回那个血风腥雨的年代,看看药大在抗战时期的漫漫西迁路……
1936年,中国第一所由国家独立设置的药学高等学府——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在南京成立。
(1936年9月,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第一届开学典礼合影)
1937年因抗战爆发,同年9月2日,校长孟目的呈文教育部,鉴于“前方救护工作端赖医药,方今抗战伊始,而此项人才已大感缺乏即医药用品来源杜绝罗掘已空,不敷尚巨,故目前造就药学人才较之平时更为重要,制造急需药物尤为当今迫切事业”,全校师生开始西迁,首迁武汉汉口。
(抗战爆发,学校被迫辗转迁往武汉汉口,以汉口四维路86号为临时校舍,并继续招生。图为师生在汉口校舍前合影。)
1937年12月,学校迁武汉仅历时3月,武汉告急,被迫迁往重庆。1939年7月7日,沙坪文化区“七•七”抗战建国两周年纪念大会在重庆大学体育场举行。重大师生邀约南开中学、中央工校、省教院、药专的师生一道,办墙报、贴标语、演出话剧、放映电影,使社会各界的民众受到热烈的鼓舞。时值重庆连遭日军轰炸,学校于1940年春在距磁器口七八里的歌乐山自建校舍。
(1940年1月,学校在重庆歌乐山购地40余亩用以自建校舍。图为歌乐山时期校园全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次年,全校师生开启抗战胜利回迁工作,于7月重返南京丁家桥原址。抗战八年里,位于沙磁区的国立药专师生依然坚持创办药厂、生产药品,以尽救助百姓、支援国家之绵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子,如著名的药物化学家沈家祥院士和彭司勋院士、著名生药学家徐国钧院士、两弹一星功臣袁承业院士、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等。
这一步步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浮沉,多少坎坷,我们“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1937年,南京,30万无辜者死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80年过去,当年的幸存者正陆续离去,“让世世代代永不遗忘”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很多伤痛历经时间沧桑都会淡出记忆,有些仪式却可以在传承中警醒我们牢记。
1939年,一名侵华日军士兵在南京紫金山上采集到一种紫色小花的种子,此后几十年,他和家人致力于推广种植此花,以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并将其命名为"紫金草",从此,又被称为"和平之花"。其实,紫金草就是中国的二月兰,它耐寒、耐旱,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生长,蕴含着无穷的草根力量。
“紫金草行动”由此而来,今天我们将那象征着和平安好、顽强不屈、团结一致的紫金草徽章带进了药大校园,以表那紫色的哀思。
在这个让历史铭记的日子,对于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药大师生无一不展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感:
“这无疑是关乎整个民族的大事,历史需要我们铭记,对于公祭日的开设实质上也是一个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去避免这个悲剧的再次发生的过程,这是非常必要的。”
“那个年代的南京饱受战火之乱,流离之苦,我庆幸自己能够在现在的南京土地上做一名老师,这样想来,有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多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可以说是为在这片土壤的后裔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一位来到南京已逾8年的老师有感而发:“我在这些年的公祭日当天都听到过南京的防空警报,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联想起小时候为9.18写过的一篇短文,而现在参加工作后,当我再次回首这些祖国的历史,与学生时代相比少了一份偏激与独断,多了一份理智与思考。希望同学们也能多一些来自内心的思考,如何能在学校中让这个活动与个人的行为更加紧密地结合。”
还有一些同学们则说了一些对幸存者的心底话:
“我觉得作为学生可能我们很难去理解他们的那份痛苦,但是我听说现在他们大半都罹患精神疾病,而即使这样有老人在听见‘鬼子来了’之后仍然有非常激烈的反应,我觉得这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吧。”
“现在的幸存者已经不足百位。每一位老人的离去都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记得到现在为止应该已经过去了80年整。八十年前的今天,这片土地上曾经鲜血淋漓,今天我们也应该祭奠这些灵魂,今朝尚还健在的老人们,尤显珍贵。”
“南京本地人每年都会听见防空警报,我觉得这份悲痛已经内化为南京人骨子里的一部分,大抵是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
前事昭昭,后人惕惕,
生者戚戚,逝者已矣。
这份与如今繁华的都市大相径庭的隔阂之感,脚下土地历史沉淀后的沉重之感,无一不警示着我们,和平是需要被我们每个人所争取,所维护的!
历史上我们的祖国风光璀璨却也伤痕累累,而今天,她闯过了蹉跎岁月,不畏艰辛,勇往直前,迎来了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神舟升空,其道大光。
蛟龙入海,一泻汪洋。
辽舰腾渊,风采飞扬。
天河相竞,四海震惶。
歼机试翼,风尘翕张。
和平美好,荣光无限。
前途似海,来日可期。
我们为她骄傲,为她自豪,同样也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祖国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民族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个人如此,民族亦然。只有自强不息的民族能够引领世界的潮流,每个人都应当努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迎接明日崭新的朝阳!
药大人都在看:
文字:高玥 易佳锐
图片:佟雪瑞 崔仲阁
编辑: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