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校庆 | 一生·境界——彭司勋院士纪录片首发
千年岁月,山海可平,风雨沧桑之中,本草萋萋,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中一次次的焕然重生,伴随着光阴之中人类的生命绵延。
诸家《本草》中,有很多化学药物及药物化学的实践发现和发明,虽然没有孕育出近代化学,但当本草最终与化学碰撞出全新的境界,加快了中华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步伐,我国药物化学、化学制药专业创建人之一彭司勋院士,曾倡导利用中草药成分为先导物,设计合成新化合物,进而创制新药,而他在自身命运与抉择的重重碰撞之中,用“心系中华,至臻至善”的境界,映照着波澜壮阔、精业济群的医药人生。
彭司勋(1919年-2018年),著名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195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响应新中国的号召,放弃在美继续深造的机会,排除种种阻挠归国,于1951年回到母校工作。他以“诚恳、勤奋、奉献”为座右铭,从事教学和科研60余年,在药物化学和药物分子设计领域卓有建树。
纵观彭院士的一生,前半生辗转于各地求学,心中集聚愈深的是报国之心;放弃在美国继续深造,选择回国,并婉拒了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和药品检验所的工作,举家迁往南京,回母校执教,是从心到行的转变;自此,他的后半生坚守教育与科研,凭着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用实际行动育人才、兴药学,为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
辗转求学 矢志报国
药专求学
彭院士出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一个土家族知识分子家庭。小学毕业后,为了继续读书,他离开家乡,进入沅陵县朝阳初级中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英语和有关课程都是外国传教士讲授,学习英语的气氛很浓,三年的学习为彭司勋的英语奠定了较好基础。1938年,抗日战争愈加激烈,彭司勋辗转来到重庆,选择了学制四年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就是如今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
1983年与老校友重访重庆歌乐山国立药专旧址
(后排左四为彭司勋)
1938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极其艰难的四年,也是彭司勋艰苦学习的四年,从南京迁到重庆的国立药专,吃的是掺着沙子和稗子的所谓“八宝饭”,住的是几十人一间的简易宿舍,夏天闷热难熬,冬天寒风刺骨,还经常要躲避日寇空袭。
1942年毕业生合影(左一为彭司勋)
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曾说道:“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我们强忍着悲痛掩埋死去的老师和同学。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刻苦学习,报国雪耻,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1942年6月,彭司勋从药专毕业,经药专管光地教授介绍,到中央卫生实验院化学药物组实习。国难之时,艰苦生活早已习以为常,物质的匮乏,难改报国之心,彭司勋与其他工作人员在艰难中度过了无数个充满热血、激情的日与夜。
赴美留学
抗战胜利后,国外进口和国内生产的药品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国民政府卫生部仿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上海筹建药物食品检验局。时任检验局长的恩师马基华,将彭司勋调往上海参加筹建工作。
彭司勋先生晚年回忆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当选院士,除了在国立药专学习期间打下良好基础外,与毕业后的工作条件和留学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
1948年,彭司勋由药物食品检验局推荐,获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赴美深造。
彭司勋就读的学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当时该院中国研究生唯有2人,除彭司勋以外,还有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刘维勤,两人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在此期间,他经恩师马基华建议,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除了上课外,他大部分时间在做实验,过着往返于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
在实验室秉烛达旦,在图书馆孜孜不倦,而在大学邻近的纽约中央公园,午日暖阳下的草地上,面包咖啡填充肠胃,一曲终了思乡离愁,而报国热血,却始终激荡心头。
艰难归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跳出了地平线,饱经沧桑的中国大地百废待兴,恢复经济亟须技术人才。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热情地向海外知识分子发出“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代表新中国政府邀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建设。
“回去,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是7000多名负笈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共同的心声。
留美科协成员、日后成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朱光亚等人还用《打倒列强》的曲调自编了《赶快回国歌》,每次组织在美国留学生聚会都要指挥大家齐唱:“不要迟疑,不要犹豫,回国去,回国去!祖国建设需要你,组织起来回国去,快回去,快回去!”
负笈美国的彭司勋,心系祖国,庄舄思归,时刻关注着国内时局的变化,当他耳闻祖国的召唤,报国热情在胸中熊熊燃烧,经过同学们的相互鼓励和思想权衡,彭司勋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在等待回国期间,他因为没有奖学金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在饭店打工维系生活。当时,美国的船只不能停靠中国大陆口岸,只停靠香港,因此需要香港当局发放签证,但港英当局在发放签证问题上故意刁难。经过三个月的多方交涉和焦虑等待,彭司勋终于拿到香港的签证和船票。
“作为海外学子,唯有知识可以报国,我辈当义无反顾!”彭司勋曾这样说。
1950年8月底,彭司勋先生及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旧金山登上“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同船的一共有120名留学生,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等。但是,回国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船到日本横滨时,赵忠尧等三人被美国特工带下船,被迫接受“审查”。船到香港时,停泊在海中,虽有香港签证,但港英当局仍不许中国留学生登岸。港英当局用小船送彭先生等一众留学生到九龙,再乘火车,一路上都有警察看守,形同押送。到罗湖后,火车停止前行,留学生纷纷下车,手提行李,走过罗湖桥踏上祖国的土地。
回到祖国后,彭司勋先生面临着重新工作。当时,政府对归国留学生的方针是自愿选择工作地点和单位。时任中央药品检验所所长孟目的、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主任薛愚、上海医学院药学系张昌绍等业内专家纷纷向彭司勋先生抛出橄榄枝,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校长管光地和军代表盛立也亲赴上海,带去了校友邀请彭先生回校执教的联名信,考虑再三,彭司勋先生决定回校任教。
从此,他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与祖国药学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精业济群 甘于奉献
解放初期,学校按照苏联药学教育的计划编译、使用苏联教材,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和翻译不准确的情况。1956年,为提高药学生培养质量,卫生部聘请当时南京药学院的9位老师,担任药学专业教材的主编。其中,彭司勋先生受邀主编我国第一本《药物化学》教材,后继续担任各次修订本的主编,《药物化学》后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
1956年,学校开始招收药物化学研究生,彭司勋亲自讲授学位课程,对论文工作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使青年人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熏陶。
80年代初,为了克服当时药学教育多头领导、缺乏宏观规划的不利因素,各高等药学院校联会成立全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协作组,彭司勋被选任为组长。在此期间,为了药学人才培养,彭先生殚精竭虑,他组织并主持多次协作组会议,研究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讨论制定专业目录、课程体系和课程基本要求方案等,与兄弟高校交流教改经验,并创办《药学教育》季刊。
为建立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药学教育体系。他先后赴英、法、美、日、挪威、荷兰、丹麦、芬兰、土耳其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彭司勋与徐国钧访问日本
1977年英国科学代表团来南京和我校访问
彭司勋陪同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合影
1977年美国药学科学代表团来校访问
1979年美国steven's理工学院M.S.Manhans教授
在我校作学术报告,彭司勋翻译
彭司勋1979年秋访问丹麦皇家药学院
1980年访问巴黎第五大学药学院与院长座谈
彭司勋时任中国高等药学教育考察团团长
1985年欢迎日本访问团
彭司勋199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在药学人才的培养上,彭司勋先生曾认为,“新药研究是涉及多学科、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周期长,难度大,投资多。因此大家都不愿啃这块‘硬骨头’。为了人民的健康和医药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批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来从事此项工作。”
彭司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十分重视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文革”期间,科研工作一度中断,直到1975年逐步恢复。当时已经年近花甲的彭司勋,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中,他说,他要把“浪费”的时间抢回来。1979年彭司勋主持了全国首次《药物设计》讨论会,1988年又在他和许多药学界老专家的推进下,成功召开“全国新药研究与开发讨论会”,对中国新药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第四届全国分子力学及药物分子设计学术会议
为了加速研究工作的进展,他积极倡导和组织与国内外高校及制药企业进行广泛协作,成为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的学术带头人。1989年,经国家教委评审,药大的药物化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他带领的药大新药研究中心1995年被国家药监局授予“全国医药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生生不息 精神永续
从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到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同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2007年获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功勋卓著而力行不怠,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间,彭司勋依旧时刻关心着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当谈起学校新上马的科研项目,他立刻来了精神。他最痛恨的就是学术造假,因此常常教导弟子,要做好学问,更要做好人。这句话,他说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全国药物化学教学研讨会
2018年12月,彭司勋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近千名药大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从世界各地赶来送别这位当之无愧的药物化学界泰斗。
对学术潜心钻研,孜孜不倦;对科学锐意创新,精益求精。有人评价彭院士人格魅力甚至大于学术成就。老先生除了学术、科研这些院士共性的成绩,还因为他平时为人正直,敢担当;作风正派,无私心。所以有那么多人尊敬他,怀念他。
为人正直敢担当
彭院士从1981年一直担任学校的学术评定委员会主席。
文革后期,年轻教师错过硕士学习时间,于是直接申请读博士,老先生支持并鼓励,提倡年轻人奋发钻研,他们三年后经评审授予博士学位。
90年代,时任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教司一位负责人要求药大聘其为外聘博导,老先生认为其条件不够而未聘,说我们不是办学店,而是办学校。
作风正派无私心
彭院士从1956年就担任学报主编,现在发展为期刊编辑部。他个人主审等应得款都留给编辑部大家共用。编辑部至今还留下一个老先生名下的5千多元存折,可惜不知密码,取不出来了。
1987年,他从美国访问回来,带回最新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资料,无偿让大家使用。骆厚蔚教授就是受益者之一。
他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直接交由博士生掌握,有利培养,方便使用;他还划拨部分经费给科研经费一时不足的老师,及时开展科硏工作,共同完成部分项目。
彭司勋院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他的人生境界定格于药物化学界泰斗的成就,却成为药大人永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范。
一生许国传科技,两袖清风作师表,正是这位从土家族走出的院士一生的写照。用一生的时间与中国的药学事业融为一体,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奉献全部的精力;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精业济群”的校训和“兴药为民”的人生境界,彭司勋永不消弭的精神魂灵,正以另外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形式传承延续于中国药科大学之中。
药大人都在看
文字|郑诗翌 彭图婉 李心雨 阚勇
图片|彭司勋院士家人及学生 周雷鸣
编辑|李心雨
策划|王琳琳 郑诗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