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寻找“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 化资学院马旭光:把热爱做成事业,教书育人是一堂“停不下来”的课

最美青年教师 乐山师范学院 2022-04-27


编者按

根据《关于开展乐山师范学院第二届寻找“最美青年教师”活动的通知》工作安排,2020年7月至12月,经过教学单位推选、评审委员会初审确定了16名“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2021年3月,各单位开启了对“最美青年教师”典型事迹的寻找挖掘,并制作了一批候选人事迹视频。本期乐乐为大家带来的是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化资学院马旭光老师的故事。



《把热爱做成事业,教书育人是一堂“停不下来”的课》


人物简介

马旭光,男,中共党员,博士,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行政教工党支部书记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四川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专家,中国沼气学会会员,乐山市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乐山市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乐山市环保商会副秘书长,入选乐山市首批“嘉州科技菁英人才培养计划”学校首批“双师双能型”教师,学校青年学术与技术骨干,先后荣获学校“年度先进教师”4次学校“党员服务先锋岗”、“优秀党务工作者”、“青年五四奖章”、首届“最美青年教师提名奖”等10多项荣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建设课程”和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各1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教学成果奖厅级三等奖和校级二等奖各1项;累计指导40多名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学科竞赛奖16项,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次,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次;指导学生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结题优秀率达80%以上;指导20余名学生考上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主持或参与地方环境治理相关横向课题近10项,成效显著。


      你心目中环境保护是什么样子?人们脑海中或许会出现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碧绿的草原……许多这个世界美好的景象,而在我校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师马旭光心中,环境保护是“环境污染的第一线”,他们面临的是环境最恶劣的一面,深入污染一线,实地调查,是“环保人”的责任。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环保初心,在课堂上启蒙、引领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着力培养“有毅力、肯努力、有兴趣、爱环保”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教师是我最热爱的职业,很幸运我的热爱就是我的事业,即使周末、寒暑假忙碌也乐在其中。”从2014年入校至今,马旭光老师在教书、育人、科研、服务地方、行政工作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忙碌、奉献是他的育人本色,幸福、圆梦是他的育人初心



    “马老师总是第一时间解答我们的问题”“马老师讲课很有激情、声音洪亮”“马老师带我们了解专业、走进实验室,是我们的领路人”热情、认真、严谨的马旭光老师收获了学生满满的喜爱。


● 理想的课堂要“学而爱”与“学而思”并重

      出生于甘肃农村的马旭光老师,从小心里就有一个教师梦,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敬畏和热爱。他教授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专业课程是同学们公认的“烧脑”“提神”课程,但就是这样的“不简单”课程,却深受同学们的喜爱,18级环境工程1班的郑丽江说:“马老师的课堂,不仅教我们掌握专业知识,更让我们爱上这个专业。”



      课前是点,马旭光老师会让同学们提前预习,同时会把自己了解到的前沿学科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分享给同学们,基础和前沿交叉融合,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课上是线,马旭光老师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点连线,和学生一起感受“思考”的魅力;课下是面,马旭光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同学都需要熟练运用每节课的知识回答出独一份的“专业答案”。



     “创新驱动要有,兴趣驱动也不能少。”马旭光说道。他结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主持建设的《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实践》校选课,是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第一门成功立项的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授课团队成员各有自己的研究特长和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授课方式有机融合线上线下,课程内容不仅有基础理论、代表性应用技术与实践案例,更有创新性实验培训和创业实践实训。“一路摸爬滚打,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也要不断创新。”课程学习中,马旭光老师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他和学生交流“什么是环境工程”,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价值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给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用自己的执着和激情感染学生,对待校选课上非本专业的学生,他鼓励学生把自身专业特色同“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让音乐学院的学生尝试用歌声表达垃圾分类的知识,让热爱环境保护的学生深入校园的角角落落,调查、了解校园生活垃圾的投放现状,策划、设计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方案。对教学的热爱,让马旭光老师在7年光阴中构建了一个“有乐趣、有色彩、有梦想”的专业课堂,热爱是其中“最美”、“最夺目”的颜色



     “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说下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思考一下”是马旭光老师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一堂专业课上,提问10多次是马旭光老师的课堂常态,师生彼此交流看法、深入探讨,“有了自己的思考才是把知识装进了心里”课堂背后,是马旭光老师一个个不眠的夜晚,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内容,他会花至少三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备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绿色低碳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保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与时俱进,他每学期都坚持更新授课内容,多途径搜集资料、精心制作PPT、用心设计教案……一个环节都不放松。



     “马老师对待课堂认真、严谨,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不会放低要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意识。”2014级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刘碧秀说道。“学而爱,学而思”的课堂是马旭光老师认真、严谨对待课堂,热情、积极奉献课堂,创新、引导改革课堂的理想状态,如今,这份“理想”已成为“常态”。“把教师梦做成事业,即使再累我也乐此不疲”马旭光老师笑言,眼里有着一道微光,镌刻着热爱的名字。


● 甘为孺子牛 点亮育人梦

    “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考研,争取更大的发展舞台。”在马旭光老师心中,培育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学生始终是他的育人初心所在。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周末急步走入办公室的马旭光老师和记者说道。他刚刚结束了一个有关学生“互联网+”学科竞赛的网络会议,怕学生紧张、表述不清,他总会陪伴在学生左右,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在实验上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联系了马老师,他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帮助我们,即使周六、周日也不例外。”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的陈梁说道。对待学生的问题,他总会尽全力解决。在2015年首次带领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时,学生普遍反映住宿条件较差。“听到学生的描述,我心里充满了自责”,为了学生有一个更好的竞赛状态和成绩,第二年领队参赛时,马旭光老师积极和院领导反映,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整个竞赛中为学生忙前忙后,与学生在赛前、赛中、赛后谈心交流,总结反思。



     学生研究项目中需要秸秆、牛粪这些农业废弃物原料,随着城市化、商业化的推进,这些普通原料的收集反而成了顺利开展项目的难题。同学们向马旭光老师反映了,他就陪着学生一起联系农户、养殖场,再一起把原料运回来。他经常告诉跟他做科研的同学们:只要你们对自己的项目感兴趣、愿意踏实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马旭光老师牢记在心中,在他主持完成的多项科研项目中总是少不了学生的身影。自2014年进校以来,每年都会积极引导学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多年来,他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团结、创新、肯吃苦”的学生团队,大一到大四的学生都在其中。他把这比做一座建筑,大一筑根基,每年都会有一批大一新生进入他的实验团队,对于大一新生,他以兴趣引导、培养良好的实验室习惯为主,不主张大一单独开展实验项目,主要学习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参与实验室开放训练计划项目,了解做实验的意义和目的,如何做一份详尽且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向师兄师姐主动请教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仪器操作技能;大二建底楼,积极参与大三学生负责的创新创业科研项目,以老带新,逐级递进;大三独立筑造,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行组建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后期参加学科竞赛做准备;大四利用三年积淀的专业技能,谋求更高的发展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旭光老师对跟自己做科研的学生提出的目标是:成功立项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项,力争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凭着对学生的高标准、严要求,对育人的满腔热情,把学生送上更大的发展舞台,是他不断用行动印证的“育人梦”在指导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陈梁团队参加第十六届四川省“挑战杯”比赛时,他帮助学生反复打磨作品和文稿,一个字一个字读,一个字一个字改;他解答学生作品的“疑难杂症”,即使周六、周日校园里依旧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模拟赛场,亲自示范,从赛场心态到答辩技巧一一叮嘱,陈梁说:“马老师的教是实打实的,对待科研他从不降低要求,虽然在作品完成过程中会很累,但心里很满足也有很多收获。”

      不仅是指导竞赛、科研项目,马旭光老师也在不同场合积极鼓励、尽心引导、用心帮助学生实现“研究生梦”。他在担任新生班主任时,对于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和学生一起开展“主题班会”:“适者生存,尽快适应新环境;抵制诱惑,学会控制自己;志高存远,树立考研意识”。2014级毕业生刘碧秀跟马老师做了三年科研实验,但在考研准备期因为数学成绩较差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压力重重,他鼓励刘碧秀要坚持心中所想,可以尝试选择“非数学”专业,刘碧秀担心没有上过相关专业课程,马旭光老师帮助她找教材、搜集复习资料、辅导知识点,他鼓励道:“考研考的是一个毅力,只要肯吃苦、能坚持,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况且这还是你喜欢的专业方向。”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马旭光老师的指导下,刘碧秀通过14个月的复习考入福建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成功上岸。时间是充满魔力的尺度,丈量马旭光老师的育人之路,在他指导毕业论文的40余名学生中,有20人考上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校的研究生。回想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马旭光老师的脸上有温暖、有自豪、有喜悦,更有对他们的期盼……


● 做环保要深入到基层去

    “在山西有一个国家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培训,马老师你必须得上啊!”彼时是2018年的暑假,马旭光老师刚回到位于甘肃的老家第2天,就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离乡教学的他一年在家也不过一月,他何尝不想在父母身侧多陪伴几多时日,可他没有过多犹豫,点开手机,熟练地订好了前往山西太原的机票。出行去机场那天,天下起了瓢泼大雨,车子变成了皮划艇,在越涨越高的水里艰难前行,他说:“想起那次,还真是让我印象深刻。”马旭光老师作为第三方技术专家参与乐山市“一区两县”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就从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开始了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很有意义的项目,也是我们研究、实践教学成果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做环保就是要深入到基层去。”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马旭光老师和他的学生连续几个月奔波在乐山工业园区、街道、社区和村落的各类污染源现场,农户在忙,他们就等待,常常一等就是近一小时;找不到人,他们就走门串户打听……在普查的后半期,当时已经是隆冬,马旭光老师接到通知,需要到沐川县进行后期污染质量抽查,即使当时已经夜幕降临,心里怀揣“为环保服务”的激情,在黑夜中带领三名学生在崎岖蜿蜒山路上小心翼翼自驾近2个小时达到目的地并顺利完成了质量抽查任务。他和他的学生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地方环保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这是我第一次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作为环保工作者的不易,也感受到了服务地方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责任和魅力。”2015级环境工程专业李青表示。



      除了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项目,马旭光还曾先后参与地方环境治理方案编写和实施项目6项多次赴乐山电视台和中小学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和讲座用行动践行环保热情,用讲座传播环保理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马旭光老师一直默默把这句话放在心间,科研上,对自己绷紧弦,严格、严谨、专注对待科研项目;教学上,以生为本,兴趣发展,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服务地方上,传播环保理念,实行环保行动,投身到蓝天白云保卫战中。从办公室到实验室再到教室,他总是“闲不下来”,却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光发热”


这样热爱事业,一心教书育人的马老师

是你心中的最美青年教师吗?


 往期回顾

第二届寻找“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 | 刘晓捷:潜心教学 以研促教


第二届寻找“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 | 敬思远:学生成长的“灯塔”,科研创新的“工匠”

第二届寻找“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 张洁:以生为本,用生命影响生命


欢迎原创作品投稿

投稿邮箱:2126253098@qq.com

新浪微博:@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稿 | 安婕 余雨懁

编辑 | 辛宇

责任编辑 | 张丽萍 赵艺玲

编审 | 孟繁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