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破!我校首次获“挑战杯”黑科技专项国家级奖项



9月25日,经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评委评审,我校斩获“星系”级(特等奖)作品1项、“恒星”级(一等奖)作品1项、“行星”级(二等奖)作品1项、“卫星”级(三等奖)作品1项。我校首次获“挑战杯”黑科技专项国家级奖项,数量实现从0到4的突破,在省内同类院校排名前列,创我校历史新高。

下面就跟着乐乐

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国赛特等奖



项目名称:《空心碳化硅微珠超轻铝基复合材料开发技术》

团队负责人:秦红

团队成员:代益鸣,彭正伟,杨浪浪,雷棚,陈玉婷,黄欣,粟一桐,吴荣芳

指导老师: 郭美斌

项目简介:该团队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镀镍技术以及静电扩散烧结技术,制备出更轻更强的镀镍空心碳化硅微珠,再将微珠应用于铝基材料得到更轻更强的空心碳化硅超轻铝基复合材料。该项目的研发突破了空心碳化硅超轻铝基复合材料开发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打破国内现有技术研发的铝基复合材料处于中低端水平的局面,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的高质量研发。解决国外“卡脖子”的问题,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国赛一等奖



项目名称:《减碳稻田“电池”》

团队负责人:何雨洁

团队成员:伍仕权、张秀林、陈浩、朱良茂、唐倩、王鸿彬、明鑫

指导老师: 常佳丽,江滔

项目简介:该团队通过采用生物质能这种新能源,设计出一款新型微生物稻田电池,具有集中产电和减排甲烷于一体的功能,解决了能源和环境的双重问题。该项目不仅在经济上可行、资源上可持续,也能看到其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与无限可能。














国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隐形守护者——温敏图案化凝胶二维》

团队负责人:王诗语

团队成员:李雨娇、张柏柯、李鹿湘、赵科富、方紫芸、张润诗、赵文学、何玮琪、刘钰梅

指导老师: 张钰林

项目简介:该团队将物理化学交联水凝胶应用于新型防伪技术中。通过两种凝胶良好的自愈合能力赋予了凝胶可重塑性能以及HAPAA水凝胶对温度的敏感响应,形成一种安全、高效、稳定的防伪手段,进而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隐私性。














国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包被载氧化锌竹纤维配合物——禁抗降锌下乳仔猪肠道健康的新型新源添加剂》

团队负责人:周钦

团队成员:安发巧,苏朝川,吴畏,周雨竹,吴佳锐,张湉湉,杜明洁

指导老师: 代发文

项目简介:该团队将超微竹粉和超微氧化锌应用于饲料产业。通过水溶偶联法和热熔挤塑法结合包被工艺将竹纤维加工为配合物,形成竹资源利用的新方式,进而促进养猪业及饲料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活动历时半年,在党委书记胡丹、校长刘进的关心指导下,副校长李朝晖多次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并指导团委全力做好作品立项、培训和经费保障工作。校团委根据比赛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表,挂图作战。深入二级学院调研,组织作品申报指导会,充分调动各学院教师积极性,全校申报作品11项。同时为提升作品质量,团委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3场专项培训指导,一对一对的对作品介绍、创新、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打磨,提高作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此次取得优秀成绩,是我校长期重视创新创业,全校师生协同发力的结果,也是校内外资源整合,精准发力的结果。下一步校团委将对“1329”发展战略,组织专项工作总结会,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补足短板,力争下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精彩回顾

请听训练场上,乐师学子之声!

当青春遇上迷彩,快来查收乐师儿的军训十二时辰



欢迎原创作品投稿

投稿邮箱:2126253098@qq.com

新浪微博:@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稿 | 杨蓓蓓、郑涵茜 

编辑 | 谭新玥

编审 | 孟繁增 杨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