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铺就人民幸福路,广西卫生计生委做了这些努力!

健康八桂 2019-04-06

 民生为国之大计,

健康乃民生之本。

2017年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形成了2+9”文件框架标志着健康广西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并明确了今后5-15年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路径。

2017年4月28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全区卫生计生系统按照

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

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改革,扎实推进健康广西建设

去年是“十三五”深化医改工作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医改阶段性目标承上启下的一年,广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维护公益性为核心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在“深化”上下功夫,在“体制”上动真格,我区的医改切切实实地见到了实效。

▲网络图片

 在重点抓好国家联系点城市综合改革的基础上,2017年5月,我区14个设区市实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成为非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中最先实现全覆盖的5个省(区)之一;7月,14个设区市全部获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为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超出国家85%试点的指标。破除“以药补医”,建立补偿新机制,14个设区市的161家城市公立医院和75个县(市)的222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与此同时,广西医联体建设提早布局取得初步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分级诊疗的落地,“三江经验”“上林经验”“融水经验”和灌阳县医共体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和国家卫计委的肯定和推广,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


而通过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持续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医药卫生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民众就医感受得到不断改善。


惠民,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一年来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让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我区启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落实了集中救治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单病种收费、联动报销比例等“四定”工作,救治贫困患者39.16万人,其中治疗9种大病患者8646例,完成白内障贫困患者手术3845例。

▲重获光明的何国强、谢金凤夫妇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开展双百万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对阳性贫困妇女纳入集中救治范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率达92.92%;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率达96.15%,已累计救助4228人,有效减轻了农村妇女“两癌”患者的医疗负担。并确保全区脱贫摘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患病人口100%得到门诊、住院及家庭医生签约约定的治疗服务,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工程的顺利开展。


▲义诊活动吸引市民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等难点问题,自治区卫计委采取强有力措施,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由2016年的人均45元提高到50元,服务项目由12大类增加到14大类;以县为单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覆盖,常住人口签约率43.66%,重点人群签约率70.82%,其中贫困人口签约率为100%。


老百姓获得的实惠,来源于各级政府对健康的重视和不断投入。据统计,2017年,自治区共下达项目1504个,总投资42.54亿元,重点建设包括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医院、中医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病医院、卫生监督机构在内的项目。针对我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自治区加大投入,突出民族特色及毗邻东盟国家的优势,将卫生重点项目列入重大民生工程。

▲自治区人民医院凤岭医院效果图

利用中央、自治区30多亿元的资金支持,积极统筹推进建设了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凤岭医院、广西儿童医院和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等一批自治区级重大医疗卫生项目。


创新,为民服务热潮涌动


互联网挂号、微信缴费、手机查看检查报告单……如今,无论你是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还是在各设区市的市级、县级医院,大家已经习惯于用手机解决看病问题,互联网医疗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人们的健康生活。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平台及新技术,围绕患者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已成为了我区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及医疗机构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改善便民服务的新举措。

2017年,我区成功建设并上线运行全区卫生计生系统“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行政审批工作从“传统手工业时代”步入现代网络信息时代,全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审批智能化新模式,群众办事更便利。


2017年12月,南宁市智慧健康信息云平台正式启用,各个医院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化验、检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目前,我区正在加紧建设“广西健康云”数据中心和采用云计算模式全区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不日即可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化“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

▲“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申报平台

针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异大等现状,卫生计生部门整合市、县、乡镇医疗资源,建立远程服务中心共享、基层远程服务站点全面覆盖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疑难重症患者异地看病找专家难、花费大等问题。目前,远程医疗服务已经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市县,实现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届时基层患者也可共享“名医”,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与地区特点相结合,我区继续开展的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同样取得良好成效。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特有的地缘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中医药壮瑶医药成为我区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


▲壮医联盟单位合影

2017年以来,我区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法规文件,全区有98.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41%的乡镇卫生院、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2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居全国前列。



医疗改革落到实处,

给我们看病就医带来了极大便利!

猜你喜欢  点标题可获取内容

 厉害了!2018政务V影响力峰会,广西卫生计生委斩获两项大奖!

● 数读丨用数据说话!我们的医疗卫生情况有这些变化!

● 关注丨广西人注意啦!接种超百元的二类疫苗,费用将下降!

● 今日腊八丨年将至,粥飘香,这些养生知识少不了!


♦ 文章来源: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广西新闻频道、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侗乡卫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