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惊人的相似!66年前,一支广西医疗队也曾驰援过湖北……

健康八桂 2021-10-14

 2020年1月27日
广西赴鄂抗疫医疗队137名队员
携带医疗物资在庄严宣誓后
乘包机奔赴武汉


历史总在轮回中不断向前
66年前
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故事
要从一场洪灾说起
……
1954年,对武汉来说是有特别历史印记的一年。当年7月,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洪水位持续时间十分长,洪水总量也十分大。


“长江两岸一片汪洋,房屋家具飘得到处皆是,除高山或较高地区外,基本没有房屋,吃住都成问题,灾民生活环境的困苦,可想而知。”自治区档案馆收存的医疗队工作总结记载着如此景象。


当时,由于医务人员少,看病拥挤,很多灾民因得不到及时救治,由轻症转成重症死亡。

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全体合影,第二排左四为申萍萍,第三排左一为盘光嫒,最后一排右一为林德成。

 “不消灭疾病,誓不收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没想到60多年前的话语,在如今看来也如此苍劲有力。


当年8月,广西南宁、桂林、柳州30名医务人员(医生、医士、护士、助产士、化验员等)立即组成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参加洪湖县、石首县及荆门县灾民的防疫工作,历时5个月。


“ 

到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去

 ”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工作总结报告》中,这句话赫然纸上,这短短的10个字印证了当年广西医疗队员的赤诚之心。

刚参加工作的申萍萍

“当年出发前,我们队员都是自带行李,连棉被都是自己带去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退休医生萍萍回忆道,“当时并不觉得辛苦,觉得祖国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天冷了病人没有被子,睡的又是竹床,我们自己想办法打草席子给病人用;不懂当地话,就学。”申萍萍说,热水袋稀缺,为了保温,她就去找盐水瓶装热水给病人。


“当年湖北灾区的条件非常艰苦,灾民数量多,卫生环境差,感冒、拉肚子、肠炎等这些疾病比较普遍”申萍萍说,“我们都知道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都表示会服从当地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老人家在回忆中感触流泪

申萍萍老人说,当年她年轻,就算再苦再累都没掉过一滴眼泪,如今老了,情感越来越容易触动。今年疫情期间每天都在家看电视,看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眼泪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下来。时光总在不留情面地逝去,留下的,只有难以忘怀的经历。


 

老百姓平安

 

我们才收队

 


盘光嫒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8岁的退休护士长。1954年,她作为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桂林分队队员(当时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抗战搬迁到桂林,1956年才搬回南宁津头村),赴湖北开展防疫工作。


1954年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部分队员合影(图片由医疗队队员盘光嫒提供)。


“党组织交给我任务时,说明时间是3-5个月。我当时学习俄文及政治业务很紧张,怕回来赶不上,但仔细一想,学习就是为了工作,当工作需要时,我应该毫不犹豫地服从。”在许多年前的总结里,盘光嫒这样写道。


于是,作为队里的机动护士,年仅22岁、第一次出远门的盘光嫒和其他29名队员一起从桂林出发,踏上了前往湖北的征程。

年轻时的盘光嫒


“当时地上波浪滔天,长江滚滚洪水,老百姓全部在山上,有病的就帮看病,生小孩的帮接生,发药、打针,从早上七点干到晚上七点。”就这样,耄耋之年的盘光嫒打开了话匣,带我们回到1954年。

当年8月19日,大部队达到武昌。21日,盘光嫒所在的桂林分队共10人到达支援的洪湖县黄逢山。紧接着,在这座距离武汉约200公里的洪湖县山头上,队员们开始了医疗防疫工作。


“山上密密麻麻都是人。”盘光嫒说道。据记载,该山区有灾民40000人左右,是重灾区,也是灾民转移集中地。由于灾民多,生活失调,环境相当恶劣。 “在山上的时日最苦,非常苦,此后一生再也没去过这么苦的地方。”盘光嫒回忆着过去的种种心酸。

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工作总结报告

没有住的地方,就用油布搭棚子,四面透风,风吹就晃;没有桌子,就用板代替;没有柴火,就自己去拔草根;没有消毒用具就用自己的脸盆,用砖头搭炉灶消毒;天冷了没被子,睡的是竹床,却想办法打草席给病人用;解大小便要到另外的山头……

然而,除了生活条件恶劣之外,他们还要面对灾民的不理解。当时,桂林分队只有三名女队员,盘光嫒常常跟着队里的助产士去帮产妇接生。“你这个毛丫头会接什么生?”一名助产士活生生被产妇从床上甩下来。在当地人看来,只有生过孩子的妇女才能接生,也不接受队员使用的新法接生。然而,助产士并不生气,爬起来向产妇解释新法接生的好处,主动帮助产妇生产。直到婴儿呱呱坠地,产妇才改变看法,向助产士赔不是。

桂林分队三名女队员(接生团队),左一为盘光嫒

彼时,当地肠胃病大范围流行,发病率高达60%以上,痢疾、感冒、痼疾(恶性病)也多见。为提高救治效率,队员们经过讨论,决定对门诊分出急症和轻症,优先治疗急症患者。当遇到垂危病人,队员们会一起守候,一起想办法。“只要病人一息尚存,就不放弃抢救。”医疗队队长徐腾在全队总结报告中写道。医生、医士每天要看很多病人。例如在洪湖县,桂林分队门诊量每日最高达400余人。如果听到有重病人,他们还需立即赶去抢救。


其他分队的护士除了完成医生的吩咐外,还要负责护理病人——对重病患者寸步不离,喂水喂饭,扶起扶睡,把屎把尿,不能走的在床上接,能走的扶着上厕所,像对待亲人一样,还要帮痢疾患者清洗。“你们不怕脏吗?”有病人和家属问。 “自己的爹妈衣服脏了拿去洗,还怕什么脏呢?”队员们说。

当年报刊登载的相关报道


有的护士在病房上了夜班,还要坚持白班,并主动帮助白班同事进行注射探温。这一切,她们都没有怨言,有些护士还认为工作太轻,总是挑重的来做。渐渐地,在大家的努力下,灾区疾病发病率降低。洪水退后,队员们还进行巡回医疗。“老百姓搬回来了,你也不能撤,他还有病,看到他都平安完了,我们才收队。”盘光嫒说。

“ 

相隔65年

 

祖孙接力援鄂

 ”


韩林,中共党员,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广西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广西医疗队临时党总支部副书记、重症组副组长,支援武汉黄陂区中医院。


2020年1月25日,接到上级的通知后,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向全院职工发出征召医疗队驰援武汉抗疫的倡议,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的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韩林,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首支驰援武汉抗疫医疗队的一员,与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一起,逆行出征,不怕牺牲,艰苦奋战,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仁心大爱。


医疗队在武汉驻地休整期间,韩林收到了家里长辈寄来的一张1954年外祖父林德成参加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的老照片。原来,外祖父林德成解放前在江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随第49军到达广西,参加了解放广西的行动。因他有医学背景,解放后成了一名防疫战线上的老兵,同时也是广西防疫事业的先驱。1954年,湖北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广西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建了支援湖北队伍,外祖父正是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的一员。他先后参加了长江荆江分洪中的洪湖县、石首县及监利县灾民的防病治病工作,在当地连续奋战了5个月。


报道广西支援湖北灾区的老报纸


外祖父为人正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做事严谨,从小就是韩林心中的标杆,尤其是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对韩林的影响很深。从小到大,韩林耳濡目染病人的痛苦与不易,外祖父的坚持与付出,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韩林,也让他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从医之路。“当年,我对这句话似懂非懂的,等自己也成为一名医生,才深刻地领悟了这句话。正己为德,正人为艺,两者兼之,方为德艺双馨。这就是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韩林说。

1954年,韩林的外祖父林德成(最后一排右一)参加广西支援湖北灾区医疗队的老照片。

2007年3月,韩林的外祖父与世长辞。外祖父生前常常叮嘱韩林:“在医学道路上,必须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拯救更多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如今,这些教诲也成了韩林从医道路上的指南。



推荐阅读  点标题可获取内容

● 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一起来看看广西援鄂医疗队这场分享会

● 2020年第4号预警发布!严查严管严要求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健康素养小剧场⑩】狂犬病预防小常识

● 注意!2020年6月第二批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备案名单公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新闻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