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气 | 今日处暑:暑气渐消如何养生?快看这条健康小贴士→

健康八桂 2022-03-18


8月23日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里的

——处暑



                           

处暑,即为“出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暑期将尽,秋气开始驱散暑气,炎热即将结束,天气明显转凉。




起居调理,缓解秋乏

处暑之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


为缓解秋乏,此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善养生者晚21-22点就要睡觉了,早上6点左右起床。就算晚睡也不宜超过子时(23点),早起不宜早过寅时(5点)。



这6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依次为胆、肝、肺经当令之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另外,处暑时节脾气足,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天凉了应当护好腹部,尤其是肚脐,晚上睡觉要盖好腰腹,经常将双手掌心搓热,按摩肚脐,可避免寒气直侵脾胃,引发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同时,应适当减少晚间娱乐活动,运动不宜过猛,可选择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



饮食清润,少辛增酸


处暑即出暑,炎热离开,暑气渐消,天气慢慢地转向凉爽。当外界的暑湿之邪褪去后,养生的重点就可以适当转换为滋润平补,这时就可以开始润燥养肺了。


专家提醒:

处暑时节的补养应以平补为佳,因为天气虽然开始凉爽,却没有完全寒凉下来,这个时候的燥邪以温燥为主,既需要润燥养肺,又要注意不能太过温补,以防滋生内热。




                                  

常见食材中的苹果、梨、石榴、柚子、葡萄、枇杷、菠萝、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桔梗、银耳、莲藕等食物,都具有柔润的作用,可以益胃生津,缓解秋燥而不滋生内热。在处暑时节可以适当食用。而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中,麦冬、百合、山药、西洋参等,也适合在处暑时节食用。


处暑时节有些地方喜欢进食鸭肉,有些地方喜欢烹调药茶来去热润燥,这些都是可以的,有时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来进食适当的食物、药物,并逐渐形成风俗习惯,也是广大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体现。


鸭肉的肉质鲜嫩肥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及微量元素。但是鸭肉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而脂肪含量较多,所以进食时需要去皮,同时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鸭肉具有甘、平微寒的特性,可以补气益阴、利水消肿。中医药膳中的常见做法是蒸、熬汤。但是结合民间饮食习惯,可以略做调整为粥品,兼具补肺润燥、养胃生津的作用。



饮食推荐



鸭肉粥


鸭肉粥,食材参考《太平圣惠方》中的青头鸭羹,但略做调整。鸭肉粥中包含鸭肉、白萝卜、山药、莲藕和粳米,另有葱、食盐适量作为调味。


 制作方法:

先将鸭肉去皮去油脂后,切小块,白萝卜、山药和莲藕洗净切片,葱切碎成葱花。然后将鸭肉、粳米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将鸭肉煮至半熟后加入萝卜、山药和莲藕,继续煮至鸭肉熟后,加少许葱花、食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方解:

方中鸭肉具有滋五脏之阴、养胃生津的作用,白萝卜可以清热益胃,山药和莲藕健脾滋阴,全方平补滋阴,清热益胃。


除了常见的粥品和食材之外,加入一些药物的茶饮方制作起来比较简单,携带方便,更适合大家日常使用。



生津茶


生津茶,出自《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药组成选择了青果、石斛、菊花、荸荠、麦冬、芦根、桑叶、竹茹、藕和黄梨。制作方法也十分简单,将这些食材去皮切片,放入清水煎煮后代茶饮即可。


方中桑叶、菊花清热宣肺,麦冬、石斛、芦根、藕和梨则滋阴润燥,竹茹、青果、荸荠清热化痰,这样的方药组成以润肺为主,兼顾清热,非常适合处暑时节饮用。


推荐阅读  点标题可获取内容

● 关注|转需!广西这些市可在这里开具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或暂缓接种证明

● 通知 | 2021年第一批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备案医疗机构名单来了→

● 医者 | 韦薇: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 关注 | 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广西召开全区疫情防控视频会议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健康网、科普健康教育中心、大众健康分享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