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了名!《中国摄影报》头版大图:时间的印痕——龙南太平桥!
---------以上为广告---------
11月6日
《中国摄影报》头版用近半个版面刊发了
龙南太平桥的美图——《时间的印痕》
夜色光明桥 林暖 摄
梦幻般的夜色迷醉着古桥的沧桑,慢速摄影减缓了时光的脚步,让光影在照片上刻画了时间的印记,蓝色夜空背景的星轨衬托着暖色的古桥,有温度的呈现方式似乎在预示着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水面如同深蓝色的丝绸铺展开来,明暗变化,影调丰富,画面中数以万计的萤火虫点亮了夜的寂静,让画面充满了童话般浪漫的色彩。
摄影师利用创意手法,用影像激发联想,利用冷暖对比、慢速摄影等技术技法进行视觉表现,使照片充满了想象力,古桥与环境背景的对比或激烈,或和谐,交融地表现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尤其是慢速摄影的使用,更使其突出了历史叙事感。作者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让照片充满视觉表现力,宁静夜晚,点点星光与萤火虫的亮光遥相呼应,凝望古桥,依然不老昨日风姿。
摄影师的创意手法
赋予了古桥别样风姿
激发了观众无限想象
今天
跟小编一起了解下
关于这座“不一般”的古桥背后的故事吧
太平桥概况
太平桥位于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街道北面太平江上,紧联岚岭嶂和水口岭。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全长50米,造型奇特,上有四通凉亭,以方便行人览胜和憩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典故
太平桥的黄昏-刘青松 摄
太平桥的始建与王守仁(阳明)"平三浰"有关。
明正德元年(1506年),粤赣边境有支农民起义队伍,以池大鬓、池大升为首领,驻营于距杨村约四十华里的浰头(今广东省和平县浰源乡)。
彩蝶翩翩舞-郑树强 摄
在其影响下,正德七年(1512)年,龙南县境内太平堡有小股农民起义事发,以黄秀魁、赖振禄、徐永富、钟万光、蓝斌等为首领,在龙南各处迂回活动。后来两支部队合并,扩大到五千余人,常夹攻信丰、安远、龙南等县,力击封建统治,威震朝廷官吏。皇上勒令官军进剿多次,终难扑灭。
长袖善舞-赖卫国 摄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守仁奉旨任南赣巡抚,调遣兵力,坐镇龙南等地指挥进剿,于次年正月,连破上中下三浰,斩首两千多级,残部逃奔九连山,也被追击擒斩无遗,于是在浰建和平县。太平境内赖振禄、徐永富等部,同被剿灭。
王守仁为纪念"胜利",在太平江水口处建太平桥。太平者,以示天下之升平也,这是古太平桥的由来。
古桥传说
在古桥之下十余米处的江中,显现出一块巨大的奇石,形同卧伏的水牛,乡民视为神牛。
太平桥 肖雨 摄
传说它能随着洪水涨落而浮沉,夜间还会到广东省连平县的上坪寻食禾麦。当地流传着一首咏石水牛诗,诗云:"可惜江边一瘦牛,迄今不知几春秋。洪水滔滔推不动,细雨霏霏作汉流。纵多嫩草难下口,铁鞭任打不回头,过往君者牵不起,天地为栏夜不收。"经人赋诗,神牛更神奇了,可是,后来广东一位行家(风水先生)又惬恻评说:"牛要在栏内,怎可在栏外?神牛在桥下,必往外地爬,神牛在桥上,保得太平旺。"神迷心窍的乡民,便几经酝酿,于是在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以族正赖懋杰为督理,广为集资,兴师动众,鸠工建筑,在石水牛下游100余米处,重建一座太平桥。
星空下的太平桥-曾刘秋 摄
据说,还为这只石水牛配对,又精凿细雕一只石水牛牯,至今仍放置在杨村镇车田村老围门口。
太平桥飞檐俊秀,在青山绿水之间,格外神采飞扬,它满载着乡人的喜悦和名人的踌躇满志,仿佛一股浩然之气,在山峰间回荡。即使历经数百年风雨,在奇绝青山之间拜访这座名桥,我们依然可以想像当年王阳明胜利回师,杨村父老壶浆相迎的场面。
太平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久乱不治之后的安宁生活,更是一场精神教化的开始,在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下,"市民亦知冠服,朝夕歌声,达于委巷,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
太平廊桥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繁华
它静静地横亘在绿色的田野上
然而
它是隐藏乡间的瑰宝
是解读龙南独特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也是代表我国古代精湛高超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承载着独特的客家文化气息和纯朴的民俗民风
每当踏上廊桥
让人仿佛穿越岁月之河
不禁感叹前人的智慧无穷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郭玉玲
审核:王勇军 傅亮
➤美到窒息!龙南这个地方能满足你对诗和远方的所有想象!
➤打击犯罪、守护平安…40年变与不变,龙南人民的“守护神”请收下这份掌声!
➤龙南老城区棚改项目征收工作喜迎“第一签”,看看TA是谁?
➤请速查阅:龙南人都需要看的一封信
➤赞!龙南老城区棚改指挥部刚刚正式运行,这些人已经进入“角色”
-END-
龙南发布
传播龙南好声音 | 传递龙南正能量
您的关注,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长按,识别二维码,就可加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