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大突破!重塑“广西第一路”


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桂柳高速”)广西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于1997年建成通车。多年来交通量持续增长,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路况已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桂柳高速改扩建项目应运而生。历时两年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成效显现,实现了“更快、更美、更绿、更安全、更包容、更韧性”六大突破。



PART
01



01


开得更快





设计上,将旧路四车道扩建为八车道,对全线的线形进行优化设计,将旧路时速60公里~80公里提升至全线120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根本释放。


施工上,通过提高压实度标准、控制压实层厚、采用材料补强等措施,较好地控制了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实现了路基拼接的精细化,绝大部分路面平整度控制在0.4毫米以下,解决了车辆行驶桥涵跳车问题,明显提升行车舒适性。


02


充得更快





各服务区预留新能源车停车位,安装华为全液冷超快充电桩,实现最快1秒/公里,10分钟内充满一辆车,破解高速公路充电难题,缓解续航焦虑。


03


建得更快





利用“四新”技术推进项目建设。 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在广西首次采用自行式液压模块车,实现天桥半幅一次性整体拆除,梁板拆除时间由20小时缩短至两小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公众出行干扰。


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化,高标准建设“两区三厂”,建成大型钢筋、混凝土、水稳料配送中心。建设智慧梁场,实现自动化生产,一片梁生产周期由传统的8天缩短至3天,品质率达到100%。


自主研发隧道扩挖成套技术装备和自行式多功能环向切割台车等成套设备,成功攻克原矿山法施工的旧隧道实施新奥法改扩建难题,实现隧道扩建全工序机械化配套作业。


使用约60万方无砂大孔混凝土、泡沫轻质土等新材料,有效解决三背回填质量通病,减少路基沉降,提高施工效率。



PART
02



01


融入山水





融入桂林山水内涵,展现桂北人文特色,打造交旅融合典范服务区,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部分路段沿洛清江布线,沿江线路尽量做到临水不占水,必须占用的时候尽量少占,最大限度保护母亲河,以最小的破坏穿越河谷和山岭。


02


动静结合





打造动静结合生态景观,实现路与自然完美融合。以“路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为景观绿化主题,以“景观区、景观带、景观节点”三个层次为景观布局,通过不同花期、色叶、质感的“开花、色带”来形成“多彩飘带”的大地地景效果,创造“春花烂漫、夏紫荫浓、秋色绚烂、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提升生态景观的层次感和韵律性。



PART
03



01


保护环境





项目积极开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充分保护原生植被,对古树进行移植,设置生态型声屏障、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危险液体收集沉淀池,建立环保水保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02


节约资源





一是材料循环利用。 旧路圬工约79.3万立方米,用于软弱土路段换填、便道填筑、改路路基填筑等方面。利用洞渣填筑20万立方米。拆除波形护栏,利用在涉路施工防护以及地方便道和改路中约22公里,利用旧路ETC门架7对。项目地表土采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全线可剥离表土约130万立方米,有效保护和利用表土资源。


二是永临结合。对便道与改道、临时防护、供配电设施、场站用地采用永临结合,利用面积87342平方米,减少土地特别是良田的临时占用。将主线路基上中央分隔带的新泽西护栏先行用于交通导改临时防护,提前投放护栏115公里,提高了高速公路施工与运营安全,减少废弃临时护栏混凝土2.8万多立方米。


03


低碳建造





设置封闭式拌和场站,采用机器人作业, 隧道采用零开挖进洞方式,建立废水循环利用、集中供电、光控智能、太阳能供电系统等,建设期减少碳排放3.2万吨。承担《基于高品质耐候钢的新材料钢护栏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科研项目的试点任务,开发符合广西高速公路使用的绿色高品质耐候钢新型波形梁钢护栏产品。桂柳高速改扩建项目获评“2023年度自治区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PART
04



01


本质安全提升





设计上避让了原有的地质灾害点5处,消除重要安全事故黑点3处。大幅提升旧路平纵技术指标(旧路纵坡最大5%),重点优化6段路线平面约19.6公里,优化14处纵坡,调坡线路总长约15.4公里,全线实现了3%以内纵坡设计,平纵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行车安全及舒适性极大提高。


原大端隧道和翁村隧道路段,根据地形条件分别采用保留双洞、新建双洞及新建四洞方案,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风险;大端隧道开展《基于新奥法对既有矿山法隧道的扩建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研究,总结软岩隧道改扩建新奥法施工工法和施工指南,降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实体工程本质安全水平。


02


交通安全保畅





项目依托“五方三保”管理平台(即以交警、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运营、建设(含总监办)、施工总承包等五方单位共同参与,以保安全、保畅通、保施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活动)及“智融合·云管控”安全管理平台,通过协同调度、协同审批、协同指挥,借助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手段,打造平安桂柳;建立全国首支“高速公路义警队伍”,为“一路多方”共管共治,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开工以来无涉路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涉路施工引起的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无涉路施工负面舆论影响。2021、2022年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广西公路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典型示范项目。项目保畅通交通组织相关专著已出版,相关技术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PART
05



01


新旧兼顾,以旧促新





项目作为率先开展的山岭重丘区八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新旧路所用的标准体系跨度大,技术标准体系大多数仅能参考新建高速公路,没有完全可套用的经验,通过结合原高速公路的历史意义,以原位建设为设计方向,确定重塑第一路的基调,采用两侧拼宽、单侧拼宽、混合拼宽等灵活布线方式实现旧路的最大利用,旧路利用率达91%。


02


平衡资源占用





项目设计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协同发展。五里大桥前后10公里沿河建设,邻水不占水,为了减少水资源占用采用分幅设计。龙溪高架桥下穿高铁路段,避让两处古滑坡,下穿高铁桥,避让龙溪电站,沿江布线最小占用江面,设计综合考虑上述五个维度,精妙选线,找出唯一平纵组合,满足提速需求。



PART
06



01


稳定耐久





项目沿线均分布有泥岩、碳质泥岩等不良地质,全线高边坡47处,边坡施工落实“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稳固一级”的建设理念要求,做到了边坡平顺、框格横平竖直,边坡稳定性及品质明显提升。路基拼接按新建高速公路提升一个压实度标准进行控制,路基更耐久。大部分构件工厂化生产,保证了构件的品质率、工程耐久性,工程内外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02


协同发展





路线下穿衡柳高铁、湘桂铁路,受地形和净空制约条件大,分别采用双幅、四幅路基通过,避免了对铁路现状及扩容的影响,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翁村特大桥路段桥隧相邻,为减少森林植被破坏,避让地质灾害,上跨湘桂铁路、石油管道、国道322线,设计120米连续钢构,为今后铁路、管道、国道建设留足空间,协同发展。项目提出争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改扩建示范工程”,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提供案例和示范,已具备推广示范效应。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




公路知识派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最前沿知识、最权威百科、最实战干货全搜罗。


👇👇👇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4年杂志


编辑:苗挺节

校对:马紫璇

审核:潘永辉 王硕 陈露

来源:广西交通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