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影展 | 吴文光 | 入场笔记③:女性的凝视

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3-05-07
(《树犹在》截图)

母亲影展 | 吴文光 | 入场笔记→第四单元“女性凝视”


入场笔记,片子观看前,预设我对该片是一种什么样的倾向和投入(依据材料为:影片简介、作者简介、选片笔记、片花等)。这当然是非常主观的“猜想”,不一定切合实际影片内容。简单目的就一个,为自己入场看片热身热脑。

女性的凝视



非常喜欢“女性的凝视”这句!记得这句话出自草场地阅读素材工作坊第一年(2020),好几个女性作者带来工作坊分享的素材对象也是女性,梦奇镜头中大妈田里边干活边讲疫情发生时的村子,高昂镜头中外婆重返焦邢庄破败欲塌老屋一脸心事与无奈,还有俞爽,黄婆滩一个个老婆婆们带着自己记忆出现在她镜头里……作者与镜头中人物构成双重的“女性凝视”。

我当时思绪是,纪录片向来比较主流的“男性”视觉(表现为“纵观”“俯瞰”“全方位”“大局谋篇”,包括一些身为女性的作者创作视觉也会不自觉地被裹挟),这种“女性的凝视”奔涌而来会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反动。

今年母亲影展第四周第四单元被命名为“女性凝视”,集合了五位女性作者的片子,五位女性作者全是90后(一个94,三个97,一个98),五部片子主角均为女性,都是作者的“家人”(有:姥姥,奶奶,母亲)。如果母亲影展第四单元构成的是“女性周末”的话,我想象着这些来自不同作者及不同姥姥奶奶母亲的“凝视”是什么?

《树犹在》,片长23分钟,作者邓梦怡,生于1994年,片中人物是自己的姥姥,一个“北京到内蒙”老人——“有过此经历”或“依然是现在时”?没看片子,不知。读到作者写到“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热衷于听她讲她的童年”,依然记得“她亲自种下的歪脖树”。猜测,这部片子是孙女作者回到姥姥身边,再次倾听姥姥的故事。只是,这一次的“不一样”是,手里多了一个镜头。这大概就是“生活”与“创作”彼此相依却有所区别的一个典型吧。想象着作者表现在片中的“凝视”是什么,再跟着作者的“凝视”追随上“姥姥的凝视”。

《当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片长36分钟,作者徐小涵,生于1997年。母亲影展走到第四单元,难得地出现一个我“认识的作者”。徐小涵,一个在上海读影视专业研究生的河南许昌人,2022进入草场地创作群,在邮件组交流,带素材参加阅读素材工作坊。我印象里徐小涵的素材有她姥姥有她外公,包括她回去拍摄的外公的村子。现在母亲影展徐小涵带来的片子是她“阿尔兹海默症奶奶”,我没有什么印象,那就是这是一部我完全陌生的片子。徐小涵面对一个“记忆全失”的奶奶,她的“凝视焦点”在哪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个被现实人俗称为“老年痴呆”者,她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凝视”?如果有,是什么?

《A Cradle to Holds Me》(被译为《孕育我的搖籃》),片长8分钟,作者Nuala Fowler。读影展介绍,作者英国人,1998年出生。片子8分钟,“作者的话”写不少,且有些“学究”,片子未看读这种字比较费劲。转而读“选片人笔记”,获知我关心的片子信息有“家庭录像”及“再利用”。大概猜测,作者是不是想借用自己“小时被拍摄”的“家庭录像”去回顾并打量“母亲伴随自己的成长”?这是不是作者的“凝视点”?

《套娃》,片长23分钟,作者张绿,生于1997年。读“作者简介”(一般是作者提供),作者身份有三个:艺术家,诗人,活动组织者。作者身份没有提到“影像”,我倒觉得挺好玩的,一个不把自己往“影像作者”方面靠的“艺术家”及“诗人”,使用“影像材料”创作,估计会是一种“例外”(多年来我就期待着“外边的人”对“影像圈”发动暴风雨般的轰炸,当然事实依旧停留在“一个愿望”)。作者把片子取名《套娃》,并说到“我拍摄母亲的表达成了我的表达”,借用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说成“我在母亲的凝视中找到自己的凝视”?

《你为我想的名字》,片长58分钟,作者冯依帆,生于1997年。片中人物为作者的母亲及母亲的母亲,一个“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外婆”。“作者的话”中读到,“我是视线,注视着妈妈因为外婆的病症暴露的强硬和脆弱,注视着她和外婆之间令我忧郁的关系,注视着外婆脱力(是不是应该是“脱离”?)的身体和意识、也注视着我对母体的失落、不满足和报复。”片子的“凝视”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了。

母亲影展→吴文光:入场笔记


母亲影展 | 吴文光 | 入场笔记→“咫尺之间”:近在咫尺——远距天涯
母亲影展 | 吴文光 | 入场笔记②: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女性凝视』单元策展语


女儿,妈妈,姥姥,奶奶,孙女,妈妈和她的女儿,妈妈和她的妈妈,孙女和姥姥或者奶奶,时钟滴滴答答… 女儿成为妈妈,妈妈变成姥姥,姥姥同为女儿。在她的凝视中,她们身份转换,她们身份重叠,一遍又一遍在问:她是谁?我是谁?


——郑忞


 作者的话 

我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经常磨着姥姥给我讲她的故事,我热衷于听她讲她的童年、她的情感、她的工作,还有那棵她亲自种下的歪脖树,我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故事,让我更清楚的看到姥姥的模样。


 作者简介 

1994年生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主修专业为电影与视觉特效专业,曾参与新亚洲影志担任志愿者工作、庐舍之春”女性电影人剪辑驻留计划发起人之一,负责策划及执行。


 选片人说 

胡涛:情感通过细腻的影像呈现,两人的对话仿佛梦境、记忆一样回荡在现实之中。我感受到一种记忆在死亡之后未曾消亡的而依旧存活。


郭一骄:非常成熟且有风格的视听语言,对话与影/图像共同侧写出祖孙情谊。姥姥的故事与人生,令人唏嘘愤慨。影片在展现女性困境的同时,更引人追问:在新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嘹亮口号下,又有多少不为人知、难向人道的历史往事,随着她们的渐渐衰弱离去,而隐入生活的洪流。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李新月:隔代人的走近,可能因为作者是外婆带大,两个人很亲近,彼此说的都是“私语”,姥姥从北京来内蒙的经历、穷苦、对母亲的恨、绝望、对外孙女的童年记忆,作者讲自己的梦,这种走近不是一种正襟危坐的采访,是发生在很自然的祖孙之间亲密的交谈中,画面也像是作者梦中的一些场景。没有直接说“爱”,但一直都流淌在其中,“树”成为很有回味的意象,像是一种从姥姥已经不在的未来回望一切。


 作者的话 

2021年我开始用摄影机记录奶奶。2022年初,奶奶检查出阿尔兹海默症后,我陪伴她度过了我学生生涯最后一段漫长的假期。我总是一遍遍的问着奶奶“我是谁”,她就那样望着我,我就如此望着她.......


 作者简介 

1997年生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看着世界进化自我的大学生,影视专业,希望创作纪录片。

本片为个人创作的第一部纪录短片。


 选片人说 

章梦奇:与奶奶相处的时间,在创造共同记忆的过程中,小涵不断确认奶奶的记忆,既温柔又残酷。一方面影像呈现了这些“灵光”的时刻,另一方面也留出待作者去探进的空间。记忆与遗忘是一体两面,在说着祖孙俩说记忆话语的同时,小涵却忘记了加入自己的记忆。


胡涛:小涵陪伴式的拍摄,温情动人。在和奶奶爷爷相处中,小涵用镜头记录下生活瞬间,这既是小涵的对他们的爱,也是小涵试图在留下一些什么(生命衰亡的必然)。唯一觉得不足的是,后面结尾呈现出的刻意煽情,这让影片本可以走向的可能性变得窄了。


张盾:充满温度的陪伴、凝视,镜头纪录着奶奶逐渐失去记忆的过程,有一种无法挽回的失陷感。小涵并没有沉湎于悲伤的情绪,而是保持了克制与冷静,对照片的分析与阐述显示出作者对记忆的探问与寻找。结尾的快速剪辑和抒情部分在有了前面坚实的基底后,呈现出飞扬的姿态。


 作者的话 

作者創作紀錄片《孕育我的搖籃》,意在通過連繫起過去的家庭錄像和現在與母親的對話,探索作為電影製作者的自己與其母親關係的本質為何。在思索記憶與母愛的觀念性問題的同時,作者的關注點隨著時間的拉長而有所轉移,漸漸將母親視為一個女性而看待,而非各種加註在其身上的種種身分標籤,又從中看到許多不同的面向、形象特質到一個獨立的個人。通過拍攝的行為,作者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也在流動和轉變中。母親從原來關注點在孩子,到現在逐漸關注到自身——努力了解自己,而不僅僅只是她的「母親」角色。


 作者简介 

1998年4月27日生人。作者的創作實踐跨越紀錄片、傳統動畫和混合媒體藝術。對於紀錄片,她在攝影、剪輯和導演方面特別感興趣,並尋找以社區/社群為中心的私密故事。作者來自英國,是創意藝術團隊「The Northern Project」項目的一員。該團隊位於英格蘭北部,由3名電影製作者組成,他們從事委派項目以及自主的獨立項目。作者於2020年畢業於紐卡斯爾大學電影實踐本科學位。


 选片人说 

郭一骄:家庭录像的再发掘与重新拼接,穿插日常生活的片段。非常私人、亲密而美好的母女关系小记。


胡涛:在时间的打量下,一对母子的日常。应该不是一种对照,更像是对记忆的一次确认,或者对情感的一次返溯。但是影片呈现的略显单薄。


郭旭宏:作者兒時的家庭錄像,看到她與母親的關係——母親始終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現時的母女對話鏡頭,母親講述她收藏的漂亮的瓷器、做成的可愛的喂鳥碗和照料的植被,她在更多地感受自己的生活。片子雖短,卻也能感受到母女二人關係的變動與流淌。


高昂:作为作者的朋友我问了Nuala是否愿意投稿,是因为这是我看到了一种与我的经验不完全相同的母女关系。感受着她对这个世界极大的善意和理解,我理解她的这种善意,理解和包容是来自哪里—— 平稳和被爱包裹着长大。我同意大家说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关于母女的小记,没有什么深刻认知,闹剧或者体现母亲角色转化的内容。我觉得,这可能是不同的视角和经历来看待家庭关系,也不是只有苦难才能创作。


 作者的话 

她的语言在她的语言当中,她的生命在她的生命当中。永恒的母女关系,是所有人无法逃脱的,如同套娃,历史性的生命不息。母亲观看自己看自己的视频,我拍摄母亲的表达成了我的表达,所谓另一层影像与现实的套娃。


 作者简介 

1997年10月17日生人,艺术家、诗人、活动组织者。善呓梦,善光影,善长短句。独立出版诗集:《痛谷十九》《剥雾二十》《舞舞二十一》《灰烬二十二》《找!找!找!二十三》《蛇吞象》《长生肾哭泣》《性朋克二十四》


 选片人说 

胡涛:后半部分的照片很有意思,第一是作者的显身,第二有一种重访记忆的感觉。在前半部分运用一些手段来制造一个“套娃”,我更觉得,妈妈和作者的脸叠加在一块的那个地方才是影片始点。影片重在在于“套”,而不在于“娃”。但是“套”不重要,“娃”才是最重要的,一代接着一代,“娃”集合了所有。


郑忞:影像的处理方式很棒,重叠,虚焦,实境,虚实混合,思绪飞扬。从妈妈讲述的红玻璃开始,思绪拉得越来越远,用几个象征性符号把看起来不相干的片段进行连接,室内空间的管道,室外空间的管道,地面的卫星信号接收器,信号塔架边站立的人,都是在回应前半段妈妈的讲述。影像形式和整体叙事,从不同面向指向「套娃」。


郭旭宏:開篇伴隨著心跳聲,女人訴說的面孔與生活成長的城市冬日景觀重合,透露出冷峻之感。母親的訴說,展現著母親對於生活、工作及家庭關係的認知,包括血緣關係裡那種遠近即逝的糾結彆扭感。接著一系列照片的閃過,過去的、從前的、不久的、現在的,和母親關於「紅寶石」的夢,記憶在想像與現實之間變形,又被塑造。最後母親講到「上帝給予你靈感」,冥冥之中各人自有命數,要麼輪迴,要麼改變。可惜母女二人之間的記憶對比太少,觀念性大於內容。


 作者的话 

妈妈和她的妈妈,妈妈和她的女儿。妈妈们,女儿们,被日常浸湿透,身形牵连,世界叠合。我是视线,注视着妈妈因为外婆的病症暴露的强硬和脆弱,注视着她和外婆之间令我忧郁的关系,注视着外婆脱力的身体和意识、也注视着我对母体的失落、不满足和报复。


 作者简介 

1997年生人,走走停停的三脚猫创作者,曾经悲哀的艺术系学生,今日顿挫的店员与不久被恐惧挟持的人质。

携带着一半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外婆和同时期的家人们的素材,“意外地”参加了2022年夏天新亚洲影志在上海举办的工作坊,在此期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注意力渐渐被如魅影一般反复徘徊的妈妈吸引,决定以我的妈妈为原点,展开从她身上生长出的两段母女记忆。


 选片人说 

郑忞:我个人很喜欢这部片子,镜头凝视着作者的母亲照顾生病外婆的点滴细节,母亲的烦躁、生气和抱怨,一点点铺开。很喜欢作者通过角色转换的提问方式,把妈妈和她的妈妈,妈妈和她的女儿,既是妈妈,又是女儿,身份重叠,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展示出令作者困惑的行为。喜欢这部片子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沉重的话题中,插入了很多空镜,时间在流逝,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又好像有什么在孕育,悬在空中的床垫,也有被风吹起的瞬间。


梦奇:我认为影片在谈对【母亲】不知所措的爱、欲(求),前半段是母亲对自己母亲“变成陌生人”的不知所措,后半段是作者对母亲的“陌生化”。人模仿母亲去爱去恨,在外婆失智的日常中作者错愕于母亲应对不了她母亲的“丢失”,导致母女两人同时失去了“母亲”这一命定的稳固坐标。尽管影像构建层面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对于熟视无睹的关系提出了“新”问题这点,我觉得很可贵。作者的出场,或者说意象的部分其实可以全片贯穿,前半部分丢失记忆和身份的外婆让人无法挪开视线,像房间里突然出现的黑洞,作者只能站在母亲身后一同束手无措。第二部分《钢琴教师》从文本朗读到影片,似乎是作者僭越母与女关系的内心排演。这部是目前为止看到的关于母女关系中走得最远的一部影片。


张盾:作者想借由本片审视两段母女关系:母亲与外婆的关系,母亲与自己的关系。前半段中作者用细腻敏锐的镜头纪录母亲照顾外婆的过程,印象深刻于母亲给外婆洗澡的画面,暴露出外婆衰老的身体,母亲从不耐烦到生气,最终将外婆送进了养老院。后半段作者显身于画面之中,以剧情片中虚构的母女僭越情节,来探讨和母亲关系中不被满足的部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