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我的天津 建卫618年 几代人的记忆拼图(3)

我和我的天津

建卫618年 几代人的记忆拼图



1404年12月23日(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天津”正式得名,筑城设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618年历史积淀,天津人的性格一脉相承。从原住民到外来者,从名人学者到普通百姓,人人都有一段精彩人生。他们的故事看似互不相干,却也因为同在一座城市,而紧紧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又生机勃勃的天津图景。



骆巍巍 奶奶骆玉笙是超级美食家



骆巍巍,1965年出生,金嗓鼓王骆玉笙的孙女。

上世纪70年代,我在新华南路小学上学时,我们家被退赔了一批财产,折成现金。不少亲朋好友来借钱,奶奶能借就借。剩下的钱,我爷爷说,咱都吃了吧。从那时起,我们全家每周日都去下馆子。





骆玉笙


奶奶爱去辽宁路上的天津烤鸭店。有时她中午想吃烤鸭,就带着我坐9路公交车,到和平路终点站下车,直奔烤鸭店,因为去晚了要等座。点三两烤鸭,一份芙蓉鸡片,一份烧二冬,一碗米饭。吃饱了结账,结账时还得用粮票,一碗米饭要一两粮票。她也爱吃海参、虾仁。但虾仁不总有,为了吃清炒虾仁,还特意去国民饭店的餐厅找熟人预订。起士林也是必去的。每个月至少去一次,在楼上吃正餐。当时起士林还是老师傅主厨,奶油烤鱼归和肝泥、俄式土豆沙拉是我的最爱。不是因为那时肚子里没油水才觉得好吃,是真的好吃。


别看奶奶吃得特别精致,但生活条件差的时候,她也能适应。她吃饭最多八分饱,多好的菜,也从不暴饮暴食。良好的身体条件,保证了她在舞台上的表演水平。她说:“我年轻的时候穿过、戴过,什么都见过。到现在这把年纪都无所谓了,但只有一样,一定要吃好。吃好了身体才能好,身体好了才能干好工作。”


许丽丽 流行歌手回归传统文化







许丽丽,1964年出生,第二届青歌赛冠军。


1986年4月27日晚上,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出现戏剧性的一幕──我和谢青在得分相同的情况下加赛一曲,我又唱了一遍《春光美》,终以9.38分获得第一名。天津市为获奖歌手召开庆贺会,老市长李瑞环讲话:“要把天津市的文艺活动搞得更加活跃,让全市人民工作得紧张愉快,生活得丰富多彩。”我成为天津市歌舞团的专业演员,剧院奖励我一套单元房、一台彩电。也得到音乐界的肯定,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音像公司为我和牛虎、牛豹三人录制了《牛虎豹》专辑,磁带销售百万盘,创下当时最高发行纪录。


那些年经历过一些风浪,后来生活和心态趋于平和。我父母喜欢曲艺,我也开始学鼓曲。著名梅花大鼓艺术家籍薇老师教我唱《丑末寅初》,这是个二番唱段,第二段长腔最难,每个字的发音,从字头到字尾都有讲究。我练了足足三个月,终于拿下了这段鼓曲,在“天津相声节”上登场演唱。


当初我在畅观楼当服务员,溥佐、张洪千、慕凌飞、启功等书画大家常来饮酒绘画、谈艺论道。我接触到绘画,随溥佐之子毓震峰学画,还认识了一起学画的顾砚。顾砚是爱新觉罗宗室后人,受家族影响勤学苦练,绘画造诣不断提升,成为非遗项目“津派宫廷画技法”传承人。我俩因共同爱好重逢,经常一起交流心得,提升画技,慢慢走到一起,结为百年之好。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我对人生有了新感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不能浮皮潦草,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价值观。


李德林 路边吉他队大队长








李德林,1956年出生,上世纪80年代天津红歌星。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我们都住进了临建棚,晚上在路边玩吉他。后来房子修好了搬回去,玩吉他的习惯保留下来。我跟着收音机短波频率和录音带学了不少邓丽君、刘文正的歌,自己录了两盘磁带。磁带流传出去,我从很多地方都听到有人用录音机放我弹唱的歌。


王朔的小说里写北京顽主“茬琴”,我们也茬琴,但天津不叫茬琴,叫“会琴”。我们去王串场会琴,对方熬一锅绿豆汤,坐在路灯底下开唱。两拨人你一首我一首地唱,哪边没歌了,就算输。有人因为会琴打架,我却因为会琴交了很多朋友。慢慢地大家都知道李德林了,一般人不敢再跟我会琴,路边吉他队大队长这个外号叫响了。1985年,天津市举办业余歌手大赛,我拿了第一名。随后在人民体育馆演出,报幕员报我名字,台下观众鼓掌叫好。我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儿名气了。


很多人说我现在唱歌比年轻时好听,我觉得可能是年龄大了,声音没怎么变,但是有底蕴、有沉淀,不像过去光追求唱高音。见过我的朋友都说,你可不老。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唱歌是锻炼心脏最好的方法吧。


卞学诊 乡祠卞家在天津赓续三百年







卞学诊,1942年出生,清末乡祠卞家后人。


天津卞氏家族起源于山东泗水。1715年,卞大瑛以文人之身为幕僚北上天津,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卞氏子孙定居津门,至北迁四代“礼”字辈开始经商。1803年开设“隆顺号”经营土产杂货,几代人精诚团结,跻身津埠富家之列,但书香门风始终未断。卞树榕熟读医书精通方药,为族人治病药到病除。1833年他在针市街开设药店,以自家生意“隆顺号”和他本人名字中的“榕”字结合而成“隆顺榕药庄”。


我出生在香港道175号,现为睦南道79号,81号至87号是我四伯父家。我们两支同时买地比邻而居,建造了不同风格的府邸。因祖父早逝,祖母是杨柳青名翰林刘学谦的胞妹,受书香熏陶,治家严谨,教子有方,三个孩子在学业、事业上都颇有成就。全家二十多口住在这座四层洋楼里,生活并非奢侈腐化,相反,仍秉承了勤俭持家的家风。我细读家谱及有关资料,加以艺术渲染,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临水朱门》,通过几家宅门故事,展现当年天津的民俗轶事和社会风貌。


END


来源:天津日报


REVIEW



往期
回顾


● 我和我的天津 建卫618年 几代人的记忆拼图


● 我和我的天津 建卫618年 几代人的记忆拼图(2)


● “稽古大讲堂”线上开讲


●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再推京歌新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