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塞拜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凯迪 看世界杂志 2019-04-23



阿塞拜疆的时钟好像忘了上弦,时间就静止在过去的某一天。



提起“阿塞拜疆”,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不是脱口而出:“这是哪儿?”


地图上找了半天,终于在亚欧大陆的分界线上,找到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国。


阿塞拜疆背靠高加索山麓,面朝里海,又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个“富得流油”的好地方,人送外号“小迪拜”。


除了石油,这个国家有人类史前文明遗迹,有美国《国家地理》评出的世界Top50自然奇观,还有世外桃源般的千年古村。


  史前文明与自然奇观  


茹毛饮血,结绳记事,上古时代的人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留下自己的印记。岩壁上粗糙笨拙的笔触,记录着狩猎、耕耘、舞蹈、生育。里海2000年一轮回的潮涨潮落冲刷着地球表面,它落潮时,生物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丰饶的里海畔繁衍后代;它涨潮时,裹挟着泥沙淹没了一切生命的印记,连同岩石上的刻画。



那些石刻的信号最终被现代人发现,已经经过了7个半轮回。干裂的河床下一块块带着奇怪纹样的石头,经过新科技碳14的测定,竟来自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诞生于此一阶段,当时原始人类通过白令海峡的大陆延伸架,从欧亚迁徙至美洲。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活动,被我们称为史前文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走近戈布斯坦岩画,小心地比划出浅浅的轮廓,教游客辨认。怀孕的妇女,划龙舟,斗牛,骆驼群,在远离了现代文明的高山荒坡上,这些咒语般的符号总会让人产生穿越时代的错觉。



阿塞拜疆的时钟好像忘了上弦,时间就静止在过去的某一天。街道上轰鸣的前苏联时代小轿车,被岁月镀上一层蜜色。在这里,游客居然可以坐上一辆爷爷辈的宝石蓝“拉达”。本应在博物馆里静养的老爷车颠簸在碎石路上,追着落日余晖,载着游客去欣赏火山熔岩喷发的奇观。音响里高分贝轰鸣的异域音乐,老旧坍塌的座椅,一点也不影响它的马力。



温热的铅灰色岩浆从火山口汩汩流出,汇聚着来自地壳深处的力量。经久不息的岩浆,还有不时伴着热气“滋滋”作响的喷涌泥浆流,在空气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穹,然后“噗嗤”破裂,变成一圈圈波纹。这便是美国《国家地理》评出的“世界50个一生必看的自然奇观”。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是一个奢华现代又不失底蕴的城市。在当地语里,巴库是“风”的意思。一马平川的暖黄色大地上,大风裹挟着砂砾拂面,头上若是不裹上纱巾,几乎难以睁眼。


丰富的石油资源带来了经久不息的火焰,而泱泱大海经年累月地为这座城市提供庇护,因此巴库又被称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城市。得益于里海的庇佑,这座千年古城,历经拜占庭、波斯、蒙古等大国时代却未被攻克。而新城里流线型简约设计的文化中心,如三束火焰直冲云霄,表现出“火”在这个富饶石油国的重要性。



在阿塞拜疆游玩,每天的行程大多结束于里海边的烤鱼摊。温柔的海风拂面,粗质的干面包、茄子酱、奶酪和浓浓果汁,在主菜没上桌之前就能把人喂饱。喝掉羊肉浓汤后,把羊油、肉块与兵豆捣碎,夹在干面包里,阿塞拜疆版“腊汁肉夹馍”就出锅了。


最后,当那条煎得金黄、冒油的鳟鱼真正呈现在眼前时,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余秋雨《千年一叹》里写到的恒河烤鱼。他形容油腻肥滑的鱼肉放在干硬的饼里,让人食不下咽。同样是一趟探寻人类文明的旅程,相比之下,阿塞拜疆之旅要幸福多了。



  丝绸之路古驿站  


中国的丝绸之路,可以上溯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期。经由丝绸之路,来自中国的第一批货物运往阿拉伯世界,再由精明的阿拉伯人带往西方。可能就是从那以后,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三词英文,就不再是“I love you”,而是“made in China”。


阿塞拜疆作为东方货物与西方金币的交汇地,迅速繁荣起来。鼎盛时期,它就像中国的盛唐时代一样,汇聚了各国商贩,俨然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当地国王为了彰显国力,特意下旨修建了精妙绝伦的夏宫来招待各国使者。夏宫的玫瑰窗上,用镶嵌的彩色玻璃拼出几何图样,太阳斜射进房间时,五彩的光斑投射在华丽的波斯地毯上,美如幻境。



这些彩窗玻璃先烧制成片,再根据图样切割,然后打磨木条进行镶嵌拼接,和中国的卯榫工艺相似。如此巨大的彩窗,不用一点胶水或铁钉,完壁画、天花板上的图腾,乃至地板上铺就的、花纹繁复的手编地毯,都是阿塞拜疆艺术的集大成者。


前往阿塞拜疆北部城市舍基的路上,我们停留在一个叫Lahic的古村。我在车上睡得昏昏沉沉,车窗外的一阵喧嚣把我唤醒。只见车窗外,几个孩子好奇地围着车打转,又想上前打招呼,又害羞地互相推搡。我顶着刺眼的阳光下车,好像被时光机送到了某个陌生的年代。



这里的时光仿佛停滞了,当地人唤我们“秦(Qin)”。难道真是对应那个书同文、车同轨,疆域广阔的泱泱大秦帝国?村民的穿着打扮,好像刚从老电影里走出来,哪怕是皱纹如菊的老人,不谙世事的眼神也纯净如星。马蹄铁在磨得打滑发亮的石板路上叮叮作响,和着铁匠铺里一锤一锤的起落。



我们这群来自远方的“秦人”,在Lahic受到了超出想象的热烈欢迎。路过的人们羞涩地邀请我们合影,先是一两人,然后是全家福,几乎整个街道都出动了。我们如明星般面对着拦路的手机,几乎无法前行。那些友好的笑脸,也是这阿塞拜疆之旅里最难忘的回忆。



作者 | 凯迪

编辑 | 郑嘉璐 zjl@nfcmag.com

排版 | 龙明佳,Keith



点击发现更多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