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陷炮火的黑色花园

郭响宏 看世界杂志 2021-03-18

纳卡地区


今年9月下旬以来,纳卡地区再度爆发的军事冲突,引起了人们对该地区的好奇。历经多年的调解,纳卡地区的和平为什么仍迷雾重重呢?


人口结构的改变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面积约 4424 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该地区人口在15万左右,其中亚美尼亚人占99%以上。

两个世纪以来,纳卡地区一直是外高加索冲突的中心。而外高加索又是历史上民族交汇的重要地带,近代以来更是大国博弈的重点区域,以及欧洲能源安全的保障地带。

“纳戈尔诺”源于俄语,意为“多山的”;“卡拉巴赫”源于阿塞拜疆语,意为“黑色的花园”。“黑色的花园”,也因此成了这个地区的代称。

公元前8世纪中期,亚美尼亚人已在外高加索定居。公元前3世纪左右,生活在卡拉巴赫的阿塞拜疆人,处在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国的统治之下。

到了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这片土地,卡拉巴赫成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个行省。公元7世纪,卡拉巴赫成了阿拉伯人统治下相对自治的区域,由亚美尼亚人的几位王公管理。


10月4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军事冲突进入第八天,双方发生激烈交火


1747年,这个地区摆脱外族的统治走向独立,建立了卡拉巴赫汗国。卡拉巴赫独立前,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在外族统治下混居在一起,阿塞拜疆人占相对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亚美尼亚人则坚持基督教信仰。

纳卡地区第一次重大的转变发生在19世纪。1864年,俄国通过战争最终控制了高加索地区,卡拉巴赫也由独立的汗国变成了沙皇统治下的省。

出于对穆斯林的不信任,以及18世纪以来与土耳其争夺黑海及周边的战略考虑,俄国开始通过强制移民和民间鼓励移民的方式,将伊朗、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大批亚美尼亚人迁到了卡拉巴赫地区,以改变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局面。

据统计,1823年,基督教居民只占这一地区总人口的8.4%,而到了1897年,亚美尼亚人已占42%。沙皇政府不仅改变纳卡地区的人口结构,还在政策上偏袒亚美尼亚人,卡拉巴赫地区渐渐成了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者凝聚力量的核心地区。

人口结构的改变和沙皇政策上的倾斜,最终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期间,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民族冲突。


相互屠杀留下惨痛记忆


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瓦解后,高加索地区先后成立了亚美尼亚共和国和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双方为争夺卡拉巴赫爆发战争。

冲突中,卡拉巴赫地区的大批阿塞拜疆人遭屠杀。此后,阿塞拜疆联合土耳其,迫使亚美尼亚革命联盟党退守山区。后者成立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纳卡正式得名。

1919年,纳卡地区实现停火。次年,巴黎和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将纳卡地区的主权归于阿塞拜疆,但该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支持下,继续战斗。

这是历史上纳卡地区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之间的第二次冲突,民族间相互的屠杀给两国人民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十月革命后,苏俄控制了高加索地区。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纳卡冲突由国际问题变成了国内问题。


十月革命


20世纪20年代,外高加索委员会为了构建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将亚美尼亚人占多数的纳卡地区划归为阿塞拜疆共和国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而将阿塞拜疆人占绝对多数的赞格祖尔划归亚美尼亚管辖,甚至还使阿塞拜疆的边疆纳希切万成了一片飞地。

就这样,在之前俄帝国高加索政策的基础上,苏联领导人实施的权力制衡及碎片化统治政策,不仅没有化解两个民族已有的矛盾,反而培育了族群认同,为纳卡地区成为苏联民族问题爆发的导火线,埋下了祸根。

苏联高层不想在纳卡问题上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但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要求纳卡回归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在此过程中,亚美尼亚的民族主义不断高涨。

1988年2月,以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再次申请加入亚美尼亚共和国遭拒为诱因,发生了苏姆盖特阿塞拜疆人屠杀亚美尼亚人的事件。此后族群冲突时有发生,小规模冲突持续不断。


1988年2月,发生了苏姆盖特阿塞拜疆人屠杀亚美尼亚人的事件


1990年1月,阿塞拜疆巴库发生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事件,冲突进一步升级,但解体前的苏联除镇压手段外,已无力解决这一冲突。

综合来看,纳卡地区由和平走向冲突,既有沙皇俄国移民和民族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周边国家尤其是土耳其等国干预的因素,还有苏联时期民族问题政治化及未能有效化解矛盾带来的恶果。


后冷战时期矛盾加剧


苏联解体后,自1988年开始的新一轮纳卡冲突变成了国际冲突。1991年,阿塞拜疆政府撤销了纳卡地区的自治地位。随后,纳卡地区举行公民投票,成立了一直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

为控制纳卡地区,阿塞拜疆向该地区发动了军事进攻;亚美尼亚共和国为帮助此地的亚美尼亚人,也向阿塞拜疆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战争中,双方动用了大型武器,互有攻守,带有种族清洗色彩的大屠杀也时有发生。如1992年2月霍加里大屠杀中,亚美尼亚人对阿塞拜疆人发动了清洗。种族清洗后,亚美尼亚打通了通往纳卡地区的陆上通道——拉钦和克巴尔甲区,并于1993年7月控制了阿塞拜疆的重镇阿格达姆。


1992年2月,霍加里大屠杀中,亚美尼亚人对阿塞拜疆人发动了清洗


至此,纳卡及周边地带处在亚美尼亚的实际控制之下。

纳卡冲突升级后,从1992年开始,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会的前身)决定成立由美俄法担任共同主席的明斯克小组来调解纳卡冲突。联合国也在1993年通过多项决议要求亚美尼亚撤军,但无论是明斯克小组还是联合国的协议,都未能促成双方停火。

1992年5月,亚美尼亚签署了俄罗斯领导下的《集体安全条约》,阿塞拜疆则出于民族和宗教考虑没有加入这一条约组织,而是与土耳其发展了密切的外交关系。1994年5月,在俄罗斯等国的协调下,亚、阿两国在比什凯克签署了停火协议。

停火协议签订后,明斯克小组、国际危机小组等国际组织提出了多项分阶段解决纳卡冲突的方案,其中多数方案都明确要求,在亚美尼亚逐步撤出其所占领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和谈与两国领导人直接会晤磋商等方式,解决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

但调解并未促使纳卡和平有实质性突破,纳卡冲突因而成了“冰冻的冲突”。


冲突频仍,症结难解


最近纳卡陷入战火以来,明斯克小组共同主席国(美俄法三国)的外长及领导人发表声明,要求双方保持克制,呼吁以和谈促和平,但冲突仍在继续。那么,纳卡冲突的症结何在呢?

首先是历史恩怨,尤其是大屠杀的记忆。自20世纪初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第一次爆发冲突以来,多次发生了相互之间的种族清洗。大屠杀中,几十万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死亡,老人小孩都没能幸免。

这种大屠杀的记忆,给亚、阿双方建立互信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也给历史上曾共处的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蒙上了阴影。



一次次的冲突,只会让和解的努力化为泡影。冷战结束后,双方之间经济上的封锁,交通、贸易等交往网络的中断,媒体以强化民族认同和激发大屠杀记忆为主题的宣传,都在加重怨气和怒火。

难解的认同问题也在撕裂着该地区。历史上看,两个民族在纳卡地区都有生活的历史,也有共同居住的经历,但都无法确证自己的祖先曾绝对控制这个地区。

其实,20世纪前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人都不认为纳卡有多么重要。不过,自1915年有争议的大批亚美尼亚人遭土耳其人屠杀事件发生后,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的发展在高加索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与土耳其族源相近的阿塞拜疆人,自然就成了亚美尼亚民族认同中的他者。


在此背景下,失去亚美尼亚人占多数的纳卡地区,意味着对亚美尼亚民族认同的背叛。亚美尼亚在纳卡问题上的任何妥协,都会引发其国内极大的动荡。


7月19日,伊斯坦布尔,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发生冲突后,居住在土耳其的阿塞拜疆人在抗议活动中挥舞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国旗


另一边,阿塞拜疆虽然没有亚美尼亚那样强烈的民族主义浪潮,但过往较长时期内,纳卡地区阿塞拜疆人占多数的事实,以及苏联时期纳卡属于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历史,使失去纳卡意味着阿塞拜疆的主权遭到了侵犯。

帝俄晚期亚美尼亚人对阿塞拜疆人的歧视,苏联时期阿塞拜疆政府对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歧视政策,加剧了彼此认同的难度。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纳卡地区长期的低度发展,进一步刺激了亚美尼亚人要融入亚美尼亚共和国的愿望。认同难题导致双方在原则性问题上决不妥协,谈判的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大国及周边地带国家利益的博弈,加大了纳卡冲突的解决难度。高加索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黑海、里海石油储量的探明,其重要性引发大国及周边地带国家的利益较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维持其在高加索的战略存在,在亚美尼亚建有军事基地,与亚美尼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又与拥有石油等资源的阿塞拜疆保持交往。


俄罗斯建在亚美尼亚的军事基地


土耳其试图扩大其在周边地带的影响力。埃尔多安政府自2016年纳卡冲突以来一直高调支持阿塞拜疆,以扩大其在黑海和里海周边的影响力。

欧盟在这一地带尤其在阿塞拜疆,建有能源安全保障通道。美国则将这一地带看成是制衡俄罗斯和土耳其的重要战略和能源区域。

惨痛的历史记忆,复杂的认同难题,互不信任和不妥协,以及大国背后的博弈,让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黑色花园鲜花盛开的前景。不过,我们依然坚信,解决矛盾的方式有千万种,最不可取的是武力。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环黑海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者 | 郭响宏

编辑 | 谢奕秋 xyq@nfcmag.com

排版 | 朱丽婷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 往期推荐 |

点击图片即刻探索下一世界

 看世界杂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带你一起   畅游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