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之间,找到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
“从写下第一个字,我就知道,我不是仅仅想写成一本挂职笔记。”2015年,文学博士陈涛在甘肃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任职驻村“第一书记”。他的新作《在群山之间》真实记录了这段历程。一到周末,置于群山之中的办公楼只剩他一人。当他落笔时,耳边传来牛羊的叫声。
《在群山之间》入选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名单,陈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部散文集不仅是他对那一段时光的回望,还是他扎根乡村,真正认识乡村的珍贵见证。
《在群山之间》陈涛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版/49.00元
陈涛《在群山之间》作品研讨会
主办: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01
在群山之间,
书写人和生活的关系
辽宁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蔡文祥
蔡文祥:《在群山之间》是2020年酝酿的一个选题,也作为我们社年度重点选题。在策划之初,我们对这部具有浓厚主题色彩又有较强可读性和文学性的作品表示高度关注,当时想及时推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的精品力作。《在群山之间》入选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名单,陈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作为出版社,要向陈涛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
邱华栋:2015年7月,陈涛到挂职第一书记。作为一个挂职村支书,陈涛怎么体现他的能力和能量?
有一件很小的事,他遇到的第一个关卡——刷墙,也就是在墙上写字。村里给了陈涛2面墙,他在一面墙写了《池沟赋》,另一面墙上深度介绍了池沟村的文化、历史。后来很多人去村里,都会很关注那两面墙,村里第一次对他的转变发生在这里。从那以后,镇上、村里许多文字材料都让陈涛把把关,他以这种方式打开了局面。
二是陈涛助力乡村教育,利用个人影响募集了五六十万。这对村里,尤其是当地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有用。从最初到那儿当第一支书,陈涛做了这两项工作。别人一看,马上就觉得不一样了,你不是来这儿镀金的,是来这儿干活的。我给大家提供这两个小背景,大家可以知道,陈涛去挂职的实际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一些。
就这本书来讲,体现了几个特点:第一,它体现了一个人和时代的关系。我们每一代人成长,都需要确认自己和这个时代的关系,特别是年轻人,总要在时代的洪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陈涛这本书恰恰体现出,他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在寻找自己跟时代的关系,寻找自己在时代中的定位,同时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年轻人要回答的、面对的命题。陈涛去村里挂职,他是主动选择的。他有身先士卒的姿态和风格,找到了人和时代的关系和命题,并且找到了他自己的经验。
第二,他上一本《山中岁月》我仔细读过,写了人和生活的关系。《在群山之间》是一个增订版,增加了三节,结构上也有变化,变成了四部分。
从《山中岁月》到《在群山之间》,站位和思考也不一样。《山中岁月》仿佛还在山里面写的,但是《在群山之间》他回到了北京,重新打量、回望过往的岁月,再做一个梳理,做更多凝练,所以补了3节,让这部书显得更加严整和漂亮。他对生活的观察在这部书里把握得极好,写了很多人、很多场所,非常生动。一个写作者怎么呈现生活,是作家面临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
孟繁华:一开始陈涛的书叫《山中岁月》,让我写个序。序我写了,题目是“与青春有关的岁月”,很平实。我觉得,不需要用花里胡哨的修辞,很诚恳地讲这部书就可以,平实一点,质朴一点,和这本书比较匹配。后来书在结构上做了调整。结构很重要,即便是一部散文性的、非虚构性的作品,结构也很重要,要把它变成艺术性的作品。
陈涛这部书有特点。一是讲述主题和讲述对象的关系,是以“我”来讲述的,讲述我到池沟村以后的真情实感,以及那些经历。比如礼拜天,大家都走了,群山当中镇上就那么一栋大楼,楼里就一个人。他在书里也写了孤独。说起来人需要这个东西,但其实每个人都害怕孤独。他还写了自己跟池沟村村民,特别是青年建立起来的友谊。
另外一个方面,我谈陈涛这本书,叫抒情诗和忧思录。他在写池沟,写人民群众关系的时候,是抒情诗。他同时想到池沟的教育,池沟孩子的未来,脱贫之后不再返贫等等,这使得抒情以后有了家国情怀。知识分子还是要有一点家国情怀。这两年多的驻村经历,对于陈涛认识池沟和包括认识中国都有直接影响。
02
他不是坐而论道的空想家,
而是一个实践者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
叶梅:说书名,我觉得《山中岁月》挺好的,《在群山之间》也是《山中岁月》的延续。在我读来,这本书确实体现了个人和时代的融合,还有文学与时代的融合。
陈涛作为作协干部到池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干部身份,还有文人的身份。两者的结合产生了这部作品,使其有别于其他同类作品。几十年前,我曾经在基层工作过,我也是到一个县里面去,所以对陈涛所说的那些生活,以及孤独感,读的时候感同身受。这里面体现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人,这样有梦想的人。《在群山之间》与《山中岁月》比较,有对人生的提炼。有一句话很经典,很有哲理性。他说,人生就好比坐在车上,人生目标看似在前方,但有时候还要往回走一下。这样的表述很有哲理,对年轻人来说有启示。
陈涛有梦想、有理想,但他不是空想。在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陈涛对村里的设想是一步一步用他的思想、用他的设想、用他的行动把它一个一个实现。他不是一个空想家,不是坐而论道,是实践者。这点在这部书里面,我们能很细致地看到。
这里面还写到了孤独感。我是深有体会的,有时孤独感是人来人往,非常喧闹,但是身在其中感到彻骨的孤独。这是我们当代人,全球化背景下,大家都有的一种心理。为什么人类的孤独感变得更加强烈呢?他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当然,在特殊的环境,在特定的时空里面,有更加鲜明、更加强烈的孤独感,这一点陈涛没有掩饰。《在群山之间》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怀,真实的情感。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
贺绍俊:这是一本能够打动人心的书,读起来会被他的文字所感动。陈涛是一位心怀文学理想的作者。他非常诚实地记述,自己对甘南的那一段生活的经历。这段生活经历说起来并不传奇,但是他写得那么打动人心。在两年多的日子里,他在无意之中把文学理想播撒在那片土地上,开出一朵一朵艳丽的花,这个花汇集起来就是这本书。这是我的一种感受。
他的整个写作中带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是一部为自我而写的书。看上去,《在群山之间》是一部叙事散文,但是我觉得不是叙事,而是救赎。“救赎”一方面是自我救赎。他写了自己在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怎样处理人生,对人生形成新的理解和态度。这是一个重建的过程——随之而来的是长期形成的井然有序,如夏日冰雪般的消融。他重新认识生活,重建对生活和世道人心的认知。
《在群山之间》虽然是散文,却充满诗意。他的文字充满诗意,以诗的含蓄表达了救赎的复杂性。当他面对的世界更加复杂,有的时候不一定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诗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救赎的复杂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陈涛找到了真正的诗,不是逃避眼前的苟且,而是走到一个生活的远方,在那儿扎下来了,从里面发现生活的诗。这是他诗意的来源,也是诗意能够感动人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开发
黄开发:我谈一点感想。《在群山之间》是《山中岁月》的增订版、升级版,从装帧设计到内容的编排都焕然一新。总的来说,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成熟、厚实的散文作品,或者说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带着鲜明的时代和个人风格。
读这样一本书,我感觉很亲切。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跟陈涛很熟悉,他在现实生活中豪爽、做事风风火火,刚到北师大读硕士的时候,有一种阳光大男孩的感觉。现在通过这本书,看到陈涛的心理成长,这是我很愿意看到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纪实文学从报告文学到所谓的非虚构的过渡,非虚构特别强调“在场”,首先有作者“我”的参与,突出个人的主体性,这里有现代散文的传统。《在群山之间》有自己的风格,可以说是一种朴质、鲜活、感性的语言与质性相结合。陈涛对自己的创作有一种自觉追求,他在工作中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了他的文体风格。他是这样说的:我越来越不喜欢漂亮的、空洞的文章,我会看文章的核,看作者的思想、思维,看作者如何准确而不是一味堆砌词语来表达。
前不久我刚读过《大地上的事情》。作者苇岸在《大地上的事情》自序中说: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倾向散文文字的简约、准确、生动、质性,我崇尚以最少的文字写巨大的文章。
他在《我与梭罗》这篇文章中写到:“梭罗的文字是有机的,这是我喜爱他的著作的原因之一。我所说的文字的有机,主要是指在这样的著述中,文字本身仿佛是活的,富于质感和血温,思想不是直陈而是借助与之对应的自然事物进行表述,体现了精神世界人与万物原初的和谐统一。”
我觉得可以用苇岸的概念评价陈涛的作品,也可以说陈涛的语言是有机的,是与行动密切相关的,它富有质感和温度,准确、生动、感性与质性相结合,有自己思考的一些地方。这些特点和他书写对象之间是很契合的。
关于散文,有质胜和文胜之别。陈师道《后山诗话》里面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鲍照之诗,华而不弱。陶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在群山之间》可以说是文质彬彬,不过他还是更倾向于质,有自己的硬核,属于质胜之美。
03
他来到这片土地,
这片土地同样也在滋养他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
孔令燕:《在群山之间》中有一篇叫《大地上的孩子》。这部书就是从大地上成长出来的文学之树,正像一棵大树,来自于这个土地,实实在在从土里长出来,不是从外部进入到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反复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就在那儿,这部书里所有的文字、感想、思想、思考,都是从这片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是从内心慢慢长出来的。
陈涛具备了真诚的力量,真诚、真实的情感力量。他写的东西是真实的,让你感受到鲜活的事物。我们跟作家交流很多,概括出来的写作原则——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群山之间》来源于生活,那些生活、那些人物自然地生长出来了,他描绘出来了。书里是活生生、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人,未来可以为艺术创作或者是电视剧拍摄提供参考。
陈涛在书里反复写到,他在工作当中,慢慢把以前那种一下子就下结论,一下子就看到对与错的工作方式消解。我们在书里,能够看到基层公务员的艰难,要反复做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作为一名作家,他真正的慈悲就在这里,就是理解每一个人的不容易、艰难,站在每一个角色中体会事情。什么叫成长,在生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人性是复杂的。文学写作者、讲述者,怎样在复杂中保持相对客观和中立。陈涛的立足点足够高,足够宽宏、慈悲。书里有句话特别打动我,“怎样让远方和远方的人们,跟他产生关系,这是作家该有的责任”。《在群山之间》解决了个体与现实的关系,解决了为谁写作的根本问题。对于陈涛个人来说,也是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
陈东捷:当驻村第一书记,更多时候要靠自己想办法。陈涛是纪律性比较强的一个人,乡村是另一个生活节奏。他把原来的生活状态解构,重新建立一个结构。所以书里生活质感和丰富性体现得非常强。“我”作为一个叙述者,同时也是写作对象。他在书里不止呈现了扶贫工作,同时他不掩饰自己的孤独感,甚至是一些怯懦的情感也不掩饰。这是一段人生中很完整、很有价值的经历,但是过程里有复杂的变数,包括微妙的瞬间,书里都有呈现。
陈涛的语言文字很简约,不夸张,不张扬。如果是很夸张、很张扬的内容,看了第一行就不想看第二行。陈涛的文字很简约,很质朴,写事件点到为止。比如建路灯,乡村的黑暗那么寂静,像被世界抛弃了一样的寂静。建路灯以后,有人在路灯下交谈。这一段就结束了,他没有继续写下去。这意味有慢慢延展的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
张莉:我写过一篇文章《散文是有情的写作》,写散文的时候,骨干、灵魂已经有了。怎么把它变成有血有肉,能够令人感动的文字,需要作家作出很大努力。努力首先是行动,你怎么理解农村和农民的关系,其次你怎样表达这种关系。
我们读《在群山之间》不违和的地方在于,作者完全把自己沉入到这个空间和环境里面,把他当成一份子,那些困难、忧虑他都有,他不是旁观者,或者来了就走的形象。他对自我的认识非常好。这是一个心灵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把自己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写出来了。当驻村第一书记,不光是他来做一件事,这片土地同时滋养人。陈涛把这种互动关系写出来了。这使他的作品显得非常有质感。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其实散文写的东西很简单,我之所见,我之所感和我之所思。但是好的散文一定是把我之所见、我之所感、我之所思非常恰切融合在一起。能把我之所见、我之所感写好就已经很难得了,尤其是非虚构作品。我之所思,我之所辩更难写。陈涛的分寸把握得特别好,他具备处理的写作技术、写作技巧。陈涛的文学修养在这里,这些修养滋养着他能够处理情感表达的分寸。这是特别重要的。
《在群山之间》作者陈涛
陈涛:《在群山之间》围绕两年驻村经历,它是第一本书的增订版,撤换了2篇文章,增加了6篇文章,再加上后记,有五万字的样子。在写的过程中,我不想写成一本挂职笔记,而是想通过一篇篇文章记录下我对生活真诚的感触和思考。
我写这本书,也算是一个记录,把那段时间里一个真诚的自我展示出来,写下来。接下来我会写一本关于乡村教育的书,等这本书写完之后,我对这段生活就有一个完满的交代,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设想。
中国传媒商报社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
宋强:陈涛在生活中,是一个内心感情很少表露的山东大汉。在他写论文最痛苦的时刻,有一次给我打电话,当时他还在池沟村。因为驻村没法照顾孩子,他心里很焦灼,电话里流露过一些。后来,我没有想到他写这样一本书,把个人的经历凝聚进去。《在群山之间》有主题出版、脱贫攻坚,也有个人、真实、心灵,这些要素构成了这部书的支架和框架,让其能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经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挖掘《在群山之间》的价值,希望更多读者能够关注到这部书。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