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读懂《阿Q正传》了吗?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也是《阿Q正传》发表100周年,很多学术机构与文化团体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黄乔生的《〈阿Q正传〉笺注》一书值得特别关注。
该书旁征博引,图文并茂,为广大读者理解《阿Q正传》提供参考,是现代文学经典注释和解读的一个可喜的收获。
《〈阿Q正传〉笺注》鲁迅 著 黄乔生笺注
商务印书馆2022年1月版/49.00元
《阿Q正传》含有大量的古典、“今典”、地方民俗、方言等疑难词汇,这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笺注对小说中所涉及的绍兴风俗、文化、方言等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对古典与“今典”做了阐释,希望中学生读者借此对小说背后的历史文化、时代情景、地域空间有一个宏观感受,并由此管窥鲁迅的创作如何熔铸古今、会通中西。
以序章为例,笺注是对鲁迅传记名目(古典)考证的更详尽的注释,如“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大传”等,凸显“正传”二字的选择对中国史传传统的戏仿意图。
对“今典”的注释则有助于读者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如“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公元1911年11月4日,是武昌起义后第25天”),对于今天早已脱离帝制、熟悉公元纪年的读者来说,显得相当陌生,而这一时间节点却对理解“阿Q革命”至关重要。经此笺注,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批评意识显而易见。
《阿Q正传》发表之后,很多画家以图释文,以为阿Q造像的形式呈现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与接受,单幅阿Q画像既屡见不鲜,系列插图和连环画也层出不穷。
《〈阿Q正传〉笺注》选用了蒋兆和、刘岘、赖少其、郭士奇、丰子恺、刘建庵以及苏联、智利等国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阿Q阐释与接受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笺注者通过对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阿Q漫画,呈现阿Q阐释与接受的时代印迹与文化差异。
例如“20世纪30年代普罗文学盛行时,日译本封面上的阿Q不但孔武有力,而且振臂高呼。”“蓝诗玲的英译本封面用了斯蒂芬妮·帕赛特(Stephane Passet)1912年6月在北京郊区拍摄的照片:一个年轻男子站在老石桥上,背对镜头,拖着长长的辫子。”
二是将多位作家作品对照排列,帮助读者从取景与构图等细节方面认识阿Q画像的丰富多彩。例如关于“阿Q被假洋鬼子打”这一情节,笺注者选取了刘建庵、郭士奇的木刻和漫画各一幅:“阿Q自知敌不过,就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辩称自己是在他说。刘建庵让三人站在斜坡上,高低分明,形成一种‘食物链’。”
一百年间有关《阿Q正传》的评论与研究不断,众说纷纭,其中阿Q典型性问题甚至被称为鲁迅研究以至文学理论中的谜题。面对如此复杂的文学经典,参透鲁迅的本意成为《〈阿Q正传〉笺注》的首要目的。为此,笺注旁征博引,援引大量古今中外文献来阐释小说内容,其中鲁迅本人的杂感文章占据相当大比例,为读者准确理解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例如对于阿Q形象的阐释。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对阿Q形象有了勾勒,例如头皮上有癞疮疤、拖着条黄辫子,但是艺术家为阿Q造像时依旧困惑不已。笺注引用了鲁迅《寄<戏>周刊编者信》一文对阿Q形象进行丰富:“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形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的”。
除了外在形象的介绍,笺注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阐释,并将其分为“心理上想象自己比别人强”“精神胜利法更深一层且更彻底的形态——完全否定对方”“健忘”等几个方面。
这样的阿Q显然是丑陋的,但是笺注借用周作人的评论提醒读者注意其中的反转:一、阿Q“周围还有更丑的人”;二、读者“及至读完全篇,恍然大悟,戄然猛醒,原来自己可能就站在观看阿Q‘大团圆’结局的人群中。”
真正的文学经典往往含有超越时空的思考,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和批评家的挑剔。《阿Q正传》常读常新,重温经典、纪念鲁迅对当下社会、文化建设仍有启发意义。《〈阿Q正传〉笺注》不仅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再阐释,更是对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继承。阅读原著及笺注,读者既能深化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也能反躬自省获得新的感悟。
来源: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