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上海读书人居家期间看了什么书?
三月中旬以来,上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防疫阶段。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尽管我们从各种渠道获取了众多关于上海的消息,但还是没办法百分之百感受他们的处境。
世界读书日前夕,我们邀请四位正在上海的读书人,分享他们在居家期间的阅读经历。他们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和《收获》杂志编辑吴越。虽然四人的阅读情况远不能代表整个城市,但其中的心态还是有相通之处。
依次为:黄平、周立民、李伟长、吴越
Q:居家这段工作和阅读有怎样的变化?
黄平:这一段时间,我个人的工作和阅读倒没有什么变化。中文系教师的工作,受疫情影响不大,反正在哪里都是读书和写作。讲课有一点影响,我们学校处在封闭管理中。但我上个月学会直播了,把我讲的当代文化的课搬到网络上,讲了几次之后我也习惯了。
周立民:3月中旬以来,我们基本上是居家办公状态。单位的工作肯定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说我们巴金故居,很多展览、活动计划都不能按期付诸实施。但我们也做了很大调整。比如说我和同事在家里校对《巴金译文集》的第二辑,收入巴金先生的10部译作。还有很多同事一直通过网上云的方式,维护巴金故居的公众号,向公众推出很多讲座和内容,始终保持着活跃的工作状态。至于我个人的阅读和写作,可以说影响不算太大。我本人老实说是一个业余作者,都是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写作。所以平常不是太喜欢出去参加一些活动,总是保持个人读书和写作的状态。这样封在家里,正好也是个人写作和读书比较完整的时间。陆陆续续读了不少好书,有新书也有旧书,也还了一些稿债。
吴越:3月18日,孩子所在小学开始停课,从那天起我实际上就进入了“居家”状态。4月1日浦西开始静态管理,目前已经超过一个月。本来在理想状态中这段时间是读书的好时光,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从七点半一睁眼,忙着给全家做抗原测试,把娃拱起来洗漱早餐、上网课,做午餐和家务。孩子网课结束之后陪着做游戏,做晚餐,抢菜、团购、交流信息等极度耗费注意力。作为志愿者,还要负责点收、分发保障性食品物资。晚上要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给保供防疫的先生消毒、热饭……一天下来,只有劳动间隙能处理一些工作。深夜十一点左右,我才可以开始较专心地处理工作,到凌晨一点半入睡。这就是我的一天。
在这30天里我常常有一种幻觉,就是时间失信于我,一分钟不是一分钟,而是十秒钟,严重缩水。每个日子都像一粒包裹着橙色颗粒的透明胶囊,晨光连着晚霞,我在这同样色泽的光晕之间来回拉磨几圈,一天就过去了。在这种时候,我肯定是定力不够,没法凝神于虚构,也无法专注于非虚构,只有一种书是我还在手头翻阅的,那就是自然科学。
Q:这段时间在读哪些书?
李伟长:居家惶然,除了看疫情数字,就看了几本书,《白鲸》《没有个性的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黄平:目前在读的书,是两本文学批评方面的新书。不是对于具体作品的文学批评,而是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一本书是国外的青年学者写的,耶鲁大学约瑟夫·诺思先生的《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另一本是国内青年学者写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汤拥华教授的《文学批评入门》。约瑟夫·诺思的《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从头到尾,在关注文学批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文学批评或者说文学研究,还能影响我们的时代吗?他主要是讨论国外的情况,主要是美国这几十年来的变化。但他的问题意识,他对于“批评”与“研究”这两种不同范式的讨论,尤其是对于历史化的一些看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汤拥华教授的《文学批评入门》,是他一门课的讲义。这门课是我们系的“金课”,口碑非常好。教材写到这个程度,在知识体系上详尽全面,同时也有很动人的个人风格,非常了不起。这两本书也是文学批评领域的热门书籍,现在很流行。
具体的文学作品方面,我因为在B站上系统地讲王小波,所以在重读王小波的书,《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以及杂文集、书信集。王小波的书我每年都会重读,他的书在我家属于消耗品,老的版本真的被翻烂了,拿起来就掉页那种程度。
周立民:我的阅读习惯是同时读好多本书,而不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再去读另外一本书。在家读书时间比较多的话,早午晚可能读的书都不太一样。最近确实读了比较多的书,但也有一个重点,都是围绕本雅明来读的。有一个很重要的书,也适合大众读的,四川文艺出版社和后浪去年推出的《不确定宣言》。它共分三部,分别是《本雅明在伊比萨岛》《本雅明在巴黎》《本雅明在逃亡》。这是法国一个作家、画家帕雅克写的。整套书有九卷,前三部以本雅明为中心,其实是写欧洲的知识分子在一战之后到二战期间的一些思想和个人经历。
作者利用本雅明的传记材料,融入了个人体会,谈到了知识分子的状况、心态以及整个欧洲思想界和社会思潮的状态。书里不光有文字,还配了很多画。读起来不沉重,但有很多沉甸甸的思考。本雅明被认为是“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当然这个说法还可以讨论,但他确实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点。他最后自杀的经历,没有穿越过欧洲最黑暗的时光,他对世界和思想的关注,都很吸引我的注意。
因为这套书,我陆陆续续翻出他从前的一些书。他有一本小说集《讲故事的人》,是很多思想的片段。还有《作为生产者的作者》,汉译名著里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还有他回忆童年生活的《驼背小人》。还有《本雅明传》,这一系列都找出来在翻。我在想他们的经历,可能会给我们今天带来的思考。有一句话蛮值得我们珍视的,尤其是做文学、人文研究的人,就是本雅明在《论历史概念》里的一句话。他说“纪念无名之辈比纪念名人要艰难得多,但是历史的建构,就是要致力于对那些无名之辈的铭记”。我想本雅明大概通过他的研究,不断在发现这样的生活。我还注意到他始终是一个对现实特别敏感的作家。他把现实与历史的维度,建立在一起,是一个思考者。随同本雅明,我又关注了当时名气比本雅明还要大的茨威格。他的一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说,他们这一代人,凡是能想象得出的一切灾难,从头到尾都经历了,而且还没经历完。他这部回忆录写完后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离开了人世。我觉得他这本回忆录,对昨日世界的追思,除了展示他们不同的经历之外,也给我们展示了人类世界的文明标准是怎样的,人类世界的自然的或者说美好的状态是怎样的。当然,他在不断地慨叹,这些东西在被野蛮、被暴力所侵蚀、所剥夺的一个状态。
还有一个陆陆续续在翻、在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古典文学的大字本。我觉得应该呼吁出版社多出经典作品的大字本。这样我们翻看起来很方便,省眼睛。人民文学这套书现在大概已经推出16本,都是中国最经典的作品。从诗经开始,一直到李清照的词选。我最近在翻看的是《杜甫诗选》,感慨很深。书确实要不断重读。年轻的时候读杜甫,比较向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现在看杜甫,真的就是他诗里那句话“信有人间行路难”。以前读杜甫的作品,总觉得那么多病、苦难啊,哪有那么多难事。现在我觉得到了一定年龄,会感觉很明显。遇到很多这样的情愫,既不可以表达又不可以倾诉,诗人只好写到诗里面,我们多少年之后重新读到这些诗的时候,尤其是有了人生酸甜苦辣的况味,特别能感受到诗人的困难、苦涩,甚至是艰难,生命里的沉重在里面。
吴越:我现在在读的书是隔离前下单买的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虚无:从绝对零度到宇宙中被遗忘的角落》。因为还没看完,所以只能简单说一下。这是一本科学文章合集,文章都不长,译笔简洁典雅,选题并不止于天体物理,还一视同仁地涉及化学、脑科学、器官、医药、心理、基因工程、材料学等。总体来说,这些五花八门围绕着各个学科里的“无”而展开的写作不仅在阐释科学,也在共同建构着一种哲学。创办于1956年的国际性科学杂志《新科学人》伦敦分部于2010年底的一次专题策划直接催生了这本书,而这本书的创意来源于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一次关于“无”的展览。首篇《宇宙大爆炸》(当然,你肯定已经看过无数种对于“宇宙大爆炸”的阐述了),科学家让时间拨回到宇宙诞生后的万亿分之一秒,让我想起2020年春天在家读的另一本书《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从地球诞生5亿年后的第一场雨——水蒸汽终于降落在冷却了的地球表面上——开始写起,那时我不能控制地泪如雨下,可能是受到了原初之水的感召。
对于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群,这本书里的知识盲区并不算多,它本身也无意于奇货可居式的卖弄。但反过来说,我虽然喜欢读,但也不一定就真的读懂了。我也许真正喜欢的是它呈现的平静、诚恳的齐物的态度——最终在我心里,转化为一种特别的关怀。
Q:世界读书日,想为大家推荐什么书?
李伟长:推荐魏思孝的长篇小说《王能好》。他在小说里写道:“他人的灾难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群情激愤,他人的灾难接二连三来的时候,我们开始麻木到选择视而不见。”这句话未必有多深刻,甚至可能是老生常谈,但读起来依然有力量,因为我们太容易忘记所经受过的一切。
《王能好》 魏思孝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3月版/59.00元
黄平:我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的新书——《出东北记》。这本书主要分析东北文艺复兴的几位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他们。我模仿“出埃及”的这个“出东北”,在这本书里的意思,是走出对于“东北”的地域想象,重建一种共同体的团结。我们知道很多标签化的想象很顽固,东北人如何如何,西北人如何如何,南方人如何如何等等。我和朋友去KTV的时候,他们都建议我唱二人转,我都已经习惯了。我觉得就像要走出对于东北的一些标签化想象一样,也要走出对于任何一个地方的标签化想象。无论是大一些的城市,还是小一些的乡村,每个地方的人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我们对和自己不一样的多一些理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个世界会更美好。尤其在我们面对各种撕裂的今天,共同体的团结尤为重要。世界读书日,读书让世界更美好。
《出东北记:从东北书写到算法时代的文学》 黄平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版/68.00元
周立民:有这样一个世界读书日,可能是提示大家读书。我一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不认为只有在读书日这天才大读书、特读书,读书是没有节日的,读书应该日常化,把阅读变成我们生活里,和吃饭、睡觉、运动一样的日常的行为,或者一种方式。阅读很自然化到我们生活里,我们不特别对待它,但是它没有离开我们的日常。我们用日常的心态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也好,当代作品也好,从阅读里得到滋养。就像我们每天吃饭一样,并不是每天吃海参鲍鱼给我们营养,吃白菜豆腐同样也提供营养。
推荐我自己今年年初的一本书,叫《武康路113号:走进巴金的家》。这是一本写巴金故居、写巴金的家、写他们一家人半个世纪以上风风雨雨的书,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这个书做得非常漂亮,里面有上百幅照片,历史的、现实的,有些照片非常珍贵难得一见。这本书讲了巴金先生和他在上海生活过的14个住处的关系,他和上海本身的文化的关系。他在武康路113号这个家里,和家人包括太太萧姗,在50年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关注点和爱好。书里有大的方面的描述,也有细节的描述,细节到一幅画、一张明信片、一本书。
《武康路113号——走进巴金的家》 周立民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2022年1月版/58.00元
这是一本通过巴金故居写人和地之间,人和历史之间,人和日常生活之间的一本书。我觉得尤其现在上海处在特殊时期,整个市民都在为寻求更好生活忍耐、奋斗、挣扎着,这个时候重温前辈们风风雨雨的生活,重温这个城市的历史,我相信巴金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春天总会来的。巴金先生在最艰难的时候,抗日战争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的两个词就是等待和希望。我觉得希望总是应该有的,总不应该放弃的。我希望通过这样一本小书,一起等待,一起迎来希望。
吴越:推荐一套亲子书吧,毕竟现在一不留神就居家,和娃共处的时间大大增加。这代娃可能学科学习上不会特别厉害,但心理状态、性格健全和动手能力可能会有向好空间。“美好生活图鉴系列”,漫画绘本式的实用常识书。最初我买了《料理图鉴》和《生活图鉴》,娃看后非常喜欢,她催我买系列中的《手工图鉴》,而我看上了《冒险图鉴》,最后决定拿下全系列(除以上,还包含《园艺图鉴》《饲养栽培图鉴》《游戏图鉴》《趣味实验图鉴》《自然图鉴》,共9种 )。这套书目前在上海某物流中转站已经停留了3个星期,但愿不久能随着正常生活的回归来到我身边。
《美好生活图鉴系列》 [日]木内胜著 [日]木内胜、田中皓也绘 吴逸林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版/630.00元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