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启文:从1963年至今,谁在为香港供水?揭开背后的神秘面纱!

孟丽媛 好书探 2024-01-29

50多年前,被称为“东方之珠”的中国香港,险些因为缺水而成为荒岛。1963年至今,数万名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下文简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为建设香港供水生命线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由于此工程在管理上的特殊性,也为了保护水质不受外界污染,这一工程一直在严密的、封闭式管理状态下运行,因而这段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鲜为人知。直到202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这一“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才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陈启文对东江的关注由来已久,他迁居岭南之后就长住东江之滨。从2010年发表的系列非虚构作品《东江,流水的记忆》,到2012年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命脉——中国水利调查》等,他采写了大量有关东江的作品。一直以来,陈启文都有一个心愿:书写一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2022年3月,这一愿望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和广东省水利厅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得以实现,他终于有机会追寻并展示这条河流和这一工程的来龙去脉,让大家有机会认识那些“深藏功与名”的建设者和守望者。


《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陈启文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58.00元


一个拥有大海的地方,怎么会缺水呢?


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香港地区还经历了城乡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逐渐发展成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然而这座城市长期笼罩在干旱的阴影下:1893年10月~1894年5月,香港大半年内滴雨未下;1929年,香港又遭遇一场更为严峻的旱情,20多万人纷纷逃离;1938年,在水荒笼罩下的香港第一次实行限时限量管制用水,人们只能到街头公共水管或送水车处排队接水;1962年底~1963年,华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跨年度大旱,香港岛、九龙更是重灾区……多年以后,对于那场不堪回首的大旱和水荒,香港的许多亲历者都留下了铭心蚀骨的记忆。


陈启文在《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中分享了这样一个场景:香港市民大多住在那些密密麻麻、低矮错杂,以青砖砌成的唐楼之中,供水管道由楼下向楼上输送,“四日来一次水,一次四粒钟(四小时)”。一旦来水了,楼上楼下的住户“似打仗一样抢着来”,而楼上由于水压严重不足,“水像线一样细”,半天也接不上一桶水,而且随时都会断掉。“冇水了,冇水了!”水一断,楼上的住户就会冲楼下发出这样的“唤水声”,却难以唤来一滴水。这让人不由产生疑问:三面环海的香港,一个拥有大海的地方,怎么会缺水呢?


香港处于潮湿的亚热带地区,泾流丰富,地表水系发达,但水系作用范围有限,无大河流。且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大,每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雨水常常伴着热带风暴一起降临,不仅给沿海低洼地带制造了一场场洪灾和内涝,而且汛期过后便干旱少雨。此外,主要由火成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地层透水性差,其特殊的地质结构,难以储存充足的地下水。因此,受自然环境所限,香港其实是一个严重缺乏淡水的城市,她缺的是一条可供数百万人畅饮的河流。


香港居民排队取水的拥挤场景(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


东深供水工程历经首期工程、三次扩建和一次另辟蹊径的改造,迄今已走过近60年岁月,大致传承了三代人,每次工程的路线都不同,而很多前期工程都已难觅其踪。对陈启文来说,最难追溯的就是东深供水首期工程,“那几乎是一段尘封的历史”。第一代建设者和管理者大多难以寻觅,有的老前辈甚至与世长辞。即便是一个当年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现在也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他们既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对他们的采访几乎是抢救性采访,因为第一批当事人已经很难找到了。”


东深供水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工作场景。当时设计团队的理念是要:自力更生、又快、又好地完成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设计,早日给香港同胞供水(何霭伦供图)


这其中有两位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一位是东深供水首期工程的总指挥曾光,另一位是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首任局长王泳,他们都是从烽火岁月中走出来的东纵老战士,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于水利建设。他们既是东深工程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奠基者。然而,这两位老前辈早已辞世,关于他们生平事迹的史料几近空白。为此,陈启文翻检了东江纵队的大量史料和方志文献,如海底捞针般从历史的缝隙中寻觅他们的踪迹,并通过一些亲历者的口述,基本厘清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对东深工程的突出贡献。陈启文坦言:“他们的生平事迹让我对历史有了一个纵深发现,从东江纵队到东深工程也有着内在的血脉传承。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一条必然的路。”


沿着东深供水工程进行田野调查,陈启文没有记录过自己具体走了多远:“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采访的目的就是寻找第一手写作素材,谁还去管走了多少路啊!”在采写这段尘封历史的过程中,他一直与出版社编辑保持交流和沟通,与编辑达成创作共识后,双方都积极地为这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的出版付出努力。他一边通过田野调查,在时空中往复穿梭,抵达当年的一个个施工现场,打量和搜寻那些处于不同时间节点的水利设施;一边追踪采访工程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当然还有一些来不及呈现的人和事,这只能是永远的遗憾了”。


1964 年 2 月,广东省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八十多公里的施工线上,展开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


从艰苦卓绝的建设到半个世纪有余的巡护守望,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对港稳定供水,确保水质安全,让700多万香港同胞喝上安全水、优质水和甘甜水。从东江到香江,一条生命线,几代家国情。当清清的东江水从香港的水喉哗哗流出,每一滴水都见证了东江儿女对700多万香港同胞血脉相连的亲情,也倾注了祖国对香港的关怀。陈启文说:“‘百里清渠,长吟慈母摇篮曲;千秋工程,永谱香江昌盛歌。’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东深供水的内涵和外延。”


施工期间,战胜了 5 次 10 级以上台风,也抗击了五十年一遇的暴雨山洪。图为施工人员筑围堰与洪水搏斗的场面(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东深供水工程是一个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凝聚而成的精品工程,一个跨区域调水和水质保护的典范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科技工程,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史和水利科技发展史。从首期工程开始,建设者们就本着“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信念,从最初的肩挑手挖、凿山劈岭,到接下来的每一次扩建和改造升级工程中都有关键技术创新;从大型机械化施工到全线自动化管理,再到如今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形成了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和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东深供水工程的设计、科研、监理和施工人员,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监理以及一流的材料设备供应,实现了建设“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全国一流供水工程”的总目标,攻克了四项关键技术,创造了四个“世界之最”,验收优良率达到百分之百。该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等诸多国家级殊荣,并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而这样一个经典工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工程,它为一代代人才成长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又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营造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打造了一支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顶得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支援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学生。右一为陈韶鹃(陈韶鹃供图)



祖国永远是香港的靠山


随着东江水源源不断地流进香港,那旱魃横行的水荒早已成为了历史,渐渐成为了越来越久远的传说。这是一个推动香港经济的腾飞和深圳、东莞等沿线城市现代化崛起的经济工程。自东深供水“引流济港”的50多年来,香港人口从300多万增长到700多万,香港地区生产总值从100多亿港元增长到2万多亿港元,昔日那个在水荒中沉沦的香港而今已成为与纽约、伦敦比肩的国际金融中心,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和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多的自由港。


东江上游河源、惠州两市封山育林,实行水源生态涵养(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东深工程在保障对港供水的同时也反哺了沿线的建设者。在改革开放之前,东深工程就承担着对东莞、宝安沿线一带供水、灌溉、排涝、发电和防洪等功能,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原宝安县)从一个几十万人口的边陲农业县崛起为一座人口逼近2000万、GDP超过广州和香港的一线城市。同饮一江水的东莞,也从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县崛起为一座拥有千万级人口、万亿级GDP的超大城市:“它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是难以做出准确统计的,但谁都知道,若没有东深供水,就没有香港的经济腾飞,也没有深圳、东莞等沿线城市的现代化崛起。”


香港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曾经历香港当年的水荒,也见证了东深供水工程建成后香港走向繁荣的历史。她真诚地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祖国永远是香港的靠山,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央都是急港人所急、想港人所想,全力维护和增进香港市民的福祉。”


天真烂漫的小孩在船湾淡水湖溢洪口的丰富鱼获,喜上眉梢(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金湖泵站(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肖风华:传承弘扬岭南文化、讲好湾区故事

肖风华(南方传媒副总经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 

日前,首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讲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在党中央领导下,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克服重重挑战,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一条香港供水生命线的真实历程。


对话

肖风华 & 好书探


Q:近年来各大出版单位对涉及重大主题的图书越来越重视。在面对重要现实题材的选题时,广东人民出版社会有怎样的一套操作机制,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肖风华对于重大选题特别是重大主题出版选题我们一直强调“一盘棋”意识,做好顶层统筹,一体推进,集全社之力确保选题高效落地:一是及早谋划,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注重作者权威性和专业度,只做精品,保证重大选题在时效上的领先优势和内容上的绝对优势;二是出台《重点出版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采用政策托底和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式,坚持长期主义;三是立足市场变化,从内涵和外延上引导创作,使原本艰涩难懂的表达更接地气,努力使重点选题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成为传递优质内容与推动双效增长重点着力的一部分。四是加大新媒体矩阵和电商的建设,把市场做好把书卖好,这个才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支撑。


Q: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这样一个重大题材,不仅牵涉多方面人员,还需要对相关素材和文献进行全面收集。在此过程中,出版社和作者做了哪方面的努力,相关单位给予了怎样的支持?


肖风华收集相关素材的确是本书创作的难点之一,作者和本书责编等相关人员不辞辛劳,亲自走访当年的施工现场,逐一拜访参与当年参与工程建设以及后续经营管理的人员,获得第一手资料,又经过作者的精心创作,方才形成这部作品。素材收集整理的过程要特别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感谢广东省水利厅的鼎力支持,水利厅除帮助我们联系工程亲历者协调拜访事宜外,还派出向导协助作者等相关人员到当年的工程现场考察。


Q:讲好本地故事,让全国甚至其他国家的读者,都能感同身受。请问贵社是怎么策划的,以前还有哪些成功案例?


肖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一直以传承弘扬岭南文化、讲好广东改革开放故事和湾区故事为己任,在本土出版资源的挖掘上,形成了自己的总体思路和转型策略。首先是坚持精品生产,聚焦岭南文化、改革开放和湾区建设三大出版方向,全面解决地方出版物量多不精的问题。其次是深耕细作,系统挖掘梳理,抢占岭南文化高地,最为典型的就是坚持做强做大《岭南文库》,这是中国出版界系统出版地域文化研究著作中起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出版工程。再者是按照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新要求,遵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创新岭南文化和湾区文化资源开发,建立多媒体融合的地方文化出版传播体系,使融合出版在传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


深圳水库上的生物硝化处理工程(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Q:能否展开介绍下这本书的策划过程?包括选题确定、相关部门支持、编辑到宣传等整个流程。


肖风华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考虑到不仅当下香港的年轻人,甚至内地的年轻人对这一跨世纪工程及这群伟大的建设者比较陌生,我社于是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策划与指导下,推出这部作品。我社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引导读者追寻当时的历史足迹,还原东深工程建设者群体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排除万难的奋斗精神,揭示其中蕴藏的粤港两地血脉相连的情谊。本书出版后,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广州日报、南方杂志、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我社还邀请了著名文学评论家潘凯雄、王国平等撰写书评。


Q:请问出版社是如何与作者就本书创作进行沟通的?


肖风华作者选择一度是一个难题,一方面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分散在各地,调研采访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这一题材对作者也有要求,就是要比较熟悉水利方面的知识。社里最后选择陈启文老师,主要是因为他曾被国家水利部授予“水利文学创作特别贡献者”称号,证明他对水利文学这类题材是比较熟悉的。作者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和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重要奖项,他的作品如《大河上下》《袁隆平的世界》等也十分脍炙人口,还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在海外发行,因而他的作品是有较强号召力的。同时我们希望由一位扎根广东、对广东情况比较熟悉的作者进行创作,所以社里经过认真研讨后向陈老师发出了邀请,陈老师对这一类创作题材也抱有很高的热情,双方达成合作的过程很顺利。


在作品的具体写法上,我们和作者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沟通。半个多世纪的跨度,几万建设者,怎么去表达,怎么去共情,如何有血有肉?宏观和微观如何布局?叙述节奏如何把握等等。这点上陈启文老师是专家行家,出版社只是提出建议和希望。大家可以看看最后的文本,以水的本质入手,以水的未来结尾,使这部作品有了更宏大的视野和意义。


Q: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有怎样的特点,出版社是否给过什么建议?


肖风华好的文学作品要情感真挚,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跨越任何年龄阶层的情感层面的共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挖掘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个体人物最真实的情感,从而启发和激励读者。就像东深供水工程将几条河流连通在一起一样,当年参与工程的个体就像一颗颗水滴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势不可当的“潮流”。在这本书里,无论是何霭伦、陈韶鹃等当年风华正茂的学生;还是李玉珪、陈立明和徐叶琴等担任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又或是鞠躬尽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坚守在岗位上的“牛叔”,以及在暴雨和洪水中为保护珍贵设备而牺牲的罗家强,他们都体现了不惧艰难,不畏牺牲的昂扬精神。书中对这些人物的话语、动作乃至神态都进行了细致刻画,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创作功力。


Q:书中具体的技术术语和背景等内容,是否请了专业人士把关?


肖风华作者本身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相关专业知识,书中的数据大多来自工程亲历者提供的一手信息,同时还邀请了广东省水利厅相关专业人员把关。


旗岭渡槽(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Q:从供水工程的建设来看,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祖国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否围绕书中内容展开讲讲?


肖风华跨越半个多世纪,“给香港送水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工程也历经多次扩建改造,但任凭风吹雨打,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从未改变。东深供水工程惠及沿线各地,满足了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成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助力了香港经济腾飞,保障了香港民生福祉,支撑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本书的章节安排也对此有所体现,开篇回顾东深供水工程开展背景时生动描绘了缺水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其他章节也根据章节主题有侧重地体现了工程的建设及后期运营如何有力保障了对港供水。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 ◆ 往 期 精 选 ◆ ◆

知名编辑林建法去世,莫言认同他的选稿眼光

商报4月严选好书,共10种!

专访 | 郑在欢:我是周星驰的粉丝,喜剧是我的底色

“世纪老人”任溶溶:一百岁的快活与天真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陈启文:从1963年至今,谁在为香港供水?揭开背后的神秘面纱!

孟丽媛 好书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