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葵:我选择的出版项目,从未赔过钱,这是真的
30年前,杨葵还在作家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编过一套六卷本《贾平凹自选集》,风靡一时。30年后,他自己的40万字三卷本自选集也交由“老东家”作家出版社出版。稿子由杨葵亲自编选,旧作重读,更觉太阳底下无新事,“孔老夫子当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天的人心,再变幻莫测,穷究到底也无非那些旧情感、旧道理。”
他的文章大部分是灵活短小的散文,自言属于“自唐宋一路下来到民国的‘笔记’文体”,写节气、旅游、读书、观影、听琴,乃至日常生活的琐碎种种,往往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读来令人莞尔,又温和蕴藉。因在作家出版社供职15年,杨葵与中国当代许多作家打过交道,文集里涉及许多文坛的逸闻故事。他写人物十分毕肖,几句话便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形象。
比如《立冬·昆明》里,写在昆明陪汪曾祺逛一条小巷子,老头儿故地重游,“细长小眼滴溜转”,仿佛侦察兵深入敌后,嘴里还叨叨:“基本没变,基本没变”。写为了送稿费去冰心家拜访,老太太坐在沙发上,嗓音浑厚地笑道:“可算来了,我这儿等半天了,坐以待币——坐等人民币”。写贾平凹自得于文物收藏,又十分“抠门儿”,总向来访者说“不值啥钱么”,“说那话的神态,像个老财主,生怕人家盯上他碗里的肉”。写王安忆说话语速极快,旁人轻易插不上嘴,原因在于“她思维极其活跃,大脑高速运转,丰富繁密,又来去跳跃,很容易导致语句跟不上,所以越说越快”……
这些作者,在杨葵的编辑生涯里,有深交有浅交,有的成了知心好友,有的如流星一闪而过。杨葵倒也洒脱,从未刻意维护与作者的友谊,只不过对人对事倾尽心力,“有缘自来相会,自会相交,该来来,该去去。”
又写了许多不知名的小人物,老傅、老段、小张、小罗……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甚至也谈不上有什么故事,只是像相册里的旧照片一样,一张张翻过去,哭哭笑笑地组成了岁月的样子。
沉甸甸的《杨葵自选集》分为《枝条载荣》《静寄东轩》《愿言怀人》三卷,一卷写柴米油盐,一卷写文艺生活,一卷写知交故人,卷名出自陶渊明诗《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静寄东轩,春醪独抚……愿言怀人,舟车靡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停云》是一首思亲友的诗作,暗喻着杨葵对往昔的绵绵追怀之情。于他,“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记录人生,并从中体悟人生”,若说这几十年的文字里有什么“不过时”的,那就是看似简单实则最难的——常识、逻辑与爱。
以下为南都专访杨葵,原文标题为《杨葵: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记录并从中体悟人生》。
《杨葵自选集》杨葵 著
作家出版社2022年5月版/147.00元
对当下生活有参考意义的篇章
Q:1992年你在作家出版社做编辑,编了一本《贾平凹自选集》,据说曾引发中青年作家出文集热潮。当时出作家自选集是很稀罕的事情吗?作家自选集往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值得看?
杨 葵:不是一本,是六卷本《贾平凹自选集》,有长、中、短篇小说卷,还有散文卷。不是我一个人编,整个编辑室合作,可见当时为了这套书,有点兴师动众。最初叫《贾平凹文集》,主管领导死活不同意。那个年代“文集”都是盖棺论定的内涵,正值盛年的作家出文集,在老一代编辑看来大逆不道。后来妥协,改叫“自选集”。严格说来确实叫“自选集”更贴切,我们想叫“文集”是抢眼球。啰唆这么几句,是想顺便比较出版业三十年来的变化。
具体到作家自选集,一般是指作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写作,有了量的积累,再从质的角度整理旧作,从中撷取自认为有代表性的作品结集出版,可以看作是一个作家一段时间内的创作精品。通俗点说,一套《自选集》在手,作者此前出版的作品基本可以不留了。当然,对文学研究者而言,花点工夫对比一下取了哪些、舍了哪些,可以写论文。
Q:你在什么情况下起意编辑出版这套“杨葵自选集”?面对自己过去三十多年两百多万字的文章,编辑时有什么挑选标准?阅读旧作的心情是怎样的?
杨 葵:我曾在作家出版社效力过十五年,2003年我三十五岁,辞去公职成了自由人。那以后出版了九种个人作品集,都不是在老东家这儿出的。老同事们一直关心我,多次让我把新书稿交给他们。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一直没同意。倏忽二十年过去,老同事们都快退休了,说再不合作一回太遗憾了,建议我出一套全集。这是他们的好心,我再自信也明白自己不配出全集,所以仍然拒绝。
前年开始疫情肆虐,每天在网上东看西看,越看越焦虑。与此同时,会时时想到自己写过的一些旧文。之前一直以为那些内容早已过时,可是经历这场疫情,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楚,人生并没有那么复杂,无非是重常识、讲逻辑、有爱心,能把这三样做好,就不会糟糕到哪里去,而这三点,正是我不厌其烦写来写去的三个主题。想到这一层,我主动找回作家出版社,建议全集就别扯了,选一些篇章,出一套自选集还有价值的。
旧作重读,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有一天我在微博上写了一句编稿感想是这么说的: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孔老夫子当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天的人心,再变幻莫测,穷究到底也无非那些旧情感、旧道理。这段话也算做我选稿的大原则吧——只选对当下生活还有参考意义的篇章。这一标准里边,含有两层时间的检验,一层是我自身写作三十多年后还能认可;另一层是社会发展三十多年还不过时。
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
Q:《枝条载荣》里写过日子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是说到“两微一抖”让当下人们的交流越来越简单粗暴。你怎么评价二十多年来互联网社交媒介的变迁?它对语言和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杨 葵:互联网诞生不过三十多年,世界、社会的变化天翻地覆。具体到您说的社交媒体这一项,我个人突出感受是四个字:过犹不及。社交媒体迅猛发展,好处是每个人公开表达的障碍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过度表达。回想一下,原来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公开表达的语词,从小时候写作文,到上班了写个年终总结、工作汇报,诸如此类,可能不会超过一万字;现在两微一抖,随便一个月就说几万字。与此同时,曾有过专业统计,当代人一天接受的信息,大约是几十年前一个人好几十年接受到的信息。这就导致了语言的泛滥。记得互联网初期有个词叫信息爆炸,还是中性词,现在可以说是信息泛滥,贬义词了。人是靠语言思维的,语言泛滥,人的大脑,尤其是用心,自然一刻不得消停,所以日常生活日渐令人焦虑。外因(泛滥)导致了内因(焦虑),内因(焦虑)又反过来影响外因(日常生活质量)。
Q:你在《常识,逻辑与爱》这篇文章里也提到,现在的公众号里涌现出了许多写文章的高手,指点江山气势磅礴,读之让人惭愧。面对看起来铺天盖地的内容生产,你觉得一个作家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杨 葵: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这一概念,因为互联网公开发表的便捷,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按照传统的“作家”概念来衡量,中国作家的队伍可能要上亿了吧。我有时候甚至觉得,现在作家都很难算一个独立存在的职业了。所以您这个题目,不妨换一下:写作的意义是什么?于我个人而言,始终禀承一个理念: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记录人生,从中体悟人生,努力让自己讲常识,讲逻辑,始终怀有爱心,不会沦为行尸走肉,乃至通过自己的写作,影响他人也向这个方向前进。
做编辑比别人更投入、更努力
Q:在《愿言怀人》里,有一篇长文记录了你在出版社做编辑时打过交道的作者们,其中包括冰心、贾平凹、王安忆、阿城、戴锦华等等。都知道名作家的书稿很难得到,你有没有比较有意思的“抢稿”经历?另外,作为一个编辑,你怎样去和作者建立并保持较长时间的友谊?
杨 葵:做编辑多年,抢稿的故事太多了,书里写到过一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找找看。举个例子吧:当初找王安忆约新书稿,我如约到她家,她说另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刚刚离开,放言杨葵如果答应版税10%,我们就12%;杨葵12%,我们就14%。我听了说:颇有点月黑风高的意思啊……后来书稿还是由我出版的。
我对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书稿,都会在业务上倾尽全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书稿被抢,从来没有怨言。我一般不会认为是自己业务不好,只是没有缘分而已。缘分这种事,哪里说得清呢,就别去较劲了,不如该来来,该去去。和作家的友谊也是如此,从未刻意去所谓“维护”友谊,真心相待,有缘自来相会,自会相交,该来来,该去去。
Q:当年你在出版界以“眼毒”著称,关于寻找好选题,你有什么诀窍吗?作为资深的出版人,你怎么评价当下的图书出版业?
杨 葵:“眼毒”是读者和同行的赞美,甚至是捧杀,都是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看走眼的时候也常有。不过确实我选择的出版项目,从未赔过钱,这是真的。总结原因,我不妨自夸一句:我比绝大多数编辑更爱这项工作、更爱书、更投入、更努力,所谓“眼毒”,所谓“好选题”,不过是前述这几项“更”的自然结果。
Q:图书编辑是一个非常精耕细作的工作,几十年的从业经历对你个人的写作有什么影响?你出版的两百多万字作品大抵是散文,为什么偏爱这种文体?
杨 葵:我一直认定自己的写作是“业余写作”,少年时期爱好文学,诗歌散文小说一通胡写。后来为了工作需要,做编辑的人,如果自己不写作,对待书稿和作家很难细致入微,所以也一直在写。
连续编一个作者的稿子时间长了,会不自觉地被他(她)的文风拐跑,不过不用担心,就当是写书法临帖,向前辈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只要自己有主心骨,过不了多久会回来的。
于业余写作而言,散文这种文体比较合适,篇幅可长可短,也不需占用太多整块的时间。另外,我只写散文,也是我对它有一些思考——中国当代文体划分,是分成小说、诗歌、散文、纪实这几大类;而在中国古代,只分诗、文两大类,一切非诗的文体,都可划在文类,所以内涵非常丰富,可触及的内容也极多。我写的这些东西,其实和当代文体划分出来的“散文”不太相符,更像中国古代文体划分中的“文”,尤其是自唐宋一路下来到民国的“笔记”文体。简单说来,文有两大类,一类是文以载道的文,志向宏大;一类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文,没有定式。我偏爱后者。
阅读习惯比读什么更重要
Q:《静寄东轩》一辑里收录的大部分是读书笔记、书评、影评等,其中有许多文字谈到读书。能谈谈你的阅读习惯吗?最近几年有没有特别喜爱的作品或者作家?
杨 葵:我的阅读,特别像那句俗话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从小到老几乎没有过做学问式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阅读。年轻时候也很期待自己有这样的“整体”阅读,但是屡试不成,过了四十岁,觉得自己肯定不是做学问那块料,就放弃了。这也是人生一个遗憾吧。
顺便多说一句: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阅读而言,其实读什么、怎么读都是第二位的事,养成阅读习惯更重要。比如等个人、发个呆,这些闲暇时光,是去打麻将、玩游戏,还是顺手抄起本书读两页,这个差别很重要。
近几年读书,古籍偏多,佛教类偏多,现当代文学读得越来越少,基本都是作家朋友有新作惠赠,无论如何都会翻半个晚上。最近最喜欢的作家是左丘明,因为我正在读《左传》。当然,这是本历史著作,可是从文学角度去看《左传》,写得太棒了。之前我就觉得,司马迁不光是个历史学家,更是个大文学家,现在觉得,左丘明比司马迁还要好
Q:你在当编辑的时候,可以说是“以读书为业”,自从离开出版社以后,书在你的生活中占据什么地位?你觉得应该怎么描述书与人生的关系?
杨 葵:编辑作为正式的职业,只有十五年,之后虽然也偶尔应邀客串做编辑,毕竟机会很少,可是有意思的是,不再做职业编辑已经小二十年了,很多人还在说我做编辑的事,网上还是有很多人想尽办法联系我发来书稿,包括您这次的采访,很多是关于编辑、出版的问题。这让我有点惶恐,虽然一直自认是个好编辑,但真没好到这个程度啊。对此我是这么理解的:人都喜欢怀旧,虽然眼下还有不少好编辑,但他们是正在进行时,而我是过去时,所以喜欢唠叨唠叨我吧。
书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形影不离啊,自然重要。但是和过去比,还是有不小变化。比如我曾经说,过去总希望坐拥书城,为此也确实在家里、工作室里,所到之处满坑满谷的书,都塞不下了,还在不停买书。现在很少买书了,很多书也都送人送图书馆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徒然草》里说过,“让人感到粗俗下品的物象有:落座的周围放置很多东西,石砚上笔多,佛堂上佛像多,庭院里草木过多,家里子孙过多,与人见面话多,祈愿文中写自己的善行多。”我现在深深认同这个话,觉得坐拥书城就是落座周围太多书,是“粗俗下品的物象”,哈哈。
Q:回顾这三十五年,你觉得文学生涯带给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未来还有什么写作计划?
杨 葵:还是那个话:常识、逻辑和爱。假如说我也配有个“文学生涯”的话,这是我一直在写的东西,也是日常生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这套三卷本的《自选集》出版之后,希望能尝试着写写虚构,就是写小说。虽然是虚构,但是主题仍然会,也一定会是常识、逻辑和爱。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