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那些事儿|“我”看院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配合《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在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经济、哲学、法学等7个院系率先启动了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综合改革,致力于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一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模式。相关院系结合专业特色和育人目标,对本科教育进行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在育人理念上将知识能力培养与问题意识树立相结合,在育人机制上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在育人实践上将课内育人与课外育人相结合,落实到培养方案、课程、实践、国际交流等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为学生提供着全新的成长体验。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而北京大学则进一步提出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建设等工作中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
北京大学早就建立了以主干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为代表的主干系列课程体系,这次院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这一模块仍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与院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的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锁凌燕老师说:“经济学院在全国经管学部中最早做到并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经济学学科重视以史带论、以史促论,在逐渐淡化专业隔阂与GPA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基础学科的建设,获得了学生与外界的一致好评”。
通识教育不是提倡“多而滥”,而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仍然要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与严格的课程要求, 追求“少而精”,小班讨论课的推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哲学系在实行小班讨论制度走在全校前列,小班讨论至今也是哲学系的“金字招牌”。哲学系吴飞老师说:“小班讨论之前,不只是要让选课学生细致地阅读文本,更要着重培训小班课的助教,尤其在大班授课之后与小班讨论之前会举行助教会,保障了小班讨论的顺利进行”。
图为哲学系杨立华老师主持课程小班讨论
除了小班讨论课之外,人文学部共同开设的古典班项目以及今年由哲学系与社会学系共同开设的“思想与社会”等项目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无疑在连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学生与老师间的紧密互动
院系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永远是改革的惠及对象,任何上层改革都不能脱离对学生的培养,尤其是新生培养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个院系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新生教育,这不仅体现在对新生的选课与学习方面的指导,也侧重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
新生训练营是哲学系2016年的人才培养改革重要项目之一,新生训练营要澄清新生在高中时期对哲学的误解,在同学们正式学习之前进行系统的培训,更好地了解哲学系的状况,不会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而迷失方向。
哲学系2016年级本科生廖城说:“在新生训练营中,各学科的老师们会介绍自己的课程的特点,这使我提前了解了不同老师的授课风格,之后的选课也有了针对性而不再盲目”。
图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沙龙活动,现在北大这种类型的沙龙活动越来越多,能够让老师与学生更近距离地交流
如果说新生训练营是对同学日后的选课与学习有所裨益,那么新生导师制则将重心放在了导师与学生之间各方面的长期交流。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每位新生都在入学时都配备了导师,导师能给同学们更长期的学术与人生指导。
锁凌燕老师说:“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一般是通过课堂与office hour,但是新生导师不只是在学术与学习方面进行指导,更鼓励同学与老师主动聊学习、生活、人生各方面的事情,不仅能让同学们更了解老师,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倾诉自己的心声”。
通过健全的新生培养体系,曾经懵懂的同学逐渐开始适应了北大的生活,大学对于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四年的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深入理解专业的学科背景,才能为日后的深造夯实基础。
三
课程的多元化与学生的自我训练
克服了起点的懵懂无知,我们仍需要对学生给予持续的关心,避免他们在繁重的学业面前逐渐忘却了“初心”,所有的学习只是在应付考试,通过考试前两周的熬夜获得“优异”的成绩。在这点上,院系和教师都在探索一个巧妙的平衡,一方面想要减少同学们的压力进而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让压力分散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经济学院的新开设了 “经济学思维训练”的课程,由各个学科的领头老师详细介绍自己分支学科的情况。结合课程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经济学是什么”的主旨,课程设计决定以一篇论文评定成绩,减轻同学们的期末压力,给同学们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段星仪表示:“我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每节课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水果拼盘一样非常多彩,而且很适合还没有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新生,学起来还算比较轻松”。在她看来,这门课不是给同学们仅仅提供一套固定的方法论,而是通过这门课程让大家对分支学科形成框架式的认知。
如果对于新生,主要是亲近专业、培养兴趣,那么对于老生,则要避免他们将精力疲于应付考试,而是在日常的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法学院近些年来开设的案例研习课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研习课将选课学生分成几个小班课,每周一份案例的分析报告,助教修改报告之后,每位同学要在课堂上讨论相关案例。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杨诗翰说:“案例研习课最有收获的地方是每周都要逼着自己写案例,周末基本上都是在写作业,虽然没有了期末的压力,但是平常压力还是挺大的”。
图为法学院学生在案例研习课程结束后的合影
对此,法学院的车浩老师说:“案例研习主要让同学们从细小的问题中挖出不同的价值立场,从不同层面、不同层次训练学生思辨的能力,案例研习实质上是学生的自我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刚开始他们只能写3000-4000字的文书,到学期末他们就能轻松写出两万字的报告,不再畏惧写作”。
从最开始的兴趣引导,逐步了解学科的话语背景,到之后的更专业的层面的自我训练,这是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他们知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不只是要培养学术人才,发扬学术精神,也要完善学术制度,院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正是在“人才-制度-精神”三位一体中不断创新与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道路,培养真正引领未来的人。
看了这篇文章
是不是对院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于这一制度
重要的是用心观察
之后
我们会陆续推送
有关“教改那些事儿”的
相关内容
包括老师与同学的感受
敬请关注!
采写、编辑|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