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切为了质量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特别报道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本科教育质量 提升 特别报道
教务部
北京大学
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
特 别 报 道
(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官网)
前言
如何构建立足北大、适应未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如何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新时代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2019年4月,北京大学召开了本科教育教学大会,提出了2019年为全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对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做了顶层设计。2020年1月4日,北京大学召开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交流会,总结过去,交流经验,谋划未来。学校和院系围绕“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在思考,在行动,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本科教学改革热潮,有力促进了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建课程
促教学
在占地100平米的解剖实习室中,人称“光哥”的张卫光老师正带领同学们进行实习理论一体化的小班教学。40到45个学生,分成5组,6到8人一组。同学们可以戴着VR头盔,利用手机和AR技术,看着虚拟的骨、心、血管和神经。“好美的人体结构”,光哥不禁发出感叹。这些“人体结构”,是利用真实人体的CT或核磁图形,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建模和模拟重建而来。在VR里,同学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人”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及损伤。光哥指导同学们分组讨论某个部位的形态结构及相关的临床手术解剖,并可进行模拟手术切口,在腔镜下模拟修补断裂的韧带。
膝关节VR模拟手术
这是发生在北大医学部解剖学课堂上的场景。北大解剖教学最早可以追述到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北大解剖”品牌。如何坚守百年的医学本科卓越教育?如何运用新技术促进新时代的本科医学教育?经过缜密论证,VR教学恰恰适合现代医学临床教学的需要。于是,从引进模拟腔镜等微创手术设备,到制作人体间脑神经核团的教学模型,从编写AR(增强现实)解剖学教材,到建设MR(混合现实)人体解剖标本馆,再到借鉴游戏闯关模式开发的“线上18关”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课程,“北大解剖”在虚拟现实技术助力下迎来了“课堂革命”。
自主研发的间脑核团数字建模
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很快学会一些比较复杂的临床解剖学操作,而且促进了学生和老师的科研。2014级王鼎予同学的科研成果,突破了传统核磁和CT一般仅能显示零点几毫米人体髌骨和距骨的骨内血管的局限,做到了显示数十微米。该研究已经发表在2019年骨科国际权威杂志上。以教学需要带动科研突破,比如,进行核磁或CT成像的时候,均可能出现很多的漏点或成像缺损,张卫光老师团队跟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合作,采用三维点云进行图形的修复和去噪。还有,模拟手术跟实际的手术有一个很大区别,即在进行虚拟操作的时候,没有手感。因此,张卫光老师申请到了一个研究项目,做有手感的虚拟操作。
这就是“北大解剖”的教学特色。师生们的长期努力,让北大解剖学连续3年在侧重教育的QS世界解剖生理学科排名中进入了前50名,2019年位于第21名,是唯一进入前百名的国内高校解剖学科。
解剖学课堂是北大课程教学“质量革命”的一个缩影。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没有一流本科教育的大学不可能是一流大学”已成为广泛共识。当今的北大,如校长郝平所说,“一流本科教育应该也必须成为北大的底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大本科教育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考古文博学院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把基本训练与学科创新相结合,把基础教学与重大科研相结合,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均在野外进行,带队老师晴天上工,雨天上课;白天手把手地教发掘,晚上一笔一笔地改记录。同学们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师生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集体用餐,可谓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校领导曾借古诗这样勉励和描绘北大考古人特有的气象和境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
田野实习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让学生接触、参与重大学术课题,充分了解主要学术问题的前沿,扎实提高科研水平。实习地多选择重要的大遗址,如西周都邑周原遗址。实习内容多涉及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如“周原地区商周时期的聚落与社会研究”。有人开玩笑地说,北大的考古实习,就像是一个实习生在给中央首长做手术。
考古发掘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
真刀真枪的教学实习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比如从1990年开始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目前共评出290项重大发现,其中北大考古共荣获32项,在全国各考古单位中独占鳌头,比其他高校总和还要多。田野考古实习课程还确立了北大考古在全国田野考古理念、方法和技术的引领示范地位。考古学院编制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已成为全国考古的行业标准。学院师生自主开发“田野考古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形成了“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规范”国家标准。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形成了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好互动与循环。可以说,考古田野实习教学时间之长、教学体系之完整、教学内容之丰富、教学成效之大,已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考古实习课程的前列。
跨学科
促拔尖
“我们培养的思路是以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以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作为两条主要的路径,保持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激情。”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概括了北大本科专业教育的核心思路。跨学科学习正是北大近些年本科教育改革的一大特色。在125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学校目前开设了36个双学位、57个辅修专业、7个跨学科专业、6个跨学科项目。如何发挥北大注重基础的培养传统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各院系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生命科学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基因组测序价格每年减半,推动了生物产业指数增长。在这种快速成长的领域,生命科学的学生刚毕业,所学的知识可能就落后了。因此,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18场教学研讨,凝聚了共识——不能培养跟踪型的人才,而是要培养“支撑中国作为世界领先国家”的科技人才。为此,学院提出了“要能够在大哥大的时代培养5G的人才”的教育理念,通过大量调研,将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与学院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建立了数理化信工与生命科学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力图通过学科交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理化信工与生命科学学科交融课程体系示意图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用这个线粒体ATP合成酶的结构来说明其课程体系。蓝色的细胞膜代表基础课程,包括数、理、化、信息科学、工程技术,其中信息科学、工程技术在过去的培养方案不太强调,现在则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红色是核心课,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等。但是,仅带着这样一个知识结构进行前沿创新是不够的,虽然学生学习了数理化,但尚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在线粒体还有这个橙色的结构,代表生命科学问题 要与数理化信工融合贯通。学院建设了数理化信工与生命科学交融的创新性课程,训练学生将生物学问题与数理化信工的手段有机集合起来。比如,2019年的“创意性实践II”等着重引导学生用数、理、化、信息、工程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课程聘请电子系的陈江老师等,指导学生设计智能模块、编程、3D打印,制作细胞计数仪、自动加样机等,当学生们用自制的脉搏记录仪记录到自己的心率,十分兴奋。
在跨学科教育上,元培学院可谓是最早“吃螃蟹”的。从全国最早的跨学科专业“古生物学”开始,到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再到“整合科学”等,元培学院引领了北大的跨学科专业建设,加上元培学院学生最早享受的全校自由选课的优势,可以说,北大跨学科,从元培开始。2011级本科生张林峰是物理专业,利用元培弹性学习年限,用5年时间修读了数学、计算机和物理学226学分的课程,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3级本科生李雨晗主修PPE专业,因修读生命科学学院“保护生物学”课程而确立了动物保护的志向。她大学毕业时拿到了牛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录取,但她选择了去青海三江源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她在2017年被评为“罗德学者”。可以说,元培学院通过跨学科的培养,给各种志趣的同学,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热心社会公益还是打算在未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实干家,都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
元培学院毕业生李雨晗在三江源
转方式
促交流
2019年12月13日,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了教研室成立大会。新成立的教研室与以前的教研室有所不同,其功能不仅包括教研室传统的课程组织等,还包括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本科生与教授互动交流、导师制、专业辅导员、科研实习、鹿鸣书院教学活动等职责。每个教研室由主任负责,并任命专业辅导员对本科生进行选课和学业指导,督促学生与主任、班导师的沟通交流。教研室为每个班选配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授担任班导师,发挥学术引领、人生启迪的指导作用。目前生命科学学院4个本科专业按照学生志趣分成7-8个班,每个班不超过十几个人,对应着7个不同学科方向的教研室。不同方向的教研室,通过不同方向的高阶拓展课、学科交融课、理论实践结合训练、科研实践等,有效地动员教师特别是杰出学者的参与,给不同志趣的学生以充分的专业发展空间。通过包括师生交流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改革,生命科学学院老师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满意度也增加了。2018-2019学年度教学评估中,生命科学学院从全校第15名提升到了第6名,在理工科院系中排第1名。
生命科学学院“鹿鸣书院”师生讨论
加强师生互动、推动师生课堂内外的交流,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业困惑、树立志向目标,是北大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一环。类似生命科学学院搭建的创新型师生交流机制,在北大许多院系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政府管理学院在过去的一年组织了28场导师午餐会、25场读书会、2场本科生学业指鉴系列讲座,加强学生与导师组成员的交流,激发学生学术兴趣,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学院还在设立了每个专业教师都要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制度,过去一年派出了30支社会实践团队,在实践中加强师生互动。元培学院建立了涵盖各学科的导师队伍,第六届导师团队共61位导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专业方向选择、学术实践、论文写作和科研入门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帮助本科生答疑解惑、认识自我,做好学业计划,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人生目标。尤其是针对元培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开设了25门新生讨论课和30小时的新生训练营,举办了12场新生学科讲座。新生讨论课每门不超过15人,通过小班教学密切了师生交流,通过案例教学短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独特思维方式,学生得以尽快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
元培学院新生讲座活动海报
保质量
促提升
向课程要质量,是提升本科教育水平的关键。然而,如何评价老师课上得好不好?如何让老师的课上得更好?这是摆在所有大学管理者面前的共通难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认认真真培养自己、马马虎虎培养学生,这是没有职业良心的老师”。那么,如何让老师“认认真真培养学生”?北大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经济学院尝试用经济学的思路解决课堂质量的问题。课堂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除了通过广泛调研和研讨形成共识、加大资源投入外,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关键保障。首先,激活老师,建立“内部市场”,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也要竞争。在第四学期专业分流的时候,专业能不能吸引到学生来学习?各专业要提前做工作,系主任要在台上做“路演”,展示自己专业的培养特色、教师的投入程度等等,学生用脚投票。一些基础课程开设平行班,学生选自己认为质量更好的班级。其次,激励,教学不光是良心活,好的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奖赏。学院持续8年在学院设立教学优秀奖,教学效果好的就给他奖励,而且只看教学,看课堂,看对学生的指导。一年评选两位,每人3万元奖金。全年绩效评价中,教学也要占到50%。最后,约束,实行学校、学院、学生“三位一体”监督。在学校层面利用好学校的督导、评估和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给老师相应的反馈;年底学院评选教育学科研贡献奖,这个贡献奖只要当年的业绩足够好都能拿,每人奖金2万元。但是标准也非常严,科研做的再好,如果教学评估没有在全院前50%,一票否决。在学院层面,从2018年开始推教师的相互听课制度,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要听2门课程,完不成任务,年底绩效少听一门课扣1万块钱。这个制度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是有意见的,觉得这么忙,还要去做额外的工作。但是推行之后,老师听课回来的反馈大部分是积极的。另外还建立了日常学业预警制度,关注学生日常学习,不能等亮红灯才关注。在学生层面,建立学生助管制度,负责及时把同学的意见收集上来,不等到学期末、而是在平时就给老师反馈;另外还有师生座谈等制度监测日常教学的情况。
这些措施实行下来,效果出来了。比如说,老师的主动性激活了。2019年学院72个老师听课306门次。学院2019年底的工作总结会上,大部分专业都开始讨论未来教学的新思路。学生对师生关系,学业指导和专业内容满意度都有提升。
数学科学学院的改革也聚焦在教师督导上。在过去两年,学院推出了“教学督导计划”,努力尝试着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想见,这个工作做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教学无定法,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理念,并不欢迎督导,觉得干涉了自己的教学工作。然而,大学教师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是没有经过师范专业教育。刚开始上课的老师们,有一些对学生和教学方法了解不深。因此数学学院的督导重在教学方法帮扶。学院希望能够通过老教师们的经验,使得新老师们尽快的适应教学工作。
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数学学院副院长李若给所有的老师们发了一封公开信,先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并请了几位最资深的退休老师来开展此项工作。学院平均每一周安排这些老师们下课堂四到五次,频率非常高。逐渐地,大家看到学院主要不是为了评估大家,而是为了帮助大家把教学能力提升上来,这项工作也就开始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到后来,还有年轻老师主动邀请老教师到自己课上听课。
思与行
促育人
高校育人不止是培养专业人才,首先得回答“为了谁”的问题。立德树人,立德为先。常务副校长龚旗煌指出,北大培养的人才必须志向高远,理想信念坚定,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并融入社会发展主流。扎实推进育人工作。要提高育人水平,改革的方向还是离不开课程,离不开思政课育人和课程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到底是什么样的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认为,就是要以思想、理论来讲政治。说思政课没有思想,没有理论,实际上是对思政课的很大误解。北大思政课的理念是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北大思政课要真正把思想和理论的东西讲出来,把思想说透,把道理说通。真理不用灌输,欢迎辩论,以理服人,真正达到讲政治的效果。陈培永说,北大学生讲政治的表现,第一个就是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得要有对执政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第二,对现实性问题的建设性思考。就是看到了问题,要从建设性的维度思考它、解决它,就是讲政治。第三,拥有观察时代和引领时代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就是观察时代和引领时代的大智慧,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智慧,品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第四,为人处事、成就一番事业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讲法治精神,有道德修养,这也是讲政治。
基于这样的认识,2019年北大思政课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第一个就是打造“北大思政实践课”,这是北大做出来的一个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整合各个院系暑期社会实践变成思政实践课,这个难度非常大,但要坚持推下去,2020年要全面铺开,马院老师要分到各个院系去参与到实践中去。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北大思政课课程论坛”和“北大思政课优秀论文评选”。很多学生在政治理论上有超强的表达能力和独道的观点见解,北大的思政课堂,就给学生自己一个讲思政课的机会。每门课的每个班有老师和助教推荐平时展示、交流最好的1到2位同学参加,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很多同学晒奖状,增强了获得感,反向激励他们在思政课上好好学习。北大思政课优秀论文评选,就是把平时作业写得好的,每班推荐10篇参加,鼓励大家独立研究问题,增强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再有一项举措是形势与政策大报告,请各领域的知名大家在百周年纪念堂讲。思政课改革的另一个创新典型是2019年打造了两个电视节目,一个叫“思政热点面对面”,一个是“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每个节目都有不同院系的本科生参加。节目不回避问题,社会影响力非常大。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真正达到了用思想说政治,用道理进人心的效果。
“思政热点面对面”
“支部建在考古队上”,是考古文博学院坚持多年的重要育人举措。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调研高校党建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把“支部建在考古队上”的做法。2019年,学院成立了平粮台考古队临时党支部,在国庆前,制作视频,“用青春告白祖国”,开展了县委书记讲党课、志愿讲解、学习原著、参观基层党支部,深入农村小学上讲台、搞活动等一系列党团日活动。10月,学校近30位老师到平粮台工地考察指导,实习学生阮可欣同学在座谈时,讲述她“从自我到自信”、“从自信到自觉”的成长过程,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个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到与农民工“打成一片”的转变过程,讲述了她在扎根田野、俯首深耕的“土味生活”中,如何体悟北大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心路历程。
教师党员带领着青年学生,党支部凝聚着青年党员,把党建的理想与信念融入到每一锹、每一铲之中,把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融入到看土质、看土色的阅读无字天书之中。为国考古、为党育才,形成了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之一。北京大学坚持“以本为本”,践行“四个回归”,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道路,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性大学的优势,把立德树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持续推进改革。坚持向课程要质量,强化素质能力培养。坚持协同育人,形成教务、学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密切协作配合的学业指导工作格局。培养项目创新、培养方案修订、核心课程建设、教学方法革新、实验课程改革、实践育人、本科生科研、师生交流、困难学生帮扶,改革直面痛点难点,一切为了质量。
北京大学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正扬帆起航。
元培书房:学生自主管理运营的图书馆
文字|教务部
编辑 | 胡雅琳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