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生说 | 离开北大,我最怀念的是……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0-09-30

话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北大印象 毕业季 2020


2016年9月3日,我们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欢喜走进了燕园,开启了四年的奇妙时光。时间牵着我们在燕园的各处留下专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是春天三教门前开得热烈的山桃花、夏天静园草坪传来的吉他声,也是秋天主干道两侧金黄的银杏叶、冬天未名湖冰面上飞舞的欢笑。我们本以为四年时光很长很长,却没想到转瞬即逝,快得来不及亲自与这些记忆一一道别。

2020届的毕业季纵然有诸多遗憾,但本科时光里留下的珍贵记忆早已在记忆深处组成了一幅幅北大印象,独一无二且闪闪发光。


Chapter One

燕园初见


2016年9月3日,太阳刚刚拨开云雾,燕园就已经张开了怀抱,迎接新的故事主人公。

♬..♩~ ♫. ♪♫. ♪ ~ ♬..♩

王嘉廉:2016年9月3日上午6:27,社会学系新生报到。当时我是我们系新生第一个报道的,我到的时候负责报道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还没有来,我就拍了这张照片留作纪念,也算是我4年大学生活的起点吧,虽然拍的很糊,但是觉得非常有纪念意义。



Chapter Two

色彩多元的校园生活


对于正式踏上征途的我们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而新鲜的。渐渐地,我们习惯了穿梭在几栋教学楼之间,途中跟熟悉的朋友打完招呼又匆匆向前,也习惯了每个期中和期末抱着电脑和书籍在各个自习区奋战一整天,或是与朋友相约挑灯夜战,小西门的肯教、校园里的全家和新太阳,甚至是宿舍的楼梯间也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 ♫. ♪♫. ♪ ~ ♬..♩

艾克丹:大三下的午夜12点,那两个月马不停蹄地在写论文、上课、实验与期末备考中周转。午夜12点之后,我们没能找到一个可以放声讨论论文修改意见的地方,只好在宿舍楼电梯间讨论、修改。当时十万火急,只想坐着改稿、尽快交稿。我坐在消火栓上的那一刻,一起改稿子的朋友笑出了声儿,实在是酸爽当中无限乐趣。

向上滑动阅览

疏沛原:刚进入大四的那天,我做了一个表格,列举我想在北大完成的事情:我想拉一个学术讨论班,想多和老师们聊几次天,想做一次挑战杯,想通宵排一次十佳歌手的票,等等。当时我慌张而焦虑,总觉得自己在浪费光阴。如今大四已经快要走到尽头,我的计划完成了一些,却又添上了更多。面对越来越长的清单,我逐渐意识到:北大生活可以填满,却不能够穷尽。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大是趋近于无限的。而我留恋这种无限。

这种无限体现在很多地方。前段时间整理大学四年写过的林林总总的作业和论文,时常惊讶一下——原来我学过这么多类型的课,努力地想过这么多陌生的选题,又为了这些选题费劲巴拉地找过这么些资料;再或者是我疯狂跨专业的经历,跨得匪夷所思却又奇怪地被各位老师接受;能够数出很多骄傲的小事,不论是熬夜练舞、野外观星还是深夜街头暴走。最珍贵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

北大是几乎无限的,而身处其中的我是有限的。这决定了我不能停在舒适区内——我总是要跨出去的。前几天在树洞有一个讨论,是哲学系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点进去是学弟学妹们对哲学系培养方案的质疑与评判。读完之后我很惭愧:我在大一的时候从未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反思与评估,仅有的评估方式就是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作业的完成程度。想学哲学,却未曾思考哲学需要什么;学了四年哲学,却仍对哲学一无所知。如果我回到大一,我希望我能更刨根问底一点,多思考一点,尊重规则但不让规则限制想法。事实上,北大也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只是我没有尝试过。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越说越觉得难以想象离开北大之后的生活。可以说,如果我离开北大,我最怀念的会是这种身处无限当中的感觉:总有想上的课、想读的书、想见的人,总是焦虑不安,永远满怀期待。

2017.10,河北泥河湾旧石器遗址考古踏查

百团大战过后,大家纷纷加入了自己的心仪组织,丰富的课余生活从此展开。在辩论场上唇枪舌战、在龙舟上击鼓呐喊、在舞台上演绎他人的人生,还有在园子的各个角落幸福地照顾猫咪…大大小小的活动组成了本科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都是回忆起来就会觉得很幸福的故事。

♬..♩~ ♫. ♪♫. ♪ ~ ♬..♩

许海彤:本来想说本科四年可以和大家一起完成四次专场,可是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就少了最后一次啦。大家现在好像处于一个分叉路口,很多人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到,真的很想念每一个在或不在照片上的singsong好朋友。因为疫情原因那次专场变成我本科生活里最后一场和singsong朋友们一起的专场,所以真的很难忘。

王婉婷:当时我和法辩的队友们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北大之锋决赛。那天晚上我回宿舍洗了个澡,再回到陈明楼的时候,周围已经漆黑一片,深夜里唯一灯火通明的房间是大家正在备赛的202。楼上的队友们在争辩,拍桌子、跺地板、讨论不出结果叫苦连天。我站在楼下的法柱石旁边望着他们,所有声音都能听得真真切切。没来由地就想起了白天我们坐在202的地上痛哭流涕,想起了三个月的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甚至想到过去两年里一起经历的很多喜怒哀乐。我在那儿站了一会儿,拍下了这张照片。第二天,已经连续三年一轮游的我们夺冠、欢呼、拥抱、庆祝,但我好希望时间可以在那个前夜多停一会儿。

左图摄于2018年5月12日晚上11:48的法学院陈明楼下

庞亮:与龙舟的邂逅是我在北大最神奇的经历,毕竟此前的十八年我都住在沙漠戈壁的边缘。划龙舟也是我本科期间坚持最久的事情,起初的玩票心态也变成尽力坚守。最好听的是鼓槌撞击鼓面的咚咚声,最好看的是桨叶划过水面的晶莹浪花,最难忘的是风雨中仍然昂扬向前的龙头。在北京,划龙舟不是一项方便参与的运动,场地、器材和技能指导都严重匮乏,但好在园子里有一群始终充满热情的伙伴,不断创造新的可能。四年间,划着龙舟游历天南海北,在几十座城市留下足迹。学习了更多的技能,船上敲鼓打舵,船下美工文编;体验了更多的新奇,静可拍摄电台宣传片,动能大海扬帆战波涛。小小的船里载着满满的回忆,飘在混着汗水与泪水的湖上,静静躺在湖底的是我的两部手机和两副眼镜。

2019年10月遵义。最后一次带队参赛,在雨中完成了长距离环绕赛。在一个转弯处,因为湿滑,自己掌舵摔倒,险些翻船落水。

邓倩如:大一下学期加入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第一次和这么多人组成一个大剧组向外公演,觉得大家都太有才太可爱了,那种冲击感和幸福感非常难忘!

张温心:怀念的一定是自己在“北台云”学生社会服务计划的团体中经历的日子。这是我大学四年里最珍贵的记忆啦,在这里遇到了非常好的伙伴,见到了很多可爱纯真的笑脸,也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我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2019冬与台湾南投法治国小的孩子们

张炜铖:最怀念的还是能够一起做刊物做校媒的时候。在那些为了稿子沉思的夜里、吵吵嚷嚷又注视着彼此的眼睛无话不谈的聚会中、或者去采访时忐忑不安的路上,我拥有了表达的能力、审视自我的决心和一些说真话的勇气。一起做这些工作的朋友们也成为了大学生活里我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虽然之后可能还是会一直写稿,但是这种不计较付出也不期许回报的单纯天真的状态已经不复再来了

“对我来说,北大就像我面对这个真实世界的避难所,

在这里我获得了自由的幻觉和做梦的权力”

徐博诣:离开北大,最怀念的其实不一定是某个地方或者某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在北大“虚度”的那些时间。就好像是这个地点本身赋予你的能力,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到未名湖散步唱歌,傍晚在宿舍阳台发呆看西边的黄昏渐沉,晚上躺在静园草坪发呆看月亮,或者为了躲避即将来临的暴雨跑回宿舍却在半路被淋得湿透的时刻,又或者从教学楼出来第一次用手接到绽开的雪花的时刻……毕业以后或许再也不会有这么多被浪费掉的同时又充满温情的时间,而只有在北大之内,它所承载的空间,同这些无所事事的时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四年间无法忘记的时空地图。虽然疫情期间没能回校,却仿佛记得脑海中的每一个坐标,在这些坐标做过的事情,它会让我想起那些不断蒸发掉的自己。

北大吉协2019年1月5日乐队专场 “忧伤脂肪”乐队合影

参加建国70周年阅兵是许多同学的北大印象里最浓墨重彩的画面之一。“重大活动”是那个暑假里最有分量的四个字,休息时与同伴好友席地而坐,《歌唱祖国》的旋律时常萦绕在耳边,即便圆满完成任务后,还会不时回想起当时排练的场景。

♬..♩~ ♫. ♪♫. ♪ ~ ♬..♩

王浩舒:合唱及联欢全体学生从6月末便开始了紧张的演出训练,可以说别人的假期还没开始,我们的假期便已经宣告结束了。正式演出前,我们一共完成了长达63天,总计272个小时的训练。合唱方阵外出合练17次,平均每次训练长达6小时,几乎每一次都是在炎炎烈日下全程站立着唱歌。在庆祝大会中,参与广场合唱的我们看似并不重要,甚至几次新闻联播都没有一点我们的镜头,但实际上每一个游行方阵行进的节奏都与我们的歌声息息相关,我们就是整个庆祝大会及联欢演出的BGM。

韩宇皓:2019年跟同学一起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

付瑞璐:这张照片是我参加2019年国庆重大活动,十一当天在大街上拍的中队合照。看到它我就想起走方阵、睡大街、各种排练的经历,虽然大家都不“精致”,但都很好看。



Chapter Three

记忆深处的北大风物


四年来,燕园的每一处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未名湖畔的石舫陪我们听过夏夜的吉他声,博雅塔静静俯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静园的石柱和我们一起仰望星空;而五四操场的夜晚往往是热闹非凡的,三角地、博实超市和邮局似乎都还在那里,正如我们刚进校时一样。

♬..♩~ ♫. ♪♫. ♪ ~ ♬..♩

孙晓炎:这是我拍的最喜欢的照片了~2017年底,当时我被安排到外院新楼楼顶天台采访一位老师,刚进入天台我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了,这是当时的我从未见过的博雅塔的角度,有种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感觉!!!

刘彦韬:也许是在夏夜坐在石舫上喝酒,看映在湖面上闪闪发光的树影。也许是考完试的晚上在CBD买了铁板烧,带到静园坐在草地上打双升。也许是雨夜在没人的五四操场上倒着走路,一边聊毕业前还想做些什么一边抬头看闪电。也许是互相叫出来摆造作姿势拍那种开闪光灯的拍立得,然后几个人凑在一起等待显影。也许是一起从邱德拔游完泳出来又骑车到北边一圈一圈兜风直到整个人畅快而自由。

“第一次拍未名湖:在宿舍发现云很特别,

和朋友疯跑过来看,比预想中还美”

郭心卉:是2018年的最后一个晚上的发光博雅塔~因为修双和期末季考试撞车的缘故,跨年夜并没有什么仪式感。上完晚课走去坐地铁的时候意外发现博雅塔亮灯了,一下就有了跨年的感觉。

蔡翔宇:大三暑假准备保研的时候留在了学校,每天出门换着地方自习,有一天走在理教的时候匆匆一瞥就看到了窗户里很大的博雅塔。当时很惊喜,原来我生活里那些曾经以为相隔很远的东西离得那么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我是生活中独一无二的燕园的实感,尤其是当时在准备保研,心态不太稳定,一方面会很担心只剩最后一年享受这样的学校,另一方面也更希望能在园子里多留几年。

邓鲁川:最怀念的可能是宿舍吧,因为毕业了以后其他的地方都能回来看看,但是宿舍永远回不去了……虽然每次宿舍抽签都被迫抽到朝北的房子,但是住久了感觉这里也不错。宿舍朝向燕南园,去年邮局和博实超市拆了以后,从阳台向外看,能很清楚的看到燕南园最靠南边那一排小瓦房,灰色的屋檐灰色的墙。院子里偶尔有人进来晾衣服,拍被子的声音淹没在自行车的铃声和楼下行人的喧闹里。如果抬头看就能看到一排一排的树不断伸向很远的地方,似乎望不到边。虽然你知道北边不远就是二体,但却总有一种住在山林里的感觉。

刘怡灏:很多很多,最怀念的应该是燕南食堂以北的户外区域吧!我称它为魔法基地。那基地聚集了我好多的回忆。还记初来乍到北大,对于这里的一切尚还陌生,加上本身喜欢户外,刚开学夏末的天气凉爽,因此每到用饭时间都选择到燕南去。也因为这样认识了一群当时玩得较好的留学生,有的是交换生,有的是本校在读生,几乎每一次都能结识新伙伴。那片区域好比有魔法一般,把互不相识的大家凝聚一起,坐在那石椅上仿佛已认识很久一样,大家都能谈得起劲。随着课业和活动越来越繁重,到燕南吃饭的次数不如从前,虽然大概率与“饭友们”不再联系,还是会非常怀念那片土地带给我无数次的欢乐回忆。



Chapter Four

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在北大生活了四年的我们早已经把燕园的美食探索了个遍。和朋友们点一个香锅,坐在喧闹的食堂里谈天说地;亦或是晚课后用一碗小白房的米线小煲治愈一天的疲惫;又或是在勺园打卡校园网红美食沙茶面和黄焖鸡米饭……每个食堂都有我们最想念的味道。

♬..♩~ ♫. ♪♫. ♪ ~ ♬..♩

骆有容:最怀念的是每一个学期,都会有一条固定的线路。第一个学期,和马来西亚朋友,几乎天天往农园跑,占了一排长长的座位,两份微辣香锅,一份酱香;因为课程安排关系,一个学期,和一些人,固定到勺园吃午餐,所以会怀念那里的宫保鸡丁和雪菜炒饭;也有一个学期,和一些人,每天去学五食堂,三人共享两份午餐,通常是干煸鸡仔饭和随机一份。

何心怡:最怀念小白房吧,去小白房的次数比我吃外卖吃食堂的次数都多,和工作的那些叔叔阿姨们都很熟悉。是可以让我一个人也吃得很自在很满足的地方,每次上完课买完吃的回到宿舍总感觉一天的疲惫都被治愈了。离开学校之后,很难再有这种地方了吧。



Chapter Five

良师益友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最怀念的还是园子里熟悉的那些人。良师益友,是在北大这几年来我们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

♬..♩~ ♫. ♪♫. ♪ ~ ♬..♩

杨雯妃:北大让我舒服自在地独处,我时常能够接触到优秀的人们,却也能够自我而独立地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感受、思考、质疑和感动,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想念北大,更想念北大人。

与马来西亚16级学生在2016年新生晚会的表演

周弘:这四年里遇见的每一个人组成了我大学充实快乐的全部,我会永远记得那些阳光下的相遇、那些不知从何而起的夜聊、那些让我醍醐灌顶的教诲,和那些激情讨论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大学的良师和益友是我收获的最耀眼的宝藏,他们给予我的启迪和鼓励,就是我逐浪江湖的勇气。

邱凯柔:离开北大,我想我会很怀念在北京的所有朋友吧?因为他们见证了在北大的成长,看过我成功的样子,也看过我失败的时候,是他们成就了现在的我。

刘怡灏:大一和一群朋友爬长城。

吕婉琴:最怀念的可能还是室友和寝室吧,毕竟遇到一个全员仙女的寝室真的很难得。我们总是固定时间聚餐、一起过生日、一起去自习,在宿舍里吃外卖看综艺分享八卦,还相互推荐自己专业方向的课程并在期末季充当助教)总之就是我跟我的室友分享了本科生活超过50%的回忆,所以如果离开北大的话最怀念的应该就是这些人这些事了。

骆有容:在未名湖畅聊的夜晚,有酒、有炸鸡,还有可爱的人。

陈智炅:怀念骑着电动车在校园里游荡,在各个季节到各个景点拍照同时与朋友一起欢声大笑的美好时光。还有期末季一起泡图书馆,考完试后组团刷夜在KTV或者烤串店浪的生活。或许,怀念的是自己最后一段学子无忧无虑的使馆,也或许最怀念的其实是跟身边这一群一起共度了大学美好的四年。

李尉媛:最怀念的是校园时光,每天的日常,和朋友一起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努力熬过期中期末的时光,从大一开始我们就有考完期末去庆祝的习惯,因为有他们的陪伴让我的大学时光过的很充实、很温暖。

“16级家人们The Best!

一定要一起再聚庆祝我们的毕业,

期待我们的毕业旅行~”



2020年的毕业季纵然有许多遗憾,

但关于燕园的记忆却更加鲜活生动。


新生报到时是怎样的场景?

最无法割舍的社团归属是哪里?

哪处燕园风物留下印象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食堂的哪个菜你百吃不厌?

哪个学科或课程让你发现了自己的志趣所在?

哪位良师益友成为你大学生活最温暖的人?


快来留言分享你对北大的独家记忆吧~



 


文编|杨琦

美编 | 杨琦

策划|田炼、赖钰

记者|陈锦雯、阮军儒、张丰哲、田炼、胡雅琳、赖钰


推 荐 阅 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