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课程地图:从“拼图选课”到“打怪通关”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课程地图 选课 培养方案
大学四年里至少要学60门左右的课。如何能让所学的课程更有效地搭建成一整套知识体系?
如果说大学前教育是一场闯关之旅的话,那么通常印象里的大学教育则似乎更像是拼凑一张规定好画幅的拼图——前者遵循着教材和年级的顺序,一步步向高难度进阶;后者则是以学分为上限,将所习得的知识拼凑成一整张画。作为多年前北大教学改革的成果,这样的自主选课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意图让学生们的大学拼图相似之余又各自多彩。但是在选课实践中,这偶尔却使得知识的体系性让位于学生安排的自主性。即便过去有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仍然往往会因为学生不了解学科或课程的内容,而无法建立起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以学分为纲,修完学分就完事。
出于这些考虑,2020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课程地图”应运而生。课程地图并不会影响学生的自主选课的权利,而是对各专业课程间逻辑的一个说明,意在强调大学四年中“打怪通关”而非“拼图选课”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给新生同学们做的一个萌新选课指南,也更是一张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了解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全景地图。
下面就以社会学系的社会学专业、信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带大家进入选课的闯关地图!
1
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兼备人文学科的洞察力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性。如何在短暂的大学四年中覆盖这庞大的体系、培养学生成为能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人才?课程地图将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大致分成了方法类、理论类和分支领域类(理论的方法和应用)三大板块。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学研究者来讲,三部分是几乎同等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的学习路径而言,这三大板块之间其实有着微妙的先后次序关系。
与许多同样要求实证研究的专业有所不同,在大一,社会学系的课程以概论和理论类课程为先,早于许多方法类的课程。这不仅是作为大学四年学习的先导、鼓励同学们的社会学研究兴趣,也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从社会学角度思考具体社会问题的洞察力。《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专题讲座》两门课程将为大家揭示社会学的基本的枝与叶,让大家对社会学专门的知识和理论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这两门课也会给大家初步练习学术写作的机会。《中国社会学史》以经典文本细读的方式展开,从发生学的视角追溯中国社会学学术如何舶来自西方、又如何在中国扎根。与此互为映照的,是分为上下两段开设的《国外社会学学说》课程。课程不仅讲述西方社会学理论,某种意义上也是西方晚近以来的文明和文化学习过程。在大一开设的其他课程中,《社会人类学》作为人类学领域的导论类课程,让大家初步了解人类学的视角与知识,也是为人类学专业的分流做铺垫;《社会心理学》课程既是介绍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互动,也是社会学另一个重要且独立性较强的研究领域。这些课程连缀成导论-思想史-姊妹领域这样一条脉络。
进入大二,在《中国社会思想史》和《西方社会思想史》等课程继续深入理论和社会学的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将开始集中学习方法类的课程。《社会统计学》与《数据分析技术》是定量研究方法课程的核心,大一所修习的高数将为这两门课程中所涉及的统计学知识提供数学基础;而社会学专门的研究方法则由《论证性论文写作》和《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两门课程串起。而进入大三,在具备了理论的洞察力和实践的研究方法基础后,学习各种分支社会学也就会更加顺畅。大三将集中开始分支领域的学习,大一和大二学习的方法类和理论类课程将成为进一步分支学科学习的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认识社会的修为。
2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方面是敞向未来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和算法基础。在CS专业中,代码能力、数学知识、计算机系统等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说能分出什么绝对的先后,也正是这样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使得课程地图呈现为“多线程”的结构。
信科的修炼之路从讲座类课程《信息科学技术概论》开始,它的核心在于博古通今的广度,不追求立刻上手去敲代码,而是为了让新入学的同学们对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所包含的各个学科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随后,《高等数学A》和《线性代数A》两门课开启课程地图中数学基础的一条线,从《计算概论A》到《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A》则开始以C语言为核心的代码能力、算法课的另外一条线。顺着这两条线下来,在专业核心课中,《算法设计与分析》将继承算法课一线,涉及更高阶的算法内容;《集合论与图论》《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和《概率统计A》则显然继承数学基础一条线。
计算机系统这一条线以信科同学们一句“Instantly Commit Suicide”(ICS,《计算机系统导论》)为嚆矢,滥觞于高中的对大学悠闲生活的期望将失去它的意义。ICS以课程容量大、考试难度大而闻名,但是课上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缓存、编译、网络等计算机底层的知识,将会为这一条线后续的“四大礼包”——《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做好铺垫。此外,在大一下的《人工智能引论》课程开启人工智能一条线。一方面是以引论课的性质介绍机器学习方面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有志于做深度学习方面科研的同学提前打下基础。
3
中文系:汉语文学专业
单从课程的类型上区分,文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大体上可以被分为语言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三大部分。但是,不存在无需训诂、阐释和批评的文本,也不存在脱离了文本的语言学和文学理论。在中文系文学专业这里,不同的知识不单单是孰是先孰是后、谁是谁的基础的关系,而更加呈现为相互纠缠和交错的关系。也正因为此,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建立更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专业的大一课程以小学为先导。这不仅是因袭历代的教育惯习,也更是为了给后续的语言学课程和文学史课程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门课涵盖的语音学、音位学、语法等等知识,直接承接到《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引出语言学的这一部分;而其他的如常用词汇、文本阅读的训练等,则分别承接至《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课程,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系列课程。前者的四门课程按时间顺序依次展开,从先秦的汉语言文学发轫至明清小说戏曲,后者则涵盖自五四以来的各流派和分支的文学发展,引出文学史的这一部分。在中文系同学们的倡议下,自2018年开始,《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课程开课时间从大二改到了大一下,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也正式将时间做了更新。
进入大三,在有了对史料的掌握和对大量文本的阅读量的基础上,文学理论部分的课程将会被更加集中地学习。首先是开设在大二下的被称为“理论的理论/元理论”的《文学原理》课程,并以此为切入口进入到《西方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文学理论部分学习中。随后的《西方文学史》和《民间文学概论》则是立足汉语言文学基础上的文学史部分的延伸,也同样是为了和作为文学理论部分分支的《比较文学原理》课程进行互文地学习。
总之,课程地图不仅限于选课的操作指南,其中也蕴含着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链条。同学们在自主选课的同时,应当尽量按照课程地图的指示来规划学习进度。没有特殊的安排或其他考虑的情况下,还是不建议跨年级选课。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本周能顺利补上还没选上的课,也祝愿新同学们大学学习生活顺利!
(本文对各专业和课程的阐述均出于举例介绍的目的,不包含任何评价性意见,也不构成直接或间接的课程推荐建议。任何具体的课程方面疑问,应以本院系教务老师的意见为准。)
文字 | 李维则
编辑 | 李维则
封面图 | 胡雅琳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