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科教改 |《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传统文化基因的提炼与认同训练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3-09-17

本科教改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本科教改 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


编者按

为促进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支持院系和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教务部于2016年开始开展了本科教改立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了七期,涉及“人才培养”、“新生教育”、“课程建设”、“实践育人”、“教改研究”等多个类别,这些教改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北京大学整体教学水平提高,部分教改项目后来获得了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教务部特将近年来评审出的优秀结题项目案例进行汇总展示,希望这些教改项目的成果和经验能得到更好的示范和推广。




01

 教改项目设计思路


《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是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本科培养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数量及多种类别的文化遗产的实地调查,增强对不同时代、地区文化遗产特征的认知;并通过让同学们经历从前期资料准备、计划制定到现场记录,再到内业整理与总结的完整踏查研究周期,使其观察、思考、研究等能力得到系统规范训练,从而使其对本专业的认知及对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关系的认知得到综合提升。


(1)教学体系

从教学内容上,分为两大体系:文化遗产踏查实习与文化遗产测绘实习。

从教学方向上,分为三大体系:学术认知能力培养、技术能力培养、文化基因分析能力培养。学术认知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时代、地域特征及技术工艺的认识,使学生具备古代建筑基础研究能力。技术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测量、勘察仪器进行古建筑勘察、测绘的能力。文化基因分析能力培养注重帮助学生在文化遗产的物质表象下提炼抽象文化内涵,并结合历史学、社会史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知识,从多学科视角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基因传承。


(2)教学内容

与以前的课程相比,本次教改增加了对文化遗产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遗产与基层社会关系的调查,具体包含无人机环境测量、社会史资料调查、在地居民访谈等。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文化遗产本体的物质内涵与环境背景相结合,提炼各层次文化基因元素,从文化基因分析角度,阐释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理解文化基因在现今社会中所代表的集体记忆,并以保护文化基因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原则,训练学生制定针对文化遗产的文基因保护与传承的综合保护方案。


(3)教学方式

本课程教学方式以田野实践为主,在文化遗产踏查和测绘现场,通过讲授知识点、指导勘察测绘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为期3个月左右的训练。本课程亦包含课堂教学工作,在实习准备阶段,利用两周时间,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文化遗产及文化基因理论知识教学,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前人研究成果,制定详细计划。在田野实践外业工作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完成田野实习资料整理、初步分析工作。


(4)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田野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添加了“文化遗产中所含文化基因的认识”一章,以考察学生对文化基因要素、文化遗产保护、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综合认知。



02

教改项目实施过程


本次实习课程面向2018级本科生开设,整体在行程上分为两段。第一段于2021年3月27日至5月7日开展,历时42天,具体可分为南方踏查段和太原测绘及周边踏查;第二段则开展于2021年5 月18日至6月20日,历时34天,其间又可分为大同、应县两地测绘及周边踏查。实习地横跨浙江、湖北、河南、山西四省总计77个踏查点,包含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近代历史建筑等多种类型(见图1),另在太原崇善寺、大同云冈石窟、大同关帝庙、应县木塔等地开展测绘实习。行程串联起了皖南古村落、武当山古建筑群、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龙门石窟、云冈石窟5处世界文化遗产,共计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一级博物馆等若干处,较全面地囊括了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涵盖了不同开发程度、发展阶段的文化遗产。参与人员有带队教师4人,选课学生9人,研究生助教10人。

图1  2021年《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踏查点分布图(摘自学生作业)


03

教改项目实施成果


整体来看,2021年春《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课程达到预期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内容取得较好的成效。


1. 教改项目相关成果

本课程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开展文化遗产踏查的能力。包括踏查计划的制定与协调、踏查前期准备、踏查方法练习等培养内容。学生在对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产的踏查过程中,熟练掌握全面摄影记录、全景拍摄、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等调查方法与手段,使学生获得对文化遗产类型差异、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的整体感知,在一定的随堂练习后能够获得对古代建筑布局规律、形制分期和原构辨析的基本分析能力。


本课程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对文物建筑测绘勘察的能力,即结合传统手工测绘与三维激光测量等精细测绘手段,对文物建筑展开现状测量,绘制符合标准的测绘图纸,并在与文物建筑本体的近距离接触中,增强结构认识、深化原构辨析能力,使得学生能从建筑沿革历史、建筑本体原构次序分析、建筑尺度分析、建筑加工工艺、建筑空间设计与装饰等方面对测绘对象展开专题研究。如此次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测绘实习中,学生在本体测绘基础上,从历史环境与建筑沿革、建筑天花布置与装饰设计、建筑瓦作工艺与年代三个方面分组完成专题研究。

图2 实习测绘现场工作照


本次实习中,太原崇善寺、大同云冈石窟、大同关帝庙、山西省博金墓勘察测绘项目均与相关文物部门合作完成。在勘察测绘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若干前人未发现的加工痕迹、建筑题记,对修建历史、建筑技术、空间装饰等角度的分析考察也多层次地提升了对建筑本体的认识,有助于提升价值判断,对建筑未来的科学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在应县木塔实习中,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对木塔本体病害情况的全面调查。此次实习不仅是专业实习史上第一次针对木构建筑病害状况的调查实习,亦是近年首次对木塔构件残损状况的全面记录,为应县木塔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与历年《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相比,本次实习课程注重将对传统文化基因的提炼与认同训练纳入课程培养之中。具体包含以下几两个方面:


① 从古代建筑分析中提炼传统文化基因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其强烈的时空特性。在本课程中,通过对数量可观的古代建筑遗产的调研、勘察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时代演化、地区差异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古建筑细部形制、结构逻辑及技术工艺等方面分析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古代建筑在等级、类别、时代、地区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初步具备对区域古建筑年代进行分期的能力,从而理解区域匠作技术谱系的传承与传播模式。通过建筑“物”的表象还原匠作技术的传承、交流过程,是古建筑所反映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建筑是区域历史与社会的见证。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石窟供养人身份、探讨石窟建造顺序、阅读整理古建筑相关碑刻,来帮助学生认识建筑营建与区域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理解建筑营建组织的特征,体会古建筑营建过程中不同身份人群的参与互动过程,并理解区域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这是古建筑反映传统文化基因的又一方面。


② 从革命文物遗迹中发掘展示传统文化基因的方式方法

革命文物保护与展览是当前国家文物事业的热点领域。加强革命文物学习,积极培养更适配的人才队伍,是当下文化遗产教学的新任务。本次实习课程增加了与革命文物相关的近现代建筑、遗产地、博物馆的踏查内容,促进学生对革命文物性质与特征的了解,使之对革命文物如何展,,示传统文化基因有了基本认识。


图3 参观革命文物


2. 受益学生反馈

本课程选课学生对本项目的反馈主要体现在课程作业——《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实习报告中,以下摘录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基因提炼与认同训练的认识:


1)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总而言之,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国家意志和社会民众两股力量的支配。前者广泛存在于各类文化遗产中,但往往集中体现在具有重大价值或规模的遗产中,能够形成兼具保护、研究与利用的综合性体系;后者则覆盖于价值较不突出或尚未得到正确认识的文化遗产,具有不稳定、随意性强、重利用而轻保护研究的特点。保护与利用是共生的,对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是为了在更长的时间里更好地利用,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也是对其实用价值或社会职能的发掘、延续和修复,有利于推动更全面的保护。但与此同时,保护与破坏的共存也几乎无可避免,如我国上世纪广泛使用的石窟保护涂料环氧树脂后来被证明反而会在长期内诱发其他病害,并最终导致加速风化;又如1933 年应县百姓目睹木塔因战争期间受炮击而倾侧,故集资将各层夹泥墙更换为木格扇,结果造成木塔外围受力体系遭到削弱。因此,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需以扎实的研究工作为前提,而这不仅限于历史文化方面,更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与合作。”


2)就“建筑遗产中的传统文化基因”的思考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仁者爱人、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等观念仍在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与行为处事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持续下去。那么从何处寻找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呢?答案是必须从文化遗产中追寻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本质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而创造的文化成果。而传承不息的传统文化基因必然是直到今天仍然生存在整个民族语境中的某种认识或观念。传统文化基因最早的表达就应该是文化遗产。尽管建筑最早产生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但建筑绝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那样简单。在关注建筑的功能性的同时,不能忽略建筑也是人们审美与创造的载体。那么建筑 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其产生和使用与社会变化和文化生成密不可分。复杂的礼制建筑背后蕴含着精神的追求;城市建筑看似功能性较强,但也与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以下将以棠樾牌坊群为例说明建筑遗产与传统文化基因的关系。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棠樾村,是明清时期古徽州代表性建筑,于1996年被公布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棠樾牌坊群是七连座牌坊,牌坊的建立与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有关。以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所建的慈孝里坊和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所建的乐善好施坊为例。慈孝里坊是为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据《宋史·孝义传》载,棠樾鲍氏父子为强盗所缚强盗要杀其中一人 ,让两人自行决定谁死谁生,未想到父子二人争死,以求他生,父慈子孝的场景令强盗也不忍下手杀害他们。乐善好施坊为表彰鲍淑芳、鲍均父子的义举而建,鲍氏当时为富甲一方的盐商,在历次水灾和水利设施建设时捐银百万两。鲍淑芳在家乡修祠社,办义学,修桥铺路,济困扶贫,其子鲍均,克守祖训造福乡里。棠樾牌坊群作为古徽州的建筑遗产,在道德宣教的功能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概念家、家族、家国的社会结构浓缩于一个个历史故事。这种群体性的美德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把传统文化基因与特殊功能的建筑融合起来。”


3. 项目影响辐射

在本项目的基础上,《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有所调整,同时本项目强调在建筑遗产中发掘传统文化基因,寻找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路径,这一思路可运用至本专业其他专业核心课程中。



原文作者 | 考古文博学院 俞莉娜 徐怡涛 张剑葳 彭明浩

编辑 | 黄昕昕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