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刊速递 | 2020年第1期
2020年第1期
目 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战略结构及其互动生态
樊 浩
乡村文化复兴视野中的乡愁美学生成
范玉刚
经 济 学
中国集成电路贸易的结构特征、比较优势及增长潜力测算
邵 军
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
中国货币之谜的理论审视与事实佐证
唐弋夫 张国林
企业家灵性资本如何影响团队创新绩效?
——基于独角兽公司创业导向的视角
顾建平 邓荣霖
哲 学
主体性、公共性与世界性:
价值哲学的视野
晏 辉
《启蒙辩证法》中启蒙的缘起、维度及其当代反思
杨乐强 刘丽杰
社 会 学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
——一种非对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
颜昌武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现象研究
刘玉博 王 振
行 政 学
中国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探索
——河湖长制研究
朱德米
超越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风险及其治理
戚学祥
法 学
行政机关拒绝行为法律属性之辨析
——以司法审查为视角
张松波 周佑勇
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及刑法应对
陈 文 姜 督
新闻传播学
媒介社会学中的“把关”:
一个经典理论的形成、演化与再造
白红义
公益影像、倡导传播与中国社会纪录片的当下进路
——基于2008-2018年中国公益影像的调查
韩 鸿
钟山文艺论坛
对新时代文艺和市场关系的新认识
丁国旗
重审艺术史及其方法论
——论达弥施“云的理论”及其艺术史学意义
柴冬冬 金元浦
教 育 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本质观及中国当代教育本质自觉
孙迎光
国家认同教育:
意蕴与实践——基于关系视角的探讨
武秀霞
文 章
摘 要
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战略结构
及其互动生态
樊 浩
面对全球化挑战,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满足文化生活需要,而是一种国家文化战略。国家文化有三大战略结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在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建构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宗教型文化、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基本标识,不仅对公民道德和社会风尚,而且对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学艺术保障公民的文化生活需求,通过感染力实现意识形态的文化引领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超越。三大战略结构各有其基本问题和战略重心,分别是:治心与治世的关系,由治心而治世;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以及由此建构的精神形态;“艺”与“道”的关系,以艺体道。三大结构形成真善美一体、知情意合一的文化力生态,建构意识形态引领力,伦理道德凝聚力,文学艺术感染力辩证互动的国家文化合力和国家文化战略的生态体系,其中任何一种结构性失衡都将导致文化发展的危机。三大战略结构及其辩证生态建构的现实机制,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两汉儒学治世压过治心导致魏晋以后儒道佛三教割据的文化局面,盛唐文学艺术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以唐僧西天取经为标志的意识形态危机和精神世界危机,因此必须建构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平衡。
乡村文化复兴视野中的乡愁美学生成
范玉刚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是阐释乡愁美学生成的理论基础,并为构建现代城乡命运共同体及其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思想指南。在价值生成的意味上,乡愁的核心是家园感的迷失与追寻。乡愁美学的生成不仅有着内生的乡村自美的本体性结构和肌理,还有着外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投射与审美体验的共享交融,由此构成乡愁美学的双重结构。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愁美学生成的现实支点,“两山理论”的生态文明观和乡村文化场景的建构,是乡愁美学生成的外在支撑。乡愁美学的生成有利于在城乡良性互动中弥合对立性的割裂态势,进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城乡文化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集成电路贸易的结构特征、
比较优势及增长潜力测算
邵 军
本文在对全球集成电路贸易发展历史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就中国集成电路贸易的特征事实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危机后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波动性上升,但增长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东亚新兴经济体在贸易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中国集成电路贸易规模增长迅速,但失衡状态长期持续存在,其中处理器产品是构成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中国集成电路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于东亚新兴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规模较为有限,但中国却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虽然长期缺乏出口比较优势,但近年来呈现逐渐改善的态势,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集成电路贸易发展仍存在比较大的拓展空间,在既有增长趋势下贸易失衡状况存在着改善的可能性。集成电路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方面,要充分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力争通过掌控创新技术与新标准体系来打造新型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自身特点,强化多方位的要素支撑。
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中国货币之谜的
理论审视与事实佐证
唐弋夫 张国林
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线,而“中国货币之谜”是这一主线下的学术热点。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习以为常,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似乎匪夷所思。本文旨在通过透视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的中国现象,跨视域、全视野、多视角下探究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背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依据。研究发现:货币分解理论、资产均衡理论、货币流向理论均能很好地解释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现象,是其理论支撑和逻辑依据;根据这个框架,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资产负债表的事实案例进一步佐证了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应然性与实然性,是其现实支撑与实践印证。为了防范和治理货币超发下的通货紧缩问题,本文建议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金融市场开放性,加快市场竞争完全性,降低社会总体杠杆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灵性资本如何影响团队创新绩效?
——基于独角兽公司创业导向的视角
顾建平 邓荣霖
企业家灵性资本是企业家高层次精神资本,是企业家在愿景、信仰、终极价值目标方面的素养,关系到企业家奋斗的源动力,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活动及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独角兽公司创业导向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家灵性资本积极影响企业的团队创新绩效,而创业导向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另外,环境动态性对企业家灵性资本与团队创新绩效、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包括独角兽公司在内的企业创新创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体性、公共性与世界性:
价值哲学的视野
晏 辉
如果说“现代性”是一个把握现当代生活世界的原初性范畴,那么主体性、公共性与世界性则是把握“现代性”范畴的关键词。针对现代性语境下哲学本身的意义、哲学之于生活世界的价值,只有站在价值哲学的高度才能很好地理解哲学与生活世界之相互嵌入、相互构造的关系,也才能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和对待现代性及其所造成的创价与代价。价值哲学把握现代性的方式乃是客观因果性陈述与意义妥当性陈述的统一,前者旨在呈现现代性之原始发生的轨迹,后者意在对现代化过程及其诸种后果做出可接受的价值分析,指明一种整体上的好生活是如何可能的。
《启蒙辩证法》中启蒙的缘起、维度
及其当代反思
杨乐强 刘丽杰
启蒙既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名称,又作为一个概念范式的表述,其贯穿于20世纪不同思想家的理论核心,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通过《启蒙辩证法》揭示启蒙没有将人引入光明、反而走向野蛮这一衰退现象,呼吁到启蒙自身去寻找原因。他们从思想史和现实的角度重申启蒙,形成了具有反思性质的启蒙观。本文针对《启蒙辩证法》中有关启蒙思想的论述,从反思启蒙的问题意识出发,分析并探讨了启蒙的三重维度,理清了启蒙的悖论。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
——一个非对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
颜昌武
恰当地处理好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有助于我们从全局高度和动态角度,探讨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规律。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城乡一统、二元壁垒、冲破壁垒、走向融合四个阶段的演变。这种演变不仅呈现出城市扩张与乡村保护双向运动的轨迹,而且呈现一种城市扩张占主导地位的非对称态势。这种非对称的演变蕴含如下内在逻辑:城乡格局是国家为推进现代化而强力干预的结果、城乡关系的政策调整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张力、政策制定总体上呈现出以城市中心主义为特质的价值取向。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水平测度
及空间分异现象研究
刘玉博 王 振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占全国人口比重42.88%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社会发展指数,评估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并利用Moran’ 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空间分异现象。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相对不高,从细分领域的角度,社会均衡领域发展相对较好,社会保障领域发展相对不足;(2)杭州和苏州是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最为均衡的2个城市,其他城市如上海、南京、长沙、宁波和无锡也构成了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的标杆;(3)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下游地区整体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但下游地区各城市间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4)14个重要城市社会均衡领域整体发展不足,这一趋势与长江经济带社会均衡领域发展相对较好的整体格局恰好相反,是未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探索
——河湖长制研究
朱德米
河湖治理是典型的公共事务顽疾问题。河湖长制是我国当下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创新探索。运用制度理论和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对河湖长制的运行实践,从体制、机制与技术三个层面的匹配程度进行系统研究。在制度设计层面,河湖长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以流域的自然属性(流域空间)为基本管理单位、一体化管理、动态管理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制。在运行机制层面,河湖长制具有发现、反应、督查和责任四类机制。在技术层面,现代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图像技术的发展,为河湖长制的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研究结论是河湖长制在实践运行中体制、机制与技术三者匹配程度较低,导致治理效能不高及治理效果难以持续。建议以河湖长制为平台,将体制、机制与技术进行连接与匹配,以实现河流湖泊的长效治理。
超越风险:区块链技术的
应用风险及其治理
戚学祥
区块链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组合,也是一种新型的协同治理模式,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透明安全等特性优势,已在政务服务、经济改革、民生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运用。区块链在促进产业变革、增强社会信任、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信任风险、隐私风险、安全风险、存储风险、算力风险以及认知风险、监管风险、伦理风险。今后,政府要从理念认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法治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实现区块链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行政机关拒绝行为法律属性之辨析
——以司法审查为视角
张松波 周佑勇
学界对行政机关拒绝行为的法律属性主要存在程序说和内容说两种观点。程序说主张拒绝行为是行政作为行为,内容说则认为拒绝行为属于行政不作为。然而,从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拒绝行为符合行政作为行为的构成要件。实践中,将拒绝行为视为行政不作为,法院则会在审理思路、起诉期限、裁判方式选择等方面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一旦将其视为作为行为,上述障碍即可避免。故行政机关拒绝行为的法律属性系行政作为,而非行政不作为。
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及刑法应对
陈 文 姜 督
弱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摆脱其工具化的实践属性,有关人工智能风险的刑法学论证应充分考量研究的现实语境。在此技术有待推广的背景下,亟需正确评估人工智能技术认知风险与应用风险,理清智能风险与刑事规范博弈的内在法治路径,为有关人工智能之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路径支持。对此,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应对研究应以明确的问题与合理的目标为导向,以刑法释义学为基本方法,实现技术价值向法律价值的回归,为涉及人工智能刑事责任的准确落位提供理论依据与规范支撑。
媒介社会学中的“把关”:
一个经典理论的形成、演化与再造
白红义
本文以“重访”怀特的把关人研究为起点,考察70年来把关理论的形成、演化和再造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它从一个引介的社会心理学概念逐渐拓展为一套在新闻研究中颇具解释力的中层理论。在数字媒体时代,把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知识传统依然影响着后续的发展。对经典研究的“重访”不是为了单纯地返回过去,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线索的发掘和延伸,为当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
公益影像、倡导传播
与中国社会纪录片的当下进路
——基于2008-2018年中国公益影像的调查
韩 鸿
公益影像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纪录影像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本文在梳理2008-2018年以来中国公益影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公益影像有四大行动主体,形成四个热点地区,主要关注十二个行动领域,基于主体差异形成不同关注重心,成为中国社会纪录影像的重要形态和共意动员的重要方式。本文认为,从影视社会学、传播动力学的角度看,公益影像的迅猛发展系社会需求、转型期中国公益事业的行动逻辑、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逻辑和纪录片自身媒介逻辑的多重推动。在当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转向政府与各类社会主体多元化协同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公益影像的价值实现方式和效果模式开始发生转型,以公益影像为代表的“非政治的公共领域”将是中国社会纪录片的主要发展方向。
对新时代文艺和市场关系的新认识
丁国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文艺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有机结合,因此,探讨我国文艺和市场的关系,需要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鲜明的特殊性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文艺与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融通融合的关系中实现其协调发展,要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助力文艺和市场的繁荣发展营造新环境,创造新条件。
重审艺术史及其方法论
——论达弥施“云的理论”及其艺术史学意义
柴冬冬 金元浦
20世纪后期以来,重新反思传统的艺术史书写成为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达弥施“云的理论”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意在从方法论和观念两个层面去寻找一种新的艺术史阐释范式。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它以福柯的新历史观为依据,对传统的形式分析与图像学研究进行了深入反思,并将艺术史的潜力归结为符号学。就观念层面而言,它重新强调了物质性对绘画的重要性,进而打通了形而上的绘画性与形而下的绘画史,为打破艺术史书写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提供了契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
本质观及中国当代教育本质自觉
孙迎光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本质观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对探寻中国教育本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将本质视为“目的论设定—合规律行为—实践特质”的实践性总体结构,其本质观具有批判性与革命性辩证统一的品格。在习近平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中,马克思本质观的当代意义得以充分彰显。
国家认同教育:意蕴与实践
——基于关系视角的探讨
武秀霞
国家认同关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于其成员作为良好公民的素养期待;二是个体对一个国家积极的认可和接纳。从关系的视角看,国家认同是个人在结合其自身和国家价值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的自我建构与发展。关于国家认同教育,通常存在“国家认同/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两种解读方式。实践中,国家认同教育需强化三个方面:一是保持国家认同与学生自我展开之间的持续关联;二是以国家认同为基点的“域”内协同共育;三是进行情理交融、知行统合的公共精神培育。
前沿 精准 深度 集成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网址:
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
美 编 | 云 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