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 2021年第1期
目 录
CONTENTS
NO.1 202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专栏
新征程两个阶段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 黄群慧 贺 俊 倪红福
经 济 学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挑战 张 磊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葛和平 吴福象
哲 学
从“劳动现象学”到“劳动辩证法” ——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扬弃 白 刚
论人工智能在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作用 张铁山
社 会 学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韧性建设 任 远
人民城市的价值关怀与治理的限度 何雪松 侯秋宇
行 政 学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何 哲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循证逻辑: 理论框架与研究议程 包国宪 刘强强
法 学
数据主义对犯罪治理体系的重塑及其反思 单 勇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状检视及 路径优化 李义松 刘永丽
新闻传播学
新闻研究的“想象力”: 基于中层理论建构策略的讨论 白红义
“把自己作为方法” ——兼谈民族志文本中作者的“主体性” 郭建斌 姚 静
钟山文艺论坛
论文学史叙事的故事性 乔国强
传统文艺的价值底线与价值理想 田淑晶
教 育 学
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 龙宝新
“实地化教育”评介 ——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 王 乐
文化研究
“未来定义权”视域下的中国科幻: 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张 铮 吴福仲 林天强
基于新闻数据挖掘的京杭运河治理网络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舒涵 王长松
摘 ABSTRACT 要 |
新征程两个阶段的
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
黄群慧 贺 俊 倪红福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目标为出发点,分两个时间阶段对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原则和战略进行研究,以期对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所支撑。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挑战
张 磊
在总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探讨中国面临的特殊挑战。研究证实,中国现有的国家隐性担保下的银行信贷扩张金融体制满足不了从快速工业化的高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因此,只有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建设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完整生态结合起来,才能在商业发展所有阶段都有效支持企业家创新以及市场创造。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建设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完整生态的关键在于在加强以投资者利益为代表的产权保护基础上,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葛和平 吴福象
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种要素中,数字经济已成为第一大新动力。在全面解析数字经济内涵基础上,从发展环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等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16-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同时,基于改进的Feder两部门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直接以及通过经济效率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等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其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转型加快;其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较低的经济效率和不合理经济结构约束的可能性越大,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据此,本文提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经济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推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型,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从“劳动现象学”到“劳动辩证法”
——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扬弃
白 刚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唯一认真研究了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家,其劳动观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深刻影响,既具有“精神现象学”的色彩,又带有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痕迹,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现象学”。马克思的劳动观不仅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抽象“劳动价值论”的超越,也是对黑格尔“劳动现象学”的超越,本质上是一种“劳动辩证法”。正是在劳动从“精神显像”到“物质赋形”演进的意义上,马克思的劳动观完成了从“劳动现象学”到“劳动辩证法”的转变,实现了“劳动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现象学”胜利的和富有内容的扬弃。
论人工智能在认知科学研究
范式转型中的作用
张铁山
传统人工智能是经典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人工智能的经典符号计算—表征的认知主义研究范式和联结主义研究范式在经典认知科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从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从经典认知科学研究范式向具身—嵌入式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具身—嵌入式人工智能在哲学基础和设计原则上对具身—嵌入式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到了生成人工智能阶段。生成人工智能在设计原则上对生成认知科学产生了影响,但是,它对生成认知科学产生的影响似乎没有对具身—嵌入式认知科学的影响大,存在着“力不从心”的现状。相反,生成人工智能的发展倒得益于生成认知科学的启发、补充和完善。因此,生成认知科学能否成功地确立其作为主流认知科学研究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理论生物学和现象学语用学或实验现象学的发展,而不是人工智能的进展。在未来的研究中,生成人工智能和生成认知科学之间应建立一种互惠增益、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关系。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韧性建设
任 远
新冠疫情是现代性不断深化下高风险社会的缩影。在风险冲击下增强整体发展系统的韧性是重要的,韧性建设构成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通过以新冠疫情为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社会韧性的机制包括以下方面:社会资源的储备状况和供给能力影响面对外部灾难的承受能力,社会资本的厚度和社会保障的托底机制有利于缓解外部灾难的影响,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完善的社区治理和专业及时的信息流动有利于阻止灾难冲击下的风险扩散,充分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有利于实现灾难以后的社会经济恢复。实现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社会韧性的建设,需要将加强社会韧性作为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应该通过增强社会投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造智能社会,实现社会韧性的增强。
人民城市的价值关怀与治理的限度
何雪松 侯秋宇
人民城市的治理要从人民的生活出发,从可持续的生计出发,从激发社会的活力出发,这样才能以民生为要、聚合众力,促成治理的转型升级。但是,基层可能会以“治理”之名行“管理”之实,而管理的逻辑遭遇生活的逻辑之后,可能会出现过度治理,这不符合人民城市的价值关怀。城市社区的过度治理可以分成四种类型:目标赶超型、利益联合型、盲目竞争型和创新异化型。过度治理是“运动”、竞争和量化机制的结果,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人民性的价值偏离。反思并纠偏过度治理,需要站在人民城市的生活逻辑之上,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形成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尊重多样性、强调人民参与的适度治理。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何 哲
近年来,全球治理似乎正在从有序走向无序,新冠疫情的爆发更加剧了这种无序状态。从欧洲到美洲,疫情控制的失败和各种社会抗议、街头运动层出不穷,令人不得不反思,全球治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中是否蕴含着一些共同的规律?本文认为,当前全球治理的问题,核心在于三者,即傲慢大于敬畏,观念大于事实,政治大于法律。在这三者的背后,则隐藏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各种社会矛盾和新旧力量的冲突,从而引发了政治的极化和对群体理性的破坏。完善全球治理在顶层要尊重科学、敬畏自然、尊重法律、尊重其他主体;而在底层,则要降低两极分化、减少精英垄断、促进社会公平、降低底层焦虑和愤怒。西方面临的治理困局当为我国所警惕。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循证逻辑:
理论框架与研究议程
包国宪 刘强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证实践从医学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扩展,在世界范围内也不断产生了新的循证机构,这对在公共管理领域内使用循证思想提供了机遇。循证治理思想的核心是在决策过程中关注证据的使用,保证治理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文章在考察循证管理的理论来源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治理中循证逻辑的理论框架:一是证据的来源,主要有嵌套在纵向结构中的实验型和横向结构中的咨询型两类;二是证据获取之后如何消弭证据自身与价值之间的张力;三是如何强化治理者对证据的学习能力并将它推向政策议程。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聚焦于以下内容:国家治理中证据获取过程;走向政治系统的证据使用过程;证据、价值和资源的整合过程。
数据主义对犯罪治理体系的
重塑及其反思
单 勇
新型信息技术在推动犯罪之技术治理勃兴的同时,在文化层面还形成了一种数据至上的数据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数据主义的上层观念与底层技术系统共同推动中间层社会组织系统的重塑,可在意象层面以“数据巨机器”描摹数字社会的犯罪治理体系。“数据巨机器”的运行引发技术治理的透明度悖论、隐私保护悖论和科学性悖论,悖论现象根源于数据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剧烈冲击。对此,全面审视数据主义势在必行,迈向数据主义且超越数据主义成为技术治理保持正当性的关键。在认识论上,应把握数据主义的有限性,破除“技术乌托邦”神话;在价值论上,引入数据正义理论,探究数据使用的正义准则,以数据正义助力技术治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回归。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现状检视及路径优化
李义松 刘永丽
在我国,通过司法途径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救济的制度目前主要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两种。在试点结束、全面推行、摸索发展的阶段,为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预设功能和积极效益,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全面检视。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诉讼模式、立法变迁及司法现状等方面,对其运行的历史现状进行梳理,进而对环境公益诉讼现存问题及其本质成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法律规范不足、程序启动随意、诉讼地位不明等突出问题。继而提出通过构建诉前审查机制和判后监督机制,借助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取证和监督执行;完善诉讼规则,确立管辖标准,建立庭前专家会议;设立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其他相关诉讼的衔接机制等优化举措。
新闻研究的“想象力”:
基于中层理论建构策略的讨论
白红义
新闻研究对理论的渴求正与日俱增,尤其是对能够有效勾连宏大理论和微观经验的中层理论。经验研究的理论化诉求则是新闻研究激发“想象力”的体现。本文呈现了新闻研究中三个代表性的中层理论的发展轨迹,并讨论了若干建构中层理论的理论化策略,同时还指出当前的重点虽然是中层理论的建构,但新闻研究的理论建构不应止于此。
“把自己作为方法”
——兼谈民族志文本中作者的“主体性”
郭建斌 姚 静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核心是“个人经验问题化”,是研究者在进行相关理论思考时将个人经验的“带入”。研究发现,“把自己作为方法”可能会引出的问题,并不是“主观”与“客观”之争,而是研究问题如何更好地体现“公共性”。“自我民族志”“主体民族志”均是较为彻底地实践了“把自己作为方法”,同时也是民族志文本中研究者“主体性”得以充分释放的典型。另外,人类学之外的学科在实践“把自己作为方法”时,尚需谨慎。
论文学史叙事的故事性
乔国强
本文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文学史叙事故事性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往事”“差异”以及“建构”。这三个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文学史框架的构建、文学史文本的开放性以及文学史的潜文本和超文本。这三者或有部分重叠之处,不过它们还是有所不同:文学史框架揭示的是因其支撑性和约束性而演绎出来的故事;文学史文本的开放性主要指向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不同的阐释演化出不同的故事;文学史的潜文本和超文本道出了文学史文本内部和文学史文本与外部相关联的故事。
传统文艺的价值底线与价值理想
田淑晶
在价值观念系统中,不可逾越的价值底线和被追求向往的价值理想十分值得关注。不落窠臼是文艺思想史上普遍流行的创作原则和评鉴标准,其以“独立”为文艺的价值底线。文艺独立具体为“艺自我出”。关于“何者为我”“我如何我”,传统文化思想在发展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认知,与其相因相应,作为文艺价值底线的“独立”内涵复杂,不同内涵的“独立”各有其理想的价值趋向。独立以至于不朽、独立以至于完全之创新、独立而真,这些自底线而理想的价值坚守和价值追求,当下的文艺价值之思、文艺价值体系探索和文艺创作实践应予以重视和进一步的思索。
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
龙宝新
新文科是文科集群化丛生的学科共生体,是中国价值内联而成的学科集成体,是全面释放文科内能的学科功能体。新文科具有时代性、中国性、世界性与技术性。中国新文科建设的精神要义是:塑造时代精神,凸显中国价值,迎战世界挑战,回应科技文明,使之有力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培育。面向未来,新文科建设的方向是:夯实人文灵魂,弘扬中国文化,耦合学科体系,重振文科教育,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地化教育”评介
——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
王 乐
实地化教育是一种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基于操作、存在和批判的立场,它通常被解释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价值预设上,它致力于培养公共生活的参与者、本土文化的知情者和学业成就的成功者。围绕学生培养的三种向度,它从“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保障”构建了教学实施的切实方案。此外,在多种张力的互涉和牵绊下,场地与无场、地方化与全球化的争议开始在实地化教育中甚嚣尘上。在此情况下,它努力寻求连接现实与未来的可能,一方面勇敢接受来自学校和自身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持续探索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未来定义权”视域下的中国科幻:
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张 铮 吴福仲 林天强
在厘清科幻文化的社会功能与全球生产格局的基础之上,建构了“未来定义权”这一概念框架,以阐释全球科幻文化生产中的行动主体、关系结构与具体实践。“未来定义权”是刻画、书写、预测、规划与实现未来世界形态的权力与权利,具体包含“未来接入权”“未来阐释权”“未来建构权”与“未来践行权”等重要维度。跨国资本、国家政策、科幻迷群与世界公民掌握着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未来定义权”,相互依存并且相互牵制。据此,我国应当建构完善的科幻文化生态、实现优质的科幻文化供给、提升中国科幻的国际能见度并激发青少年群体的参与意识,以掌握并行使自身的“未来定义权”。
基于新闻数据挖掘的京杭运河
治理网络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舒涵 王长松
京杭运河是世界遗产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京杭运河沿线城市的新闻数据,分析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现状,探究运河文化遗产治理的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运河沿线城市整体网络结构密度较低,并存着较大不均衡性。(2)运河沿线城市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集中于北京、徐州、苏州、天津等少数节点城市,它们在沿线城市空间结构中具有沟通和桥梁的作用。(3)运河沿线城市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因素能够对运河文化遗产的治理网络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前沿 | 精准 | 深度| 集成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本期图片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