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 | | 2023年第7期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2024-09-04

目        录

CONTENTS

NO.7 202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

    “两个答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统一

    曹劲松 周蜀秦 宋道雷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两个结合”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孙乐强


哲    学

  •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景下的公共性反思

吴  静  邓玉龙

  • 如何区分实然法与应然法?

    ——奥斯丁法哲学悖论解析

    刘清平


政治学

  • 复合结构中的动态平衡:

    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逻辑

    周光俊

  •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

    科学理据、价值蕴含及其话语构建

谭  倩


经济学

  • 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先行逻辑

    与示范效应

王竹君 杜宇玮  蒋伏心

  • 数字经济时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

    法律构造——以“蚂蚁森林”为例

张  璐  王浩名


社会学

  • 效率、公平与结构

    ——社会学视野中的共同富裕

    成伯清

  • 从“增负减能”到“减负增能”: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化路径

    吴建南 王亚星  陈子韬


新闻传播学

  • 虚实融合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与

    人类自身再生产

夏德元

  • 被展示的流传物:当代中国

    短视频文化的“乡俗叙事”及其表征逻辑

柴冬冬


教育学

  •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现实逻辑、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

    杨启光

  • 论劳动教育的本质——基于劳动的

    属人性与非属人性及其关系的视角

何云峰 齐旭旺


长江文化论坛

  • 两种穿越的讲法:

    跨次元现实与新媒介时代的现实主义

    许苗苗

  • 记忆的弥散:

    延安纪念场馆中红色文化的空间生成

    张  铮  刘钰潭

文章摘要


ABSTRACT→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

“两个答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统一

曹劲松 周蜀秦 宋道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作出了深刻阐释。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在价值上,“两个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契合;在实践上,“两个答案”坚持党从革命与建设实践到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统一;在功能上,“两个答案”坚持外部监督和内在自觉的高度互补;在方法论上,“两个答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两个答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思考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结晶。






“两个结合”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孙乐强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深刻把握中国的整体性特质和当代中国实践的本质特色及发展规律,而“两个结合”恰恰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形式,才能造就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就此而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断深化“两个结合”,是建构当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景下的公共性反思

吴 静  邓玉龙

以大语言模型为底层技术、以社交界面为互动方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文本到文本”的转换工具以一种在社会框架支撑下进行的人机交互方式展现了出来。这是“一般智力”/“公共智力”在数字时代的最新发展形态:公共智能(Public Intelligence)。然而,在这个被构造出来的全新公共领域中,存在着一些风险:一方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超越了空间区域的限制,在新的公共场域内塑造了“数字化的普遍理性”;另一方面,由于AIGC缺乏自我标注,会重新作为数据来源进入新的生成,从而使知识的对象在不断自我引证的技术条件下被凝固。AIGC中的知识型结构是将符号之序通过AI技术的加持达到极化的表现,它通过算法塑造了一种纯粹的认识形式的领域。并且,过度依赖AIGC的知识生产还会塑造出知识拟象。这就需要调试人工智能技术和人的主体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从公共性入手促进人机和谐发展和强互惠。






如何区分实然法与应然法?

——奥斯丁法哲学悖论解析

刘清平

奥斯丁自觉区分了实证法以及实证道德共同包含的实然维度与应然维度,并明确肯定了法与道德的内在关联,因而提出了一些远比哈特等后世追随者深刻的见解。可是,由于不了解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的微妙差异对这种区分的决定性作用,奥斯丁在某些问题上又犯下了把实然与应然混为一谈的理论谬误,不仅声称应然性的效益原则本身就是实然性的科学真理,而且主张实证法的实然效力构成了应然性的正义标准,结果陷入了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尤其在“恶法亦法”的问题上展现了法律实证主义严重扭曲正义感的深度悖论。






复合结构中的动态平衡:

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逻辑

周光俊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结构的认知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逻辑的重要前提。承载了民族、中华民族与国家三者联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典型的复合结构,在横向层次上表现为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在纵向层次上表现为国家(政党)与民族的关系,且在不同层次中呈现出多重的内部关系。理解复合结构内部多重关系才能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限度,需要在动态中平衡作为主体力量的中国人民(国家性)与作为政治基础的中华民族(民族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双重属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历程中,塑造并维持复合结构中的动态平衡要从价值(大一统)—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技术(多元一体)三个维度着手,在复合结构中塑造一致性、统一性、协同性的动态平衡。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

科学理据、价值蕴含及其话语构建

谭 倩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内在强联系,生态文明的实现是现代化强国的本真要求和重要表征。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向度的科学理据和价值意蕴,有助于从学理和现实两个层面架构其生成逻辑。面对国内的生态问题和国际社会的生态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新路。从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理念、人类永续发展和解放三条主线出发,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话语体系,对于引领人类生态文明向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

先行逻辑与示范效应

王竹君 杜宇玮  蒋伏心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区域实践的先行先试既是大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现实反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前进的必然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先行先试,不仅兼具“政策试点”所固有的理论内涵与其特殊的功能特征,而且遵循现代化时空演进的历史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阶段性特征。新时代苏南现代化建设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先行先试的一次有益探索,其示范效应主要体现为通过设立指标体系和制定赋能清单来引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探索发展路径,从而以制度创新和典型案例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创新模式、打造新样板。新发展阶段,应通过时间维度的修正现代化指标体系、空间维度的加强现代化示范载体建设、制度维度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集成,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示范效应,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局部现代化、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顺利迈进。







数字经济时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

法律构造——以“蚂蚁森林”为例

张 璐  王浩名

生态产品的范围界定及价值评估是其价值实现机制构建中的基础性难题。数字经济依靠其大数据与算法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技术性难题的同时,也开辟出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形态。其实质在于将绿色低碳行为与碳资产相结合,在数字与物理世界相融合的二元架构中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在数字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实现以用户涉碳信息为基点,随之产生了多元利益的竞合。基于此,数字经济时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构造应以涉碳信息的保护利用与多元利益的协调保障为核心展开,前者应面向涉碳信息的识别与提取确定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类型化思路,后者应针对多层次的利益竞合设置必要的基线与原则予以制度化解,从而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发展与有序实现。






效率、公平与结构

——社会学视野中的共同富裕

成伯清

共同富裕的目标攸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唯有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方有可能。共同富裕不能仅仅是发展之后重新分配的问题,更应是发展的方式,贯彻于发展的过程。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高质量发展,与社会质量的提升密不可分。强劲的经济发展,要以合理而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为基础,同时,社会资本的开发也可创造价值,增进社会团结。当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结构性特征,不同于一般所谓“政府-企业-社会”的三分框架,而是存在着理念和组织的系统性引领。这种引领,为迈向共同富裕所亟需的机会扩展、能力提升和结构调节提供了可能。







从“增负减能”到“减负增能”: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化路径

吴建南 王亚星  陈子韬

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是基层“减负增能”的重要工具,但在实践中有时却产生“增负减能”的结果。本文聚焦于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增负减能”的生成机制及其迈向“减负增能”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主要依托行政发包制实现,在发包方“目标模糊”、管理方“‘积极’应对”、代理方“被动应对”的共同作用下,大量数字化场景并未服务于基层实际需要,反而挤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时间资源,这既加重了基层负担,也降低了基层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的能力;第二,平台化是化解该困境的有效途径,其机制是构建统一的任务分派平台以降低重复性任务量、构建面向基层的数据共享平台以赋能其决策和管理能力、构建面向基层的技术平台以提升其传统日常事务的处理效率,以此实现基层治理的“减负增能”;第三,合作生产是实现平台化的关键,需要不同层级政府、技术企业与公民的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共同管理、共同供给来构建“减负增能”的平台系统。因此,应以上下互动的“平台化运作”模式优化自上而下的“行政发包制”模式,吸纳基层、技术企业等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的规划、设计、管理等环节,使得数字转型服务于基层实战需要,以实现“增负减能”向“减负增能”的转型。






虚实融合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与

人类自身再生产

夏德元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电子游戏、物联网、区块链、脑机接口等相关技术的同步突破所造成的“群聚效应”,把人类带入了虚实融合的新时代。作为正在发生的“存在论事件”,元宇宙将改变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重塑人类的生存方式。元宇宙时代,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媒介实现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延伸,还能通过设计获得各种超越身体局限的“极致体验”;运用数字分身等技术实现身份改造,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人格;当物理时空不敷应用之时,还可以借助元宇宙技术,以多重身份参与到虚拟时空的生产之中,在继续向外太空拓展边疆的同时,向“内在的宇宙”进行深入开掘。虚实融合基础上的体验设计、身份编辑和时空生产不仅成为新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被展示的流传物:

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乡俗叙事”

及其表征逻辑

柴冬冬

展示乡俗是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重要内容,其表征了一种新的民俗文化叙事范式。乡俗是作为历史流传物置入到由短视频所构建的文化理解和阐释语境之中,进而发生意义生产与变更的。从可读的流传物到可看的流传物的转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这使乡俗成为了景观生产与视觉展演活动,并导向了一种以参与、体验、消费乡俗为内容的视觉场景和以观看乡村文化为本质的视觉生活形态的出场。乡村想象对受众日常的构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种想象活动的蔓延使乡村文化成为了视觉怀旧的领域,并孕育出了一种以乡愁为纽带的情感共同体。短视频文化与乡俗的耦合既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革新,也谱写了一种新的情感民族志,对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民族(乡民)生活世界变迁有积极意义短视频文化对乡俗的生产也要避免被资本、媒体等裹挟,维护其价值正义应当坚持乡俗的活态性文化定位,坚持诠释学关系与美学意识作为再生机制,坚持间性关系与伦理意识的调解作用。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现实逻辑、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

杨启光

步入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我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对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变化新挑战,以及增进世界文明互鉴交流的逻辑必然。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与实质贡献的一种发展状态,具有支撑与服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维护与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变革与创新国际教育制度和政策,以及深化与完善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等基本特征。将培养全球竞争力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制度型的教育对外开放程度,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管理者的教育对外开放领导力,是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保障。






论劳动教育的本质——基于劳动的

属人性与非属人性及其关系的视角

何云峰 齐旭旺

劳动的属人性与非属人性是指劳动内在地包含着相互冲突、相互削减的两极力量。具体来讲,劳动既有促进人以人的方式存在的一面,也有将人变成以非人的方式存在的一面,是属人性与非属人性的并存和统一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的本质。这使得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属人性得到展现。但同时,劳动的非属人性也会在劳动中展现出来。于是,劳动的属人性和非属人性之间就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矛盾运动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一种推动人朝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秉持劳动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劳动创造力,超越物性和动物性,消解非属人性,以人的方式存在,获得属人的幸福。






两种穿越的讲法:

跨次元现实与新媒介时代的现实主义

许苗苗

现实主义是文艺风格的总结,当创作手法和受众感知达成一致时,它表达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追求,一旦经验和感受更替,现实主义也面临变革。网络小说中常见穿越元素,类似题材并非网络原创,但传统文学尽力弥合虚构穿越与现实的边界,网络小说却将穿越用作常规设定。两种故事的不同讲法,不只是文学自身的转变,还来源于虚拟劳动通过媒介经验构造的因人而异的现实。技术主导下的媒介表征系统融合,让艺术的现实拓展了经验的现实。传统现实主义预设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而新媒介时代,在虚构与现实间的无边界跨越成为人的无意识生存状况。现实主义表现出现实与虚构、经验与情感不分彼此的新变化。






记忆的弥散:

延安纪念场馆中红色文化的空间生成

张 铮  刘钰潭

延安是我国的革命圣地,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纪念场馆是延安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立足“纪念空间”的理论视角,延安纪念场馆中的红色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生成机制,建构起红色文化传播的信息话语网络。在这种生成机制中,红色记忆是场馆中红色文化的表征形式,馆藏展品成为馆中红色记忆的意义起源,历史线索构建出红色记忆的叙事逻辑,文化创意则赋予红色记忆生机与活力,三者共同催生馆内红色文化向红色记忆的转化。在场馆之外,延安纪念场馆中的红色文化外溢并搭建起城市中的各类共识符号,承载了公共话语网络和个体情感,打造了延安的“气态”城市文化形态,并助力“红色”成为延安城市的鲜明底色。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投稿网址: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社会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