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 | | 2024年第1期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2024-09-04

目        录

CONTENTS

NO.1 20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立场

刘同舫


学人风范

  • 一代杰出学人的精神世界

    ——以竺可桢日记为中心的历史叙事

徐康宁


哲   学

  • 信息技术拜物教:

    超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新变化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解读

张一兵

  • 《实践论》与《矛盾论》在“两个结合”中的重要贡献和时代价值

    冯颜利


经济学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沈坤荣  金童谣  赵  倩

  • 中美两国的经贸战略竞争关系与历史镜鉴

    佟家栋  姚星明  鞠欣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

    张文武  张为付


社会学

  • 从单一结果导向到“过程——结果”导向:政府回应公众诉求的特征分析与路径优化

孙小逸


法   学

  • 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的裁判逻辑

      

  • 空间治理央地权力配置的

    逻辑展开与法治进路

      辉  杨景晖


新闻传播学

  • 人工智能驱动的虚假信息:现在与未来

  

  • “求似析异,文明互鉴”:建构中国新闻

    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探析

    邓建国


钟山文艺论坛

  • 从“构成论”到“生成论”:

    文学转向“社会性”的范式价值

    赵静蓉


长江文化论坛

  • 从场景理论到氛围理论:

    文化经济模态的新阐释体系

      铮  许馨月

  •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

    逻辑机理与创新路径

    谭志云 李惠芬

文章摘要


ABSTRACT→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立场

刘同舫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历史性创造,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理论视野,在本质上区别于“市民社会”的哲学立脚点,其在扬弃“物”宰制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同时凸显出“人”在社会历史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高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观,内蕴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站在科学真理和社会道义的思想制高点,呈现出追求文明交流互鉴的“人类意识”和追求生产方式变革的“解放意识”,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未来发展图景,彰显出走向人类解放的价值必然性。





一代杰出学人的精神世界

——以竺可桢日记为中心的历史叙事

徐康宁

研究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建设初期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篇幅恢弘的竺可桢日记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到日记主人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日记生动地再现了竺可桢感时忧国、镜像苍生的天下情怀,一位中西文化并包的时代杰出学人形象,一个大科学家对真理追求的始终不渝,还有他那达观释然的人生态度。同样难能可贵的是,跨越近40年的私人记载,真实地折射了时代的脉络走向,保留了历史细节的“原生态”。与胡适、顾颉刚、吴宓等名人日记相比,竺可桢日记在系统性和连贯性上优于胡适日记,在展现时代变迁和人生格局上胜于顾颉刚、吴宓日记,有着特殊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





信息技术拜物教:

超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新变化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

第三卷解读

张一兵

信息技术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中已经成为超级商品,“商品的商品”。信息商品抹去了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差异,信息在交换中的中介作用已经在部分篡夺货币的霸主地位。信息就是财富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现实。如果过去马克思看到了交换征服了世界,那么今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则出现了信息(交换)征服了世界。这种信息技术霸权也在无形中生成着一种信息意识形态和信息拜物教。信息意识形态与所有科技意识形态中的祛意识形态化表象是一致的,它无形中渗透到日常生活并成为存在支配原则,它的非政治化存在方式就是最大的政治意识形态。





《实践论》与《矛盾论》在“两个结合”

中的重要贡献和时代价值

冯颜利

《实践论》《矛盾论》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两论有力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性——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先河,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更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先进基因。两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时代特征、现实需要、主要矛盾及问题,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和表达模式,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发展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化精华。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大成果与典范之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性、感召性与亲和性,深入学习研究两论在“两个结合”中的重要贡献与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沈坤荣 金童谣  赵  倩

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低效能、高消耗生产过程,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是“新”和“质”的蜕变,代表生产力能级跃迁。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以新技术加速生产方式变革,以新动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新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点,为发展新动能、培育新增长极、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高端制约”奠定基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迭代,推动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延链、未来产业建链。为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中美两国的经贸战略竞争关系与历史镜鉴

佟家栋 姚星明  鞠  欣

2023年11月15日中美元首峰会圆满落幕,双方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也向世界传出了积极的信号。虽然今后两年将是中美关系缓和的关键之年,但我们认为,美国对华构建的“小院高墙”不会撤去,在高科技领域对华限制仍会继续,那么美国与西方的选择性是否致命,中国是否能够破局,关系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战略竞争的前途。如今,美国主要是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管控风险,摆脱重要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但同时又要维持地区间的稳定关系,即“去风险化”,它既有选择性的合作,又有选择性的“脱钩”。对此,我们不仅要加快“卡脖子”技术上的突破,与美国保持尽可能多的经贸关系,加强与欧洲国家以及日韩的经贸合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两条腿走路的科技创新之路,增强经济安全,维护中国的全球利益。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

张文武 张为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发展动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提出的最新指示,对经济理论和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本文扩展延伸了经典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对新质生产力的解释框架进行重构,建立了“二向三元四维”的解释框架,以此厘清逻辑维度、剖析主体构成、明确内涵外延。同时,在此基础上,从生产目标、生产主体、生产客体、生产环境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架构进行了阐释,廓清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方向,进而从完善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体系,鼓励支持市场主体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动能,提升新质生产力与经典生产力的共同融合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当前和未来阶段的现实途径。





从单一结果导向到“过程—结果”导向:政府回应公众诉求的特征分析与路径优化

孙小逸

目前政府回应具有明显的单一结果导向特征,具体表现为将平息突发事件及其舆情作为回应的首要目标,且倾向于采取权宜式的回应手段。然而,这种政府回应方式容易带来回应目标的错位,消解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增加社会稳定的长期风险。因此,政府回应亟需实现从单一结果导向向“过程—结果”导向的转型。“过程—结果”导向式政府回应并不以快速平息特定突发事件为目标,而是致力于归纳与提炼突发事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及其根源,并根据问题的合理性与优先度对其进行符合程序正义的回应与解决。公众参与和民主协商是“过程—结果”导向式政府回应的核心,这不仅能提升公众对决策过程的认同度和对决策结果的接受度,还有助于推动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实现长效的社会治理。





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的裁判逻辑

杨 明

近年来在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的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诸多争议。这些分歧反映出各界在著作权法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的共识甚少,如此,不仅司法效率受到影响,网络游戏产业界也难以获得具有较强明确性的预期。因此,有必要回到著作权赋权的基本原理,以之为基础构建恰当的认知作品及作品类型的著作权客体理论,藉此得以在体系化的著作权制度逻辑下解析网络游戏,包括其客体地位、独创性分析框架、著作权保护路径等,从而形成合理的、统一的裁判逻辑,回应当下有关网络游戏著作权保护的激烈争议。





空间治理央地权力配置的

逻辑展开与法治进路

杜 辉  杨景晖

空间治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新治理形态,意在基于空间主导功能的差异澄清多元化的治理任务及其法治机制。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空间治理的法治需求,须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在其中扮演的治理角色。在权力配置逻辑上,对于因涉国家战略而需严格管控的空间,着力点在于强化中央纵向调控,保证管控任务顺利完成;对于因功能异质而需区别对待的空间,则要聚焦于如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精细化治理;对于因功能关联而需地方联动治理的空间,应基于辅助性原则界分层级之间的协调任务,促使地方联动共治。在法治进路上,应基于空间治理事权、立法权、组织权协同配置的思路,推动央地权力配置的优化,明确中央围绕严格管控空间的专属性权力,强化地方在功能异质空间治理中的自主性权力,并界分层级间针对功能关联空间的协调性权力。





人工智能驱动的虚假信息:

现在与未来

胡 泳

新的人工智能功能正在迅速增加虚假信息的数量、速度、多样性和病毒性,使内容创建过程和虚假信息活动的实施自动化。随着这些功能不断改进和扩散,它们破坏了对可验证事实的信任,进一步威胁到民主治理,并导致公民怀疑公共生活中真相的可能性。总体来说,人工智能通过制造深度伪造品、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与部署、人工智能增强的社交机器人和微定向等方式生产、重构和传播虚假信息。而虚假信息的问题无法采取单一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技术上,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了解技术、媒介和人类行为的融合因素。我们可通过多维度安排实现问责分配、重视互联网平台的把关人作用、保障新闻媒体的正常信息供应、用优质信息淹没虚假信息、提高公众的网络素养等途径和方法探索虚假信息的可能治理路径。







“求似析异,文明互鉴”:

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

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探析

邓建国

中国新闻传播的“去西方化”和“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值得任何不带偏见的东西方学者追求的目标。我们看到,一方面,西方学术有其独特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以及相应的学术规范系统;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的丰富思想资源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以体现到全球新闻传播研究知识体系中去。我国学者关于“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论述可以分为 “地缘文化—特殊论”和“地缘文化—普适论”,前者“从中国到中国”,有陷入“文化本质主义和东西二元”陷阱的风险,且有“政策和民族主义话语多于学理性话语”和过于宏大等不足;后者则“从中国到世界”,但低估了从中国的特殊性开出全球普适性的难度,也可能在“自主”的名义下将自己“再度西方化”。本文指出,中国学者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可以包括三个:一是增加中国研究主题、研究证据和理论视角;二是坚持“概念-理论-体系”的建构路线;三是以托马斯·库恩“范式间不可通约但可互译”的思想为指导,采取“求似析异,文明互鉴”的路径——即从共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西之间的“相似性/类似性”出发,通过立足中国的经验研究来关注和分析这些相似性中的相异之处,与西方学者一起为人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增益做出贡献,将“西方的普适主义”转化为“全球的普适主义”。 







从“构成论”到“生成论”:

文学转向“社会性”的范式价值

赵静蓉

希利斯·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国内学界旷日持久的学术讨论,对“文学性”的普遍信任以及据此确立文学的合法存在是隐藏在这场争论背后的主要原因。但“文学性”是一个含混的经验性概念,“文学性”与文学之间的互证并不能证明文学的必然存在。我们应当破除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转向关注文学的“社会性”。但传统意义上倚重“社会内容”的文学社会学也无法解释文学在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在转向的意义上理解“社会”,“社会”应当是拉图尔所说的流动、异质、多元及非本质的行动者网络,既是文学的内容来源,也是展现文学何以如此表达的结构;既呈现为文学生产的结果,也揭示了文学生产的过程。文学全面转向社会,意味着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也从构造论转变为生成论。述行性而非实指性的文学、发生论而非本体论的文学、关系论而非永恒论的文学才是今后文学研究的真正中心。







从场景理论到氛围理论:

文化经济模态的新阐释体系

张 铮  许馨月

虽然场景理论在分析媒介产业和文化经济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当下文化经济动态转向的解释力日益匮乏。本文提出,应在场景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经济出现的时空一体建构性,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人-物”连接性及社群化的情感增强性,围绕“氛围”概念来把一度被忽视的个体间情感关系、审美议题等编织成“氛围理论”这一新的文化经济阐释体系。依据空间营造、文化创生和情感价值等三个互相观照的维度,“氛围理论”指出了文化经济将按照消费者主导的逻辑,构建数实共生、注重情感体验、活跃共在性的新文化经济模态,并诠释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韧性何以构成。以场景理论为参照,氛围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构建可量化、可评估、可操作的自主理论体系。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

逻辑机理与创新路径

谭志云 李惠芬

数字技术融入非遗保护传承全过程,重塑了保存模式,重构了传播场景,创新了产业形态,拓展了传播渠道。但这一进程也可能导致文化内核保护与数字技术创新利用、生产性保护与供需两端数字化发展、主体权益保护与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维护等关系的失衡。为此,需要构建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知识体系,创新参与式的数字化保护传承模式,完善非遗保护中数字权益的均衡机制,强化非遗数字共同体的建设,以确保非遗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以延续。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网址: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社会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