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生活状况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一、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生活状况,一种是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一种是荒凉与沉寂,死气沉沉。人的存在必须有阅读,五谷酒肉只能喂养你的躯体,而不能滋养你的精神。人是追求精神享受并获得人生愉悦的动物,而这种动物需要修炼,修炼的方式便是阅读。
生活中却有三种类型的人。一种人,他们没有阅读,甚至不知道还有阅读这种行为,阅读这种生活方式,即使有堆积如山的书他们也会无动于衷,不会思考书的意义,他们的生活中只有酒肉,麻将,洗脚,按摩。而有的人,明知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却抵御不了各种诱惑而放弃了读书,这种人更让人唾弃和诅咒。而真正的人,他们懂得读书的意义,并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人生有很多舞台展示自己的优美,展示人类的优美的肢体,人无疑是肢体最优美的动物之一。但是人最美的姿态是读书。一个正在读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那种姿态是一种安宁的圣洁的优美的姿态。人类有无数种优美的姿态,但这种美的姿态背后需要一种姿态垫底,那就是读书。有的人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姿态,这种状态,所以显得笨拙、粗鲁、愚蠢。
阿根廷作家波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天堂诱惑着我们这些尘世的人民,我们唱着天堂的颂歌一路前行,可是路上却是白骨累累。后来,图书出现了,图书馆成为一个与凡尘不同的地方,那里光芒万丈,那里四季如春,那里没有贫穷与战争,那里空气芬芳,那里果实累累,我们沿着书的台阶走向天堂。
二、阅读生态的尴尬
读书很重要。但是,我们却面临着许多蛊惑人心的书,邪恶的书,这些书像浑浊的污水玷污着我们的心灵。那些充斥着低俗的快乐的书,混杂在好书中,甚至被惟利是图的经销商美化成经典,迷惑我们戕害我们的孩子。缺乏判断力的大众,成为坏书的牺牲品,变成面目可憎的人,严重败坏了精神境界。因此在这样一个图书泛滥而阅读质量底下的时代,读什么书比读书更重要。有些书与其不读,对学生更有利。读那些恶俗的书,反而会破坏孩子天然的预感,并影响和遏制孩子的今后的写作。不如看看太阳,看看月亮,也许会让我们更有思想更有智慧。
不要以为儿童只能读儿童作品,儿童可以读一切可以读的书;也别以为读书只是读文学作品。不要以为小孩子喜欢看的书就是好书,孩子的审美能力是不可靠的,不成熟的,我们肩负这教育的责任,引导的责任。
要引导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孩子们的阅读姿态是我们培养和引导的。而当下的孩子处在没有引导的浅阅读中,浅文本满足的是他们浅层次的快乐。这种流毒有时需要一辈子去纠正,因此在保证他们阅读快乐的基础上,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品味。
三、读什么样的书
读打精神底子的书。
读具有高贵血统的书。
读具有文脉的书。
读辈分高的书
四、中国教育维度的缺失
1.审美维度的缺失。
在高喊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却忽略了审美教育。中国的现代建筑体现出来的是恶俗而缺少美,中国的学生穿的校服缺乏美感。
2.情调维度的缺失。
人有了情调,生活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丰富多彩。附庸风雅总比附庸恶俗要好的多,真正的风雅是从附庸开始的,附庸是向善之心,附庸是向美之心。而当下有许多作品却放弃了风雅,放弃了审美,去写厕所,去写垃圾。
3.情感维度的缺失。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环境中,他们的感情淡漠,缺乏同情之心,悲悯之心,敬畏之心。语文就是要用好文章去感动学生,感动世界。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人教育,完人的教育就是不仅要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情调的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们阅读。
引导孩子多读些辈分高的,有文脉的,血统高贵的能够培养孩子们审美力的好书。而要引导孩子们读书的方法就是朗读,朗读是由声音世界过渡到文本世界的方法;让声音的感染力量使学生体验语言之美,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回到文字的世界。同时,朗读也把滥文挡在了阅读的大门之外。
| 责任编辑:燕园君
| 投稿邮箱:yanyuandjt@126.com
| 来源: 图文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